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1. 某同学为家人设计了4份午餐食谱,其中营养搭配最合理的是( )
A. 馒头、清蒸鲈鱼、红烧肉、鸡汤B. 米饭、红烧鲫鱼、辣椒炒肉、炒青菜
C. 椒盐大虾、小炒牛肉、烤鸭、可乐D. 面条、炒豆芽、清炒萝卜、西瓜
2. 侏儒症患者生长迟缓,身材矮小,患病的原因是患者幼年时( )
A. 生长激素分泌不足B.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C. 肾上腺素分泌不足D. 胰岛素分泌不足
3. 在临床上,大面积烧伤患者可通过输入大量( )来治疗
A. 血浆B. 红细胞C. 血小板D. 白细胞
4. 人体每天都必须排出一定量的尿液,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 肾脏B. 输尿管C. 膀胱D. 尿道
5. 如图为心脏工作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图表示心室收缩,血液泵至动脉
B. 从③流出的血液首先参与肺循环
C. 该图中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
D. 心脏四腔中流动脉血的是②和③
6. 人体某些结构在功能上往往有相似之处,下列结构与耳蜗功能最相似的是( )
A. 晶状体B. 视网膜C. 巩膜D. 视神经
7. 如图,甲和乙是人体眼的成像情况,丙和丁是两种不同的透镜,则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及矫正近视应该选择的透镜分别是( )
A. 甲和丁B. 甲和丙C. 乙和丙D. 乙和丁
8. 小张同学散步时,看见前方有“正在施工,请绕行”的标志,便绕道行走,但是宠物狗却不会这样做。其本质原因是人的大脑具有( )
A. 语言中枢B. 视觉中枢C. 运动中枢D. 听觉中枢
9. 如图表示有关结构或物质之间的关系,与图中甲、乙、丙、丁能依次对应的项( )
A. 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B. 激素、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维生素
C. 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泡D. 神经元、细胞体、树突、轴突
10. 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在分解时会产生许多代谢废物,正常情况下排出代谢废物依赖的器官有( )
①肺②胃③肾脏④皮肤⑤大肠和肛门
A. ①③④B. ①②③④C. ①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
11. 人体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下列生理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皮肤、黏膜等抵御病原体的攻击B. 体液中杀菌物质消灭病原体
C.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并将之消化D. 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免疫反应
12. 患有肝炎的病人常常会对油腻的食物感到恶心,难以消化,其主要是因为在消化过程中下列哪个过程受到影响?( )
A. 淀粉→麦芽糖B. 蛋白质→氨基酸
C. 脂肪→脂肪微粒D. 脂肪微粒→甘油和脂肪酸
13. 为了全民健康,我国为公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这一预防措施以及接种疫苗后人体产生的特殊物质分别是( )
A. 保护易感人群、抗体B. 保护易感人群、抗原
C. 控制传染源、抗原D. 控制传染源抗体
14. 如图a、b表示物质(或结构),M表示结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a为淀粉,b为麦芽糖,则M为口腔
B. 若a为静脉血,b为动脉血,则M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C. 若a、b均为动脉血,则M可能为肾小球
D. 若a为蛋白质,b为氨基酸,则M为胃
15. 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体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多于二氧化碳
B.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依靠气体扩散作用完成的
C. “食不言”的原因是避免吞咽时说话导致食物进入气管
D. 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了气流通畅
16. 血管分布在全身各处,是血液流动的管道。以下关于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动脉管壁弹性大,血液流速快B. 静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C. 毛细血管壁由单层细胞构成D. 肺动脉中的血液含氧丰富
17. 人突然从低海拔处上升到高海拔处,鼓膜会感觉不适,可通过做咀嚼运动或大口呼吸等来缓解,原因是( )
A. 分散注意力,放松鼓膜B. 疏通咽鼓管,改变中耳压力
C. 缓解不适,放松咽喉部肌肉D. 关闭咽鼓管,减小耳腔压力
18. 人喝进体内的水,有一部分会随尿液排出。这部分水一定不会经过( )
A. 肾静脉B. 肺泡外毛细血管C. 肺静脉D. 下腔静脉
19. 如图1、2分别表示人体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的变化曲线、膈肌的状态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段和cd段曲线都表示吸气
B. 当膈肌由A向B变化时,膈肌舒张
C. a~b~c段曲线表示进行了两次呼吸
D. ab段曲线对应的膈肌状态是收缩,如图2中A所示
20. 关于安全用药,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①用药前首先明确病情、病因
②刚过期的药还可服用
③感冒后想快点好,可自行增加用药量
