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2.2 直线的方程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2.2 直线的方程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3.1倾斜角与斜率(第一课时)(人教A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二册第三章)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定义;(2)斜率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并会求直线的斜率。 2.过程与方法引导帮助学生将直线的位置问题(几何问题)转化为倾斜角问题,进而转化为倾斜角的正切即斜率问题(代数问题)进行解决,使学生不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直线倾斜角的概念的引入学习和直线倾斜角与斜率关系的揭示,使学生初步了解用代数方程研究几何问题的思路;(2)通过斜率概念的建立和斜率公式的推导,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在教学中充分揭示“数”与“形”的内在联系,体现数、形的统一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通过解析几何发展史的简单介绍,渗透数学文化教育。二、教学重难点1.抽象概括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概念,探究发现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2.倾斜角概念形成,斜率概念的理解。三、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在几何问题的研究中,我们常常直接依据几何图形中点、线、面的关系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形——数)。今天我们将采用坐标法通过代数运算研究几何图形性质(数——形),这门科学称为解析几何。它是17世纪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和费马共同创立的。本节我们从最基本的知识——直线的倾斜角与倾斜开始。【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设计意图】通过解析几何发展史的简单介绍,渗透数学文化教育,简单了解用坐标法来解决新的问题。同时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内容。(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探究一:直线的倾斜角问题1:在直角坐标系中,下图中的四条直线在位置上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师生互动】生:观察图形,相互讨论,指定学生回答,教师给与补充、纠正。但是在倾斜角定义得出时会有困难。师:给学生鼓励、引导,师生共同得出倾斜角概念:【设计意图】探索描述直线的倾斜程度的几何要素,由此引出倾斜角的概念。 问题2:在直角坐标系中,任何一条直线与x轴都有一个相对倾斜度,可以用一个什么几何量来反映一条直线与x轴的相对倾斜程度呢? 【师生互动】在直角坐标系下,以x轴为基准,当直线与轴相交时,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做直线的倾斜角。规定:当直线与轴平行或重合时,它的倾斜角为0。根据定义,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0°≤α<180°。【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问题3:练习:下列各图中标出的角α是直线的倾斜角吗? 【师生互动】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意图】对概念的简单理解 探究二:直线的斜率问题4:观察图中楼梯,我们发现坡越陡,坡面与地平面所成的角越大,你认为这个角的变化与图中哪个数量变化有关?坡面与地平面所成的角不变的情况下,升高量和前进量都在变化,那么你认为这个角的变化与升高量和前进量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能不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师生互动】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举例,山坡,楼梯等,教师楼梯的教学情景。【设计意图】基于学生的客观现实,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寻找几何要素代数化的方法。 问题5:从上面的讨论,我们发现,如果使用“倾斜角”的概念,“坡度”实际就是“倾斜角α的正切值”,由此你认为还可以用怎样的量来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师生互动】生:探索、交流。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设计意图】探索描述直线的倾斜程度的代数表示,由此引出斜率概念 问题6:(1)当直线倾斜角为30o 45o 60o 90o 120o 150o时,它的斜率是什么?(2)倾斜角为锐角、钝角的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分别是什么? ⑶倾斜角的大小与斜率为正或负有何关系?【师生互动】学生自己完成然后教师组织同桌间互相交流,共同得出结论。【设计意图】加深概念理解。明确可以用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 探究三:过两点的斜率公式问题7:在直角坐标系中,经过两点 A(2,4)、B(-1,3)的直线有几条?直线AB的斜率是多少?【师生互动】指定学生回答,如果有错误,教师组织学生纠正。【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推导出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特殊化) 问题8:已知直线上的两点P1(x1,y1),P2(x2,y2),且直线P1P2与x轴不垂直也不平行,即x1≠x2,y1≠y2,试确定直线P1P2与x轴的关系图,直线P1P2的斜率你会表示吗? 【师生互动】师生共同推导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设计意图】探索得到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一般化) 问题9:(1)直线的倾斜角确定后,斜率k的值与点P1 ,P2的顺序是否有关? ⑵ 当直线P1P2平行于x轴或与x轴重合时,上述公式还适用吗?为什么? ⑶当直线P1P2平行于y轴或与y轴重合时,上述公式还适用吗?为什么?【师生互动】师生:总结两点式斜率计算公式:k=(x1≠x2)。【设计意图】通过自己的探索,完善两点式斜率公式k=(x1≠x2),检验得到公式与P1,P2两点的顺序无关(三)典例分析,能力提升例1. 已知A(4, 2),B(-8, 2),C(0,-2),求直线AB、AC、BC的斜率,并判断这些直线的倾斜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师生互动】学生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在整个练习过程中,教师做好课堂巡视,加强对学生个别指导.【设计意图】根据斜率的定义式,结合图象,熟悉倾斜角和斜率的关系。(四)梳理归纳,总结提升(1)在本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新的概念?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怎样求出已知两点的直线的斜率? (3)从倾斜角(形)能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到斜率(数)也能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这个过程中主要体现了什么数学思想?【师生互动】学生思考,回答,让学生归纳出刻画直线倾斜程度的两种方法:倾斜角(形)和斜率(数)。利用确定直线的两种方法,归纳出求斜率的两个计算公式。在倾斜角和斜率相互转化的过程中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强调“坐标法”是解决解析几何问题的基本方法。【设计意图】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归纳知识能力及反思的习惯。 (五)课后作业,巩固提高必做题: P89习题3.1A组:2,3,4;选做题:P90习题3.1B组:6.【师生互动】分层次布置作业【设计意图】分层布置作业,使学有余力的同学的创造力得到进一步发挥。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2.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2.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学,探究新知,直线的斜率公式,小结,课时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2.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师讲解,目标检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