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宁波外国语学校中考科学一模试卷
展开2023年浙江省宁波外国语学校中考科学一模试卷
试题卷I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4分,共5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2年11月以来,针对奥密克戎病毒传播速度快,国内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的特点,卫健委提出口号:“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下列行为不利于健康的是( )
A.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B.拒绝吸烟、酗酒、吸毒
C.参加体育锻炼 D.沉迷网络游戏
2.“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2月初校园里的梅花迎来了同学们的返校。下列有关梅花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梅花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B.梅花属于裸子植物
C.梅花的花色、枝条颜色等性状由基因控制
D.梅花经常采用嫁接的方法,这属于无性生殖方式
3.科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同时也反映了实验者的科学素养.下列示意图中,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过滤 B.倾倒液体
C.量取35毫升液体 D.稀释浓硫酸
4.东钱湖环湖骑自行车成为了宁波众多人的休闲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给车胎充气增加了车胎内气体的压强
B.地面对自行车的摩擦力总是阻碍自行车前进
C.刹车时自行车受到惯性的作用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
D.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5.“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一量”是科学特有的表征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飞冲天。火箭助推器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为推进剂,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微观构成看: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从量的角度看: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
C.从符号表征看:四氧化二氮的化学式是N2O4
D.从宏观物质看:反应物中含有单质与化合物两类物质
6.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在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2月6日18时24分再次发生7.8级地震。下列关于此次地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发生地震的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发生地震后,应立即转移人群至空旷安全地带,防止余震的发生
C.此次地震释放大量能量,会引起地形的变化
D.地震后,卫生防疫部门对灾区应进行大规模的消毒杀菌行动
7.如图所示为某学校用玻璃罩罩着的活动照片,在某些情况下照片很难看清。小宁认为:
①用玻璃罩能有效防止雨水对照片的侵蚀;
②照片局部发生了镜面反射;
③罩外的树木通过玻璃表面反射成了虚像;
④若罩外的光线再强一点,照片看起来一定会更清晰;
⑤若罩内能给照片一定的照明,照片看起来会更清晰。
其中合理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8.宁波某校课外实践小组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面的圭杆,进行为期一年的“观竿测影”活动。2023年3月14日正午时刻圭杆的杆影如图所示,并测得杆影OA长为55.7c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图中杆影从O到A指向北方
C.该小组预测2023年6月20日正午时刻,该圭杆的杆影长度将比55.7cm长
D.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
9.小宁在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如表数据,据此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序号
温度/℃
水的质量/克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
所得溶液的质量/克
①
10
100
40
120.9
②
60
100
40
140
A.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克
B.②所得溶液不一定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热前保持一致
D.若将②所得溶液降温至10℃,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
10.人体血液日夜奔流在血管中,把各器官、系统联系在一起。如图为心脏及相连血管结构
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为肺静脉,里面流的是动脉血
B.②与③之间的瓣膜是房室瓣
C.③处周围的肌肉最为发达
D.①②③④结构中血液含氧量最高的是④
11.(3分)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与结论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方法。下列根据已有事实或结论进行的推理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或结论
推理或判断
A
碱性溶液pH大于7
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B
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
则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C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D
氧化物中都有氧元素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A.A B.B C.C D.D
12.(3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当滑片P向左移动过程中( )
A.小灯泡变暗 B.电流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不变 D.电路的总功率不变
13.(3分)1852年,法拉第经过深入的思考和大量的尝试,建立了“力线”的概念。他认为在磁极周围充满了力线,依靠力线将磁极间的作用联系起来。他还利用细铁屑把这种所谓的“力线”形象地呈现出来。小宁据此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上一层薄薄的细铁屑。
②把玻璃板放在条形磁铁上观察细铁屑的分布情况。
③轻敲玻璃板,再观察细铁屑的分布情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铁屑的排列形象地显示出磁场的分布
B.将细铁屑连起来的线就是磁感线
C.图中A点的磁场方向是向左的
D.轻敲玻璃板会使细铁屑与玻璃板间弹力减小,从而使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减小
14.(3分)如图曲线能正确反映下列化学变化中y与x变化关系的是( )
A.硫酸钠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y代表沉淀质量
B.向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y代表气体的质量
C.稀盐酸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y代表混合溶液的pH
D.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y代表沉淀的质量
15.(3分)2023年的植树节,我国利用无人机在沙漠地区播撒植物种子。如图所示的小型四旋翼无人机是一种能够垂直起降的小型遥控飞行器。若质量m=2kg的无人机从地面上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起飞,20s末无人机离地高度h=50m,整个运动过程中电动机提供升力F=24N,所受空气阻力f大小不变,且无人机动能增加量ΔE=25J。已知动力系统的电动机工作电压U=25V,电流I=3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无人机在上升过程中做加速运动
B.20s内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升力所做的功)为1200J
C.所受空气阻力f为4N
D.该电动机的线圈电阻约为1.7Ω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8分)
16.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1)6月5日这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选填“A”、“B”“C”或“D”)。
(2)飞船外层的烧灼材料是返航地球时抵抗外壳剧烈燃烧的材料,由玻璃纤维材料和酚醛塑料的环氧树脂材料复合而成,这种材料在热流作用下能发生熔化、蒸发、升华、侵蚀等变化。其中,升华属于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7.如图是小宁制作的简易“蒸汽船”模型,将盛有一定量水的铜制容器安装在“船体”上,用蜡烛对铜器底部加热,一段时间后铜管会向右喷蒸汽,“蒸汽船”就向左行驶。
(1)蜡烛对铜制容器底部加热导致容器内水温升高,这是通过的 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2)铜管向右喷蒸汽,“船体”向左行驶,这个过程的能量转化与汽油机的 冲程相同(填序号)。
18.(6分)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为铁的价类图,例如E点可表示为+2价的亚铁盐,请回答:
(1)A点表示的物质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
(2)请写出B点表示的物质化学式 。