④“是药三分毒”,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A. ②③B. ①②C. ①④D. ③④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
21. 青春期是人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第二个生长期,更是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合理的营养会促进中学生的大脑功能和智力发育。大量的实验表明,通过调整饮食可迅速改善大脑的工作状态,尤其是缓解大脑的疲劳,结合如图进行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一,标号①、④、⑥所示器官属于消化系统的 ______ ,其中 ______ (填名称)所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
(2)如图一,粪便的形成场所是【 ______ 】(填序号)。
(3)中学生生长发育快,身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离不开蛋白质的作用。该物质的消化过程符合图二中的曲线 ______ ,且最终消化成可以被吸收的 ______ 。
(4)若某地区儿童易得佝偻病,他们除了补充特定的无机盐,还需要补充适量的 ______ 。
22. 2020年5月27日11时03分,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致敬珠峰精神,致敬攀登者,愿每个人都勇于攀登自己心中的“世界之巅”。在登山过程中,队员机体进行着一系列调节活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登山者能够看到珠峰,是因为光线会依次经过图甲,最终在[3] ______ 上成像,并通过视神经将信息传给图丙中A的一定区域形成了视觉。
(2)在向珠峰进发的进程中,登山者始终能看清珠峰,这是由于图甲中眼球的[ ______ ](填序号)调节的结果;雪山上光线强烈,登山者必须佩戴墨镜,戴上墨镜后,瞳孔会 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图乙所示的结构叫反射弧,该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______ 。
(4)登山时手臂不慎刮伤,缓慢流血并感到疼痛。若图乙中②因意外发生损坏,手臂刮伤后还能否发生缩手反射? ______ (填“能”或“否”), ______ (填“有”或“无”)疼痛。
(5)登顶成功后,队员们击掌相庆,心潮澎湃,激动落泪。这一过程中,队员们的表现是由于人体神经调节和 ______ 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23. 如图为人体部分血液循环过程示意图,以及某健康人肾单位中不同部位的液体所含成分比较,序号表示人体内的某些器官或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③与①相比,血液中氧气 ______ (填“增加”、“减少”“不变”,下同)二氧化碳 ______ ,尿素 ______ 。
(2)②处的流着 ______ (“动脉血”或“静脉血”)。
(3)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表格中的液体 ______ (填“甲”“乙”或“丙”)为原尿。
24. 如图为消化、呼吸、泌尿、循环四大系统的关系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人溺水后死亡主要是影响了图中哪个生理过程【 ______ 】(填序号)。
(2)氧气经过①②过程进入C系统,依靠 ______ 的运输,最终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代谢。
(3)人体完成过程③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 。一位新冠肺炎轻症患者服用了几粒胶囊类药物,药物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 ______ (腔室)。
(4)血液能够在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主要是依赖循环系统中 ______ 的搏动提供动力。
(5)若检测某人尿液有葡萄糖,则可能是D系统中 ______ 结构病变导致。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5. 为了研究免疫的发生,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
步骤一:取10只小白鼠做实验,平均分成甲、乙两组。步骤二:取活的肺炎双球菌注入甲组的小白鼠体内;取加热杀死的肺炎双球菌注入乙组的小白鼠体内,2周后再取活的肺炎双球菌注入乙组的小白鼠体内,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实验中, ______ 是实验组。
(2)在步骤一中,6只小白鼠的健康状况是否要一样? ______ 。(填“是”或“否”),这样做是为了 ______ 。
(3)甲、乙两组均要多只小白鼠,是为了 ______ 。
(4)将加热杀死的肺炎双球菌注入小白鼠的体内,从免疫角度,肺炎双球菌相当于 ______ 。
(5)将另外一种致死病菌注入经乙组处理的小白鼠体内,小白鼠是否能够存活?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馒头主要提供淀粉等,清蒸鲈鱼、红烧肉、鸡汤主要提供蛋白质和脂肪,此食谱无蔬果类,不能提供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不合理,A错误。
B、米饭主要提供淀粉等,红烧鲫鱼、鸡肉主要提供蛋白质和脂肪,青菜主要提供维生素,较合理,B正确。
C、椒盐大虾、小炒牛肉、烤鸭主要提供蛋白质和脂肪,此食谱无淀粉类和维生素类的食物,营养不全面,C错误。
D、面条主要提供淀粉类,素炒豆角、萝卜、西瓜等主要提供维生素,无蛋白质和脂肪等,此食谱营养不全面,D错误。
故选:B。
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
关键点:食谱中的食物要能提供全面、合理的营养物质.要均衡膳食.
