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5.1认识=、>和< 教案
展开5.5.1认识=、>和<
年级 | 一 | 学科 | 数学 | 主题 | 认识=、>和<
| 主备教师 |
| |
课型 | 新授 | 课时 | 1 | 时间 |
| 导学教师 |
| |
教学目标 |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和<表示的意思及用法,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2、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喜爱学习数学。 | |||||||
教学 重、难点 | 学会用=、>和<表示两数关系 | |||||||
导学方法 | 通过实践,引导交流,合作探究 | |||||||
导学步骤 | 导学行为(师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学教师复备 | |||||
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 老师看大家课前准备做的非常棒。这是同桌的两个小朋友的文具盒,哪个文具盒里的笔多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较谁多谁少,板书课题:认识=、>和<
| 从谈话入手引入新课,同时强化对学习习惯的培养。 |
| |||||
新知探索
例题 精讲 |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哪些小动物?有一天,森林里热闹了起来,原来呀——“森林运动会”开幕了。 提问:瞧,有哪些队的小动物参加了比赛?你能知道他们每队各有多少名队员吗? 小猴队和小兔队哪队小动物多?
小猴队和小兔队哪队小动物多? 让我们将它们排一排、比一比就知道了。 提问:小兔队有几只?(4只) 小猴队有几只?(4只) 提问:一个对一个地比,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呢?(小兔和小猴同样多;4个对4个正好同样多;4和4相等……) 提问:4和4相等,我们可以在4和4中间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猜一猜,再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讨论交流,说明:像“=”这样的符号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它的名字叫等号,4=4读作:4等于4。 学生齐读,观察“=”号的写法。(上下两横对齐一样长) 教师示范写法,学生描红。 教师先拿出3根红铅笔,又拿出3根蓝铅笔,大家比比看,谁多? 教学“>”。 讲述:小兔队和小猴队同样多,现在再让我们看看松鼠队和小熊队的情况。出示松鼠的只数,再一一对应显示出小熊的只数,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松鼠队比小熊队多;小熊队比松鼠队少等) 提问:从图中看出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几比几多? 提问:4和4同样多,我们可以用等号来表示,那么5比3多,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猜一猜,再看书上是怎么告诉我们的。) 学生猜一猜,找一找,相互交流。 说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另一位新朋友(板书>),它的名字叫“大于号”,5>3读作:5大于3。 提问:让我们仔细瞧瞧,>长的是什么样子?学生汇报。 提问:你们能用手势做出>的样子吗? 学生用食指和中指做出>。 提问:让我们闭起眼睛想一想>的哪一边对着的数大,哪一边对着的数小呢?(学生讨论交流) 用同样的方法教学“<”。 教学>和<的写法 教师范写,学生在书上描红。 有的同学说,老师,我分不清哪个是哪个,不急,老师教给大家一首儿歌: 大于号,小于号; 开口跟着大数跑, 尖尖对着小数笑, 两边相等画等号。 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位新朋友?你有什么收获?请你家去把今天学习的知识和爸爸妈妈交流一下好吗?
|
以有趣的森林运动会为情景,学生学习兴趣高涨。
通过排和比,获得对“同样多”“多”“少”的体验。
在例题的学习中,通过不同动物只数的比较,抽象出数的大小关系。在这里,我们要让学生掌握比较两种物体数量的多少,基本方法是一一对应。
|
| |||||
课堂检测 | 1、 看图比较大小。 指名说说比较大小时的思考过程。 答案:3<4 4>3 2、 请同桌俩先说一说,再做。 答案:2<3 5>4 3、 答案:3<5 不够 4、 学生自主练习 5、 趣味数学。 学生交流,老师予以点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做法。
|
鼓励学生思考和交流,初步体验结果的不确定性。
|
| |||||
总结提升 |
儿歌: 大于号,小于号; 开口跟着大数跑, 尖尖对着小数笑, 两边相等画等号。
| |||||||
板书设计 | 认识=、>和< 4=4 5>3 3<5 | |||||||
本课作业 | 家去把今天学习的知识和爸爸妈妈交流一下 | |||||||
本课教育评注(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 在例题的学习中,通过不同动物只数的比较,抽象出数的大小关系。在这里,我们要让学生掌握比较两种物体数量的多少,基本方法是一一对应。 | |||||||
【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7.1 认识10 教案: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7.1 认识10 教案,共3页。
【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 认识6-9 教案: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 认识6-9 教案,共3页。
【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5.2认识=、>和<练习 教案: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5.2认识=、>和<练习 教案,共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