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新教材高考物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分层作业22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展开1.(多选)关于动能定理的表达式W=Ek2-Ek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式中的W为不包含重力的其他力做的总功
B.公式中的W为包含重力在内的所有力做的总功,也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计算:先求每个力的功再求功的代数和或先求合力再求合力的功
C.公式中的Ek2-Ek1为动能的变化量,当W>0时,动能增加,当W<0时,动能减少
D.动能定理适用于直线运动,但不适用于曲线运动,适用于恒力做功,但不适用于变力做功
2.如图所示,一辆汽车以v1=6m/s的速度沿水平路面行驶时,急刹车后能滑行s1=3.6m,如果改以v2=8m/s的速度行驶,同样的情况下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s2为( )
A.6.4mB.5.6m
C.7.2mD.10.8m
3.如图甲所示,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沿光滑足够长的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其动能与运动位移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对该图像斜率k=eq \f(Ek0,x0)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表示小球所受合力的大小
B.表示小球的质量
C.表示小球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
D.表示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大小
4.[2023·浙江名校联考]如图所示,将一个质量为m的石块(可视为质点)从离地面高度为H的O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途经离地面高度为h的P点并落到水平地面上,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选择P点等高面为参考平面,则石块经过P点时的( )
A.水平分速度大于v0
B.重力势能为eq \f(1,2)mv eq \\al(\s\up1(2),\s\d1(0))
C.动能为eq \f(1,2)mv eq \\al(\s\up1(2),\s\d1(0)) +mg(H-h)
D.机械能为eq \f(1,2)mv eq \\al(\s\up1(2),\s\d1(0)) +mgH
5.
如图所示,在北戴河旅游景点之一的南戴河滑沙场有两个坡度不同的滑道AB和AB′(均可看作斜面),甲、乙两名游客分别乘两个完全相同的滑沙橇从A点由静止开始分别沿AB和AB′滑下,最后都停在水平沙面BC上.设滑沙橇和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斜面与水平面连接处可认为是圆滑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在B点的速率一定等于乙在B′点的速率
B.甲在B点的速率一定小于乙在B′点的速率
C.甲滑行的总路程一定等于乙滑行的总路程
D.甲、乙从A点出发到停下,两人位移的大小相等
6.在某中学举办的头脑奥林匹克竞赛中,有一个叫作“保护鸡蛋”的竞赛项目,要求制作一个装置,让鸡蛋从两层楼的高度落到地面且不被摔坏.如果没有保护,鸡蛋最多只能从0.1m的高度落到地面而不被摔坏.有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保护鸡蛋,用A、B两块较粗糙的夹板夹住鸡蛋,A夹板和B夹板与鸡蛋之间的摩擦力大小都为鸡蛋重力大小的5倍,现将该装置从距地面4m的高处落下,装置着地时间短且保持竖直不被弹起,g取10m/s2.
(1)如果鸡蛋不被摔坏,直接撞击地面速度最大不能超过多少?(结果用根号表示)
(2)如果使用该装置,鸡蛋夹放的位置离装置下端的距离x至少为多少?(小数点后保留2位数字)
7.[2023·吉林长春调研]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以9金4银2铜的战绩位列金牌榜第三,创下参加冬奥会以来的历史最佳战绩.图甲所示是运动员在“跳台滑雪”比赛中的腾空运动示意图,滑雪运动过程简化图如图乙所示.“助滑道”由长为L、倾角为θ的斜坡面AB和圆弧形坡面BCD构成,AB和BCD在B处相切,且B与D等高.某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从A处由静止开始,沿“助滑道”滑行,并从D点沿着圆弧的切线滑出.设该运动员(包含滑雪板,后同)的质量为m,滑雪板与斜坡面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该运动员在D点沿着圆弧的切线滑出时的速度大小为v,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该运动员从A到B的时间;
(2)该运动员在圆弧形坡面BCD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能力提升练
8.(多选)“弹跳小人”(如图甲所示)是一种深受儿童喜爱的玩具,其原理如图乙所示.竖直光滑长杆固定在水平地面不动,套在杆上的轻质弹簧下端不固定,上端与滑块拴接,滑块的质量为0.80kg.现在向下压滑块,直到弹簧上端离地面高度h=0.40m时停止,然后由静止释放滑块.滑块的动能Ek随离地高度h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其中高度从0.80m到1.40m范围内的图线为直线,其余部分为曲线.若以地面为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空气阻力为恒力,g取10m/s2.则结合图像可知( )
A.弹簧原长为0.72m
B.空气阻力大小为1.00N
C.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9.00J
D.在弹簧落回地面的瞬间滑块的动能为5.40J
9.如图所示,半径为0.9m的光滑eq \f(1,4)圆弧轨道OA,O′为圆心,与长度为3m的光滑水平轨道AB在A处相切,它与粗糙且足够长的水平轨道CD在同一竖直面内.现有一小滑块从圆弧轨道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OO′P=30°.当滑块经过A点时,静止在CD轨道上质量为0.2kg的凹槽(质点),在1.6N的水平恒力F作用下开始启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此力,又经过一段时间后,当凹槽在CD轨道上运动了3.28m时,凹槽的速度达到2.4m/s,此时,小滑块恰好落入凹槽中.凹槽与轨道CD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重力加速度为g取10m/s2.求:
(1)凹槽运动的最大速度;
(2)两个水平轨道间的高度.