2.【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激素对人体的调节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生长激素的调节作用。
【解答】
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但是智力一般是正常的,这叫侏儒症。
A、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但是智力一般是正常的,这叫侏儒症,故A正确;
B、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叫呆小症,故B错误;
C、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儿茶酚胺激素。当人经历某些刺激(例如兴奋,恐惧,紧张等)分泌出这种化学物质,能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促进糖原分解并升高血糖,促进脂肪分解,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兴奋性增高,传导加速,使反应更加快速,警觉性提高,C错误;
D、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故D错误。
故选A。
3.【答案】A
【解析】解:身体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其伤面有大量液体渗出,患者丢失的主要是血浆,如果输全血,可能使体内红细胞浓度过高,增加血液的粘滞性而影响血液循环,所以输入血浆。
故选:A。
输血时不一定都是输全血,临床上要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
关键点:输血时不一定都是输全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4.【答案】A
【解析】解:肾是主要的排泄器官,它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A、肾小球是个毛细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当血液通过入球小动脉到达肾小球的毛细血管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剩下的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故符合题意。
B、尿液在肾内形成后,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所以输尿管的作用是输送尿液,故不符合题意。
C、尿液经输尿管输送到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所以膀胱的作用是暂时储存尿液,故不符合题意。
D、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壁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肾脏的功能,首先了解肾脏的结构。
对于肾脏的功能,应结合着肾脏的结构掌握。
5.【答案】D
【解析】解:A、由图可知,心室正处于收缩状态,心房舒张,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心室里的血液进入动脉,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液回流心房,A正确;
B、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中的毛细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因此,有③右心室流出的血液首先参与肺循环,B正确。
C、图中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血液由心室泵入动脉,C正确;
D、心脏的四个腔中,左侧心脏流的是动脉血,右侧心脏的是静脉血,因此,①②流的是动脉血,③④流的是静脉血,D错误;
故选:D。
心脏的结构如图:①左心房、②左心室、③右心室、④右心房。只有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左心房与左心室相通,右心房与右心室相通,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不能倒流。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心脏的结构特点和血液循环。
6.【答案】B
【解析】解:人体视觉的形成是这样的: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可见,眼球的结构中对光线敏感,能感受光刺激的结构是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
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是声波进入中耳的通道;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鼓膜受到声波的作用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震动;内耳包括耳蜗和半规管,耳蜗接受声波并产生神经冲动,半规管,感受头部的位置变动并产生神经冲动。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位于耳蜗中。
故选:B。
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玻璃体是透明的胶状物。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位于耳蜗中。据此解答。
明确视觉感受器在视网膜上。
7.【答案】D
【解析】解:根据分析可知,乙图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表示近视,应佩戴凹透镜进行校正;图甲表示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即折光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会聚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
故选:D
解答本题需掌握:①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②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③图示甲表示远视,乙表示近视,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中考的热点.
