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优质表格教案
展开第六单元 认 识 图 形
单 元 导 语
本单元中需要认识的图形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四种简单的立体图形,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几何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通过让学生自己触摸图形、搭建图形等形式来感受图形的特征,以达到让学生初步养成归纳、自主探索的意识。通过对同种图形的分组实践,让学生学会分类、归纳的数学思想。
在此次之前,学生未曾正式接触和认识本单元所要讲的四种立体图形,因此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和体验立体图形的一些特征,激发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打好基础。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对不同物品进行分类,逐步聚焦到根据物体的形状分类,再根据一组具有相同特性的物体的描述,抽象出立体图形的形状。通过对一类图形进行观察、比较,体会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利用分一分、玩一玩、搭一搭、摆一摆、摸一摸等操作活动,鼓励学生使用生活语言描述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帮助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四种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鼓励学生密切合作,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数学交流能力,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同时,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 学 设 计
第1课时 认 识 图 形
教学内容 北师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70~71页“认识图形”及练一练的题目。 内容简析 本节课在对分类知识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主要是研究按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初步认识四种简单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标 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初步认识几何体的特点,并知道几何体的名称。 2.结合分一分、认一认、玩一玩等学习活动,积累观察、思考、交流的学习活动经验。 3.培养观察、表达和归纳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 能对简单的立体图形进行分类。 教法与学法 1.教师为学生提供一组生活中常用的物品,让学生按照不同的标准对这些物品进行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抽象出立体图形,认识立体图形的名称。同时帮助学生建立实物-立体图形-图形名称之间的直观联系。 2.学生通过分一分、认一认、摸一摸等活动,感受立体图形的特征,从而建立起立体图形的概念。 承前启后链
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 实物导入法: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神秘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大家喜欢它吗?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机器人多拉的到来。 师:多拉的身上藏着许多小秘密,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认一认,看谁在这节数学课上的收获最多!由此引入新课。 【品析:利用新奇的机器人引入新课,学生喜闻乐见,兴趣盎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谈话引入法:同学们,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盒子、积木,你一定非常想看看其他的小朋友都带来了什么,快来看一看! 师:老师给大家一段时间,自由活动,可以看看自己小组的同学带来了什么,也可以到别的小组去看看,好吗?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把这些物品分类吗?能按照形状分分类吗?哪些物品能分为一类?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打算怎么分?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分了几类,是怎样分的? 【品析:对于新入学不久的学生来说,小组活动经历得很少,对小组活动的内容、形式、要求都不能准确地把握,教师必须注意引导和组织,为今后类似的活动打下基础。】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说一说、分一分、认一认。 师:(出示教材第70页的情境图)想一想,把这些物品分类,可以怎么分?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每个小组指名一位同学回答) 生1:可以按颜色分; 生2:可以按材质分; 生3:可以按形状分。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都挺好。看,笑笑和第三小组同学的想法一样,也是按形状分的。大家能给这几类物品起个名字吗?像牙膏盒、墨水盒这样长长的方方的物品叫作长方体(一边演示教具,一边板书名称);像魔方这样正正方方的物品叫作正方体;像茶叶筒这一类物品叫作圆柱;像篮球、乒乓球这样圆圆的叫作球。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图形。 (板书课题) 2.描述特征。 师:今天大家也带来了很多物品,对吗?它们是帮助你今天学习的好朋友,下面请听活动要求:选择一个你喜欢的物品,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手里的好朋友长什么样,摸起来有什么感觉。赶快行动吧! (每小组的学生拿着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摸摸、看看、玩玩、说说。老师参与小组活动和学生一起玩) 师:谁愿意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其他同学要仔细看、认真听。 生:这是我的好朋友球,它长得圆头圆脑的,摸起来圆乎乎的,没有平平的地方,它爱滚来滚去。我很喜欢玩球。 师:你真会观察,让它滚给大家看看(在实物投影上滚一滚),请同学们从自己带来的物体中拿出这位同学的好朋友球。我们的下一个好朋友是谁呢? 生:我的好朋友有点圆,又有点长,直直的,上面和下面都是圆的,要它站它就站,要它滚它就滚,它站着不会滚,只有躺着才会滚,它就是圆柱。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让你的好朋友在台上表演一下好吗?(生在实物投影上演示) 师:请同学们从你带来的物品中拿出这位同学的好朋友圆柱。我们的下一个好朋友是谁呢? 生:我的好朋友是长长的,有的地方摸起来是平平的,有的地方摸起来有点扎手,有尖尖的角,它有六个面。 |
师:你能按顺序数给大家看看吗?大家都来数数。 生:六个面摸起来是平平的,有的面大,有的面小。它很听话,不会乱滚,我很喜欢它,我家里有很多东西和它的形状一样。 师:你真聪明!对你的好朋友非常了解,请同学们各自拿出这位同学的好朋友。谁知道它的名字?(学生说长方体)你们还有好朋友介绍给大家吗? 生:我的好朋友是方方正正的,也有六个面,六个面是一样大的,有的地方摸起来是平平的,有的地方有尖尖的角,有点扎手,它也不会滚。 师:你真了不起,请同学们拿出这位同学的好朋友。有谁知道它的名字?(学生说正方体) 师:我们班的同学们不仅会听、会看、还会说,真了不起!老师把大家刚才的发现整理了一下,我们一起读一读,记一记。 【品析:学生通过摸一摸,滚一滚等活动,感受物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辨析长方体和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不同之处。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长得很像,那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小结:长方体长长的,方方的。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六个面,但长方体有些面大,有些面小,正方体每个面都一样大。 师:圆柱和球长得也很像,那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小结:圆柱可以直直地往前或往后滚动,但球可以四处自由滚动;圆柱有平平的面,球没有。 