(3)已知C点表示的化合物在常温下能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D,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6分)如图磁悬浮无线蓝牙音箱可由蓝牙通过 (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实现与手机数据的光速传输。该产品底座里放置了一块磁铁,可使箱体悬浮在空中,若箱体质量为0.5千克、底座质量为1千克,则底座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 N;若重力突然消失了,则此瞬间底座对水平桌面 (选填“有”或“没有”)压力。
20.(8分)如图是人体细胞与外部环境发生物质交换的模型。
(1)写出人体细胞与外部环境的联系:人体细胞一 系统一泌尿系统和 系统一外部环境。(选填“A”、“B”、“C”或“D”)
(2)肺泡中的O2通过 作用进入血液。
(3)B系统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21.(6分)评价一款空调有很多参数,其中一项叫做“能效比”。“能效比”是指空调制冷量与制冷时消耗的电功率之比。小明家需要一台制冷量为3200W的空调,若选“能效比”为3.2的空调,则制冷消耗的电功率为 W。家里的电能表如图所示,若单独让空调工作,测得1min内电能表转盘转了60转,则这段时间空调消耗的电能是 kW•h,实际电功率为 W。
22.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小科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试验:
Ⅰ.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Ⅱ.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观察到的现象是
(2)C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45分)
23.(9分)某科学兴趣小组在A、B两只锥形瓶中分别放入具有萌发能力的大豆种子各两粒,将它们放置在同一实验室里按照下表设置的条件进行实验。
装置
空气
养分
温度
水分
A
充足
充足
25℃
适宜
B
充足
较少
25℃
适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豆种子是由 发育形成的。
(2)该科学兴趣小组想要探究的问题是: 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
(3)请指出该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 。
24.(12分)证据是科学探究中获得结论的最重要的依据,让我们一起经历一次寻找证据的旅程吧。
【实验目的】制取纯净的硫酸钡
【反应原理】Na2SO4+Ba(NO3)2=BaSO4↓+2NaNO3
【实验步骤】取适量的硫酸钠和硝酸钡溶液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硫酸钡。
(1)实验中,能直接观察到说明硫酸钠和硝酸钡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是: 。
(2)判断任一反应物是否完全反应的证据可按如下方法获取:
猜想
方案
证据
结论
硝酸钡
可能已完全反应
取少量滤液,加入稀硫酸溶液,观察现象
无白色沉淀生成
硝酸钡已完全反应
硫酸钠
可能已完全反应
硫酸钠未完全反应
(3)如果实验证明硝酸钡已经反应完全,要寻找硫酸钡已纯净的证据,我们可以从证明实验制得的硫酸钡中没有 (填化学式)来设计实验方案。
25.(12分)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 。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
单层
79
78
82
80
73
84
84
82
81
80
80
双层
20
23
24
24
24
25
22
22
21
25
23
(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 来反映的,这种研究方法叫 。
(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6.(12分)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小宁同学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探究热敏电阻RT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已知M为控温器,电源电压恒为14V,R为电阻箱(一种可以改变并读出阻值的变阻器)。
(1)在控温器中应该加入下列哪种液体? 。
A.自来水
B.煤油
C.食盐溶液
(2)当控温器中液体温度为80℃,电阻箱阻值为120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A。则该温度下热敏电阻的阻值为 Ω。
(3)依次改变控温器中的液体温度,同时改变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始终保持0.1A。通过计算得到相关数据记录如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
温度t(℃)
70
60
50
40
30
20
10
电阻RT(Ω)
22
28
35
44
56
73
94
(4)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小宁用该热敏电阻和电压表制成了一支指针式温度计(如图乙)。它可以直接在电压表刻度盘上读出相应温度。若电压表的读数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应在图乙中 两端接入一电压表。
A.ab
B.bc
C.ac
四、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第27、29小题各4分,第28、30、32小题各6分,第31、33小题各8分,共42分)
27.如图为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生物分布的示意图(鱼、虾、水草、岸边植物)。
(1)图中哪一生物可用来合理推测太阳光会穿透到此池塘的底部? 。
(2)阳光与水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成分。
28.(6分)人们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乙硫醇(C2H5SH),一旦煤气泄漏,人们能立刻嗅到气味,并做出反应。
(1)人们对煤气泄漏做出的反应属于 (选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2)乙硫醇属于 (选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3)乙硫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29.小明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
(1)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如图甲),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 (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
(2)小明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时,三次改变入射角i的大小(如图乙),实验所测数据如下表,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小明实验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 。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第一次
20°
70°
第二次
30°
60°
第三次
50°
40°
30.(6分)雏鹰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了如图的三个装置。其中的植物、培养液、隔板等条件都完全相同。
(1)为验证光合作用产物,实验前应该对植物进行的处理是: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2)甲、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 (选填“CO2”、“光照”或“温度”)。
(3)把植物放到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分别将甲、乙、丙的叶片取下,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进行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 溶解到酒精中进行脱色处理。
(4)如果把上述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甲、乙、丙中培养液的水分分别减少了100mL、95mL、95mL。通过对甲、乙、丙中培养液减少的缘故对比分析,说明甲培养液比乙、丙培养液多减少的水分用于了植物的 (选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
31.(8分)如图甲所示,我国“向阳红09”母船正在进行投放“蛟龙号”“∩”形架、载人深潜器试验,调控两根伸缩杆,使“∩”形架绕固定在甲板上的转轴转动至图甲所示位置时停止,然后由固定在“∩”形架顶部的纹车通过钢缆释放深潜器。处在图甲所示位置的“∩”形架可以简化为图乙中以O为支点的杠杆模型,OB表示“∩”形架,CD表示两根伸缩杆,O到CD的距离为2m,OD长3m,OE长6m。不考虑“∩”形架、两根伸缩杆和绞车的重力。深潜器的质量为25t,总体积为24.5m3。
(1)请在图乙中画出投放深潜器时“∩”形架的动力和阻力示意图。
(2)深潜器受到最大浮力为 。
(3)离开水面,匀速上拉深潜器5m需做的功为 。
(4)在绞车缓慢向下释放深潜器至刚好浸没的过程中,两根伸缩杆的总拉力最多减小多少牛?(写出计算过程)
32.(6分)我市东部山区盛产石灰石,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解石灰石资源的品质,采用两种方案对当地石材进行化学分析:
方案一:取10g石灰石粉末样品置于如图所示装置,充分加热至质量恒定,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12g。
方案二:另取10g同质地石灰石颗粒样品,置于烧杯中加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减少了4.27g。
相关资料:
当地石灰石含有的主要杂质为二氧化硅,其化学性质稳定,加热不易分解且不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计算出两种方案测得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方案一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
(2)方案二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比较两方案测量的结果,分析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可能原因?