8.【答案】A
【解析】解: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中枢,动物没有语言中枢,因此动物只能对各种具体的刺激做出反射,人类除了对具体信号的刺激发生反应外,还能对由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建立人类特有的反射,这类反射的建立与人类的大脑皮层中具有语言中枢有关。
故选:A。
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上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
此题考查了人类特有的中枢:语言中枢。
9.【答案】D
【解析】解:A、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错误。
B、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物质,包括性激素、胰岛素等激素,不包括维生素,维生素不是激素,错误。
C、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但不包括肺泡,且气管、支气管和肺泡不是并列关系,错误。
D、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两部分,三者从属于神经元,正确。
故选:D。
观图可知甲包含乙、丙、丁,甲和乙、丙、丁是从属关系;乙、丙、丁是并列关系。根据题意分析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正确的识图和熟练的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
10.【答案】A
【解析】解: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在分解时会产生许多废物,正常情况下排出废物依赖的器官有①肺 ③肾脏 ④皮肤
故选:A。
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
要注意排便和排遗的区别,排泄排出体外的是细胞代谢的终产物,排遗排出去的是食物残渣。
11.【答案】D
【解析】解:ABC、皮肤和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属于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免疫反应,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选:D。
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掌握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C
【解析】解:脂肪的消化始自小肠,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脂肪的酶,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增大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肝炎患者的肝脏分泌胆汁的能力差,影响了脂肪的消化,因而肝炎患者厌食油腻的食物。而把脂肪微粒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是胰液和肠液的消化作用。
故选:C。
食物中含有的大分子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必须在消化道内在消化液的参与下被分解成小分子的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人体消化道吸收。
胆汁中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脂肪的消化离不开胆汁。
13.【答案】A
【解析】解:疫苗是灭活的病原体;疫苗保留了病原菌的抗原性,人体注射疫苗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使人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由于这种免疫力是后天获得的,并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进行预防接种的目的是提高人们对某种传染病的抵抗力,在传染病的预防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因此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接种后人体产生的特殊物质是抗体。
故选:A。
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
了解疫苗的相关知识,掌握接种疫苗产生免疫力的原理,结合题意,即可正确答题。
14.【答案】D
【解析】解:A、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若a为淀粉,b为麦芽糖,则M为口腔。A正确;
B、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所以若a为静脉血,b为动脉血,则M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B正确;
C、若a、b均为动脉血,则M可能是肾小球,也可能是左心房、左心室,C正确;
D、蛋白质开始在胃内被初步消化胃多肽,最后在小肠内分解为氨基酸,因此,若a为蛋白质,b为氨基酸,则M为小肠,D错误。
故选:D。
淀粉开始消化的部位是口腔,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胃,脂肪开始消化的部位是小肠,且淀粉、蛋白质、脂肪这三种物质都能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营养物质消化的场所以及血液循环等。
15.【答案】B
【解析】解:A.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约占16%、氮气约占78%,二氧化碳约占1%,因此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多于二氧化碳含量,A正确。
B.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依靠呼吸运动完成的,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是依靠气体扩散作用完成的,B错误。
C.“食不言”的原因是避免吞咽时说话,会厌软骨不能及时盖住喉口导致食物进入气管,C正确。
D.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D正确。
故选:B。
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的全过程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掌握呼吸的过程及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D
【解析】A、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A正确;
B、在我们人的四肢的静脉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B正确;
C、毛细血管的管壁最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C正确;
D、由分析可知:肺动脉内流动含氧较低的静脉血。当血液经过肺部的毛细血管后,肺静脉里面流含氧丰富的动脉血,D错误。
故选:D。
肺动脉内流动含氧较低的静脉血。这些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所以,肺静脉里面流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正确识记并理解血管的类型的特点、肺循环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B
