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课前导学】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上册--第二单元 7.1兼爱 导学案(含答案)

    【课前导学】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上册--第二单元 7.1兼爱  导学案(含答案)第1页
    【课前导学】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上册--第二单元 7.1兼爱  导学案(含答案)第2页
    【课前导学】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上册--第二单元 7.1兼爱  导学案(含答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7 兼爱精品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7 兼爱精品达标测试,共12页。
    第二单元 7.1 兼爱重难点:一、文言知识通假字当察乱何自起(“当”同“尝”,尝试)故不孝不慈亡(“亡”同“无”)故盗贼有亡(“有”同“又”) 一词多义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连词,于是)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兼词,于是,于此)盘盘焉,困困焉(形容词词尾,表状态)恶施不孝(疑问代词,何,怎么)交相恶则乱(动词,仇恨,讨厌)疾恶如仇(名词,坏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形容词,羞耻)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动词,诽谤,诋毁)后月余,以岁恶民流(形容词,不好)常患腹内恶(名词,疾病)视人家若其家(动词,看待)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动词,察看,视察)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动词,治理,处理(公务)]视而不见(动词,看)视为止,行为迟(名词,目光)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动词,比较,比照)虽父之不慈子(动词,对……慈爱)孝王慈孝(动词,孝敬、奉养父母)故亏父而自利(动词,使受损失)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动词,欠缺,不足)责轻罚重,有亏众望(动词,辜负)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动词,鼓励)亚父劝项羽击沛公(动词,劝说,劝导)荆王大说,许救甚劝(形容词,坚决有力) 词类活用(1)形容词的活用故窃异室以利其室(形容词作动词,使……得利)恶施不孝(形容词作名词,孝顺的事情)恶施不慈(形容词作名词,仁慈的事情)犹有大夫之相乱家(形容词作动词,使……混乱)虽父之不慈子(形容词作动词,对……慈爱)(2)名词的活用故贼人以利其身(名词作动词,劫夺) 句式积累(1)判断句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也”表判断)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者……也”表判断)(2)倒装句子自爱,不爱父(宾语前置句,应为“子爱自,不爱父”)弟自爱,不爱兄(宾语前置句,应为“弟爱自,不爱兄”)臣自爱,不爱君(宾语前置句,应为“臣爱自,不爱君”)故亏弟而自利( 宾语前置句,应为“故亏弟而利自”)察此何自起(宾语前置句,应为“察此自何起”)盗贼无有(主谓倒装句,应为“无有盗贼”)(3)省略句皆起不相爱[应为“皆起(于)不相爱”](4)固定句式犹有不孝者乎(“犹有……者乎”,可译为“还有……的人吗”) 二、常识积累文化常识子墨子:墨子的弟 子对墨子的尊称。家:卿大夫的封地。 文学常识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他出身平民,自称“北方之鄙人”,人称“布衣之士”。起初学习儒术,后来嫌儒家的“礼”过于烦苛而另立新说,并且聚徒讲学,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学派一墨家,其也 是儒家主要的反对派之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在当时的百家争鸣中,有“非儒即墨”之说。同时,他还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据说,墨子曾制造出在天空飞翔的木鸢及一些用来防御的设备,所以被誉为“科圣”。《墨子》:是墨子本人、墨子弟子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其文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语言质朴无华,造句遣词口语化。该书思想非常丰富,其中的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哲学思想都比较突出。(1)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尚贤》《尚同》《非攻》《节用》《节葬》诸篇中。墨家主张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反对任人唯亲。它主张从天子到下面的各级官吏,都要选择天下的贤人来充当。墨子反对统治者发动侵略战争,认为应声援被侵略的国家。墨子对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极为反感,主张对统治者进行限制。对逝者的葬礼,墨子主张节俭,反对铺张浪费。(2)伦理思想,主要反映在《兼爱》《亲士》《修身》等篇中。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人们不分贵贱,都要互爱互利,这样社会上就不会出现以强凌弱、以贵欺贱、以智诈愚的现象。国君要爱护有功的贤臣,父亲要爱护孝顺的儿子。人们处在贫困的时候不要怨恨,处在富有的时候要讲究仁义。对活着的人要仁爱,对死去的人要哀痛。这样社会就会走向大同。(3)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非命》《贵义》诸篇中。墨家哲学思想的最大贡献是认识论。墨子主张把知识分为“闻知”“说知”“亲知”三类,“闻知”是传授的知识,“说知”是推理的知识,“亲知”是实践经验的知识。这就否定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三、常考易错成语瓮中捉鳖:比喻要捕捉的对象无处逃遁,下手即可捉到,很有把握。唾手可得:形容非常容易得到。,危如累卵:形容形势极其危险,如同摞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倒下来摔碎的可能。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食言而肥:指为了自己占便宜而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弦外之音:指言外之意。