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学案及答案
展开《陋室铭》学案
一.学习内容: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分析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志趣。
二.预习内容
1.整理加点字的读音
惟吾( )德馨( ) 苔( )痕上阶绿
可以调( )素琴 无案牍( )之劳形
2.圈画书中注解,并查阅字典,尝试解释下列词语。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③何陋之有:
3.熟读文章,尝试背诵。
4.整理相关的文学常识。
铭:
刘禹锡:
托物言志:
5.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课后巩固
1.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非常丰富:A有时充当代词;B有时相当于助词“的”;C有时用于标明前置宾语;D有时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辨析下列句子中“之”字各属于哪种用法。(填写字母序号)
(1)何陋之有( ) (2)有人惭,下车引之( )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4)徐以杓酌油沥之( )
(5)两狼之并驱如故( ) (6)又数刀毙之( )
2.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进行填空。
(1)《陋室铭》的中心句
(2)描写“陋室”环境的语句
(3)体现作者交往之雅的语句
(4)体现作者情趣高雅的语句
3.翻译下列语句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简答
1.作者将自己的陋室与诸葛的草庐、扬雄的屋舍进行类比,并引用孔子的话有怎样作用?
2.本文表达了作者这样的志趣?
参考答案
预习内容答案:
1.wú xīn tái tiáo dú
2.①是: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动词“是”。 惟:只。 吾:我的
②之:“丝竹乱耳”“案牍劳形”分别为两个主谓短语。“之”字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是不译的。
③之:标明前置宾语。通常情况下,宾语出现在谓语之后。该句是将宾语“何陋”放置于谓语前,并用“之”字连接,起到了对宾语的强调作用。翻译的时候,可按照谓宾的语序翻译。
4.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通常用韵,读来铿锵有力。
如:晋代张载《剑阁铭》 唐代柳宗元《剑门铭》 汉代刘向《杖铭》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文学家。
代表作品:《乌衣巷》《浪淘沙》等。
托物言志: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5.作者以“陋室”为题写铭,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甘于淡泊、不为物役、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课后巩固答案
1.(1)C (2)A (3)A
(4)A (5)D (6)A
2.(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3.(1)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4.(1)作者将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屋舍与自己的陋室进行类比,实则表明自己以此二人为楷模,表明自己也有与他们一样的德操和才能。
“何陋之有”一句,援引孔子的话。《论语·子罕》中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截取后一句,暗含自己以君子自居,再次证明“陋室”因住屋人的品德好而不陋的道理。
(2)作者以“陋室”为题写铭,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甘于淡泊、不为物役、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学案设计,共3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知识链接,学习过程,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探究主旨,探究写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