【解析】解: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在短时间内突然从低海拔上升至高海拔处,外界气压也发生巨大变化,而鼓膜内的气压不变,因此容易造成不适。需要张大嘴做咀嚼运动,并大口吞咽空气,这样做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解除不适。因此,“人突然从低海拔处上升到高海拔处,鼓膜会感觉不适,可通过做咀嚼运动或大口呼吸等来缓解”,原因是疏通咽鼓管,改变中耳压力。
故选:B。
咽鼓管是咽与鼓室相连的通道。鼓膜外通过外耳道与外界相通,鼓膜内(中耳的鼓室)通过咽鼓管与咽、口腔相通。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这样保护鼓膜的原因。
18.【答案】A
【解析】解:人喝进体内的水在消化道处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随血液循环流动的路线是小肠毛细血管→小肠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肾动脉→肾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过滤作用(流出血液循环)肾小囊腔→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即在肾小球处,一部分水滤过到肾小囊腔成为原尿的一部分,原尿中的一部分水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随尿液排出体外,这部分水就不经过肾静脉而排出了体外。
故选:A。
(1)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
(2)人喝进体内的水被消化道吸收进入了血液循环,随血液循环流至肾脏的一部分水可能随尿液排出了体外。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营养物质的吸收、血液循环的途径和尿的形成过程,
19.【答案】A
【解析】解:A、ab段和cd段曲线都是肺容积变大,都表示吸气过程,A正确;
B、膈肌由A向B变化时,膈的顶端下降,表示膈肌收缩,B错误;
C、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所以ac段曲线表示完成了一次呼吸,C错误;
D、ab段曲线表示肺容积变大,对应的膈肌状态是收缩,膈肌收缩时,膈的顶端下降,如图2中B所示,D错误。
故选:A。
(1)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体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体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2)膈肌收缩时,膈的顶端下降。
理解掌握呼吸运动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20.【答案】C
【解析】解:①用药前首先明确病情、病因,正确;
②刚过期的药已经失去药效,不可服用,错误;
③用药要针对不同的病情,适当选用,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不可自行增加用药量。错误;
④“是药三分毒”,要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合理用药,正确。
故选:C。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熟记安全用药的常识以及重要性.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如果应用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则有可能危害健康。
21.【答案】消化腺 肝脏 ⑧ 乙 氨基酸 维生素D
【解析】解:(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图中①是唾液腺,④是肝脏,⑥是胰腺,它们都属于消化系统中的消化腺。④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
(2)粪便是不能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残渣,⑧大肠是粪便形成的场所。
(3)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大。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多肽,然后在小肠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因此图二中曲线乙代表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4)含钙的无机盐或维生素D缺乏,儿童会患佝偻病,成人易患骨质疏松症。所以某地区儿童易得佝偻病,他们除了补充特定的无机盐,还需要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
故答案为:(1)消化腺;肝脏
(2)⑧
(3)乙;氨基酸
(4)维生素D
图一中①唾液腺,②口腔、③食管、④肝脏、⑤胃、⑥胰腺、⑦小肠、⑧大肠和⑨肛门。图二中甲代表淀粉的消化,乙代表蛋白质的消化,丙代表脂肪的消化。
关键是熟练掌握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22.【答案】视网膜 6 变大 神经元(神经细胞) 否 有 激素
【解析】解:(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3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A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2)瞳孔的变化是随着光线的强弱而变化的,在眼球的结构中,瞳孔是光线进出的通道.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是变小的,以避免过强的光线刺伤了眼睛;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是变大的。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远物时,正好相反。因此,在向珠峰进发的进程中,登山者始终能看清珠峰,这是由于图甲中眼球的6晶状体调节的结果;雪山上光线强烈,登山者必须佩戴墨镜,戴上墨镜后,瞳孔会变大。
(3)图乙所示的结构叫反射弧,该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支的树突。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作神经末梢。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神经元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刺激,并传导神经冲动。
(4)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再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可见痛觉形成的途径是:⑤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⑥白质→A大脑。人体在完成一项反射活动时,必须保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反射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因此若图乙中②传出神经因意外发生损坏,手臂刮伤后就不能发生缩手反射。由于传入神经完好,感受器产生的兴奋能通过传入神经将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再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
