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高中化学必修二章末综合测评2 Word版含解析

    2022年高中化学必修二章末综合测评2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2022年高中化学必修二章末综合测评2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2022年高中化学必修二章末综合测评2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高中化学必修二章末综合测评2 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全册综合巩固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章末综合测评(二) (时间45分钟,满分10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1.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学优高考网(www.gkstk.com),国内最领先的高考网站,每天发布最有价值的高考资料,累计帮助千万考生获得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OCCOO形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D.状态 Ⅰ→状态 表示COO2反应的过程【解析】 A状态 总能量为反应物总能量,状态 总能量为生成物总能量,由图示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从状态 的图示可以看出,反应中CO并未断裂成COCO原子间一直有化学键。C.由图示可以看出,COO生成了CO2CO2分子中CO形成极性共价键。D.状态 状态表示COO反应生成CO2的过程,并不是COO2的反应过程。【答案】 C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 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 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Q1Q2>Q3  BQ1Q22Q3CQ1Q2<Q3  DQ1Q2<2Q3【解析】 H2Cl2中燃烧是放热反应,故Q1Q22Q3【答案】 D3.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B.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发生聚变,释放能量来发电的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很低,这样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解析】 化石燃料的过度开采与使用,不利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A项错误;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发生裂变释放能量来发电的,氢弹的爆炸才是原子核的聚变,B项错误;温差越大消耗电能越多,则耗电量越大,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C项正确;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升高温度使之达到煤的着火点,而不是提高煤的着火点,D项错误。【答案】 C4.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自发进行时,便能构成原电池。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A2FeCl2Cl2===2FeCl3BZnAg2OH2O===Zn(OH)22AgC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D2H2O2===2H2O【解析】 本题考查构成原电池的条件,由题意可知,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必须是氧化还原反应,二是要求氧化剂、还原剂各为一种物质,分别在正、负极发生反应。ABD项所示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且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为不同物质,符合题意;C项虽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氧化剂和还原剂均为Na2S2O3,不合题意。【答案】 C5.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A.对该反应体系加热B.向溶液中滴加浓硝酸,以增大氢离子浓度C.滴加少量CuSO4溶液D.改用铁粉【解析】 升高温度、增加固体的接触面积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即AD项可以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C项,滴加少量CuSO4溶液后,铁置换出的铜可与铁在硫酸溶液中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C项可以;若加入硝酸,由于其具有强氧化性,生成的气体为NO,所以选择B【答案】 B6.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为负极,铂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电池总反应式为4Al3O26H2O===4Al(O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铝电极沿导线流向铂电极C.以网状的铂为正极,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D.该电池通常只需更换铝板就可以继续使用【解析】 从电池总反应式可知,Al失电子为负极,O2为正极上反应的物质,A正确;电池工作时电子从铝电极沿导线流向铂电极;而电流方向则相反;铂网面积大,C正确;反应消耗铝,D正确。【答案】 B7.对于反应Zn(s)H2SO4(aq)===ZnSO4(aq)H2(g),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学优高考网(www.gkstk.com),国内最领先的高考网站,每天发布最有价值的高考资料,累计帮助千万考生获得成功!A.其反应物或生成物都能用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B.反应过程中能量关系可用上图表示C.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锌为负极D.若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 g锌溶解时,正极放出标准状况下11.2 L气体【解析】 锌是固体,一般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答案】 A8.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C.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D.总反应式为2Li2H2O===2LiOHH2【解析】 原电池放电时OH向负极移动,C项错误。由此电池的名称锂水电池可推测其总反应式为2Li2H2O===2LiOHH2,据此可再写出其电极反应:(负极)2Li2e===2Li(正极)2H2O2e===2OHH2,综上分析,ABD三项均正确。【答案】 C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是对可逆反应而言的,非可逆反应不谈化学反应速率B.在可逆反应中,正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是正值,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是负值C.同一化学反应中,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反应物浓度的改变表示,也可用生成物浓度的改变表示,其值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通常是g·L1·s1,也可以是kg·L1·s1【解析】 由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可以看出它适合于所有的化学反应,并非专指可逆反应,故A项不正确;单位时间是正值,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也是正值,故其比值也必为正值,B项不正确;由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vB可以看出,其单位中不可能出现gkg等质量单位,D项不正确。【答案】 C10.根据反应:2AgCu===Cu22Ag,设计如图所示原电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学优高考网(www.gkstk.com),国内最领先的高考网站,每天发布最有价值的高考资料,累计帮助千万考生获得成功!AX可以是银或石墨BY是硫酸铜溶液C.电子从铜电极经外电路流向X电极D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Age===Ag【解析】 由电池反应2AgCu===2AgCu2可知,铜作负极,电极反应为Cu2e===Cu2X为正极,可以是比铜不活泼的银或石墨等,电极反应为Age===Ag;电解质溶液中需含有Ag,故B说法错误。【答案】 B11(2016·沈阳高一检测)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mA(g)nB(g)pC(g)qD(g)mnpq为任意整数时,不能作为达到平衡标志的是(  )A.