。
33.(8分)如图甲为小颖同学设计的电热水器的原理图,该电热水器具有加热、保温功能。图甲中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不计)、热敏电阻R、保护电阻R0、电压恒为6V的电源U1、导线等组成控制电路。当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I<10mA时,继电器上方触点和触点c接通;当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I≥10mA时,电磁铁的衔铁被吸下,继电器下方触点和触点a、b接通。热敏电阻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0=15mA,其电阻R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如图乙,热敏电阻和加热电路中的三只电阻R1、R2、R3均置于储水箱中。已知R1=33Ω、R2=66Ω、R3=154Ω、U2=220V。
(1)衔铁被吸下时,加热电路的总电阻是多大?
(2)保温状态下,若加热电路的发热功率等于热水器散热功率的80%,求10分钟内热水器散失的热量;
(3)为使控制电路正常工作,保护电阻R0的阻值至少为多大?若R0为该值,衔铁刚好被吸下时储水箱中水温是多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试题卷I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4分,共5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2年11月以来,针对奥密克戎病毒传播速度快,国内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的特点,卫健委提出口号:“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下列行为不利于健康的是( )
A.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B.拒绝吸烟、酗酒、吸毒
C.参加体育锻炼 D.沉迷网络游戏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解答】解: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而经常熬夜上网游戏,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健康的生活方式。
2.“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2月初校园里的梅花迎来了同学们的返校。下列有关梅花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梅花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B.梅花属于裸子植物
C.梅花的花色、枝条颜色等性状由基因控制
D.梅花经常采用嫁接的方法,这属于无性生殖方式
【分析】1、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常用于果树、林木、花卉的繁殖上,也用于瓜类蔬菜育苗上。嫁接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据分析可知,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A正确。
B、梅花属于被子植物,是因为其种子外有果皮包被。B错误。
C、梅花的花色、枝条颜色等性状由基因控制,同时还受环境的影响。C正确。
D、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常用于果树、林木、花卉的繁殖上,也用于瓜类蔬菜育苗上,梅花的繁殖方式多样,在实践生活中,更多采用嫁接等无性繁殖方式。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职植物生殖方式。
3.科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同时也反映了实验者的科学素养.下列示意图中,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过滤 B.倾倒液体
C.量取35毫升液体 D.稀释浓硫酸
【分析】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和基本操作注意事项解决此题:
A、此装置是过滤操作,操作中注意事项为一贴、二低、三靠,实验中没有用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下端没有靠在烧杯的内壁上;
B、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
C、读取液体体积,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D、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
【解答】解:A、过滤操作中没有用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下端没有靠在烧杯的内壁上;故A错误。
B、用试剂瓶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有以下注意事项: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要倾斜,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着;故B正确。
C、读数时,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浓硫酸中,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的知识.会进行液体药品的取用,了解常用仪器量筒和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4.东钱湖环湖骑自行车成为了宁波众多人的休闲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给车胎充气增加了车胎内气体的压强
B.地面对自行车的摩擦力总是阻碍自行车前进
C.刹车时自行车受到惯性的作用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
D.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分析】(1)当给车胎充气时,轮胎内的气体分子数目增加,所以车胎内气体的压强会变大;
(2)自行车用力蹬而前进时,自行车前轮是从动轮,后轮是主动轮,主动轮为自行车前进提供动力;当自行车滑行时,自行车前轮、后轮都是从动轮;
因为是后轮驱动,所以后轮受到地面对它向前的摩擦力,而前轮不是驱动轮,被后轮推着前进,相对地面向前运动,受到地面对它向后的摩擦;
(3)正确理解惯性的概念,惯性是物体的一种特性,不是力;
(4)判断平衡力要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分析,一对平衡力必须符合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解答】解:A、轮胎内的气体压强与轮胎内的气体质量和温度有关,当给车胎充气时,当轮胎内的气体质量增加时,气体分子数目增多,所以车胎内气体的压强会变大,故A正确;
B、用力蹬自行车前进时,后轮相对于地面有向后的运动趋势,因此后轮所受的摩擦力向前,是自行车前进的动力,故B错误;
C、刹车时,车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自行车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故C错误;
D、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自行车的重力与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气体压强、摩擦力、惯性、平衡力的辨别等,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物理知识来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5.“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一量”是科学特有的表征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飞冲天。火箭助推器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为推进剂,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微观构成看: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从量的角度看: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
C.从符号表征看:四氧化二氮的化学式是N2O4
D.从宏观物质看:反应物中含有单质与化合物两类物质
【分析】根据图示微观模型图结合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8N2+2N2O43N2↑+2CO2↑+4H2O;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说法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不变,说法正确;
C、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四氧化二氮的化学式是N2O4,说法正确;
D、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反应物中的两种分子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均属于化合物,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加强对化学反应微观模型图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在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2月6日18时24分再次发生7.8级地震。下列关于此次地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发生地震的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发生地震后,应立即转移人群至空旷安全地带,防止余震的发生
C.此次地震释放大量能量,会引起地形的变化
D.地震后,卫生防疫部门对灾区应进行大规模的消毒杀菌行动
【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解答】解:土耳其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还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A错误;发生地震后,应立即转移人群至空旷安全地带,防止余震的发生,B正确;此次地震是7.8级,震极较大,释放大量能量,会引起地形的变化,C正确;地震后,会产生许多次生灾害,如毒气泄漏、瘟疫等,卫生防疫部门对灾区应进行大规模的消毒杀菌行动,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以土耳其地震为资料,主要考查地震的原因、地震产生的后果及保护措施,结合知识点分析理解解答即可。
7.如图所示为某学校用玻璃罩罩着的活动照片,在某些情况下照片很难看清。小宁认为:
①用玻璃罩能有效防止雨水对照片的侵蚀;
②照片局部发生了镜面反射;
③罩外的树木通过玻璃表面反射成了虚像;
④若罩外的光线再强一点,照片看起来一定会更清晰;
⑤若罩内能给照片一定的照明,照片看起来会更清晰。
其中合理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分析】漫反射能使我们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而镜面反射只能使我们从某一角度看到物体。
