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精品教学设计
展开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课题 | 第四节 | 单元 | 第一章 | 学科 | 地理 | 年级 | 七年级上册 |
学习 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学会阅读和使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学会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 ||||||
重点 | 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 ||||||
难点 | 在地形图图上识别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导入新课 | 地球表面有陆地、海洋、高山、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些不同的地形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不同的影响。 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形象地在平面地图上反映出来呢? | 地形图的判读
| 导入新课新颖,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 ||||||||||||
讲授新课 |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说只不过有4500米高,这是为什么?请同学们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 请同学们互相交流、讨论,自主学习,说出图中数据各代表的高度。找一代表发言,其他补充说明。
正是由于陆地表面各个地方的海拔、相对高度不相同,所以就有了高低起伏不平的各种地表特征,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地图上表示出来呢?现在我们运用地面高度,通过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来解决这个问题。
结合山体模型图及等高线模型图,说说什么样的线是等高线,什么是等高距。
小结: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通过等高线数值的大小,可以判断山地的高低疏密的状况,可以辨别山地坡度的陡缓。 数值大 --- 海拔高 等高线 数值小 --- 海拔低 分布密集--- 坡度陡 分布稀疏--- 坡度缓 承转:山地的形态是各种各样的,如山峰、山谷、陡崖等,它们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是如何表示的呢?应该如何区分呢?
活动:观察自制的等高线模型,说说对陡坡缓坡的认识,并找出图中山脊和山谷的位置,观察等高线的特征。
判读地形的方法 鞍部:两个山顶中间的部位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鞍部:两个山顶中间的部位 鞍部:两个山顶中间的部位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让学生伸出自己的一只手,五指并拢向下隆起扣在桌面上。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位相当于山峰,关节间的部位相当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当于脊,手指缝相当于山谷。演示时,师生共同参与,边指部位,边提问,边回答,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然后再回到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地形图的表示上,加深学生对图上地表形态的辨别能力。。 为了更直观地辨别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就可以绘制成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着上不同的颜色来显示地势的高低起伏,这样的地图就是分层设色地形图。 读图,辨认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类型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活动观察教材图1.40、图1.41、图1.42各地形区的地形特点,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它们之间的差异,并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出主要地形区。学生结合景观图描述其突出的地形特征并对比它们之间的差异,教师指导纠正错误,适时给予鼓励。 活动:读图: 同桌合作完成图中的缺失部分,教师巡视指导,对做得好的学生适时给予表扬。 |
海拔是指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的海拔为1 500米,乙的海拔为500米)。相对高度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乙的相对高度是1 000米)。
讨论、交流后发言: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这种用等高线表示的地形图就叫做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是指两条相邻的等高线的高度差。如图中的等高距是10米。
等高线稀疏处为缓坡,等高线密集处为陡坡,山脊是指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山体部位,山谷是指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山体部位。
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有高耸的山峰、陡峭的山坡;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 |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注意,带着疑问学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自主性,模拟演示能加深学生对两个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组织学生共同参与、合作交流,对出现的问题给予矫正,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制作模型、实物演示实验、列表比较,形象直观,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加深对地表形态的辨别能力,以此来突出重点。 | ||||||||||||
|
|
|
| ||||||||||||
课堂小结 |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等高本线地形图的绘制、地势高低和坡度陡缓的判读、山体形状与等高线分布特点的关系、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使用,并结合地图帮助学生加深记忆相关的知识。 |
|
| ||||||||||||
板书 | 第四节地形图第判读
地形图第判读
|
|
|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精品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解读,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准备,教具准备, 授课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及反思,共2页。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与教材分析课标要求,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实际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