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必修二)高中生物分层训练AB卷 知识通关练+能力提升练
- 人教版(必修二)高中生物分层训练AB卷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B卷·能力提升练)(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 试卷 1 次下载
- 人教版(必修二)高中生物分层训练AB卷第3章 基因的本质(A卷·知识通关练)(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 试卷 1 次下载
- 人教版(必修二)高中生物分层训练AB卷第4章 基因的表达(A卷·知识通关练)(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必修二)高中生物分层训练AB卷第4章 基因的表达(B卷·能力提升练)(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 试卷 1 次下载
- 人教版(必修二)高中生物分层训练AB卷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A卷·知识通关练)(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 试卷 1 次下载
人教版(必修二)高中生物分层训练AB卷第3章 基因的本质(B卷·能力提升练)(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必修二)高中生物分层训练AB卷第3章 基因的本质(B卷·能力提升练)(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文件包含人教版必修二高中生物分层训练AB卷第3章基因的本质B卷·能力提升练教师版doc、人教版必修二高中生物分层训练AB卷第3章基因的本质B卷·能力提升练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3章 基因的本质(B卷·能力提升练)(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结合现有生物学知识所做的下列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A.与R型菌相比,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B.S型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菌细胞指导蛋白质的合成C.加热杀死S型菌使其蛋白质功能丧失而DNA功能可能不受影响D.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与R型菌混合,可以得到S型菌2.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转化成的S型细菌不能稳定遗传B.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细菌的荚膜物质使R型细菌转化成有荚膜的S型细菌C.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蛋白质也能使部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且可实现稳定遗传D.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经DNA酶处理的S型细菌提取物不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3.下列实验及结果中,能作为直接证据说明“核糖核酸是遗传物质”的是( )A.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为红花,F2中红花∶白花=3∶1B.病毒甲的RNA与病毒乙的蛋白质混合后感染烟草只能得到病毒甲C.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链球菌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后可分离出S型活菌D.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2噬菌体外壳蛋白,在子代噬菌体中检测不到放射性 4.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2P标记DNAB.噬菌体外壳蛋白是大肠杆菌编码的C.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D.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5.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含有基因修饰系统的TDNA插入到水稻细胞M的某条染色体上,在该修饰系统的作用下,一个DNA分子单链上的一个C脱去氨基变为U,脱氨基过程在细胞M中只发生一次。将细胞M培育成植株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的每一个细胞中都含有TDNAB.N自交,子一代中含TDNA的植株占3/4C.M经n(n≥1)次有丝分裂后,脱氨基位点为A—U的细胞占1/2nD.M经3次有丝分裂后,含TDNA且脱氨基位点为A—T的细胞占1/26.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双链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B.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利用自身携带的解旋酶催化DNA的复制C.利用DNA指纹技术鉴定身份的依据是个体的DNA具有特异性D.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能对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新蛋白质7.现有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均只含有14N(表示为14N14N)的大肠杆菌,若将该大肠杆菌在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两代,再转到含有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则理论上DNA分子的组成类型和比例分别是( )A.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3B.有15N15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1C.有15N15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3:1D.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3:1
8.科学家在人体活细胞内发现了新的DNA结构iMotif如图所示,iMotif由同一DNA链上的胞嘧啶在细胞周期的G1期相互结合而成,主要出现在一些启动子区域和染色体端粒中,此时期DNA正被积极地“读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iMotif由单链构成,局部四链胞嘧啶间形成氢键B.DNA被“读取”是以两条链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C.iMotif的形成影响基因转录,进而影响蛋白质合成D.研究iMotif有助于理解DNA结构变化与衰老的关系9.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能感染烟叶,但二者的病斑不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过程表示用TMV的蛋白质外壳感染烟叶,结果说明TMV的蛋白质外壳没有侵染作用 B.b过程表示用HRV的RNA单独接种烟叶,结果说明其有侵染作用 C.c、d过程表示用TMV的外壳和HRV的RNA合成的“杂种病毒”接种烟叶,结果说明该“杂种病毒”有侵染作用,表现病症为感染车前草病毒症状,并能从中分离出车前草病毒D.该实验证明只有车前草病毒的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外壳和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不是遗传物质10.噬菌体展示技术是将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导入噬菌体的基因中,使外源蛋白和噬菌体蛋白融合表达,融合蛋白质随子代噬菌体的重新组装而展示在噬菌体表面的一项技术,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动物细胞代替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B.外源基因表达所需要的模板和原料来自宿主细胞C.子代噬菌体表面融合蛋白具有特定的生物功能D.若用35S标记噬菌体外壳,则可在子代噬菌体表面融合蛋白上检测到35S二、不定项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有的有多个符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1.某基因(14N)含有 3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5%.