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同步导学案】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4.1海陆变迁 导学案(含答案)

    【同步导学案】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4.1海陆变迁  导学案(含答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陆变迁优秀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陆变迁优秀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案,探究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4.1 海陆变迁一、预习案1、预习目标1.能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2、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2.预习重点海陆变迁的证据及原因;叙说大陆漂移假说达标练习 1.地表形态的变化:海陆是不断变迁的,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海洋变为陆地,典型的实例是 ,岩层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一是陆地变为海洋,典型的实例是  ,海底有古森林遗迹和   2.短时间改变地表形态的活动(1)地震:岩层在运动中发生断裂,引起地面的   (2)火山喷发:炽热的  沿着  冲出地表。 3.试分析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4.提出时间及人物:20世纪初,由德国科学家提出。 5.主要内容: 于两亿年前破裂,碎块  ,于距今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二、探究案探究一:地表形态的变化1)展示大量图片说说哪些地理现象说明地球地表形态在变化。2)探究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探究二:大陆漂移说1)讲述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2)合作学习:寻找证据3)活动:假如你是魏格纳,你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需要寻找什么证据来证明?课堂练习1.能说明沧海桑田这种地表形态变化的地理现象是(      A.台湾海峡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B.黄土高原沟壑纵横C.我国南方地区分布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新疆沙漠广布2.下图表示大陆漂移过程中不同时期海陆分布状况。根据大陆漂移学说,海陆分布变化的顺序是 (     a                 b                  cA.abc     B.acb     C.cab      D.cba3、方法总结通过读图、探究、归纳等手段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研手段;由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由浅入深的学习知识。
    参考答案3、达标练习1、喜马拉雅山 台湾海峡 古河道遗迹2、震动  岩浆 地壳裂口 3、 海陆变迁是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及人类的活动所造成的。其中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4、魏格纳 5、泛大陆 漂移探究一:地壳变动  海平面升降  人类活动探究二:通过拼合游戏,研究怎样寻找大陆相连的证据两块大陆的轮廓吻合就能证明它们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吗?举例:随意两张白纸虽然轮廓吻合,但是不能说明它们原本连在一起。此时用笔在两张白纸间随意上画线,让学生观察纸上的线能否衔接得上。引导学生思考还需要在地形、动植物相似性等方面寻找。课堂练习:1.A    2.C

    相关学案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优秀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优秀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案,探究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陆变迁优秀学案: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陆变迁优秀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案,探究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认识地球优质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认识地球优质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案,探究案,地球的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