10.如图甲所示是游乐园的过山车,其局部可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示意图,倾角θ=37°的两平行倾斜轨道BC、DE的下端与水平半圆形轨道CD顺滑连接,倾斜轨道BC的B端高度h=24m,倾斜轨道DE与圆弧EF相切于E点,圆弧EF的圆心O1、水平半圆轨道CD的圆心O2与A点在同一水平面上,DO1的距离L=20m,质量m=1000kg的过山车(包括乘客)从B点自静止滑下,经过水平半圆轨道后,滑上另一倾斜轨道,到达圆弧顶端F时,乘客对座椅的压力为自身重力的eq \f(1,4).已知过山车在BCDE段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与轨道对过山车的支持力成正比,比例系数μ=eq \f(1,32),EF摩擦不计,整个运动过程空气阻力不计.(sin37°=0.6,cs37°=0.8)
(1)求过山车过F点时速度大小.
(2)求从B到F整个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对过山车做的功.
(3)如图乙,过D点时发现圆轨道EF段有故障,为保证乘客安全,立即触发制动装置,使过山车不能到达EF段并保证不再下滑,则过山车受到的摩擦力至少多大?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二)
1.解析:W=Ek2-Ek1中的W指合力的功,当然包括重力在内,Ek2-Ek1为动能的变化量,由合力的功来量度,W>0,ΔEk>0,动能增加;W<0,ΔEk<0,动能减小,动能定理也适用于曲线运动和变力做功.故B、C正确.
答案:BC
2.解析:汽车在同样的路面上急刹车,所受的阻力大小相同,设为F,汽车的末速度都为零,根据动能定理有-Fs1=0-eq \f(1,2)mv eq \\al(\s\up1(2),\s\d1(1)) ,-Fs2=0-eq \f(1,2)mv eq \\al(\s\up1(2),\s\d1(2)) ,所以eq \f(s2,s1)=eq \f(v eq \\al(\s\up1(2),\s\d1(2)) ,v eq \\al(\s\up1(2),\s\d1(1)) ),解得s2=eq \b\lc\(\rc\)(\a\vs4\al\c1(\f(v2,v1)))eq \s\up12(2)×s1=eq \b\lc\(\rc\)(\a\vs4\al\c1(\f(8,6)))eq \s\up12(2)×3.6m=6.4m,选项A正确.
答案:A
3.解析:根据动能定理Ek=F合x=mgsinθ·x,则该图像斜率k=eq \f(Ek0,x0)=F合=mgsinθ,选项A正确,B、C、D错误.
答案:A
4.解析:石块在空中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石块经过P点时的水平分速度等于v0,故A错误.选择P点等高面为参考平面,则石块经过P点时的重力势能为零,故B错误.石块从O到P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g(H-h)=EkP-eq \f(1,2)mv eq \\al(\s\up1(2),\s\d1(0)) ,解得石块在P点的动能EkP=eq \f(1,2)mv eq \\al(\s\up1(2),\s\d1(0)) +mg(H-h),故C正确.石块经过P点时的重力势能为零,则石块在P点的机械能等于石块在该点的动能,即E=EkP=eq \f(1,2)mv eq \\al(\s\up1(2),\s\d1(0)) +mg(H-h),故D错误.
答案:C
5.解析:设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的长度为s1,两人在斜面上滑下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mgh-μmgcsθ·s1=eq \f(1,2)mv2-0,s1csθ是斜面底边的长度,因为斜面AB的底边短,则沿AB段到达B点的速率大,A、B错误;设在水平沙面滑行的距离为s2,对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mgh-μmgcsθ·s1-μmg·s2=0,整理得mgh-μmgs水平=0,可知两人沿两轨道滑行的水平位移相等,故两人的位移相同,根据几何关系知,甲滑行的总路程一定大于乙滑行的总路程,C错误,D正确.
答案:D
6.解析:(1)由于鸡蛋最多只能从0.1m的高度落到地面而不被摔坏,由动能定理得mgh1=eq \f(1,2)mv eq \\al(\s\up1(2),\s\d1(1)) ,
解得鸡蛋落地时的最大速度v1=eq \r(2gh1)=eq \r(2)m/s.
(2)当装置从距地面4m的高处落下时,
设装置底端触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2,
由动能定理得mgh2=eq \f(1,2)mv eq \\al(\s\up1(2),\s\d1(2)) ,
解得v2=eq \r(2gh2)=4eq \r(5)m/s,
对鸡蛋在两夹板之间滑动的过程,由动能定理有
mgx-2Ffx=eq \f(1,2)mv eq \\al(\s\up1(2),\s\d1(1)) -eq \f(1,2)mv eq \\al(\s\up1(2),\s\d1(2)) ,又因为Ff=5mg,
代入数据解得鸡蛋夹放在位置离装置下端的最小距离x=0.43m.
