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二册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教案
展开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课程标准 |
1、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演变,提高文化素养。 2、从传统节日中理解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相关资料的搜集、梳理,提高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4、在活动中提高沟通和表达能力。
| ||||||||||
学情分析 |
七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上课非常活跃,经过了半年多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有了对历史的初步了解。并且他们刚刚上初中,还没有对中考历史形成比较固定的模式,所以上历史课他们更倾向于比较活跃的课堂气氛。并且七年级的孩子表演欲强,这样的设计可以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
| ||||||||||
教学 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演变,提高文化素养。从传统节日中理解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 |||||||||
过程与方法 |
学生课前收集整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成立清明、端午、中秋学习小组。确定研究探讨课题,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教师给学生提前准备好的剧本,利用课余时间,演排历史剧。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探究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理解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倡导健康的过节方式。通过表演历史剧的形式,体验表演的快乐,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师生友谊和联系。
| ||||||||||
课型 | 新授课 | 课时 | 第1课时 | ||||||||
活动重点 | 探索关于传统节日代表清明、端午以及中秋的起源还有相关习俗。 | ||||||||||
活动难点 | 在资料搜集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承载的文化内涵,同时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等。
| ||||||||||
教法分析 | 问题导学,阅读归纳、探究、协作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
学法分析 | 自主收集、阅读、归纳、展示。 | ||||||||||
教学准备 | 制作多媒体课件PPT,教学设计。 | ||||||||||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 |||||||||||
教学内容 | 多媒体展示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导入新课 |
| 游戏导入: 老师首先起头“传统节日有什么?”,然后从左到右依次说出节日的名字,重复,错误或者两个节拍没说出来就淘汰。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践行十九大精神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 | 全班分成四组,每组选派一位代表参与游戏,参赛选手站成一排,其他同学打节拍。 | 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入新课
| |||||||
|
|
学生分别选择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四组,由学生来主持并表演历史剧(播放每一组将要表演的背景)。 |
学生分组表演历史剧。 |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
活动一:历史剧表演 春节的来源——《年的传说》
清明节的来源--《重耳与介子推》 端午节的来源--《屈原投江》 中秋节的来源--《嫦娥奔月》
|
每组同学派代表表演,其他同学观看表演并归纳节日的习俗。 |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 |||||||||
活动二:品诗词 猜节日 (出示诗词,由学生来猜测诗词中的节日) |
赏析 |
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意识。
| |||||||||
第二篇
感受习俗的演变
第三篇 树立文化的自信
| 活动三:古今习俗大对比 (特别强调清明节中的文明祭祀) | 学生思考。 | 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能力以及对于时代变迁的感知能力。引导学生文明过节 | ||||||||
活动四:如何看待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 | 学生讨论。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弘扬传统文化,理性对待西方文化。 | |||||||||
活动五:播放十九大关于文化自信的视频
| 学生观看视频。 | 加深学生对时政的了解,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
|
拓展延伸: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学生怎样从自身出发树立文化自信?
展示图片春节对世界的影响
|
分组讨论。
观看图片。
| 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家国情怀。
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 ||||||||
课堂小结 | 向十九大献礼之 《歌唱祖国》 陶安喆指挥,全体同学合唱 | 唱歌 | 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愿学生们成为未来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 | ||||||||
作 业 设 计 | |||||||||||
设计关于传统节日的宣传语 | |||||||||||
板 书 设 计 | |||||||||||
第22课 践行十九大精神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 一、探索节日的起源 二、感受习俗的演变 三、树立文化的自信
| |||||||||||
教 学 反 思 | |||||||||||
| |||||||||||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二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二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传统节日知多少,传统节日我知道,节日内涵探究竟,传统文化要传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3课 活动课:时事溯源获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3课 活动课:时事溯源获奖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过程,时间安排,成果展示,评价建议,活动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