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优秀第2课时习题
展开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 第2课时 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知识点 1____酸碱指示剂
1.向孔穴①~④中分别滴入指示剂后,①②③④孔穴内溶液显示的颜色依次是 ( )
A.无色、红色、蓝色、红色
B.红色、蓝色、黄色、紫色
C.蓝色、红色、紫色、无色
D.无色、蓝色、红色、蓝色
知识点 2____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2.(2021衢州)如图是我们常见的水果及其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
3.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 )
A.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
B.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颜色变化
C.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D.用胶头滴管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3 min后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4.用pH试纸测定石灰水的pH,如图所示,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 )
A.偏高 B.偏低
C.相等 D.无法确定
5.已知稀盐酸中有H+、Cl-、H2O。某同学想知道是稀盐酸中的哪种粒子使紫色石蕊变红,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表格中的探究内容。
步骤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 | 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 |
| 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
(2) | 向步骤(1)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
|
|
6.取适量的紫卷心菜、胡萝卜两种样品,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溶液(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进行浸泡,并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挤出,分别加入下列溶液中,观察并记录如下:
溶液 | 白醋 | 食盐水 | 纯碱溶液 |
加紫卷心菜汁后颜色 | 红色 | 蓝紫色 | 绿色 |
加胡萝卜汁后颜色 | 橙色 | 橙色 | 橙色 |
(1)在实验中纱布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汁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
答案
1.A
2.C
3.C
4.B
5.
Cl-、H2O
溶液不变色
+使紫色石蕊变红
溶液变为红色
H+使紫色石蕊变红
6.将样品渣与汁液分离(或过滤)
卷心菜汁
它能在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中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6节 电能精品第2课时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6节 电能精品第2课时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
浙教版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优秀第1课时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浙教版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优秀第1课时课时作业,共3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精品测试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精品测试题,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