4.玩一玩。 师:看着物体我们一下就能认出来它的形状,看不到物体你还知道吗?请大家来玩猜一猜的游戏。 (1)圆圆鼓鼓小淘气,滚动起来不费力。(球) (2)正正方方六张脸,平平滑滑都一样。(正方体) (3)上上下下一样粗,放倒一推就滚动。(圆柱) (4)长长方方一物体,平平稳稳随处见。(长方体) 师:这些立体图形是不是很神奇啊,其实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以见到它们,来看一看吧! 出示图片。 【品析:通过对比,进一步认识不同几何体的特征,并欣赏生活中的物体,巩固新知。】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完本课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这节课的内容,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学生通过交流探讨进行系统整理。 质疑:只有球才能滚动吗? 学生在一起讨论,联系上面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球是圆圆的,易滚动。圆柱虽然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但是上下两个底面是圆,把圆柱放倒在桌面上,圆柱也能滚动。 【品析:对几何体的特征要掌握全面,圆柱有它的特殊性,把它直立起来能稳固,把它放倒后能滚动。】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完成教材第71页练一练的题目。 第1题,本题目的是通过连线,建立物品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巩固对各种立体图形的认识。 |
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立体图形特征的掌握情况,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3题,通过搭一搭,进一步体会各种几何体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第4题,先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物品,并说一说哪些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再进行交流,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回顾学过的内容,我们知道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各自的特征。长方体、正方体不能滚动;球能滚动;圆柱直立时是稳固的,放倒后能滚动。然后衔接下节课的学习任务,思考如下问题: 用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能不能搭成新的几何体呢? 六、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本课时做得较好的方面有以下几点: 1.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增强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求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但对于说得较好的要给予鼓励肯定。 3.拓展思路,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适当渗透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不足之处:教师对小组活动指导不足。才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把握不准,认识不深。教师一定要采用半扶半放的方式,对于在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小组内配合不密切的要及时加以指导。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认 识 图 形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
|
第2课时 我 说 你 做
教学内容 北师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72~73页“我说你做”及练一练的题目。 内容简析 教材提供了一个两人玩的搭积木游戏,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各个几何体特征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几何体的特征。 2.经历观察、思考、交流等学习过程,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更加准确地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教学难点 感受球的不稳定性。 教法与学法 1.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实物等,通过我说你做的直观教学,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何体的特征。 2.学生在说一说,摆一摆,摸一摸等分组活动中,从多个方面直观感受几何体的特征。 承前启后链
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 游戏导入法:教师:你们玩过积木吗?出示图片。这是老师用积木搭的物体,你能搭出同样的物体吗?(老师挡住所搭物体) 教师叙述搭物体时积木的位置,学生动手搭。比一比谁搭得最像。 【品析:通过学生最喜欢的搭积木游戏引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组织活动导入法:教师提前准备一个口袋,里面放着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若干。上课后,教师把它放到讲台上,然后对学生说:“今天请几位同学来口袋里摸一摸,如果按老师的要求摸对了,同学们要鼓掌……”把摸出的几何体放在讲台上时,教师导语:如果把这些几何体拼在一起会是什么样的呢?由此导入。 |
【品析:通过组织学生摸物体,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转向对摸出物体的拼组,自然妥帖,一气呵成。】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我说你做,搭一搭。 师:相信大家一定玩过积木,今天我们就用积木来玩一个“我说你做”的游戏。(教师板书课题)能按老师说的来做吗?相信大家是可以的。(请一名学生到讲台上操作) (1)先放两个圆柱; (2)在两个圆柱上放一个长方体; (3)在长方体上放一个正方体。 (4)你的球能从下面通过吗? 学生听口令摆放。同桌比比谁摆得又快又好。全班交流。 师追问:为什么圆柱要竖着放?横着放可以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品析:这一环节的教学采用具体活动的形式进行,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不仅能学到新知,而且能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 2.自由想象,小小设计师。 师:接下来,我要聘请同学们来做设计师,用这些几何体自己设计出一幅作品。快来试试吧! 学生设计,教师巡视,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摆的。 师:你能向同桌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摆的吗? 师:谁愿意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作品?请学生上台展示,教师挡住该学生的作品。 师:想看到我们大设计师的作品可没那么容易,得先完成一个任务,听指挥,摆图形。 (大设计师指挥,学生摆。教师适时引导语言的规范)同桌活动,一人指挥一人摆。 3.摸一摸,摆一摆。 (1)同桌之间玩“摸物体,摆造型”游戏。 (2)要求:一人发指令:“摸出一个圆柱,立在桌子上;把正方体放在圆柱的上面”,另一人蒙眼听指令摸出物体并按指令要求拼搭。 小组同学合作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品析:通过学生自己去拼组能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教师在指导时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点拨帮助,使他们与全班学生共同进步。】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首先,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这节课的内容,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学生通过交流探讨,进行系统整理。 