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同步教案】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同步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1.5.2有理数的除法优秀两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上册1.5.2有理数的除法优秀两课时教学设计,文件包含同步教案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21有理数的除法第1课时教案doc、同步教案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22有理数的除法第2课时教案doc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1.5.2 有理数的除法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进一步理解有理数乘法、除法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乘除的混合运算.过程性目标会进行有理数乘除的混合运算.情感态度目标类比已学习过的知识学习新知识,体验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重点难点】1.重点:有理数乘除的混合运算.2.难点:运用运算律熟练地运算以及确定运算中的符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学生练习:计算下列各题(1)56÷2÷8. (2)3.2÷0.8÷2.指定两名学生上台做,共同批改“板演”,待学生思考后,请学生回答、评议、补充、总结不同的两种解法,并指出每种解法适用的算式特征.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二、探究归纳1.出示P37“议一议”题目.(-8)×(-2)÷.指定四名学生上台做题,然后学生小组内共同批改“板演”,待学生交流汇总后,请学生代表回答、评议、补充、总结不同的两种解法.解法:(1)从左到右的顺序以此计算.(2)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按乘法运算进行计算.(3)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2.出示P37例6,指定四名学生上台做题,然后学生小组内共同批改“板演”,待学生交流汇总后,请学生代表回答、评议、补充、总结.指导学生理解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时,注意每一步中的符号.并总结出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每种解法适用的算式特征.并要求学生注意书写规范,对每一步的依据,要做到心中有数.3.出示P37“说一说”,找出小明计算过程中的错误.指导学生小组内讨论,然后上台讲评,总结出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在不改变运算符号的情况下,只能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2)计算时可以运用除法法则把乘除混合运算统一成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并应用乘法法则计算.(3)乘除混合运算应在全部统一成乘法运算后,再使用乘法运算律.4.出示P38例7.小组内合作交流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操作步骤.并小组内小组长出几道相关题目进行训练.小组间进行交流,总结归纳注意事项.(1)不同的计算器,操作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具体操作方法应参考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2)特别要注意不同型号的计算器的按键程序可能不同,要区别对待.5.练习.P38练习T1,T2,T3.三、交流反思引导学生回答如下问题: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基本内容?应注意什么问题?本节课中,我们认识了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主要学习了:(1)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在没有括号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也可以先把除法运算转化成乘法运算,再求几个因式的积.(2)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四、检测反馈1.计算(-5)×(-6)÷3的结果是 ( A )A.10 B.-10 C.-
D.
解:∵(-5)×(-6)÷3=30÷3=10,∴(-5)×(-6)÷3的结果是10.2.用计算器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2.78÷(-3)+36×(-1.8)= -63.87 . 3.计算:(1)(-24)÷(-2)×
.(2)(-28)÷3×
.(3)-27÷2
×
÷(-24).解:(1)(-24)÷(-2)×
=12×
=-10.(2)(-28)÷3×
=(-28)×
×
=-
.(3)-27÷2
×
÷(-24)=-27×
×
×
=
.4.观察下列解题过程.计算:
÷
.解:原式=
÷1
-
÷
-
÷
=
×
-
×
-
×
=-
+1+
=2.你认为以上解题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解:解题过程是错误的,因为除法不满足分配律,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正确的解法是:原式=
÷
=-
×
=-3.五、布置作业课本P40习题1.5A组第9、10题六、板书设计 1.5.2有理数的除法(二)1.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2.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例题当堂检测…………………………七、教学反思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与归纳,增强学生的自学与理解能力.优点:在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时,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结论和方法,然后进行大量的重复性练习,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思索、判断,自己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能力的目的.缺点:教学过程中应把有些活动的思考与讨论作为作业预先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思考、组织和表达的机会,其合作及交流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1.5.2有理数的除法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说明,归纳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湘教版七年级上册1.6 有理数的乘方优秀两课时教案,文件包含同步教案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61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教案doc、同步教案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62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教案doc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湘教版七年级上册1.4.1有理数的加法优质两课时教案设计,文件包含同步教案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11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案doc、同步教案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12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教案doc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