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沪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学案整套
初中地理沪教版七年级上册2.6 江南丘陵地区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沪教版七年级上册2.6 江南丘陵地区导学案及答案,共2页。
江南丘陵地区【学习目标】1.通过读《地理图册七年级第一学期》中的“江南丘陵地区”图和课本中的“江南丘陵地区图”,了解江南丘陵的地理位置和分布范围。2.联系前面学过的中国“地形分布”与中国“气温和降水”的内容,了解江南丘陵地区地形、气候和植被的特点,并分析江南丘陵地区形成“青山绿水”的原因。3.通过阅读地图、图表、图片等材料,能从图中获取有用地理信息。4.能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了解本节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学习重点】1.通过自读了解江南丘陵地区的地理环境。2.通过阅读分析课文,认识江南丘陵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温降水,河流分布等自然地理特征。【学习难点】能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了解本节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激发兴趣。【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知识点一:江南的丘陵江南丘陵地区是指长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云贵高原以乐的广大地区。地形以低山和丘陵为主,丘陵坡度平缓、形状浑圆,相对高度一般在100米~200米左右。山地的主要山峰海拔可达1000米以上。江南丘陵地区有很多盆地,盆地大小不等,一般宽为20下米--50千米,长可达数百千米。江南丘陵地区的盆地基本上已开垦成为农田。山坡、山峰上或是层层梯田,或是树木竹林。本地区由于植被覆盖率高,河水含沙量较小,处处呈现青山绿水的景观。江南丘陵地区为亚热带气候,水分和热量都很充足。这里很多地区的土壤是红色,被叫做红壤。茶树、油茶、杉木、马尼松适宜在江南丘陵生长;在江南丘陵,还分布有片片竹休。江南丘陵地区有很多名山,海拔多在1000米左右,少数山峰海拔为1000~2000米。这些名山虽然海拔高度不大,但是因为矗立在海拔较低的丘陵地区,显得十分高峻,成为旅游胜地。其中,黄山、庐山、衡山、井冈山、张家界等,尤为著名。(二)知识点二:梅雨时节每年春末夏初,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一带会出现长时间的阴雨天气,称为梅雨。梅雨每年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有早有晚,一般出现在6月上句到7月初;延续时问有长有短,一般为一个月左右。梅雨期间,阴雨连绵,降雨较多,天气多变,有时会出现一会儿下雨一会儿又出太阳的景象。梅雨季节,正是农作物生长需要水分的时候,雨水对农业产有利。但是这段时间如果降雨过多,会出现涝灾,产生洪水淹没田地和村庄,甚至威胁城市安全的情况;如果降雨太少,或出现“空梅”,又会造成早灾。梅雨过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上升很快,进入盛夏,晴天多,降雨少,容易产生旱灾,被称为“伏旱”。二、合作探究课题:江南丘陵的名山过程:阅读有关书刊或上网查询资料,讨论有关问题。提示:可围绕以下问题进行探究:江南丘陵地区有哪些名山?这些名川分别有哪些特色?为什么江南丘陵地区多名山?三、达标测评1.为什么有“梅雨”的称呼呢?原来每年春末夏初,正是梅子成熟的时候,人们就将这时的多雨天气取名为梅雨。梅雨还被人们称作“霉雨”,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可以问一下自己的家长。在询问时还可了解一下,梅雨季节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应该注意些什么。2.请教一下语文老师,“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唐·柳宗元)和“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䑲风”(宋·苏轼)这两段与梅雨有关的诗句是什么意思。3.江西九江是长江边上著名的“火炉”之一,夏天最高气温可达36℃以上,而附近的庐山却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夏天到庐山避暑和旅游的人很多。思考并讨论,这种“避暑胜地紧邻‘火炉’”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九江的海拔为30米左右,庐山的海拔为1500米左右)。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沪教版七年级上册2.7 京杭运河地区导学案及答案,共2页。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2.5 广西壮族自治区导学案及答案,共3页。
这是一份沪教版七年级上册2.4 内蒙古自治区学案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