【解答】解:①用玻璃罩罩着的古石碑,能有效防止雨水对照片的侵蚀,故①正确;
②③石碑上的字虽然是漫反射,但是玻璃罩发生的是镜面反射,石碑上的字很难看清,罩外的树木通过玻璃表面反射成了虚像,故②③正确;
④如果罩外的光线再强一点,由于镜面反射,石碑上的字看起来会更不清晰,故④错误。
⑤玻璃和石碑都不是光源,我们能看到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其它的光源,所以我们应该对罩内石碑照亮,能使看到的字更清晰些,故⑤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8.宁波某校课外实践小组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面的圭杆,进行为期一年的“观竿测影”活动。2023年3月14日正午时刻圭杆的杆影如图所示,并测得杆影OA长为55.7c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图中杆影从O到A指向北方
C.该小组预测2023年6月20日正午时刻,该圭杆的杆影长度将比55.7cm长
D.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的的形成等;
(2)在北半球正午时分太阳位于南方,影子的方向指向北方;
(3)由于地球的公转和地轴是倾斜的,所以太阳直射角在周期性变化,春分3月23日后,太阳直射向北半球偏,到夏至6月22日这一天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此时影子最短;
(4)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
【解答】解:A杆影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我国位于北半球,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影子的方向指向北方,故B正确;
C、2023年6月20日接近夏至,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这一天的杆影应比2023年3月14日这一天的杆影短,故C错误;
D、由于地球的自转,所以一天内杆影会随地球的自转移动,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借助影子的形成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及地理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考查及应用,难度不大。
9.小宁在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如表数据,据此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序号
温度/℃
水的质量/克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
所得溶液的质量/克
①
10
100
40
120.9
②
60
100
40
140
A.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克
B.②所得溶液不一定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热前保持一致
D.若将②所得溶液降温至10℃,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
【分析】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进行分析。
【解答】解:A、10℃时,在100g的水中,加入40g的硝酸钾,形成溶液的质量为120.9g,所以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g,故A正确;
B、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因此②所得溶液不一定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故B正确;
C、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溶质质量增大,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C错误;
D、②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8.6%,降温至10℃,溶质质量分数变成×100%≈17.3%,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利用溶解度的有关知识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解决的能力,掌握溶解度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10.人体血液日夜奔流在血管中,把各器官、系统联系在一起。如图为心脏及相连血管结构
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为肺静脉,里面流的是动脉血
B.②与③之间的瓣膜是房室瓣
C.③处周围的肌肉最为发达
D.①②③④结构中血液含氧量最高的是④
【分析】观图可知:①肺静脉,②左心房,③左心室,④右心室。
【解答】解:A、①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A正确。
B、②心房左与③左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B正确。
C、③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输送血液路线最长,压力最大,所以左心室壁最厚,肌肉最为发达,C正确。
D、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因此①肺静脉的血液含氧量最高,D错误。
故选:D。
【点评】掌握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路线是关键。
11.(3分)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与结论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方法。下列根据已有事实或结论进行的推理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或结论
推理或判断
A
碱性溶液pH大于7
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B
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
则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C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D
氧化物中都有氧元素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A.A B.B C.C D.D
【分析】A、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来分析;
B、根据置换反应的概念来分析;
C、根据催化剂的概念来分析;
D、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
【解答】解:A、碱性溶液的pH大于7,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推理正确;
B、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但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推理错误;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都是催化剂,也有可能是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推理错误;
D、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因此氧化物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都是氧化物,例如氯酸钾中含有氧元素,但不是氧化物,推理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2.(3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当滑片P向左移动过程中( )
A.小灯泡变暗 B.电流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不变 D.电路的总功率不变
【分析】由电路图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串联在滑片上,相当于断路,因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始终不变,电压表测量滑片右侧部分电阻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分析小灯泡的亮度、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P=UI分析电路的总功率的变化。
【解答】解:由电路图知,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串联在滑片上,相当于断路,因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始终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知,总电阻不变,根据欧姆定律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因而灯泡的亮度不变,故A、B错误;
电压表测量滑片右侧部分电阻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知,电压表示数U=IR,电流不变,当滑片P向左移动过程中电压表所测电压部分的电阻变大,则电压表示数变大,故C错误;
电路的电压不变,电流不变,根据P=UI可知电路的总功率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电压表相当于断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不变。
13.(3分)1852年,法拉第经过深入的思考和大量的尝试,建立了“力线”的概念。他认为在磁极周围充满了力线,依靠力线将磁极间的作用联系起来。他还利用细铁屑把这种所谓的“力线”形象地呈现出来。小宁据此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上一层薄薄的细铁屑。
②把玻璃板放在条形磁铁上观察细铁屑的分布情况。
③轻敲玻璃板,再观察细铁屑的分布情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铁屑的排列形象地显示出磁场的分布
B.将细铁屑连起来的线就是磁感线
C.图中A点的磁场方向是向左的
D.轻敲玻璃板会使细铁屑与玻璃板间弹力减小,从而使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减小
【分析】(1)放入磁场中的铁屑会被磁化,成为一个小磁体;
(2)人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人们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来表示磁场的存在以及磁场的强弱,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3)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磁体的S极的;
