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综合训练题,共6页。
《孙权劝学》第1课时跟踪测试题及答案 教材册别及单元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课 题4孙权劝学课时第1课时 【跟踪测试题】一、基础训练1、给下列字注音: 卿( ) 邪( ) 孰( ) 遂( )2、填空:司马光,字( ),( )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通史,记载了从( )到( )共1362年间的史事。3、一词多义:当:(1)卿今当涂掌事( )(2)但当涉猎( )以:(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自以为大有所益( )见:(1)见往事耳(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特殊句式倒装句:蒙辞以军中多务。正常语序为: 5、成语积累(1)吴下阿蒙:吴下指吴县,阿蒙,是吕蒙的小名。后泛指 ( )。(2)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也作“( )”6、翻译下面的句子:(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二、思考探究1、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2、孙权是怎样说服吕蒙的? 三、能力拓展宋代诗人刘过曾写过一首题为《书院》的“劝学诗”: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这首诗运用了 ( )修辞方法,表达的意思是( )。而《孙权劝学》则以( ) 为主,言简意丰地表达了学习的重要性。 【标准答案】一、基础训练1、qīng yé shú suì2、君实、北宋、编年、战国、五代3、当:(1)动词,掌管(2)动词,应当以:(1)介词,用 (2)动词,认为见:(1)动词,了解(2)动词,知晓4、蒙以军中多务辞5、(1)学识浅陋的人。(2)刮目相看。6、(1)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2)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吴县的阿蒙了!二、思考探究1、(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首先,孙权阐明劝吕蒙学习的目的,其次,采用现身说法,阐明学习的作用。设身处地,说服力很强。三、能力拓展比喻;勤奋读书如农夫种地,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对话。 《孙权劝学》第2课时跟踪测试题及答案 教材册别及单元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课 题4孙权劝学课时第2课时 【跟踪测试题】一、基础训练1、解释下面的加点词:及鲁肃过浔阳:非复吴下阿蒙:刮目相待:见事之晚乎: 2、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 今义:(2)见往事耳。古义: 今义:二、思考探究1、孙权劝学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呢?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2、鲁肃为什么“拜蒙母”并与吕蒙“结友”? 3、吕蒙听从劝告就学,从“吴下阿蒙”到“刮目相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4、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启示,请任选一个角度谈一谈。 三、能力拓展【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节选自《后汉书•烈女传》)【注】①趋,快步走向 ②捐,抛弃 ③亡,通“无”,不足 ④懿,美好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久行怀思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B.妻乃引刀趋机而言 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 C.若中道而归 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 D.今若断斯织也 斯是陋室(《陋室铭》)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2)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 7.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夫 子 积 学 当 日 知 其 所 亡 以 就 懿 德 8.甲乙两文段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其中,甲文段孙权指出学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段羊子之妻指出学习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准答案】一、基础训练1、到,等到;不再是;擦拭;知晓事情。2、(1)古义:名词,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名词,学位的最高一级。(2)古义:名词,指历史。今义:名词,过去的事情。二、思考探究1、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2、鲁肃主动与吕蒙结交,是因为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的,表明鲁肃爱才、敬才;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也证实了孙权劝学成效的显著。3、能听取意见、好学4、示例:从吕蒙的角度得到的启示:(1)开卷有益,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有所长进,任何时候都不晚。(2)要虚心接受正确意见,促进个人的进步。从孙权的角度得到的启示:(1)关心别人,给别人提建议时要设身处地、有理有据、便于别人接受。(2)热爱读书从鲁肃的角度得到的启示:(1)尊敬有才学的人。(2)结交有才学、努力学习的人,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三、能力拓展5. D6.(1)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2)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无法成功(织出布匹),迟延荒废时光。7.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8.必要性; 学习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参考译文:一年后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 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无法成功(织出布匹),迟延荒废时光。你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以此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重新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并且七年没有回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同步训练题,共4页。
这是一份初中竹里馆当堂检测题,共5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测试题,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