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活动6 心灵手巧织围巾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五年级第6课《 心灵手巧织围巾》教学设计
课题 | 心灵手巧织围巾 | 活动 | 活动6 | 学科 | 劳技 | 年级 | 五年级 |
学习目标 | 劳动观念:树立爱劳动的观念,能主动为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力的事情。 劳动精神:在动手实践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编织文化,理解人类在劳动中创造文明的劳动意义,培养勤劳、质朴的民族精神。 劳动能力:了解关于编织品的一些基本知识,并尝试织围巾,学会织围巾的起针、正针、收针等主要过程,增强动手能力。 劳动习惯和品质:体验与经历织围巾的起针、正针、收针等主要过程,养成团结合作,一起动手织围巾的劳动习惯与品质。 | ||||||
重点 | 动手织围巾,领悟织围巾的关键细节,渗透传统文化、劳动文化教育。 | ||||||
难点 | 动手实践学习织围巾的起针、正针、收针过程。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导入新课 | 什么是针织编制品及其用途? 针织编制品:用针编织的物品,如线袜子、线手套、线围巾等。分机织的和手工织的两种。 用途:针织物的用途广泛,除了服装之外,还广泛应用于装饰、家居、工业、农业、基建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同学们,毛线编织不仅漂亮,而且实用,深受人们喜爱。你想编织一件这样的物品吗?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织围巾吧! 出示课题。 | 图片
思考
交流 | 通过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与本课题相关的话题,启发学生,为后文铺垫。 | ||||||||||
讲授新课 | 一、劳动准备 1.材料 毛线 2.工具 棒针 棒针有不同的材质,有竹制的、木制的、金属的和亚克力的,它们的粗细不一样。 安全提示 棒针两头尖尖的,编织时要注意安全,不能打闹, 防止扎伤自己和他人。 3.基本知识 毛线按材质可以分为纯羊毛毛线、化纤毛线、棉毛线、混纺毛线等,按粗细可以分为粗毛线、中粗毛线、细毛线,按花色可以分为净色毛线(单色毛线)、花色毛线(多色毛线)等,按用途可以分为手工编织毛线、工厂专用针织线等。 粗棉线 扁平线 细棉线 绒绒线 丝绒线 二、劳动过程 (一)现在我们学习编织方法: 1.起针 (1)先打一个活结。 ①长线压短线,绕一个小线圈。②短线打个结。 ③从小线圈中拉出线。 ④将小线圈套在棒针上,打好活结。 (2) 左手握住活结,右手拉长线。 (3)右手食指向上护个圈,套在左针上。 (4)右手拉紧线,完成第二针。同样的方法起第三针,第四针……一直起到自己需要的针数就可以啦。 小贴士 起好针,不仅要方法正确、动作熟练,而且线圈要松紧一致。 2.正针 (1)右手拿起另外一根棒针,无名指和小指抓线,右棒针插入左棒针上的第一针线圈。 (2)右手食指绕线,右棒针将线圈钩出。 (3)左棒针上的线圈退针,完成第一针。用同样的方法织第二针、第三针…… (4)完成第一行,接着用同样的方法织第二行,第三行……织到需要的长度。 视频《正针与反针的织法》。 补充反针织法 织完一行正针后,正针花片要反转过来织反正。 3.收针 (1)先织两针正针。 (2)左棒针插入右棒针的第一针线圈。 (3)把第一针线圈套在第二针线圈上。 (4)把左棒针抽出,即收了第一针。 (5)再织一针正针,用同样的方法收第二针、第三针。 (6)收到最后一针,断线、藏线头。引拔收针完成。 视频《收针的织法》。 (二)操作体验 1.学习正针、反针和收针的织法。 2.学生实际操作,教师指导。 3.点评:谁的动作熟练,线圈松紧合适。 (三)说一说,在学习织围巾的过程中你遇到的困难?你是怎样解决的? 学生1:我觉得收针很难织,手控制不住针,织着织着线又掉了,织好久才织好一针。 学生2:我体会到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简单,很难按正确的姿势步骤去执行,容易手忙脚乱,不容易从针孔里挑出线,特别容易滑掉。 学生3:我都织的崩溃了,特别是收针的时候,很难从孔里挑出线,还容易挑错针,一针好久弄不出来。 三、劳动评价 1.我编织的围巾 出示照片