(4)根据铁屑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分析。
【解答】解:A.细铁屑的分布形象的显示了磁场的分布,故A正确;
B.磁感线是人们假想的线,不是细铁屑连成的曲线,故B错误;
C.根据磁感线的特点可知,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磁体的S极的,所以A点的磁感线是向左的,故C正确;
D.轻敲玻璃板会使细铁屑弹起,减小了细铁屑与玻璃板间压力,从而使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减小,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考查了磁场、磁感线、磁感线的方向、摩擦力的作用,属于基础知识,要掌握。
14.(3分)如图曲线能正确反映下列化学变化中y与x变化关系的是( )
A.硫酸钠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y代表沉淀质量
B.向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y代表气体的质量
C.稀盐酸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y代表混合溶液的pH
D.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y代表沉淀的质量
【分析】A、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氢氧化钠。
B、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C、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D、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氯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氯化钠。
【解答】解:A、硫酸钠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立即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该选项不正确。
B、向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碳酸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即立即产生气体,该选项不正确。
C、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溶液酸性减弱,pH逐渐升高,该选项不正确。
D、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和氯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氯化钠,该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5.(3分)2023年的植树节,我国利用无人机在沙漠地区播撒植物种子。如图所示的小型四旋翼无人机是一种能够垂直起降的小型遥控飞行器。若质量m=2kg的无人机从地面上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起飞,20s末无人机离地高度h=50m,整个运动过程中电动机提供升力F=24N,所受空气阻力f大小不变,且无人机动能增加量ΔE=25J。已知动力系统的电动机工作电压U=25V,电流I=3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无人机在上升过程中做加速运动
B.20s内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升力所做的功)为1200J
C.所受空气阻力f为4N
D.该电动机的线圈电阻约为1.7Ω
【分析】(1)已知无人机的质量,根据G=mg计算无人机的重力,根据W=Gh计算无人机克服重力做功,根据W=Fs计算20s内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升力所做的功);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无人机克服重力做功、无人机动能增加量、无人机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之和等于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无人机动能增加量ΔE=25J,进一步计算无人机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根据W=fs计算无人机所受空气阻力;
(2)无人机受到的重力方向向下,空气阻力方向向下,升力方向向上,计算无人机受到的合力,进一步分析无人机在上升过程中的运动状态;
(3)根据W=UIt计算20s内电动机消耗的电能,电流通过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热量等于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与输出的机械能之差,根据R=计算线圈的电阻。
【解答】解:(1)无人机的重力:G=mg=2kg×10N/kg=20N,
无人机克服重力做功:W1=Gh=20N×50m=1000J,
20s内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升力所做的功)为:W2=Fh=24N×50m=1200J,故B正确;
无人机动能增加量ΔE=25J,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无人机克服空气阻力做功:W′=W2﹣W1﹣ΔE=1200J﹣1000J﹣25J=175J,
无人机所受空气阻力:f===3.5N,故C错误;
(2)无人机受到的重力方向向下,空气阻力方向向下,升力方向向上,无人机受到的合力为:F′=F﹣G﹣f=24N﹣20N﹣3.5N=0.5N,方向向上,所以无人机在上升过程中做加速运动,故A正确;
(3)20s内电动机消耗的电能:W=UIt=25V×3A×20s=1500J,
电流通过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热量:Q=W﹣W2=1500J﹣1200J=300J,
线圈的电阻:R==≈1.7Ω,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做功公式、重力公式、电功公式、焦耳定律以及能量守恒定律的灵活运用。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8分)
16.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1)6月5日这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B (选填“A”、“B”“C”或“D”)。
(2)飞船外层的烧灼材料是返航地球时抵抗外壳剧烈燃烧的材料,由玻璃纤维材料和酚醛塑料的环氧树脂材料复合而成,这种材料在热流作用下能发生熔化、蒸发、升华、侵蚀等变化。其中,升华属于 物理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分析】(1)根据地球公转对应的日期分析;
(2)根据物理变化的特点判断即可。
【解答】解:(1)A点表示春分日(3月21日前后),B点表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C点表示秋分日(9月23日前后),D点表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因此6月5日这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B点。
(2)物理变化指的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过程,升华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因此升华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
(1)B;
(2)物理。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地球公转对应的日期、物理变化的特点。
17.如图是小宁制作的简易“蒸汽船”模型,将盛有一定量水的铜制容器安装在“船体”上,用蜡烛对铜器底部加热,一段时间后铜管会向右喷蒸汽,“蒸汽船”就向左行驶。
(1)蜡烛对铜制容器底部加热导致容器内水温升高,这是通过的 热传递 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2)铜管向右喷蒸汽,“船体”向左行驶,这个过程的能量转化与汽油机的 A 冲程相同(填序号)。
【分析】(1)改变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
(2)在内燃机的做功冲程中能量转化关系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解:
(1)蜡烛燃烧放出热量被水吸收而增大水的内能,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内能的;
(2)当管向右喷蒸汽时“船体”向左运动,这个过程的能量转化是:内能减小,机械能增大,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与热机的做功冲程相同,图片中A是做功冲程。
故答案为:(1)热传递;(2)A。
【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内能的方法、热机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属于基础性题目。
18.(6分)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为铁的价类图,例如E点可表示为+2价的亚铁盐,请回答:
(1)A点表示的物质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单质 。
(2)请写出B点表示的物质化学式 FeO 。
(3)已知C点表示的化合物在常温下能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D,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4Fe(OH)2+O2+2H2O=4Fe(OH)3 。
【分析】(1)根据单质化合价为零;(2)根据化学式的写法写出化学式;(3)根据方程式的写法写出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单质化合价为零,由图示可知A点物质的化合价是零,所以物质类别是单质;
(2)B点是铁的氧化物,铁的化合价是2,所以物质是氧化亚铁,化学式是FeO;
(3)由于C点是铁的+2价的碱,属于氢氧化亚铁,D是+3价铁的碱,即氢氧化铁,由题给信息可知,反应物是氢氧化亚铁、氧气和水,生成物是氢氧化铁,用观察法配平,所以方程式是:4Fe(OH)2+O2+2H2O=4Fe(OH)3。
故答案为:(1)单质;(2)FeO;(3)4Fe(OH)2+O2+2H2O=4Fe(OH)3。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单质化合价是零,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正价在前负价在后,十字交叉再约简,熟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9.(6分)如图磁悬浮无线蓝牙音箱可由蓝牙通过 电磁波 (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实现与手机数据的光速传输。该产品底座里放置了一块磁铁,可使箱体悬浮在空中,若箱体质量为0.5千克、底座质量为1千克,则底座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 15 N;若重力突然消失了,则此瞬间底座对水平桌面 有 (选填“有”或“没有”)压力。
