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 写作《议论文要有针对性》 教学设计
展开第六单元: “议论文要有针对性”写作指导 教学设计
一次成功的演讲,一定要眼中有故事,心中有他人,脚下有法子,说到别人心坎里,挠到他人最痒处。这样的演讲最带劲。
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是围绕“学习之道”人文主题的议论文单元,要求青年学子能够在表达和阐发自己观点时,多角度、有理性、有条理、有依据地表达,有针对性、有风度、有礼貌地进行辩驳。
【准备阶段】
“学不可以已”,热爱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当下,部分学生缺少学习兴趣,不会学习,不愿学习,抗拒学习。近期,学校将举办关于“学习”的演讲会。请你针对上述现状,以“‘劝学’新说”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以读促写
让我们回顾课本,梳理课文的论证思路,归纳有效论证的路径,为演讲稿进行针对性议论打基础。
示例:《师说》《反对党八股》《劝学》《拿来主义》的论证都极具针对性,它们具体针对什么问题展开了议论?
《师说》:针对当时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风气,论述师道的内涵;《反对党八股》:针对当时广泛存在于党内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倾向;《劝学》:针对普遍存在的人们对学习的意义认识不足的现象;《拿来主义》:有感于《大晚报》的报道中“发扬国光”的“送去主义”。
技法领悟
(一)现实针对性
我们发现,议论文讨论的问题要有现实基础和现实意义,可以从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人们关系的某些问题、存在争议的某个说法等发掘议论的对象,对其进行分析论证,启发人们深入思考,以作出正确的判断。
但是针对性又不等于只局限于某时某事,要有超越一时一事的认知价值,完成从个例到一般的推理。比如《拿来主义》探究了对文化遗产的该有态度。
(二)论证思路
把问题说清楚,就离不开清晰的论证思路,我们看一下常规的论证思路有哪些——
《劝学》:开篇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然后强调学习的意义,学习的方法与作用,接着从三个层次论证怎样学习。
《反对党八股》:摆现象—论危害—挖根源—提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拿来主义》:“闭关”不行—“送去”不行—“送来”不行—只能拿来,即否定1—否定2—否定3—肯定。
(三)读者针对性
说话除了表心声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能够传递信息。“同频才能共振”,说话时,还要注意说话对象(文章读者)。演讲稿有非常强的读者针对性,读者的身份决定了演讲稿写作的重点、难点与行文视角。我们要注意听众的身份,年龄,知识层次和他最关心的问题。不同对象,话的说法应该不一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用课文的论证思路,我们来理一下部分学生学习兴趣淡漠的原因。
下列表格供你参考:
(四)个别之理与一般之理
上述表格帮我们搭建了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桥梁。从部分高中生厌学现象,你能看到多远的未来?联想到怎样的社会问题?在这样一个思辨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人的事实际是一群人的事,一时的事其实是长久的事。
今日之厌学,与过去之“耻学”既类似又不同,将来之“厌学”与今日之状况也会既相似又不同。每一个现象都诞生于它的当下,但又不局限于它的当下。每一个问题,都有它的来处,也必然走向它该走向的归宿。这个过程中,它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如何看穿它,说透它?那就得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它,即要从个别案例走向一般事理,从为什么想(原因)、怎么解决(办法)、长此以往会怎么样(后果)、为什么之前不存在这样的情况(来源)深度思考。
【初稿阶段】
我们一起将技法转换成《“劝说”新说》的论证思路吧。下面思维导图供参考:
论证思路
具化一下:
找源头(从来处想):学生个体理想前途信念丧失,目标不明确,意志不坚定。
挖根子(往深处想):厌学问题不只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
析关系(从别处想):家长野蛮施压,老师抓成绩,身边人推波助澜。
说危害(往远处想):丧失的不只是读书兴趣,更是对生活的信心,对责任的懈怠。
范例
每一篇议论文,自然是有感而发,发必有章。就像《反对党八股》一样“摆现象—论危害—挖根源—提方法”,遵从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无论我们对谁说,从哪个角度说,也都如此。
下面一个角度供参考:
【展示阶段】·文段示例
(一)
跟上时代,汇入潮流。学习方法不是82年的拉菲,越久越好。时代更迭中,会不断出现更易于让现代人接受的新招数。从康奈尔笔记法到番茄工作法,无数的前人在研究如何更好学习上可谓是煞费苦心。这些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让后人踩在巨人的肩膀上进步。若这些研究结果被束之高阁,供人观赏,又有何用呢?
