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案】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第一单元--表内乘法(一)(第3课时) 教案
展开乘法的初步认识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也是对今后学习表内乘除法及多位数乘除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乘法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新认知的内容,如果将抽象的概念意义渗透到形象、直观、简单的操作活动中,那就能帮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了。在这种情况下,教材十分重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中具体活动情景,首先为学生安排了他们熟悉的反映校园环境和校园生活的情景图,一方面使学生有亲切感,更重要的是这幅图为学生提供了素材,显示出生活中有许多那样一组一组出现的数量,并且每一组的数量是相同的,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同时也蕴涵了相同加数的因数。教材例1的情境图是排列有序的树苗,问题是共植了多少棵树?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之下,逐步明白乘法的含义,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帮助学生建立乘法的概念。
(2)学情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
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学生通过“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引导他们去想更好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
(3)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和儿童的认知特点,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体会乘法算式的简便性。
2.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 过程与方法:
帮助学生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了解同一问题可以 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
2.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3.学会欣赏自己,欣赏别人。
(4)重点、难点
重点: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2.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难点:
感受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5)说教法、学法。
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新课改的要求,我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同时注重运用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进行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我让学生采用观察法、沉思法、探究法、总结法、模仿法来学习。
(6)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体现新课标精神,按照直观感知—表象认识—概念形成—拓展运用的规律组织教学。因此我安排了以下七个教学环节:
1.新课导入2.探究新知3.巩固新知4.达标反馈5.课堂小结6.布置作业7.板书设计
低年级学生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直观教学和学生的实践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要特别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学习知识。所以整节课我打算用20分的时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去探究乘法产生的过程。学生理解了乘法含义后,安排形式多样,灵活有趣的巩固练习,巩固练习要用15分。剩下大约5分时间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对乘法的认识。下面我详细说一下每一个教学环节。
1.新课导入
低年级学生对直观的图片非常感兴趣。教育和心理学巨匠皮亚杰认为,儿童在理解乘法过程中,其数学思维发生了重要变化,教科书应该提供合乎儿童认知特点的知识和丰富的学习情境。
因此一上课我就课件展示出教材第一页上的情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并说出发现了哪些内容,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有的学生采用一个一个数的方法,有的学生采用列加法算式计算得出结果的方法。在这里,教师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采用有利于引出乘法的方法来数数。如:图中上面小男孩说:“每层楼有9扇窗户,3层楼有多少扇窗户”的问题,有的学生采用一层一层的数,即有1个9,2个9,3个9。在这里要特别注意让学生数数的过程,充分尊重学生对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不必强求一致。无论学生是通过一个一个地数来解决问题,还是用连加计算来解决问题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他们用的方法比较麻烦,并由此产生新的学习需求。
接着课件展示出中间同学踢毽子的画面,接着跟出的问题是:同学们,如果有这样的10组同学踢毽子,你能不能写出算式,并算出得数来?
学生在本子上开始写算式和计算结果。用了大约1分钟的时间学生就写出来了,教师及时进行了表扬。接着抛出第二个问题:如果有100组同学踢毽子,你能不能写出算式,并算出得数来?
部分同学开始快速写算式,部分同学,开始嚷嚷:“老师,太麻烦了,得用很长的时间!”