【分析】(1)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靠电磁波实现数据交换。
(2)底座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箱体和底座的总重力。
(3)重力突然消失的瞬间,箱体与底座仍存在相互排斥的力。故底座受到箱体给它的一个向下的排斥力,故底座还是会对桌面有一个压力。
【解答】解:(1)悬浮式无线蓝牙音箱,可由蓝牙通过电磁波实现与手机数据的无线传输;
(2)底座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箱体和底座的总重力;故若箱体重为G1=m1g=0.5kg×10N/kg=5N,底座重为G2=m2g=1kg×10N/kg=10N,则底座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5N+10N=15N;
(3)重力突然消失的瞬间,箱体与底座仍存在相互排斥的力。故底座受到箱体给它的一个向下的排斥力,故底座还是会对桌面有一个压力。
故答案是:电磁波;15;有。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磁波的一些性质以及重力公式的运用,难度不大。
20.(8分)如图是人体细胞与外部环境发生物质交换的模型。
(1)写出人体细胞与外部环境的联系:人体细胞一 C 系统一泌尿系统和 ABD 系统一外部环境。(选填“A”、“B”、“C”或“D”)
(2)肺泡中的O2通过 气体扩散 作用进入血液。
(3)B系统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肾脏 。
【分析】图示为人体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的关系示意图,图中A是消化道,B是泌尿系统,C是血液循环系统,D是呼吸系统。
【解答】解:(1)人体细胞以C血液循环系统为纽带,在A消化系统、B泌尿系统、D呼吸系统共同参与下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肺泡中的氧气会通过气体扩散作用进入血液,并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3)图示B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是泌尿系统的主要部分。
故答案为:(1)C;ABD;
(2)气体扩散;
(3)肾脏。
【点评】正确识图是做好该题的关键。
21.(6分)评价一款空调有很多参数,其中一项叫做“能效比”。“能效比”是指空调制冷量与制冷时消耗的电功率之比。小明家需要一台制冷量为3200W的空调,若选“能效比”为3.2的空调,则制冷消耗的电功率为 1000 W。家里的电能表如图所示,若单独让空调工作,测得1min内电能表转盘转了60转,则这段时间空调消耗的电能是 0.02 kW•h,实际电功率为 1200 W。
【分析】根据能效比的含义求出制冷量为3200W的制冷空调消耗的电功率;“3000r/kW•h”表示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表盘就转过3000r,可求转过60转消耗的电能,再利用公式P=求空调的功率。
【解答】解:因为空调制冷“能效比”是指空调制冷量与制冷时消耗的电功率之比,
所以能效比为3.2的空调制冷消耗的电功率:
P1===1000W;
“3000r/kW•h”表示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表盘就转过3000r,
转盘转60r空调消耗的电能:
W=kW•h=0.02kW•h;
空调的功率:
P===1.2kW=1200W。
故答案为:1000;0.02;1200。
【点评】本题考查电能和电功率的计算,关键是理解电能表参数的物理意义,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换算。
22.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小科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试验:
Ⅰ.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Ⅱ.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观察到的现象是 固体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2)C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HCl、NaCl、BaCl2 。
【分析】根据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会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会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
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逐渐减小,但是减小到一定的数值,不再变化,所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硫酸钠、碳酸钠,生成的沉淀一定是硫酸钡沉淀、碳酸钡沉淀,所以
(1)AB段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2)C点时,加入的盐酸是过量的,生成碳酸钡、硫酸钡沉淀时,也会生成氯化钠,碳酸钡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钡,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HCl、NaCl、BaCl2。
故答案为:(1)固体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2)HCl、NaCl、BaCl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45分)
23.(9分)某科学兴趣小组在A、B两只锥形瓶中分别放入具有萌发能力的大豆种子各两粒,将它们放置在同一实验室里按照下表设置的条件进行实验。
装置
空气
养分
温度
水分
A
充足
充足
25℃
适宜
B
充足
较少
25℃
适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豆种子是由 胚珠 发育形成的。
(2)该科学兴趣小组想要探究的问题是: 土壤的肥沃程度 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
(3)请指出该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 种子数量太少 。
【分析】1、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2、对照实验应保持变量唯一的原则。
3、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
【解答】解:(1)受精完成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所以,大豆种子是由胚珠发育形成的。
(2)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对照实验应保持变量唯一的原则。表中空气、温度、水分都适宜,只有养分不相同,所以该科学兴趣小组想要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肥沃程度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
(3)该实验中,每个锥形瓶中只有2粒种子,种子数量太少,具有偶然性,会干扰实验结果。
故答案为:(1)胚珠
(2)土壤的肥沃程度
(3)种子数量太少
【点评】掌握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及对照实验的设计要求是解题的关键。
24.(12分)证据是科学探究中获得结论的最重要的依据,让我们一起经历一次寻找证据的旅程吧。
【实验目的】制取纯净的硫酸钡
【反应原理】Na2SO4+Ba(NO3)2=BaSO4↓+2NaNO3
【实验步骤】取适量的硫酸钠和硝酸钡溶液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硫酸钡。
(1)实验中,能直接观察到说明硫酸钠和硝酸钡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是: 有白色沉淀生成 。
(2)判断任一反应物是否完全反应的证据可按如下方法获取:
猜想
方案
证据
结论
硝酸钡
可能已完全反应
取少量滤液,加入稀硫酸溶液,观察现象
无白色沉淀生成
硝酸钡已完全反应
硫酸钠
可能已完全反应
取少量滤液,加入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硫酸钠未完全反应
(3)如果实验证明硝酸钡已经反应完全,要寻找硫酸钡已纯净的证据,我们可以从证明实验制得的硫酸钡中没有 Na2SO4 (填化学式)来设计实验方案。
【分析】(1)根据硫酸钡特点分析回答此题;
(2)根据实验结论设计实验方案;
(3)根据反应物特点分析回答此题。
【解答】解:(1)硫酸钠与硝酸钡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因此看到白色沉淀产生,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故答案为:有白色沉淀生成。
(2)硫酸钠有残留,则可以加入氯化钡溶液,此时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因此可以看到白色沉淀生成;
故答案为:取少量滤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没有硝酸钡,硫酸钠有残留,所以硫酸钡表面会有硫酸钠的残留,所以可以验证是否有硫酸钠存在;
故答案为:Na2SO4。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5.(12分)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 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 。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
单层
79
78
82
80
73
84
84
82
81
80
80
双层
20
23
24
24
24
25
22
22
21
25
23
(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 来反映的,这种研究方法叫 转换法 。
(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受敲击时,单层玻璃比双层玻璃的振动强 。
【分析】此实验是把玻璃板振动的强弱转换成了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利用了转换的思想方法,这样通过观察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就可以比较单层和双层玻璃板的振动强弱。
【解答】解:(1)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是造成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的主要原因;
(2)当玻璃板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来反映的,这是转换的研究方法;
(3)同样的撞击下,单层玻璃后的玻璃球比双层玻璃后的玻璃球运动的距离远;
所以结论是:受敲击时,单层玻璃比双层玻璃的振动强;
故答案为:(1)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
(2)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转换法;
(3)受敲击时,单层玻璃比双层玻璃的振动强。