答案:(1)eq \r(2)m/s (2)0.43m
7.解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该运动员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a=eq \f(mgsinθ-μmgcsθ,m)=gsinθ-μgcsθ
该运动员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L=eq \f(1,2)at2
联立解得t=eq \r(\f(2L,gsinθ-μgcsθ)).
(2)设该运动员在圆弧形坡面BCD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对该运动员从A到D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mgLsinθ-μmgLcsθ-W=eq \f(1,2)mv2
解得W=mgLsinθ-μmgLcsθ-eq \f(1,2)mv2.
答案:见解析
8.解析:由题图丙可知,从h=0.80m开始,弹簧下端与地面分离,则知弹簧的原长为0.80m,故选项A错误;从0.80m到1.40m过程,在Ekh图像中,根据动能定理知,图线的斜率表示滑块所受的合外力,由于从0.80m到1.40m范围内图像为直线,其余部分为曲线,说明滑块从离地高度0.80m到1.40m范围内所受作用力为恒力,根据动能定理得-(mg+f)Δh=0-Ek,由题图丙知Δh=0.60m,Ek=5.40J,解得空气阻力大小为f=1.00N,故选项B正确;根据能的转化和守恒可知,当滑块上升至最大高度时,整个过程中,增加的重力势能和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之和等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所以Epmax=(mg+f)Δh′=9.00J,故选项C正确;滑块由最大高度到弹簧落回地面的瞬间,根据动能定理得(mg-f)Δh=E′k-0,解得E′k=4.2J,故选D错误.
答案:BC
9.解析:(1)撤去拉力瞬间凹槽的速度最大,设为vm,设拉力对凹槽做功为W,设在拉力作用下凹槽的位移为x1,从凹槽开始运动到滑块落入凹槽过程,凹槽的位移大小x=3.28m,速度大小v=2.4m/s,凹槽质量M=0.2kg,对凹槽,由动能定理得:
在拉力作用下:W-μMgx1=eq \f(1,2)Mv eq \\al(\s\up1(2),\s\d1(m)) -0且W=Fx1
从凹槽开始运动到滑块落入凹槽过程
W-μMgx=eq \f(1,2)Mv2-0
代入数据解得:vm=4m/s.
(2)对凹槽,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在拉力作用下:F-μMg=Ma1
撤去拉力后:μMg=Ma2
设凹槽匀加速运动时间为t1,匀减速运动时间为t2,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得
vm=a1t1,v=vm-a2t2,
设滑块到达A时的速度大小为vA,滑块从释放到运动到A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R(1-cs60°)=eq \f(1,2)mv eq \\al(\s\up1(2),\s\d1(A)) -0
AB的长度s=3m,滑块在AB上做匀速运动的时间:t3=eq \f(s,vA)
滑块离开B点后做平抛运动,平抛运动的时间:
t4=t1+t2-t3
设两水平轨道的高度差为h,则
h=eq \f(1,2)gt eq \\al(\s\up1(2),\s\d1(4))
代入数据解得:h=0.8m.
答案:(1)4m/s (2)0.8m
10.解析:(1)乘客在F点受到的支持力FN=eq \f(1,4)mg,设圆弧轨道EF的半径为r,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FN=meq \f(v eq \\al(\s\up1(2),\s\d1(F)) ,r),r=Lsinθ
解得vF=3eq \r(10)m/s.
(2)由动能定理可知乘客从B点到F点,有
eq \f(1,2)mv eq \\al(\s\up1(2),\s\d1(F)) -0=mg(h-r)+Wf
联立解得Wf=-7.5×104J.
(3)未触发制动装置时,从D到F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
-mgr-μmgcsθ·(Lcsθ)=eq \f(1,2)mv eq \\al(\s\up1(2),\s\d1(F)) -eq \f(1,2)mv eq \\al(\s\up1(2),\s\d1(D))
触发制动装置后,过山车恰好能到达E点时对应的摩擦力记为Ff1,则-Ff1Lcsθ-mgrcsθ=0-eq \f(1,2)mv eq \\al(\s\up1(2),\s\d1(D))
联立解得Ff1=4.6×103N
使过山车停在倾斜轨道上的摩擦力记为Ff2,Ff2=mgsinθ=6×103N
综合考虑可知,过山车受到的摩擦力至少为Ffmin=6×103N.
答案:(1)3eq \r(10)m/s (2)-7.5×104J (3)6×103N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13动能定理及其应用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13动能定理及其应用含答案,文件包含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13动能定理及其应用docx、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13答案与精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教材高考物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分层作业40磁场及其对电流的作用: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物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分层作业40磁场及其对电流的作用,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教材高考物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分层作业36电路及其应用: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物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分层作业36电路及其应用,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