听了这部分同学的话,开始写的那部分同学也停下了手中的笔,这时候,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得议论起来。到了这里,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这时,老师抛出第三个问题,大家都觉得麻烦,那有没有简便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一下子激发了学生探求简便方法的兴趣和渴望。进而引出例1的教学。
2、探究新知。
建构主义认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学习者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
课件展示教材第2页例1植树的情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提问: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么解决问题。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习,有的学生还可能采用数数的方法算出共植了多少棵树。有的学生会一行一行的数,如:1个8,2个8,3个8……,或者1个4, 2个4,3个4……,这两种数法,有的学生会直接列出加法算式得出结果。不论哪种方法,老师都给予肯定,并把算式板书出来。
8+8+8+8=32(棵)
4+4+4+4+4+4+4+4=32(棵)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启发引导学生说出:这两个算式都是连加法,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结果相同等等。
然问向学生提问:“这两个算式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
启发学生说出:4个8相加和8个4相加。老师引导:“像这样几个几相加的连加算式,在书写上十分不方便,所以数学家们就想出了一种简便的方法计算,就是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乘法。”并板书。
揭示课题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
这个时候,老师问4个8相加和8个4相加用乘法怎么样表示呢?请同学们看黑板老师教乘法算式的写法:4个8相加可以在4和8之间写一个乘号,8个4相加,可以在8和4之间写一个乘号。
板书:
8×4=32(棵) 4×8=32(棵)
告诉学生:“×”叫做“乘号”,并板书。然后让学生观察乘号像什么,可能学生会说像错号,像汉语拼音字母里的x等等。这样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深理解,加深学生对乘号的记忆。
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一下,用加法算和用乘法算有什么不同?使学生认识到从书写形式上看,乘法比连加更简便,同时乘法也是实际生活数学应用必须的。
下面老师教学乘法算式的读法。对照乘法算式教读:
4×8=32 读作4乘8等于32
8×4=32 读作8乘4等于32
趁热打铁,让学生试着把前面板书的几道加法题,改成乘法算式。这也算是一个小练习吧。
3.巩固新知
我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把教材上的课堂活动,作为练习处理。
教科书课堂活动第1题,我采用了教师出示卡片,让学生采用开火车、抢答等不同的形式,让学生看算式读出乘法算式。教科书课堂活动第2题,我采用同桌合作,一人说算式,一人摆小棒,然后交换角色进行。课堂活动第3题,我采用
同桌合作,一人摆小圆片,一人说乘法算式,然后交换角色进行。
4.达标反馈
我设计了两道题,第一道是:把下列加法算式改写乘法算式,并写出结果。
第二道是:填一填。
5.课堂小结
我就抛出一个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这是一个开放式提问,学生们各抒己见,大谈自己的收获,无论多少收获,都是值得肯定的。
6.布置作业:
这部分我共设计了四道题,分别是:1.看图写算式;2.写出乘法算式,再读一读;
3.练习一第四题:看图填数;4.练习一第五题:先填空,再写乘法算式。
7.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9+9+9=27(扇) 8+8+8+8=32(棵)
5+5=10(棵) 4+4+4+4+4+4+4+4=32(棵)
2+2+2=6(人) 用乘法算:
8+8+8=24(人) 8×4=32(棵)读作:8乘4等于32
4×8=32(棵)读作:4乘8等于32
相同加数相加,用乘法计算简便。
简洁而又提纲挈领的板书不仅是本节教学内容的精华,而且也会使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一目了然,因此,把课题写在主板书的最上面,它告诉了孩子们本节课的中心内容,下面是连加算式跟乘法算式对照,这样的设计不仅美观,而且有层次的呈现了知识产生的过程。这样的板书简洁、明了。
(四) 教学资料链接:
加减乘除的来历
加减号“+”“-”,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了这两个符号,但正式为大家公认是从1514年荷兰数学家荷伊克开始。乘号“×”,英国数学家奥屈特于1631年提出用“×”表示相乘。另一乘号“·”是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除号“÷”,最初这个符号是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流行,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也有人用分数线表示比,后来有人把二者结合起来就变成了“÷”。瑞士的数学家拉哈的著作中正式把“÷”作为除号。等号“=”,最初是1540年由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瑞柯德开始使用。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其著作中大量使用后,才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加减乘除(+、-、×(•)、÷(∶))等数学符号是我们每一个人最熟悉的符号,因为不光在数学学习中离不开它们,几乎每天的日常的生活也离不开它们。别看它们这么简单,直到17世纪中叶才全部形成。 法国数学家许凯在1484年写成的《算术三篇》中,使用了一些编写符号,如用D表示加法,用M表示减法。这两个符号最早出现在德国数学家维德曼写的《商业速算法》中,他用“+”表示超过,用“-”表示不足。到1514年,荷兰的赫克首次用“+”表示加法,用“-”表示减法。1544年,德国数学家施蒂费尔在《整数算术》中正式用“+”和“-”表示加减,这两个符号逐渐被公认为真正的算术符号,广泛采用。 以符号“×”代表乘是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首创的。他于1631年出版的《数学之钥》中引入这种记法。据说是由加法符号+变动而来,因为乘法运算是从相同数的连加运算发展而来的。后来,莱布尼兹认为“×”容易与“X”相混淆,建议用“•”表示乘号,这样,“•”也得到了承认。 除法符号“÷”是英国的瓦里斯最初使用的,后来在英国得到了推广。除的本意是分,符号“÷”的中间的横线把上、下两部分分开,形象地表示了“分”。至此,四则运算符号齐备了,当时还远未达到被各国普遍采用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