网络的高速发展,让网课、试题等教学资源可同步共享。课堂三千,为何只取一瓢?学习不同的思维方法,接受多样的思维训练,对自己总没坏处。磨刀不误砍柴工。乘时代科技之风,可扶摇直上九万里。(文/陈赞宇)
点评:从来处想。时代的更迭,让“活到老学到老”成刚需;方法的多样,让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这既是必须,又是可能,所以得学习。
(二)
守学之操守,立刚强意念。倘若堕入笑骂由人的尘世,威猛有力的羽翼也寸步难行。守赤心,行大义,以真心,学真学。无论外界如何喧闹,学子应守住该有的操守,用刚强的意志抵挡外部的疾风骤雨。
近年来,“学习无用论”甚嚣尘上,无数学者为打破这一谬论而战斗。他们提笔为刀,独坐小楼成一统,化质疑为力量,用一次次的成功回应别人口中的“学习无用”。是的,若学习无用,千年古文《师说》该沦为废纸;若学习无用,复旦校训该成为世人笑柄。
然而,恰是这样一群群意志坚定的人,这些学无止境的人,创造了中国一次次的神话。(文/朱明基)
点评:从别处想。反弹琵琶,指出若不学,将难以立足。
佳作范本
劝说厌学者,使之重新爱上学习,自然要动之以情,更需晓之以理。观察厌学者厌学的症状、根源,给出治疗的法子,择其一二深挖、细说,就是一篇很好的演讲稿。
我的学习观
陈赞宇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学习是永恒的话题。《劝学》是两千多年前的荀子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而今,“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我妈快乐,我全家都快乐”火爆网络。它或是“学习逼迫” 的“强颜欢笑”,或是茶余饭后的随口调侃。但毋庸置疑,学习已然成为以家庭为单位的使命。
(从来处想:学习是历史的使命。)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用心读书是学习的灵魂。翻开《理想国》,那个矮胖的、“聪明绝顶”的苏格拉底谈论着正义的标准;翻开《时间简史》,霍金从轮椅上“站”起来,指点着浩瀚绚丽的星河;翻开《三体》,刘慈欣于博大宇宙中,用颠扑不破的人性,演绎着最伟大、最虐心的爱情。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翻开书,我们进入一个个由作者创造的世界;合上书,我们创造着自己的小世界。由此足见读书之魅力,读书之法力。若问我读书的态度,那便是努力奉行猪八戒对南山大王手下小妖说的话:“不要拉扯,待我一家家吃将来。”
(往深处想:用心是学习的灵魂。)
从书中走向书外,世界这么大,必须得看看。诚然,网络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但也带来了懒惰。VR景区、数字博物馆、网红打卡地……我们坐在家中便可知天下事、“行”万里路,可如此不劳心力。但在书本之外的世界是你口口声声说要去的远方,这个过程不能“拷贝”,更不能“虚拟”,只有你自己检点行装,走在路上才能收获感悟和感动。徐霞客从小喜爱读历史、地理之类的书籍,这些书籍也使得他从小就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后来,他的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走遍了大致相当于现今的21个省、市、自治区。在走四方的过程中,他写下260多万字的书作,被称为“千古奇人”。足以见,书内的硬核知识丰富了书外的层次,书外的温山软水也增添了书内的色彩。
(往别处想:学习是课堂内外的勾连。)
除此之外,类似赵括纸上谈兵也万万不可取。如果说读书是学习的灵魂,那么实践就是学习的血肉。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理论才能以一个鲜活有肉的形象被大众接受,也只有在此过程中,我们才能总结自我、反思自我、提升自我。
(往远处想:学习重在落实。)
《师说》是一千多年前韩愈对“耻学于师”的批评。书中的道理放在现在,仍不过时,依旧意义深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传道、学生受教实为合作之典范。于我们学生,尊师重道不仅是学习态度问题,也是道德问题。在受教过程中产生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创造新的机遇,获得新的发展。
学习之路漫漫,如琢如磨;学习之路精彩,如登春台。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