质疑:一个球和一个长方体拼搭,怎样摆放才会更稳固? 学生在一起讨论,联系上面学过的知识知道:球是圆圆的,易滚动,长方体长长的,有六个平面,所以拼搭时把长方体放在下面,球放在上面才更稳固。 【品析:根据不同几何体的特征进行拼搭,有平面的放置在下面更稳固,培养了学生想象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完成教材第73页练一练的题目。 第1题,这是一道根据指令进行操作的题目,可以让学生根据笑笑的指令,自己动手摆出一个城门。之后可以两人合作,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这些几何体,搭出更丰富的组合。 第2题,图中呈现的是一幅客厅的场景,目的是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说出物体的形状。 第3题,图中呈现了用小正方体摆成的两个图形。要看图说出小正方体的个数,这对于部分学生可能有难度,主要是学生想不到藏在下面和后面的小正方体。可以让学生先看图想一想、说一说,再用积木搭一搭。 五、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各自的特征进行回顾与总结。 在进行拼搭时一定要平面与平面紧密相接,这样才更稳固。 然后衔接下节课要学的内容,思考如下问题: 2个十是多少? 六、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上节课学生已经认识了四种几何体,本课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说一说,摆一摆,摸一摸等活动,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和活动空间,让他们主动去探索、体验、发现,让他们高高兴兴地进入到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激起兴趣,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在进行课堂总结时要突出重点,引导学生总结概括活动的收获,从而深化认识,即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不足之处:学生觉得内容简单,而又无法挖掘深度,使活动索然。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我 说 你 做
先放两个圆柱,在两个圆柱的上面放一个长方体,在长方体上面放一个正方体。你的球能从下面通过吗
|
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北师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70~73页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知识梳理
复习目标 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能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在拼、摆、搭等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几何体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复习重难点 会用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进行拼组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方法 由于本单元以观察和动手操作为主,所以在复习时,我们要先从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入手,然后学生实际操作,通过滚一滚、推一推、搭一搭、摸一摸等活动,充分感知各种几何体的特征,使学生在玩中学知识。 复习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复习 同学们,你们在平时搭积木的过程中用过哪些几何体?这些积木各有什么特征?由此导入复习本单元知识。 【品析:通过小朋友平时的搭积木活动导入复习,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复习了知识。】 二、复习整理,巩固新知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一段时间我们认识了哪些几何体?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
1.复习几何体。 先小组内讨论几何体的特点,然后交流总结出特征,并说一说。教师根据各组情况进行总结。 长方体:四四方方,相对的面同样大,不能滚动。 正方体:四四方方,六个面同样大,不能滚动。 圆柱:直直的,两头同样大,能来回滚动。 球:能任意滚动。 小结:利用几何体的特征来区分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 2.复习拼一拼,搭一搭。 师:我们用这四种几何体可以搭成自己喜欢的物体。 小组之间根据手中的学具或带来的物品动手搭一搭。 【品析:设计开放的教学,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设计,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创造欲望得到满足。】 三、典型例题,沟通联系 1.数一数。 长方体有( )个,圆柱有( )个,正方体有( )个,球有( )个。 分析:让学生认识几何体,并数一数个数,提示学生要不重复、不遗漏。 2.连一连。 分析:此题是进一步认识几何体,根据各自的特征进行辨别。 3.找一找,在下面画“√”,在下面画“□”,在下面画“△”,在下面画“○”。
|
4.涂一涂。 分析:此题既有图形的拼搭,又让学生分辨几何体,是一种常见的练习形式。 5.数一数。 ( )个 ( )个 ( )个 ( )个 ( )个 分析:此题重在考察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有利于学生拼搭意识的培养。 【品析: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所复习知识的理解,使知识结构更加完整。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意识,做到轻轻松松学知识,从解决问题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 【参考答案】 1.3 3 2 4 2. 3.(□) (○) (√) (△) (△) (√) (○) 4.略 5.5 4 7 3 6 四、畅谈收获,提升能力 学习了四种几何体的特征和拼组方法,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并渗透了分类的思想,强化学生对不同几何体的认识。 【品析:通过拼一拼,摆一摆使学生们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使学生在活动、玩耍中获得新知。】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在低年级教学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设计的时候让学生亲自去分一分,认一认,摸一摸,玩一玩,说一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老师就应当给予肯定与鼓励。 不足之处:本节课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物品来区分几何体的内容涉及得比较少。 我的反思:
|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做个加法表精品表格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做个加法表精品表格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预习反馈,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拓展提升,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一年级上册六 认识图形认识图形一等奖表格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一年级上册六 认识图形认识图形一等奖表格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预习反馈,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拓展提升,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做个减法表优秀表格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做个减法表优秀表格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预习反馈,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拓展提升,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