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进行正确的评价。 四、拓展延伸 (一)编织的起源 你了解编织品吗? 你知道编织品的来源吗? 中国的编织品是从哪个朝代开始出现的呢? 编织品需要设计吗? 编织一样东西需要准备哪些物件呢? 在人类的文化史上,编织艺术源远流长,它的出现早于绘画和文字。从原始社会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尝试用植物的藤编制绳子捆绑东西,结绳记事。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的祖先开始把树叶串起来当作衣服。编织艺术从古到今的发展,可谓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 (二)古代编织品的发展: 1.原始社会的草编技术 在原始社会,人们之间产生了交流之后就有了羞耻心了,所以说,为了避免暴露他们会用草叶编成简单的衣服覆盖在自己身体上。所以中国最早的编织技艺就是用一些现成的比较大叶脉的叶子,一些是梧桐,一些是芭蕉叶,然后再用一些日常能见到的藤蔓串在一起做成的衣服开始的。 2.汉唐社会形成了区域化的编织技艺 从我国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一开始,编织技艺在不断的发展,但种类更加丰富,并且到了汉唐时期,形成了区域化的特色。那个时候藤编柳编已经不足为奇了,苏州的竹编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以苏州制造的竹席竹垫等畅销全国。而在川蜀的一些地方就形成了一种叫做织锦的编制技术,而这个技术在今天的少数民族土家族也是十分常见的。 3.明清时期设立专门的工艺局 在封建社会到了末期也就是明清时期的时候,地方官府和中央开始设立专门的工艺局主要是为了编织技术的传承和发展,这反映出那个时期编织品已经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的必需品了。不过专门管理编织的部门早在宋代就已有了原型,那个时候的蜀锦和苏绣在朝堂和海外都大放异彩。最后,无论中国的编织技艺历史多么的悠久,在如今的中国,它依然以他独特的环保理念和对美的诠释,在我们的家家户户都能找到它的存在。 (三)唐代的飘逸、宋代的雅致、明代的谨慎、清代的华丽,每个朝代的艺术精髓都渗入了编织品中。 五、劳动日记 在学习编织的过程中,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写下来与同学们分享吧! 学生1:在织围巾的过程中我遇到最难的结尾收针,特别是针顶着手指头疼,但我没有被困难打败,反复训练,持之以恒,终于收获成果,收获自己劳动的喜悦。 六、随堂练习: 说一说,自己第一次编织的经历吧! |
学生默读课文内容,了解编织所需的材料与工具。
学生阅读交流,掌握手工编织毛线。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思考然后回答。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然后交流、思考。
学生实际操作
学生交流,编织中的困难与解决方法。
晒一晒
评一评
学习拓展延伸
阅读课文内容
回答、交流
谈一谈劳动中获得经验和感受。
谈一谈 |
了解编织所需要的工具。
掌握编织的基础知识。
掌握编织的基本方法:正针、反针和收针的织法。
通过知道练习,提高学生编织本领。
交流、汇报自己的劳动感受。
引导学生晒一晒,劳动时的照片,并引导学生评一评,对照老师出示的内容,给自己奖励相应的“奖章” 。
通过拓展延伸了解编织来源、开始的年代等。
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 ||||||||||
作业布置 | 为父母或者他人编织一条围巾,表达自己的爱心。 |
|
| ||||||||||
课堂小结 | 通过本课,学习了编织的基本方法:正针、反针和收针;在实践中增强了动手能力;对手工编织产生了兴趣,培养了主动为家人做事的能力。 | 总结 |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 ||||||||||
板书 | 心灵手巧织围巾 正针、反针和收针的方 拓展延伸 劳动日记 |
|
|
小学劳技人教版六年级上册8 我为妈妈织围巾优质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劳技人教版六年级上册8 我为妈妈织围巾优质课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劳动基础,劳动过程,劳动成果,劳动评价,劳动日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劳技活动18 举办我们的“3·15”晚会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劳技活动18 举办我们的“3·15”晚会教学设计,共11页。
小学劳技北师大版五年级活动17 义卖献爱心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劳技北师大版五年级活动17 义卖献爱心教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