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态的意思。七月流火:《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农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指春去秋来,天气转凉。现也用来形容天气炎热(因人们误把“七月”理解为公历7月,把“火”理解为火热)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也指讨好别人的花言巧语和伪善态度。巧舌如簧:舌头灵巧得就像乐器里的簧片一样,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来日方长:未来的日 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或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天悬地隔:形容相差悬殊。 一、选择题1.《墨子》有言:爱人者必见爱也,恶人者必见恶也。和这句话意思最相近的名句是(       A.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B.投我以桃,报之以李C.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D.以牙还牙,以眼还眼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治乱者何独不       非不呺大也B.不知乱所自起       师道不传也久矣C.故亏父自利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白章D.必知乱之所自起,能治之       皮之不存,毛将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故兄而自利A.木直中绳,以为轮 B幽壑之潜蛟C.欲治其国者,先其家 D.毕礼而归之4.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       攻:治疗兄而自利       亏:使受损失君之不       慈:慈爱盗爱其       室:家犹有大夫之相乱       家:家庭此而已矣       具:完备,齐全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不慈       施:实行恶得不禁恶而       劝:劝阻A①④ B③⑥ C②⑦ D⑤⑧5.下列特殊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察此何自起A.其斯之谓与 B.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小子何莫学夫《诗》6.下列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的车轮一般由三十根辐条构成。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如三十辐,共一毂。辐辏,是指人或物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聚集,也作辐凑B.敬称用来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如《五石之瓠》中今子有五石之瓠中的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夫子都是敬称,译为C.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四海,指天下全国。如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D.古代汉语中有些与走路有关的词语,有其特殊的含义。如鲤趋而过庭,是小步快走,表示恭敬;企者不立是踮起脚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是跨出两脚的距离。 二、小阅读-课内7.《兼爱》中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的观念和自爱”“自利的观念是矛盾的吗?8.《兼爱》一文是如何一步步表明自己观点的?9.请赏析该句话: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10.《兼爱》请简要回答以下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参考答案: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句子,运用熟语的能力。题干句意为:爱护和尊敬别人的人必然被人爱护和尊敬,而厌弃和憎恶别人的人也必然被人厌弃和憎恶。可以解读为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待你。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A.意思为要懂得感恩;B.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C.对待朋友要讲诚信;D.指对方使用什么手段,就用什么手段进行回击。强调要勇于回击对方。只有B项涉及双方关系。故选B2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项,然:代词,这样;助词,形容词词尾,表状态。B项,两个都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C项,而:连词,表顺承;连词,表并列。D项,焉:连词,于是;疑问代词,哪里。故选B3C【解析】本题考查词类活用。例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亏。A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B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C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整齐。D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故选C4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⑤“犹有大夫之相乱家翻译为仍然有大夫相互侵扰家族。故翻译为卿大夫的封地⑧“恶得不禁恶而劝爱翻译为又怎么可以不禁止恶行而鼓励善行呢?翻译为鼓励故选D5D【解析】本题考查特殊句式。例句,宾语前置句。正确顺序为察此自何起A项,宾语前置句。意思是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谓语动词应放在宾语之前。B项,宾语前置句。而今安在哉应为而今在安哉C项,宾语前置句。正确顺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D项,一般疑问句。故选D6D【解析】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D项,“……‘是跨出两脚的距离错误。古代指跨一脚。故选D7.观点一   矛盾。墨子在《兼爱》中列举父子、兄弟、君臣的例子都是强调彼此之间的,而没有正面论述个人的。