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同步练习(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同步练习(含答案),共7页。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一、选择题1.下图是魏晋时期的墓砖壁画“犁耕图”,出土于甘肃嘉峪关地区。下列对该出土文物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我国开始使用牛耕C.曲辕犁已得到广泛应用 D.河西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2.历史图表独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下表中,你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时间事件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263年曹魏灭蜀汉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A.国家分裂走向统一 B.民族交融更加深入 C.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D.专制集权不断加强3.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和内战以及十六国时期北方的混乱,引起了北方人民的外迁。他们或走辽西,或走陇右,但是最大量的还是渡江南徙。这种现象( )A.缓和了西晋社会矛盾 B.大大增强了南方军事实力C.导致了西晋最终灭亡 D.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4.下图是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的一部分,①处应该填的是( )
A.西晋 B.东晋 C.前秦 D.后秦5.下图中空白处应填
A.曹魏 B.西晋 C.前秦 D.北魏6.下列哪项不是西晋的主要特点A.是权臣篡权建立的封建王朝 B.是短期统一的朝代C.制定了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 D.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7.《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饮食文化研究》一文中写道:在西晋之前,汉族人一般每人分一个食案,跪着分别用餐。随着胡人内迁,胡人的习俗直接影响着汉族人的饮食习惯,汉人也开始坐胡坐,睡胡床,吃胡食,影响直至今日。这一内容可以用来直接研究A.政权并立 B.江南开发 C.民族交融 D.经济重心南移8.学习历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利用示意图的方式可以清晰反映历史的发展变化,以下示意图反映出( )
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C.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D.魏晋时期政权并立9.东晋的建立者是A.苻坚 B.曹操 C.刘备 D.司马睿10.将煮熟的鹿肉切块,蘸着调料浓汁吃,原本是西北少数民族羌族的吃法。魏晋南北朝时期却在北方汉人地区流行开来。该现象折射出的时代特征是( )A.商业贸易繁荣 B.区域经济开发 C.民族交融加强 D.统一国家巩固1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但在大一统国家的分裂中也蕴含着重新统一的“契机”。下列属于“契机”的是A.民族交融加强 B.经济重心南移C.政权更迭频繁 D.南方人民北迁12.下列图片是甘肃嘉峪关出土的魏晋画像砖,它反映的是( )
A.饮食习惯 B.民族礼仪 C.民族交融 D.牛耕使用13.据西晋的《徙戎论》估计,关中一地百万余口居民中,“戎狄居半”。此处记载的“戎狄”最有可能是( )①鲜卑族 ②氐族 ③越族 ④汉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4.“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A.曹丕建立魏——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B.孝文帝改革——江南地区得到开发C.锺繇创立行书——书法艺术进入新阶段 D.西晋灭亡吴国——结束三国分裂的局面15.根据下图,找出两个结束国家分裂、完成全国统一的朝代秦西汉东汉魏西晋十六国北魏东魏北齐蜀西魏北周吴东晋宋齐梁陈 A.秦和东汉 B.秦和西汉 C.东汉和西晋 D.秦和西晋16.他266年称帝建国后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社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他结束了分裂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三国时代,成为又一位统一全国的皇帝。他是A.司马懿 B.司马炎 C.司马昭 D.司马光 二、综合题17.学习历史的方法多种多样,请你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完成下面学习任务。 任务一【梳理时序——明晰历史线索】
(1)上面的图示呈现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替情况,请分别写出①和②所对应的政权名称。任务二【阅读史料——进行历史解释】 文帝重视农业,十三年下诏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复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税一,并称为汉朝定制。文帝时,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算赋也由每年百二十钱减为四十钱。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文帝、景帝发展农业的措施。他们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任务三【解读地图——提取有效信息】
丝绸之路示意图(3)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仔细观察如图,请写出这条路线的起点和开辟此路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条路线在当时发挥了什么作用?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如图为两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
材料三:如图为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四:2018年12月13日,“一带一路”信息产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上海浦东顺利举办。本次大会以“共建共享,打造合作共赢之路”为主题,聚集“一带一路”战略参与方共商“一带一路”推进模式,探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在“一带一路”合作中的引领作用,发挥信息服务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支撑作用,拓展“一带一路”国际市场。(1)依据材料一,秦始皇使用大量人力去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至少写一个)(3)材料三图中的起点和终点是哪里?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哪一位历史人物有关?新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开始于西汉设置的什么官职?(4)据材料四,说明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1.D2.A3.D4.A5.B6.D7.C8.C9.D10.C11.A12.C13.A14.D15.D16.B17.(1)①魏;②西晋。(2)减免田租、减轻徭役、算赋;文景之治。(3)长安;张骞;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8.(1)防御匈奴(或“阻止匈奴南下”)。(2)匈奴、鲜卑、羌、氐、羯。(任写一个即可)(3)起点:长安;终点:大秦(或欧洲);张骞;西域都护。(4)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有利于实现中国与其他国家间的互利共赢;有利于促进相关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