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高中生物分层训练AB卷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能力提升练)(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 试卷 2 次下载
-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高中生物分层训练AB卷第2章 神经调节(知识通关练)(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 试卷 1 次下载
-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高中生物分层训练AB卷第2章 神经调节(能力提升练)(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 试卷 1 次下载
-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高中生物分层训练AB卷第3章 体液调节(知识通关练)(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 试卷 1 次下载
-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高中生物分层训练AB卷第3章 体液调节(能力提升练)(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 试卷 1 次下载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高中生物分层训练AB卷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通关练)(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
展开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知识通关练
一、单选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酸碱体质理论”认为大部分疾病都是由酸性体质造成的,人若要健康,应多摄入碱性食物,但该理论并没有坚实的科学依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测得某人的唾液pH为6.5,则可判断其内环境呈弱酸性
B. 喝“碱性水”后,人体内环境的pH将从酸性转变成碱性
C. 丙酮酸在组织液中转化成乳酸会导致人体血浆的pH降低
D. 内环境pH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
2.组织液是存在于细胞之间的液体,又名细胞间隙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元、吞噬细胞等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B. 组织液中的物质都能直接来自血浆或淋巴液
C. 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和渗透压均低于血浆的
D. 内环境的激素主要通过血液运输到身体的各处
A. 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 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
C. 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D.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与能量保持动态平衡
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严重腹泻后喝大量纯净水可能会造成组织水肿
B. 组织液中的Na+、Cl-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血浆
C. 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以维持血糖稳定
D. 血浆中的NaHCO3可与乳酸发生反应维持pH稳定
5.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可能是细胞代谢障碍或外界环境剧烈变化引起的
B. 正常情况下血浆蛋白、氨基酸、肝糖原均会出现在内环境中
C. 严重腹泻后需要补充水分和无机盐才能维持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
D.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机体新陈代谢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6.医疗上常用0.9%的氯化钠溶液进行补液、清理伤口等,其原理是( )
A. 水是细胞生化反应的介质 B. 氯化钠以离子状态存在
C. 与内环境的渗透压接近 D. 有利于细胞的渗透吸水
7.剧烈运动会产生大量乳酸,下列能与乳酸反应,维持内环境酸碱度稳定的物质是( )
A. Na+ B. Cl- C. K+ D. HCO3-
8.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组织切片局部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相应体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③④⑤组成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B. CO2浓度大小关系为③>④>①
C. ②中只消耗所运输O2中的小部分 D. ①与⑤相比,蛋白质含量高的是⑤
9.如表所示为人体组织液、血浆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成分/(mmol/L) | Na+ | K+ | Ca2+ | Mg2+ | Cl- | 有机酸 | 蛋白质 |
① | 147 | 4.0 | 1.25 | 1.0 | 114.0 | 7.5 | 1.0 |
② | 142 | 5.0 | 2.5 | 1.5 | 103.3 | 6.0 | 16.0 |
③ | 10 | 140 | 2.5 | 10.35 | 25 | - | 47 |
A. ③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 ①属于血浆,②属于组织液,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②增多
C. 某人皮肤烫伤后产生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指表中的②
D. 若某人②中肌酐、尿素氮等含量较高,则表明其可能肾功能异常
A. 肾上腺素、Na+、尿素、葡萄糖 B. K+、血红蛋白、磷脂、胆固醇
C. 肝糖原、核苷酸、纤维素、氨基酸 D. CO2、胰岛素、载体蛋白、抗体
A. 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组织液、血浆、淋巴
B. 图中A、B、C分别代表组织细胞、血细胞、淋巴细胞
C. 新冠患者肺部乙中若有蛋白质进入甲,可能会引起肺水肿
D. 新冠患者的体温有所升高,调节体温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12.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三者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B. 此图可说明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C. 若图中③→②过程受阻,则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
D. 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③中
13.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
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离子有关,与蛋白质的含量无关
C. 外界空气中的O2最终进入肝细胞被利用需穿过9层膜
D. 图中④过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