在论述盗贼和大夫诸侯时,也是强调彼此之间的,对治天下为事的圣人,则要求其对天下的责任,丝毫没有阐述到个人的自爱自利观点二   不矛盾。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相爱结合起来。交相利也不是鄙视自利,而是力求使自利互利两不偏废。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在这种爱意融融的相互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在墨子那里主要是指利益、益处、互利、谋利等,似乎并无特异之处。但是,一旦将联系起来,使成为的助力、佐证,而不是对立面,那么就获得了非同寻常的意味。墨子既不片面宣扬自爱自利,也不断然否定自爱自利,而是讲求兼相爱,交相利,提倡父子、兄弟、君臣等的互利、协调,这才是兼相爱,交相利的关键。从而,自爱自利不是狭隘的自私、计较得失,不是应该被任意贬低、排斥、批判的对象,而是可以被肯定、借助、拥有的现实利益,自爱自利应该具有更为深厚的内涵与恢宏的气势。【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首先要分别理解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的观念和自爱”“自利的观念,然后分析这两个观念之间的关系,如认为矛盾,则要找出两个观念之间矛盾的地方,如不矛盾,则要找出这两个观念之间的联系。兼相爱,交相利意思是互相有爱,能够都得到利益。墨子的思想宗旨是贵兼,他认为当时社会的大害巨害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人与人之间的争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们的不相爱,因此,他主张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应当兼相爱,交相利。墨子断定,爱人运行时,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运行时,人亦从而利之。反之亦然。既然如此,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人之间,只要相互兼爱,不要发动战争,相互攻伐,这样不以兵刃毒药水火相攻伐,从而可以共同取利。否则,以兵刃毒药水火相攻伐,便使大家共同取害。因此,墨子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主张国都不相攻伐,人家不相乱贼,以兴天下之利,反对大国之攻小国大家之乱小家,以行天下之害。墨子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在《兼爱》一文中列举父子兄弟君臣的例子强调彼此之间的兼爱,如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列举盗贼诸侯时候也依然强调兼爱,如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自爱”“自利则是指爱自”“利自,是针对自己。明确了这些之后再看是否矛盾。如果从矛盾的角度答题,可以重点分析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观念,他的这一观念中没有阐述个人的自爱自利;如果从不矛盾的角度答题,则可以指出墨子在阐述兼相爱,交相利的时候并没有否定自爱”“自利,并且是将二者结合起来。考生可以结合这些分析作答。8.文章开篇首先提出要治理好天下的混乱必须要知道混乱产生的源头,就像医生要知道病人的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把病治好一样。接着指出天下混乱产生的原因是人们不相爱。文章的论述从父子、兄弟、君臣之间的不相爱,到盗贼横行,再到大夫互相侵害、诸侯互相攻伐,分层论述乱起不相爱的观点。然后,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天下兼相爱。最后归纳论点,肯定结论,总结全文。【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本,概括文章内容和观点的能力。第一段首先提出中心句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于是)能治之,采用了类比论证,以大家熟知的医生治病需要明确病因,来写圣人治国须知混乱产生的原因。第二段的中心句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墨子认为,臣子不孝君父,子亏父而自利,弟亏兄而自利,臣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这也是乱;贼人以利其身,是乱;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是乱。这些就是天下的乱象。 这些乱象产生的原因是自爱,而不爱人。第三段运用了假设、铺排、反问的句式,正面论证了天下兼相爱 则天下治的观点。第四段结论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统治者要鼓励人与人相亲相爱,从而完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9.紧承上一段所举事例,进一步论证混乱产生的根源在于不相爱【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意思为:细察它从哪里产生呢?都起于不相爱。该句话是对文章第三节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的总结概括,而该段落主要是紧接上一节的内容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继续谈祸乱的根源在于不相爱。10.论证兼爱的重要作用,是对上文反问句的回应。【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段作用的能力。首先从内容上赏析,明确大体意思是若使天下的人都彼此相爱,国与国之间不互相攻打,家与家之间不互相争夺,没有盗贼,君臣父子都能忠孝慈爱,这样天下就太平了。从假设的角度来论证兼爱观点的作用、效果。其次从结构上理解,照应上文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并形成正反对比的关系,突出中心论点。最后从手法上明确,使用假想法,以排比的方式展示美好画面,富有感染力。

    相关试卷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2 *五石之瓠精品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2 *五石之瓠精品复习练习题,共10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1《老子》四章精品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1《老子》四章精品课后测评,共10页。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精品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精品课时练习,共7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