(5)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项生命活动要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协调、配合下才能完成,使人体成为统一的整体。当人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促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因此,登顶成功后,队员们击掌相庆,心潮澎湃,激动落泪。这一过程中,队员们的表现是由于人体的神经调节和激素(内分泌)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答案为:(1)视网膜
(2)6;变大
(3)神经元(神经细胞)
(4)否;有
(5)激素
观图可知:图甲1巩膜,2脉络膜,3视网膜,4视神经,5玻璃体,6晶状体,7角膜,8瞳孔,9虹膜;图乙⑤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①效应器;图丙A大脑,B小脑,C脑干。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眼球、反射弧以及脑的结构和功能等基础知识。
23.【答案】减少 增加 减少 动脉血 乙
【解析】解:(1)血液流经肾脏,肾动脉与入球小动脉相连,内流动脉血,血液经过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交换的结果是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同时血液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形成原尿,原尿在肾小管重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重吸收回到血液中,剩下的尿素等形成尿液排出体外。综上分析可,③肾静脉与①入球小动脉相比,血液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
(2)入球小动脉和②出球小动脉之间是毛细血管相连形成的毛细血管球,血液流经肾小球时没有发生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所以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液压的动脉血。
(3)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分析可知,原尿与血浆比较,原尿中没有大分子的蛋白质,尿液与原尿比较,尿液中没有葡萄糖,所以表格中的液体乙为原尿。
故答案为:(1)减少;增加;减少
(2)动脉血
(3)乙
图可知,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静脉,④肾小囊,⑤肾小管。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肾脏的结构及尿液的形成过程。
24.【答案】① 红细胞 小肠 右心房 心脏 肾小管
【解析】解:(1)当人溺水时,水进入呼吸道阻碍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致人体缺氧而死亡。所以人一旦溺水就会有生命危险,这主要是因为①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受阻。
(2)氧气经过①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②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进入C循环系统后,依靠血液中的红细胞进行运输,最终进入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3)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绒毛壁、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肾小囊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物质的透过,这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一位新冠肺炎轻症患者服用了几粒胶囊类药物,药物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部病灶时,经过的路线是小肠周围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病灶,故药物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4)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5)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因此若检测某人尿液有葡萄糖,则可能是 D系统中肾小管结构病变导致。
故答案为:(1)①
(2)红细胞
(3)小肠;右心房
(4)心脏
(5)肾小管
如图为消化、呼吸、泌尿、循环四大系统的关系示意图,图中A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C循环系统,D泌尿系统。①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②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③营养物质的吸收。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知识。
25.【答案】乙 是 控制单一变量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结论更准确 抗原 不能
【解析】解:(1)实验组是指作为探究实验的一组,对照组是没有做相关的探究实验过程,只是起对照作用。本题是探究免疫的产生,所以实验中能产生抗体,有免疫功能的乙组为实验组,没有免疫功能的甲组为对照组。
(2)要探究一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就要以该因素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实验中6只小白鼠的健康状况一致就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
(3)实验动物数量太少具有偶然性,所以甲、乙两组均要多只小白鼠,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结论更准确。
(4)将杀死的肺炎球菌注射到乙组小白鼠体内,灭活的肺炎球菌相当于抗原,引起小鼠产生特性性免疫。
(5)将另外一种致死病菌注入经乙组处理的小白鼠体内,小白鼠不能存活。乙组处理时注射的为杀死的肺炎球菌,引起机体产生只针对肺炎球菌的抗体。小鼠体内没有针对另外一种致死病菌的抗体,所以,注射另外一种致死病菌会引起小鼠死亡。
故答案为:
(1)乙;
(2)是;控制单一变量;
(3)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结论更准确;
(4)抗原;
(5)不能。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解答此题要掌握对照实验的原则、传染病与免疫的相关知识。
液体
蛋白质/g
葡萄糖/g
尿素/g
甲
8.5
0.1
0.03
乙
微量
0.1
0.03
丙
0.0
0.0
0.03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