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B.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C.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D.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解析】 平衡状态的直接标志是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则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CD正确;间接标志是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故B正确;但因mnpq的相对大小不确定,故A无法确定。若mnpq,则压强始终不变化,则A不能作为达到平衡的标志,因此选A【答案】 A12.一定温度下,10 mL 0.40 mol/L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t/min0246810V(O2)/mL0.09.917.222.426.529.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06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B61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C.反应至6 min时,c(H2O2)0.30 mol/LD.反应至6 min时,H2O2分解了50%【解析】 2H2O22H2OO2A6 min时,生成O2的物质的量n(O2)1×103 mol,依据反应方程式,消耗n(H2O2)2×103 mol,所以06 min时,v(H2O2)3.3×102 mol/(L·min)A正确。B.610 min时,生成O2的物质的量n(O2)0.335×103 mol,依据反应方程式,消耗n(H2O2)0.335×103mol×20.67×103 mol,610 min时,v(H2O2)1.68×102 mol/(L·min)<3.3×102 mol/(L·min)B正确。C.反应至6 min时,消耗n(H2O2)2×103 mol,剩余n(H2O2)0.40 mol/L×0.01 L2×103 mol2×103 molc(H2O2)0.20 mol/LC错误。D.反应至6 min时,消耗n(H2O2)2×103 moln(H2O2)4×103 mol,所以H2O2分解了50%D正确。【答案】 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13(10)利用生活中或实验中常见的物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电化学知识,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原电池。请填写下列空白:(1)实验原理:Fe2H===Fe2H2(2)实验装置(如图)学优高考网(www.gkstk.com),国内最领先的高考网站,每天发布最有价值的高考资料,累计帮助千万考生获得成功!(3)原电池设计及注意的问题:按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仪器,注意观察(耳朵听)耳机是否有声音发出,如果没有,可将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中的一极接触耳机插头上的一极(注意:接触的同时耳机的另一极是连接在原电池的另一个电极上的),这时可以听见耳机发出嚓嚓嚓——的声音。其原因是:在原电池中,由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在耳机中又由________转化为声音这种能量。如果将装置中的耳机改为电流计,则铁钉应该接电流计的________极,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________反应。【解析】 根据电池反应:Fe2H===Fe2H2可知,正极为比铁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耳机发出声音是电能转化为声音。由于铁为负极,应连接电流计的负极。【答案】 电能 电能 负 Fe2e===Fe2 氧化14(14)某同学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 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表所示(累计值)时间/min12345氢气体积/mL50120232290310(1)哪一时间段(0112233445 min)反应速率最大?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哪一时间段的反应速率最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3)23 min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速率是________(4)如果反应太剧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他在盐酸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A.蒸馏水、B.NaCl溶液、C.NaNO3溶液、D.CuSO4溶液、E.Na2CO3溶液,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__【解析】 (1)由表中的数据知,反应速率在23 min时最大,原因是ZnHCl反应放热,使溶液的温度升高。(2)由表中的数据知,反应速率在45 min时最小,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c(H)减小。(3)n(H2)0.005 molZn2HCl===ZnCl2H2001 mol    0.005 molΔc0.1 mol·L1v(HCl)0.1 mol·L1·min1(4)加入CHNOZn反应不产生H2;加入DCu2Zn反应使生成H2的速率加快;加入ECO消耗H,使生成的H2也减少。【答案】 (1)23 min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此时温度高(2)45 min 此时H浓度小(3)0.1 mol·L1·min1 (4)AB15(12)微型纽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Ag2OH2O2e===2Ag2OH学优高考网(www.gkstk.com),国内最领先的高考网站,每天发布最有价值的高考资料,累计帮助千万考生获得成功!根据上述反应式,完成下列题目。(1)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A.在使用过程中,电解质KOH不断被消耗B.使用过程中,电子由Ag2O极经外电路流向ZnCZn是负极,Ag2O是正极D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Ag2O电极发生氧化反应(2)写出电池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3)使用时,负极区的c(OH)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下同),正极区的c(OH)________,电解质溶液的c(OH)________【解析】 (1)由正、负电极反应式可知:Zn电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区c(OH)减小,Ag2O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区c(OH)增大;使用时电子由Zn极流向Ag2O极,正、负极反应式相加可得总反应式为ZnAg2OH2O===Zn(OH)22Ag,故电解质KOH未被消耗,电解质溶液的c(OH)不变。【答案】 (1)C(2)ZnAg2OH2O===Zn(OH)22Ag(3)减小 增大 不变16(16)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2 s()时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填写下列空白:(1)用物质A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2)用物质B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3)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________(4)2 s时物质B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解析】   2A(g) + B(g)  2C(g)起始浓度  2 mol/L  1 mol/L  0变化浓度  0.6 mol/L  0.3 mol/L  0.6 mol/L2 s时浓度  1.4 mol/L  0.7 mol/L  0.6 mol/L(1)v(A)0.3 mol/(L·s)(2)v(B)0.15 mol/(L·s)(3)A的转化率=×100%30%(4)B的体积分数=×100%≈25.9%【答案】 (1)0.3 mol/(L·s) (2)0.15 mol/(L·s) (3)30% (4)25.9%  

    相关试卷

    2022年高中化学必修二章末综合测评4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二册全册综合课后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高中化学必修二章末综合测评3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全册综合巩固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高中化学必修二章末综合测评1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全册综合同步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