若该 DNA分子用15N同位素标记过的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 3次,再将全部复制产物置于试管内离心,进行密度分层,得到结果如图1;然后加入解旋酶再离心,得到结果如图 2.则下列有关分析完全正确的是( )A.W层中含 15N标记胞嘧啶3150个B.X层全部是14N的基因C.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1:7D.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 Y层的1/3倍12.下列有关“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时含有DNA和RNA的生物体,其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其次是RNAB.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也是DNAC.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D.在生物界中,只有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13.(2021·青岛检测)动物细胞的线粒体DNA分子上有两个复制起始区OH和OL。该DNA复制时,OH首先被启动,以L链为模板合成M链,当M链合成约2/3时,OL启动,以H链为模板合成N链,最终合成两个环状双螺旋DNA分子,该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复制启动时OH区和OL区首先结合的酶是解旋酶B.线粒体环状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都与一或两个磷酸相连C.复制完成后M链中的嘌呤数与N链中的嘧啶数一定相同D.合成M链和N链时方向相反是因为DNA聚合酶只能从核酸链的3′端延伸子代DNA链14.某DNA分子含有100个碱基对,其中有胞嘧啶60个,现用15N标记其两条链,然后将该DNA分子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下列结果不可能的是( )A.含有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1/16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D.每条链中均含有60%的C+G三、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0分)15.(10分)科研工作者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分别用同位素32P、35S、18O和14C对噬菌体以及大肠杆菌成分做了如下标记。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噬菌体成分用35S标记未标记用14C标记大肠杆菌成分用32P标记用18O标记未标记(1)第二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中存在的氧元素是________。一般地说,第三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的DNA中________(填“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或“不一定含有”)14C。(2)假设在第一组实验中,噬菌体DNA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次,那么从细菌体内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和35S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________。(3)第二组与第三组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噬菌体标签脱落,无法辨别,请设计实验进行鉴别,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0分,2021·福建福州·高三期中) 中国农业大学某实验室在某果蝇品系中发现了一只卷翅突变体,经不断选育获得了紫眼卷翅果蝇品系(甲品系)。为了研究该品系相关基因的传递规律,研究人员做了一系列实验。(1)甲品系果蝇与纯种野生型(红眼正常翅)果蝇进行杂交,结果如下图所示。①果蝇的红眼基因、正常翅基因在染色体上呈_____排列,红眼基因和紫眼基因的本质区别是_____。②分析果蝇的眼色遗传,紫眼和红眼为一对相对性状,其中红眼是__________性性状。③实验正反交结果相同,由此可知果蝇的翅型属于_______染色体遗传。④根据 F2 的表现型及比例推测,决定_________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进一步研究发现,果蝇的正常翅基因(a)和甲品系的卷翅基因(A)位于 2 号染色体上,该染色体上还分布有某隐性致死基因(b)及等位基因(B)。甲品系内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均为卷翅,如图所示。请根据该实验结果,在图相应位置上标出F1中相关基因在2号染色体上的位置_________(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2号染色体上的短线表示相应基因位点)(2)像甲品系这样能够稳定保存两个致死基因的品系称为平衡致死系。研究人员从北京大学某实验室获得另一果蝇平衡致死系(乙品系),其表现型为红眼卷翅,已知该品系果蝇的卷翅基因和隐性致死基因(b1)同样位于 2 号染色体上。甲、乙品系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卷翅与正常翅,由此可判断 b 和 b1______(填是或不是)相同基因,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10分)早期,科学家对DNA分子复制方式的预测如图甲所示,1958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证实了DNA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试管②③④⑤是模拟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如图乙)。回答下列问题。甲乙培养过程:Ⅰ.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使DNA双链均被15N标记(试管①)Ⅱ.转至含14N的培养液中培养,每30 min复制一代。Ⅲ.取出每代DNA的样本离心,记录结果。(1)本实验运用的主要技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Ⅰ的目的是标记大肠杆菌中的________;至少需要________min才会出现试管④的结果。(2)30 min后离心只有1条中等密度带(如试管③所示),则可以排除DNA复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 为进一步确定DNA复制的方式,科学家对结果③中的DNA分子用解旋酶处理后离心,若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DNA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3)若某次实验的结果中,中带比以往实验结果所呈现的略宽,其原因可能是新合成的DNA单链中N仍有少部分为________。 18.(10分)下图示果蝇染色体组成,有眼和无眼是由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的。研究者获得一些无眼突变体和单体果蝇类型(该果蝇体细胞中某一对同源染色体缺少一条),并应用这些材料研究做系列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已知果蝇Ⅲ号染色体上有黑檀体基因,将黑檀体无眼果蝇与灰体有眼果蝇杂交,获得的F1代均为灰体有眼果蝇,说明无眼为___________性状。将F1代雌雄果蝇相互杂交,F2代表型及比例接近于___________,说明控制无眼的基因不在Ⅲ号染色体上;将无眼基因与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重组实验时,若实验结果与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____,则说明控制无眼的基因极可能位于Ⅳ号染色体上。(2)为验证(1)的推测,将有眼且Ⅳ号是染色体单体的果蝇与无眼果蝇杂交。①若F1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则该基因不在Ⅳ号染色体上;②若F1表现型为____________,且比例接近于______________,则该基因位Ⅳ号染色体上。(3)果蝇的单体类型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_类型。(4)果蝇的正常翅和缺刻翅是一对相对性状,观察缺刻翅果蝇的染色体,如图所示。果蝇翅形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_。这一变异有纯合致死效应,在果蝇的群体中没有发现过缺刻翅的雄性果蝇,由此推断控制该性状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5)上述果蝇遗传实验说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