【点评】本题是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解决此类实验题目要结合相关的物理研究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26.(12分)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小宁同学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探究热敏电阻RT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已知M为控温器,电源电压恒为14V,R为电阻箱(一种可以改变并读出阻值的变阻器)。
(1)在控温器中应该加入下列哪种液体? B 。
A.自来水
B.煤油
C.食盐溶液
(2)当控温器中液体温度为80℃,电阻箱阻值为120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A。则该温度下热敏电阻的阻值为 20 Ω。
(3)依次改变控温器中的液体温度,同时改变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始终保持0.1A。通过计算得到相关数据记录如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减小 。
温度t(℃)
70
60
50
40
30
20
10
电阻RT(Ω)
22
28
35
44
56
73
94
(4)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小宁用该热敏电阻和电压表制成了一支指针式温度计(如图乙)。它可以直接在电压表刻度盘上读出相应温度。若电压表的读数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应在图乙中 A 两端接入一电压表。
A.ab
B.bc
C.ac
【分析】(1)根据控温器中的液体为绝缘体进行选择液体的种类;
(2)由电路图可知,电阻箱和热敏电阻串联,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热敏电阻的阻值;
(3)分析表中数据找出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的规律;
(4)根据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进行分析,串联电路中,电阻的阻值越大,那么该电阻分得的电压越多。
【解答】解:(1)因为温控器中导线和电阻组成了电路,因此温控器中的液体应该为绝缘体,因此应该选择煤油;
(2)由I=可得,电路中的总电阻:R===140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该温度下热敏电阻的阻值:
UT=R﹣R变阻箱=140Ω﹣120Ω=20Ω;
(3)从表格数据中可以直接得出,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
(4)因为热敏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减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而电压表的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电压表应该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即ab两端,故选A。
故答案为:(1)煤油;(2)20;(3)减小;(4)A。
【点评】本题是一道关于图象分析和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的综合题,能否根据图象分析热敏电阻的变化趋势是本题的解题关键所在。
四、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第27、29小题各4分,第28、30、32小题各6分,第31、33小题各8分,共42分)
27.如图为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生物分布的示意图(鱼、虾、水草、岸边植物)。
(1)图中哪一生物可用来合理推测太阳光会穿透到此池塘的底部? 水草 。
(2)阳光与水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非生物 成分。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解答】解:(1)植物的生活离不开阳光,需要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自身与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所以,图中生活在水底的水草可用来合理推测太阳光会穿透到此池塘的底部。
(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阳光与水属于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
故答案为:(1)水草。
(2)非生物。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相关知识点。
28.(6分)人们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乙硫醇(C2H5SH),一旦煤气泄漏,人们能立刻嗅到气味,并做出反应。
(1)人们对煤气泄漏做出的反应属于 条件 (选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2)乙硫醇属于 有机物 (选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3)乙硫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4:1 。
【分析】(1)根据反射的类型来分析;
(2)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不含碳元素的是无机物。但是,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等具有无机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做无机物;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闻到臭味后觉察到煤气泄漏,这是人后天学习到的,属于条件反射;故答案为:条件;
(2)乙硫醇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答案为:有机物;
(3)乙硫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4:1;故答案为:4:1。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9.小明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
(1)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如图甲),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 一定垂直 (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
(2)小明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时,三次改变入射角i的大小(如图乙),实验所测数据如下表,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小明实验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 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 。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第一次
20°
70°
第二次
30°
60°
第三次
50°
40°
【分析】光的反射规律:三线共面(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两线分居(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角相等(入射角、反射角).结合探究实验中的具体操作与实验现象,可逐一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解答】解:(1)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则法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并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因此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必垂直;
(2)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是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当入射角分别为20°、30°、50°时,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反射角也应分别是20°、30°、50°,而70°,60°,40°正好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所以是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
故答案为:(1)一定垂直;(2)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
【点评】此题主要通过实验探究了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要学会分析两角大小和三线之间的关系,并注意实验中的操作细节。
30.(6分)雏鹰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了如图的三个装置。其中的植物、培养液、隔板等条件都完全相同。
(1)为验证光合作用产物,实验前应该对植物进行的处理是: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2)甲、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 CO2 (选填“CO2”、“光照”或“温度”)。
(3)把植物放到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分别将甲、乙、丙的叶片取下,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进行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 叶绿素 溶解到酒精中进行脱色处理。
(4)如果把上述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甲、乙、丙中培养液的水分分别减少了100mL、95mL、95mL。通过对甲、乙、丙中培养液减少的缘故对比分析,说明甲培养液比乙、丙培养液多减少的水分用于了植物的 光合作用 (选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3)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解答】解:(2)甲装置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乙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因此,甲、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CO2。
(3)将甲、乙、丙的叶片取下,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进行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进行脱色处理,叶片的颜色由绿色变成黄白色。
