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诗五首:登飞来峰》优秀学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00035/0-169214437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飞来峰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飞来峰课后练习题,共2页。
《登飞来峰》学案【学习目标】 1.反复吟咏,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 .把握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3.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歌的意境,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了解诗歌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学习重点】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涵的情理,做到学以致用。 【学习难点】领略中国古代诗歌的凝练美、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资料收集、诵读品味 【学习过程】 一、识记常识。1.了解诗人王安石(1021—1086)字 ,晚号半山,世称临川先生。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 (朝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之一,死后谥号“文”。被列宁誉为“11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改革家”。2.了解背景。《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祐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径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可看做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二、诗意品味。1.请说说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2. “不畏浮云遮望眼”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这句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进取精神?三、理趣探究。古人常云:“高处不胜寒”、“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现也常说“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意思是说一个人地位过高或在某方面造诣很深,势必招人排斥,显得与常人格格不入。但是否因为这样就心有畏惧,永不出头呢?哪些诗句正表明了王安石对待此现象的态度?此诗句又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哲理呢? 四.自我检测。1.《登飞来峰》中反映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达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 。3.写传闻之景、象征诗人美好前程的句子是: ,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第五单元21 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词语解释,陈子昂文学家,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五单元21 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课堂检测,共5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1 古代诗歌五首望岳当堂达标检测题,共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