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高中生物分层训练AB卷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A卷·知识通关练)(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708913/1-169218192684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高中生物分层训练AB卷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A卷·知识通关练)(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708913/1-169218192687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高中生物分层训练AB卷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A卷·知识通关练)(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708913/1-169218192690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高中生物分层训练AB卷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A卷·知识通关练)(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708913/0-169218192501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高中生物分层训练AB卷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A卷·知识通关练)(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708913/0-169218192506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高中生物分层训练AB卷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A卷·知识通关练)(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708913/0-169218192509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高中生物分层训练AB卷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A卷·知识通关练)(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高中生物分层训练AB卷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B卷·能力提升练)(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 试卷 2 次下载
-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高中生物分层训练AB卷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B卷·能力提升练)(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 试卷 2 次下载
-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高中生物分层训练AB卷第4章 人与环境(A卷·知识通关练)(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高中生物分层训练AB卷第4章 人与环境(B卷·能力提升练)(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 试卷 1 次下载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高中生物分层训练AB卷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A卷·知识通关练)(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
展开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A卷·知识通关练)
核心知识1.生态系统的结构
1.(2020·天津·高二期末)如下图表示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间的关系,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一片鱼塘中所有的动植物可用c表示
B.d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b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
D.图中a表示生态系统,b表示群落,c表示种群,d表示个体
2.(2017·湖南·武冈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高二学业考试)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于一个营养级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细菌都属于分解者,有的进行有氧呼吸,有的进行无氧呼吸
D.绿色植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核心知识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3.(2018·四川·攀枝花教科所高二期末)如图表示某水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占有5个营养级
B.鲤鱼在该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级为2、3、4、5
C.蜻蜓幼虫与水螅之间存在的种间关系有捕食和竞争
D.若蜻蜓幼虫因某种原因短时间内大量死亡,则种群数量一定会减少的是三刺鱼
4.(2022·云南·弥勒四中高二阶段练习)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营养级。下列叙述中,不能解释能量流动逐级减少的是
A.总有一部分a和b会自然死亡和被分解者利用 B.b,c摄入的能量总有一部分被排出
C.照射到a上的太阳能不能被全部固定 D.a、b和c生命活动的维持总要消耗一部分能量
5.(2018·四川·攀枝花教科所高二期末)下图表示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动途径,其中a~g表示能量值,A表示初级消费者摄入,B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D表示次级消费者摄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B.E表示分解者利用
C.图中a表示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图中初级消费者同化量B=c+d+e
6.(2022·福建·石狮市第八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如图表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⑤之和为输入到生态系统的全部能量 B.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⑤中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④占②的百分比为能量传递效率
核心知识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7.(2020·陕西·府谷县第三中学高二期末)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物质循环指的是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
B.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
C.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不可分割,同时进行
D.物质循环特点是循环往复、反复利用,具有全球性
8.(2022·河南·郸城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期末)下列关于碳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循环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生理过程只有光合作用
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循环
C.生物群落中的碳都通过呼吸作用回归无机自然环境
D.碳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循环性
9.(2022·北京石景山·高二期末)下图表示底泥灭菌和未灭菌条件下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水体中N含量的变化。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肥和含磷洗涤剂的大量使用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B.未灭菌组3种N水体中的N浓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后趋于平稳
C.灭菌组3种N水体中N浓度均显著高于未灭菌组
D.结果表明治理湖泊富营养化时,为发挥底泥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不应清淤
核心知识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0.(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列措施不属于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是( )
A.延长光照时间,提高鸡的产蛋率 B.使用性引诱剂,降低害虫出生率
C.施用化学肥料,提高农作物产量 D.使用一定频率的光处理种子,促进萌发
11.(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为探究落叶是否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进行如下实验设计,其中不符合实验目的的步骤是( )
A.可选择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筛选出落叶和土壤
B.将落叶平均分成两份,把土壤也平均分成两份
C.将灭菌的落叶设为实验组,不作处理的落叶设为对照组
D.将落叶分别埋入两组土壤中,观察腐烂情况
12.(2022·云南·弥勒四中高二阶段练习)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B.动物的特殊行为只能对同种生物传递信息
C.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捕食者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
13.(2022·浙江邵外高三阶段练习)小龙虾又名克氏原鳌虾,适应性强,食性广泛,广泛分布于淡水水域。小龙虾每到一定生长阶段就会褪壳,在它眼柄上形成生长轮。小龙虾雌雄异体,可从腹部游泳肢形状加以区分。其求偶方式被称为“世上最有味道的爱情”。雌虾求偶期间,会将尿液射向雄虾,雌虾尿中含有性激素,尿的“味道”越大,越能吸引配偶。龙虾求偶过程传递的信息属于( )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营养信息
核心知识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4.(2022·云南·弥勒四中高二阶段练习)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
B.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C.适当增加物种丰富度可有效提高抵抗力稳定性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恢复力稳定性
15.(2020·山东·青岛二中高三期中)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相关实验表述,错误的是( )
A.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和用黑光灯进行诱捕的方法都可以用来调查种群密度
B.若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初次捕捞和再次捕捞时渔网网眼均过大,则估算值与实际值相比明显偏大
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而丰富度的统计方法常用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设计并制作生态缸时,应将生态缸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16.(2021·天津·高二期末)下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过程③④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下图2所示的营养关系,请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1中,碳循环过程中缺少的一个环节是________(文字描述),碳元素在③④过程中以__________形式存在。图中 __________所代表的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图2生物成分中没有图1中的_________(填字母)。若图1中过程③和④的组成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稳定性越高。
(2)若图2中E所处的营养级含有的能量为7.3×109kJ,B的能量为1.5×108kJ,D的能量为1.8×108kJ,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为10%,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为15%,则A的能量是___________kJ,每年输入A的能量,除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外,其余能量______________。
(3)若该生态系统是草原生态系统,其中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狼和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调节,这也体现出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17.(2022·河南·郸城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期末)如表为某兴趣小组调查了某块玉米﹣大豆间种试验田的基本成分,如图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回答下面问题:
种类 | 基本成分 |
植物 | 玉米、大豆、杂草 |
动物 | 人、畜禽、灰鹤、蜗牛、玉米螟等 |
微生物 | 多种细菌和真菌 |
(1)玉米和大豆间种有利于提高群落的空间结构中________结构的复杂性,与单种相比,间种可以增加农 田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
(2)大豆与其根部的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豆科植物供给根瘤菌_______,根瘤菌则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含氮的养料,供植物利用。
(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表中还缺少________。
(4)图中鹰属于________级消费者,调查草原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的取样方法是________。
(5)当因气候原因出现蝗灾时,鹰的数量在短时间内________。
(6)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作为________信息提示野兔可以进行采食,可见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能够调节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