(4)甲装置内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乙、丙装置内植物能进行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因此“如果把上个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甲、乙、丙中培养液的水分分别减少了100mL、95mL、95mL.通过对甲、乙、丙中培养液减少的缘故对比分析”,说明甲培养液比乙、丙培养液多减少的水分用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故答案为:(2)CO2;
(3)叶绿素;
(4)光合作用。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31.(8分)如图甲所示,我国“向阳红09”母船正在进行投放“蛟龙号”“∩”形架、载人深潜器试验,调控两根伸缩杆,使“∩”形架绕固定在甲板上的转轴转动至图甲所示位置时停止,然后由固定在“∩”形架顶部的纹车通过钢缆释放深潜器。处在图甲所示位置的“∩”形架可以简化为图乙中以O为支点的杠杆模型,OB表示“∩”形架,CD表示两根伸缩杆,O到CD的距离为2m,OD长3m,OE长6m。不考虑“∩”形架、两根伸缩杆和绞车的重力。深潜器的质量为25t,总体积为24.5m3。
(1)请在图乙中画出投放深潜器时“∩”形架的动力和阻力示意图。
(2)深潜器受到最大浮力为 2.45×105N 。
(3)离开水面,匀速上拉深潜器5m需做的功为 1.25×106J 。
(4)在绞车缓慢向下释放深潜器至刚好浸没的过程中,两根伸缩杆的总拉力最多减小多少牛?(写出计算过程)
【分析】(1)根据力的示意图的定义,将杠杆受到的动力和阻力的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即可;
(2)当深潜器在海水中完全浸没时所受浮力最大,此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其自身体积,根据F浮=ρ液gV排计算即可;
(3)由W=Gh=mgh计算对深潜器做的功;
(4)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别求出深潜器入水前后两根伸缩杆的总拉力,然后相减即可。
【解答】解:(1)杠杆OB受到的动力是伸缩杆对杠杆的力,方向沿伸缩杆方向向下,阻力是深潜器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故“∩”形架的动力和阻力示意图:
(2)当深潜器在海水中完全浸没时所受浮力最大,此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其自身体积,即V排=V=24.5m3。
最大浮力为:
F浮=ρ海水gV排=1×103kg/m3×10N/kg×24.5m3=2.45×105N;
(3)深潜器完全离开水面后,将深潜器匀速向上提升了5m,则绞车对深潜器做功:
W=Gh=mgh=25×103kg×10N/kg×5m=1.25×106J;
(4)深潜器入水前,BE的拉力:
F2=G=mg=25×1000kg×10N/kg=2.5×105N,
深潜器入水后,BE的拉力:
F2′=G﹣F浮=G﹣ρ水gV排=2.5×105N﹣1.0×103kg/m3×10N/kg×24.5m3=5×103N,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深潜器入水前,两根伸缩杆的总拉力:
F1===7.5×105N,
深潜器入水后,两根伸缩杆的总拉力:
F1′===1.5×104N,
两根伸缩杆的总拉力最多减少:
ΔF=F1﹣F1′=7.5×105N﹣1.5×104N=7.35×105N。
答:(1)见解答:(2)2.45×105N;(3)1.25×106J;
(4)两根伸缩杆的总拉力最多减少7.35×105N。
【点评】此题考查力的示意图、浮力的计算、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力的合成与应用等,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
32.(6分)我市东部山区盛产石灰石,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解石灰石资源的品质,采用两种方案对当地石材进行化学分析:
方案一:取10g石灰石粉末样品置于如图所示装置,充分加热至质量恒定,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12g。
方案二:另取10g同质地石灰石颗粒样品,置于烧杯中加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减少了4.27g。
相关资料:
当地石灰石含有的主要杂质为二氧化硅,其化学性质稳定,加热不易分解且不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计算出两种方案测得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方案一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42.7% ;
(2)方案二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97.0% 。(精确到0.1%)
比较两方案测量的结果,分析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可能原因?
可能是酒精灯火焰温度偏低,石灰石粉末未能充分分解,引起误差较大 。
【分析】(1)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通过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然后计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混合物的总质量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可计算碳酸钙的质量,进而计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从碳酸钙分解需要高温分析两种方案误差大的原因。
【解答】解:(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g﹣8.12g=1.88g,设生成1.88g二氧化碳需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CaO+CO2↑
100 44
x 1.88g
x=4.27g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42.7%。
(2)混合物的总质量减少了4.27g说明生成了4.27g二氧化碳,设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y 4.27g
y=9.7g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97.0%。
石灰石分解需要高温,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原因可能是酒精灯火焰温度偏低,石灰石粉末未能充分分解,引起误差较大。
故答案为:
(1)42.7%;
(2)97.0%;可能是酒精灯火焰温度偏低,石灰石粉末未能充分分解,引起误差较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完全反应的概念的理解,以及运用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分数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一定要注意格式和计算的准确性。
33.(8分)如图甲为小颖同学设计的电热水器的原理图,该电热水器具有加热、保温功能。图甲中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不计)、热敏电阻R、保护电阻R0、电压恒为6V的电源U1、导线等组成控制电路。当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I<10mA时,继电器上方触点和触点c接通;当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I≥10mA时,电磁铁的衔铁被吸下,继电器下方触点和触点a、b接通。热敏电阻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0=15mA,其电阻R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如图乙,热敏电阻和加热电路中的三只电阻R1、R2、R3均置于储水箱中。已知R1=33Ω、R2=66Ω、R3=154Ω、U2=220V。
(1)衔铁被吸下时,加热电路的总电阻是多大?
(2)保温状态下,若加热电路的发热功率等于热水器散热功率的80%,求10分钟内热水器散失的热量;
(3)为使控制电路正常工作,保护电阻R0的阻值至少为多大?若R0为该值,衔铁刚好被吸下时储水箱中水温是多少?
【分析】由电路图知:衔铁被吸下,继电器下方触点和触点a、b接通时,加热电路中电阻最小,由P=可知电路功率最大,处于加热状态;当继电器上方触点和触点c接通时,加热电路电阻较大,由P=可知电路功率较小,电路处于保温状态;
(1)衔铁被吸下时,电阻R1与R2并联,由并联电路特点可以求出加热电路的总电阻;
(2)先由功率公式P=求出加热电路在保温状态下10min内电路产生的热量,然后根据题意求出热水器散失的热量;
(3)由热敏电阻的R﹣t图象找出热敏电阻的最小阻值,此时电路电流最大,根据电路的最大电流求出控制电路保护电阻R0的最小阻值,这是控制电路正常工作的最小阻值;求出衔铁刚好被吸下时热敏电阻的阻值,然后由图象找出该阻值对应的温度,这就是储水箱中水的温度。
【解答】解:(1)由电路图知:衔铁被吸下时,R1、R2并联,
由并联电路的特点知:
电路总电阻R===22Ω;
答:衔铁被吸下时,加热电路的总电阻是22Ω。
(2)由电路图知,保温状态下:R2、R3串联,
10min加热电路产生的热量
=×600s=1.32×105J,
10分钟内热水器散失的热量
==1.65×105J;
答:10分钟内热水器散失的热量是1.65×105J。
(3)由图乙可知,热敏电阻的最小值是R=200Ω,
当R最小,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不超过最大值时,保护电阻R0阻值最小,
由得:保护电阻R0的最小值R0=﹣R=﹣200Ω=200Ω,
由题意知,衔铁刚好被吸下时,电路电流I=10mA=0.01A,
此时电流总电阻R总===600Ω,
此时热敏电阻R=R总﹣R0=600Ω﹣200Ω=400Ω,
由图2可知,此时水温为60℃。
答:保护电阻R0的阻值至少为200Ω,
衔铁刚好被吸下时储水箱中水温是60℃。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加热电路处于加热状态时的电阻、10分钟热水器散失的热量、保护电阻的最小阻值、水的温度等问题,考查的内容较多;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是本题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要正确解题,需要熟练掌握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功公式、欧姆定律等知识。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共4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分析计算题,附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共52页。
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兴宁中学中考科学三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兴宁中学中考科学三模试卷,共5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