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大同市阳高一中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等信息
2.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19小题,共57分)
1. “水过鸭背不留珠”指的是鸭子的羽毛不会被水浸湿,这与鸭子羽毛表面的某种有机物有关,该种有机物可能是
A. 油脂 B. 葡萄糖 C. 蔗糖 D. 甘油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油脂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故正确;
B.葡萄糖易溶于水,故错误;
C.蔗糖易溶于水,故错误;
D.甘油易溶于水,故错误。
故选A。
2. 商店里出售的冰淇淋是硬化油,它是以多种植物油为原料来制取的,制作过程发生的反应是( )
A. 水解反应 B. 取代反应 C. 加成反应 D. 氧化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因为植物油是液态油,冰淇淋是硬化油为固态的,液态的油变成固态的硬化油需要将不饱和烃基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饱和烃基,所以将植物油制成硬化油需要发生加成反应,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C。
【点睛】植物油是液态油,含有不饱和烃基,动物的脂肪是固态的油,属于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以此分析解答。
3. 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有机产物的烷烃是
A. (CH3)2CHCH2CH2CH3 B. (CH3CH2)2CHCH3
C. (CH3)2CHCH(CH3)2 D. (CH3)3CCH2CH3
【答案】D
【解析】
【分析】某烷烃发生氯代反应后,只能生成四种沸点不同的一氯代产物,则说明该有机物的一氯代物有3种;根据等效氢原子来判断各烷烃中氢原子的种类,有几种类型的氢原子就有几种一氯代物,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A.(CH3)2CHCH2CH2CH3中有5种位置不同的氢,所以其一氯代物有5种,能生成5种沸点不同的产物,故A错误;
B.(CH3CH2)2CHCH3中有4种位置不同的氢,所以其一氯代物有4种,能生成4种沸点不同的产物,故B错误;
C.(CH3)2CHCH(CH3)2含有2种等效氢,所以能生成2种沸点不同有机物,故C错误;
D.(CH3)3CCH2CH3中有3种位置不同的氢,所以其一氯代物有3种,能生成3种沸点不同的产物,故D正确。
答案选D。
4. 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
A. 尼龙绳 B. 宣纸 C. 羊绒衫 D. 棉衬衣
【答案】A
【解析】
【详解】合成纤维是化学纤维的一种,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制得的化学纤维的统称。它以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为原料,经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合成的线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丙烯腈、聚酯、聚酰胺等。A、尼龙绳的主要成分是聚酯类合成纤维,故A正确;B、宣纸的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B错误;C、羊绒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C错误;D、棉衬衫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D错误。
【点睛】掌握常见物质的组成以及合成纤维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羊绒衫和棉衬衣的区别。
5. 有一些食物中,加入了维生素C这种食品添加剂,维生素C在食品中起的作用是
A. 调味剂 B. 着色剂
C. 防腐剂 D. 营养强化剂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一些食物中加入维生素C作为食品的添加剂,可补充人体必需的维生素C,使食品的营养价值增强,答案选D。
6.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垃圾分类中可回收物的标志是
B.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所以在酱油中人为加入适量的氯化铁
C. 港珠澳大桥大量使用橡胶衬垫,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为聚异戊二烯,需经硫化处理增强其机械性能
D.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防腐剂,常用于食品保鲜防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 垃圾分类中可回收物的标志是,是不可回收标志,故A错误;
B. 人体补充的铁元素应以二价铁的形式存在,故B错误;
C. 天然橡胶受热变软,遇冷变硬、发脆,不易成型,硫化后的橡胶具备高强度、高弹性、高耐磨、防腐蚀等优良性能,故C正确;
D.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减少血栓形成的药,故D错误;
故选C。
7. 在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役中化学品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B. 生产医用防护口罩的原料聚丙烯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 84消毒液、二氧化氯泡腾片可作为环境消毒剂
D. 硝酸铵制成的医用速冷冰袋利用了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的性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A.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浓度为75%,这个浓度的酒精使病毒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杀死病毒,故A错误;
B.PP纤维也称聚丙烯纤维,由聚丙烯及多种有机、无机材料,经特殊的复合技术精制而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正确;
C.84消毒液、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可作为环境消毒剂,故C正确;
D.硝酸铵溶于水是吸热的,可以用于医用速冷冰袋,故D正确;
答案选A。
8. “绿色化学”是人们最近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主要内容之一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 )
A. 用氨水吸收法消除H2SO4厂尾气中的SO2
B. 将Cu片在空气中充分后再投入稀H2SO4中制CuSO4
C. 用废Cu屑和稀HNO3反应制Cu(NO3)2
D. 用浓NaOH溶液吸收HNO3工业尾气的NO和NO2使其转化为NaN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用碱性的气体氨气来消除硫酸厂尾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能充分利用每个原子,具有“原子经济性”,又能够防止污染,符合绿色化学概念,A不符合题意;B、利用反应2Cu+O22CuO、CuO+H2SO4(稀)=CuSO4+H2O来制取硫酸铜时,不会产生有毒的气体,且消耗硫酸量较少,硫酸利用率高,符合绿色化学概念,B不符合题意;C、制硝酸铜时,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中生成了有毒的NO气体,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C符合题意;D、消除制硝酸工业尾气的氮氧化物污染:NO2+NO+2NaOH=2NaNO2+H2O的反应中,氮原子被充分利用,又能够防止污染,符合绿色化学概念,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
9.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5G通信网络所用光纤光缆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
B. 酸雨值小于5.6,造成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等
C. 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的量
D.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有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二氧化硅可以传递光信号,5G通信网络所用光纤光缆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A正确;
B.酸雨值小于5.6,造成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等,不会形成酸雨,主要是导致温室效应,B错误;
C.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高温下石灰石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最终转化为硫酸钙,因此可减少废气中的量,C正确;
D.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可以减少氮氧化合物的排放,因此有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D正确;
答案选B。
10. 现有X、Y、Z、W四种金属片,①把X、Y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硫酸溶液中,X上有气泡产生,Y溶解;②把Z、W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硫酸溶液中,W上发生还原反应;③把X、Z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硫酸溶液中,电子流动方向为X→导线→Z。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①中金属片Y发生还原反应
B. ②中金属片W做负极
C. 上述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Y>X>Z>W
D. 如果把Y、W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硫酸溶液中,则电子流动方向为Y→导线→W
【答案】CD
【解析】
【分析】原电池中,一般来说,较活泼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金属作正极,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
①把X、Y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X上有气泡产生,Y溶解,说明X是正极、Y是负极,则金属活动性Y>X;
②把Z、W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W发生还原反应,则W是正极、Z是负极,金属活动性Z>W;
③把X、Z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电子流动方向为Y→导线→W,则X是负极、Z是正极,金属活动性X>Z,通过以上分析知,金属活动性顺序是Y>X>Z>W,据此解答;
【详解】A.在①中,Y是负极、X是正极,负极上X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
B.在②中,金属片Z作负极、W作正极,故B错误;
C.通过以上分析知,上述四种 金属的活动顺序是Y>X>Z>W,故C正确;
D.金属性Y> W,如果把Y、W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构成原电池,Y是负极、W是正极,则电子流动方向为Y→导线→W,故D正确;
故选CD。
11. 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的是
A. H2SO4(aq) + BaCl2(aq) =2HCl(aq) +BaSO4(s) Δ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浑源县第七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山西省浑源县第七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山西省浑源县第七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武汉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8页。
这是一份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