14.如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乙可以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
B.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每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C. 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D. 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A. ③⑤ B. ④⑤ C. ①③⑤ D. ①②④
A. 细胞外液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 血浆中的蛋白质减少将导致组织液减少
C. 组织液与细胞内液中都含有葡萄糖和CO2
D. 血浆K+降低可使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速率增加
A. 机体大多数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
B. 细胞外液大约占体液的
C.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
D. 细胞外液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8.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起对照作用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
B. 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清水组
C. 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
D. 图中的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组
19.药物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作用于靶细胞的一般途径是( )
A. 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B. 血浆→淋巴液→靶细胞
C. 淋巴液→血浆→靶细胞 D. 组织液→淋巴液→靶细胞
20.如图是小肠黏膜上皮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图中字母表示不同的物质。由此可以判断( )
A. a可代表CO2 B. b可代表肝糖原 C. c可代表乳糜微粒 D. d可代表尿素
21.口腔上皮细胞、心肌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
①组织液②唾液和组织液③血浆和组织液④淋巴和组织液⑤血浆、淋巴和组织液
A. ①①③ B. ②①③ C. ①⑤④ D. ①①④
22.正常情况下,转氨酶在血浆中含量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这个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 )
A. 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
B. 内环境的生化指标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C. 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
D. 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
23.炎炎夏日,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为环卫工人提供盐汽水解渴,使环卫工人( )
A. 细胞外液渗透压不断升高 B. 细胞外液渗透压不断下降
C. 细胞外液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D. 细胞外液渗透压保持绝对稳定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免疫调节 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A. 细胞代谢紊乱 B. 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C. 糖尿病 D. 渗透压升高
26.高盐饮食容易造成血压升高,高盐饮食后一段时间内,虽然通过调节饮水和泌尿可以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Na+摄入前的水平,但机体依旧处于正钠平衡(总Na+摄入多于排出)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K+
B. 高盐饮食后,通过体液调节来维持水和盐的平衡
C. 主动饮水和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
D. 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后处于正钠平衡时,细胞外液总量和体液总量均增加
27.表为某患者的一张血液化验单,未显示出的项目指标均正常,以下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项目名称 | 结果 | 单位 | 参考区间 |
钠 | 141.0 | mmol/L | 136.0—146.0 |
氯 | 106.0 | mmol/L | 96.0—108.0 |
钙 | 1.66 | mmol/L | 2.10—2.60 |
总蛋白 | 52.1 | g/L | 60.0—78.0 |
白蛋白 | 24.5 | g/L | 34.0—48.0 |
球蛋白 | 28.5 | g/L | 15.0—30.0 |
A. 血浆中钙含量偏低,患者会出现抽搐
B.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偏低,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组织水肿
C. 该患者血红蛋白低,表现为贫血症状
D. 该患者应多补充鸡蛋、牛奶等
A. 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细胞外液约占
B. 细胞外液包括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等
C. 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D. 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A. ①②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⑤
30.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2019-nCoV vaccine)时进行肌肉注射,药物一般直接进入( )
A. 血浆 B. 组织液 C. 淋巴 D. 血浆和组织液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0分)
35.如图为人体肝脏局部放大以及其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其中的a、b、c分别代表三种细胞外液之间液体的转化量,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毛细血管静脉端血浆中的氧气含量 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动脉端,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______。饥饿时,静脉端血糖含量 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动脉端。
(2)据图分析,b代表的液体量约等于 ______(用图中字母及相应的计算符号表示)所代表的液体量,如果因某种原因导致淋巴循环受阻,则可能引起 ______。
(3)研究表明,组织细胞间隙中的细菌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具有的特殊结构进入淋巴液,而后在淋巴回流途径中会经过多个 ______(填某种免疫器官),在这里 ______防线均可对细菌发挥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