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同步练习】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同步练习】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1 分子和原子 同步练习(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同步练习】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1 分子和原子 同步练习(含答案),共8页。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一、选择题1.6000 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后( )A.分子的质量变大 B.分子的数目减少 C.分子的体积变小 D.分子间的间隙变小2.当人们走进花房闻到花香如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组成 B.分子有香味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间有间隔3.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 )A.是否能构成物质 B.化学变化中是否能再分 C.质量和体积大小 D.是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4.下列对分子的认识和说法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5.蔗糖溶解于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蔗糖分子分裂成原子 B.蔗糖分子质量变小 C.蔗糖分子体积变大 D.蔗糖分子在不断地运动6.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的茎、叶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驱蚊虫、净化空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艾草所含物质性质决定其的用途 B.芳香油挥发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C.闻到艾香是因为艾香的分子不断运动 D.芳香油的分子保持其成分的化学性质7.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 B.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将氧气制成液氧,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体积变小8.2019年12月12日,在武汉出现最早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很快,在各地出现更多确诊病例。 很多小区也严格控制人员外出,并给各户发放消毒泡腾片。我们把泡腾片加入到适量水中,喷洒到地上进行消毒时,能嗅到刺鼻的气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闻到刺鼻气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泡腾片水消毒是物理变化 C.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D.泡腾片溶于水后,可以直接抹在皮肤上进行消毒9.向盛有适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乙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搅拌均匀。另取一个小烧杯甲,加入适量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甲、乙两个小烧杯(如图)。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A.乙烧杯中的溶液变红色 B.甲烧杯中冒出气泡 C.氨气溶于水所得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色 D.证明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10.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漫漫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过许多古诗文。下列诗句中不能明显体现分子不断运动的是( )A.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D.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11.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大 B.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C.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D.吹胀气球,分子间的空隙变大12.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变化是( )A.碘受热变碘蒸汽 B.一定条件下水制成冰块 C.块状的硫碾磨成硫粉 D.加热氧化汞产生氧气13.如图是水受热蒸发的微观示意图,不能依据图示进行判断的是( )A.水分子之间有间隔 B.水分子向各个方向运动 C.水分子由氢氧原子构成 D.加热后水分子间隔变大14.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 B.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C.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 D.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15.密闭容器内的气体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都相同 B.温度一定时,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都有 C.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间距都增大 D.温度降低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都相同16.2020年2月3日葫芦岛上空出现“冰晕”奇观,“冰晕”是大气中冰晶对光线反射或折射产生的光学现象,“冰晶”是水蒸气冷却变成的固体小颗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变为冰晶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B.冰晶中分子停止运动 C.水蒸气的间隔大于冰晶 D.水蒸气与冰晶分子构成不同二、非选择题17.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世界是学习化学应掌握的重要思维方法。(1)如图所示,图中①所填的内容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过氧化氢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B.过氧化氢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18.如图的实验1、实验2两个实验是教材上册P63的探究微粒性质实验操作示意图。①根据实验1中最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说明 。②久置后的实验2中溶液变红的烧杯是 ,说明 。③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氨分子在不断运动B.浓氨水具有挥发性C.酚酞分子不运动D.酚酞分子运动慢19.《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在荒岛采用如图方法将海水淡化。(1)海水经蒸发、冷凝变为饮用水,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从微观角度分析上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蒸发时水分子体积变大B.冷凝时水分子质量减小C.蒸发时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D.冷凝时水分子间隔减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D 2.C 3.B 4.B 5.D 6.B 7.D 8.A 9.B 10.C 11.B 12.D13.C 14.D 15.B 16.C二、非选择题17.【答案】(1)离子;(2)BC。18.【答案】①酚酞做试液遇浓氨水变红;②C;氨气分子运动得快;③AB。19.【答案】(1)物理;(2)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