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有理数的乘法 培优卷(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717510/0-169229308100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3 有理数的乘法 培优卷(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717510/0-169229308104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3 有理数的乘法 培优卷(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717510/0-169229308107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2.3 有理数的乘法同步测试题
展开2.3有理数的乘法培优
一、单选题
1.已知,,的积为负数,和为正数,且,则的值为( )
A. B.,2 C.,, D.,,,
【答案】A
【分析】
先判断出的符号,再化简绝对值运算即可得.
【详解】
的积为负数
的符号为三负或两正一负
的和为正数
的符号为两正一负
因此,分以下三种情况:
(1)当时
(2)当时
(3)当时
综上,的值为0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化简,依据已知条件,判断出的符号是解题关键.
2.计算=( )
A.612 B.612.5 C.613 D.613.5
【答案】B
【分析】
对每个括号里面的式子计算得数,找出规律,根据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
=
=
=612.5.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加法、乘法运算,发现规律,并用公式1+2+3+4+…+n=计算是解题关键.
3.若,则必有( )
A.x、y异号 B.x、y异号或 x、y中至少有一个为0
C.x、y中至少有一个为0 D.x、y同号
【答案】B
【解析】
因为任意两个数积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
所以,则,即是非正数,
又因为,
所以是非正数,
所以异号或中至少有一个是0.
故选B.
4.从1、2、3、4、…、100共100个正整数中取出若干个数,使其中任意三个数a、b、c,都有,则最多能取出( )个数.
A.50 B.76 C.87 D.92
【答案】D
【分析】
如果有1,则无法取其他所有的数2、3、4、5…,如果取了3,不能取所有3的倍数6、9、12、…,由此可知从大数开始取,按此规律解答问题.
【详解】
解:由题意可知:
∵1与任何数的乘积都等于它本身,∴1可以取;
100=2×50,99=3×33,...,90=9×10,
∴将2~9拿去,剩下的数满足题意,
则最多能取出100-(9-2+1)=92个数,
故选D.
【点睛】
此题不仅考查了整数问题,还考查了逻辑推理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从大数分析,容易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5.容器中有A,B,C 3种粒子,若相同种类的两颗粒子发生碰撞,则变成一颗B粒子;不同种类的两颗粒子发生碰撞,会变成另外一种粒子.例如,一颗A粒子和一颗B粒子发生碰撞则变成一颗C粒子.现有A粒子10颗,B粒子8颗,C粒子9颗,如果经过各种两两碰撞后,只剩1颗粒子.给出下列结论:
①最后一颗粒子可能是A粒子
②最后一颗粒子一定是C粒子
③最后一颗粒子一定不是B粒子
④以上都不正确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A.① B.②③ C.③ D.①③
【答案】D
【分析】
将问题抽象为有理数的符号法则即可解决.
【详解】
解:③∵相同种类的两颗粒子发生碰撞,则变成一颗B粒子;不同种类的两颗粒子发生碰撞,会变成另外一种粒子,
∴设B粒子为1,A、C粒子为-1,碰撞为乘法运算,
∴=-1,
故最后一颗粒子一定不是B粒子,
∴③是正确的;
①10颗A粒子,8颗C粒子,8颗B粒子,同种粒子两两碰撞,得到13颗B粒子,再所有B粒子一一碰撞,得到一颗B粒子,和剩下的1颗C粒子碰撞,得到A粒子,
∴最后一颗粒子可能是A粒子;
∴①是正确的,②是错的.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符号法则,读懂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那么都为零 B.如果,那么不都为零
C.如果,那么都为零 D.如果,那么均不为零
【答案】A
【分析】
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和性质,以及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判断即可.
【详解】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知时,那么都为零,故正确;
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可知若ab≠0,a、b均不等于0,故不正确;
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如果,那么a=0或b=0或a、b都为0,故不正确;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知,那么至少有一个不为0,故不正确.
故选: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关键是会分类讨论,会根据性质判断特殊情况,有一定的难度.
7.若=2,则x2+x-2的值是( )
A.4 B. C.0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倒数的意义,求出x=,然后代入后根据负整指数幂可求解得原式=.
故选B.
8.有2006个数排成一行,其中任意相邻的三个数中,中间的数等于它前后两数的和,若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都是1,则这2006个数的和等于( )
A.2006 B.-1 C.0 D.2
【答案】D
【分析】
先根据题意找出一般规律,再根据有理数的乘法与加减法进行计算即可得.
【详解】
由题意得:这2006个数是以循环往复进行排列的,
因为,
所以第2005个数为1,第2006个数为1,
所以这2006个数的和为,
,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与加减法的应用,依据题意,正确找出一般规律是解题关键.
二、填空题
9.已知a、b互为相反数且a≠0,c、d互为倒数,m的绝对值是最小的正整数,则的值为________.
【答案】0或-2
【分析】
a、b互为相反数且a≠0,c、d互为倒数,m的绝对值是最小的正整数,可分别求得a+b=0,cd=1,m=±1,代入求值即可.
【详解】
∵a、b互为相反数且a≠0,
∴a+b=0,
又∵c、d互为倒数,m的绝对值是最小的正整数,
∴cd=1,m=±1,
∴
∴原式=0或-2.
故填0或-2.
【点睛】
本题考查代数式求值, 相反数, 绝对值, 倒数.能根据互为相反数的数和为0,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积为1,得出a+b=0,cd=1,能根据绝对值的定义求出m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0.①若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这两个数一定是一个正数,一个负数; ②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不小于这个数; ③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它们的商为-1; ④一个正数一定大于它的倒数;上述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答案】②
【详解】
根据0的相反数为0,可知①不正确;根据一个正数的绝对值等于本身,0的绝对值为0,一个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可知②正确;当互为相反数的两数为0时,没有商,故③不正确;根据乘积为1的两数互为倒数,可由的倒数为2,知一个正数的倒数不一定大于本身,故④不正确.
故答案为②.
11.如果有4个不同的正整数、、、满足,那么的最大值为_____.
【答案】8078
【分析】
根据、、、是四个不同的正整数,可知四个括号内是各不相同的整数,结合乘积为8,进行分类讨论.
【详解】
解:∵、、、是四个不同的正整数,
∴四个括号内是各不相同的整数,
不妨设,
又∵,
∴这四个数从小到大可以取以下几种情况:①-4,-1,1,2;②-2,-1,1,4.
∵=,
∴=8076-,
∴当越小,越大,
∴当=-4-1+1+2=-2时,
取最大值=8076-(-2)=8078.
故答案为:8078.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根据题意得出四个括号中的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设有理数、、满足及,若,,则的值为__________.
【答案】28
【分析】
根据题意,利用及判断出a,b,c中必定是一个正数两个负数,再根据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求出x与y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求出值.
【详解】
解:∵a+b+c=0且abc>0,
∴a,b,c中必定是一个正数两个负数,
不妨设a>0,b<0,c<0,
∴x=1-1-1=-1,
∵a+b+c=0,
∴b+c=-a,
∴=-3
==1+27=28
故答案是:28.
【点睛】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和与积的性质以及绝对值的性质,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3.在一列数:,,,…,中,,,,且任意相邻的三个数的积都相等.若前n个数的积等于64,则n=__________.
【答案】18或16或23
【分析】
由任意相邻的三个数的积都相等,可推出,,,…,则可以看出,,,…,相等,,,,…,相等,,,,…,相等,因为相邻3个数之积为2,所以将这列数每3个分成一组,根据可知6组数之积为64,然后讨论第6组数据相邻的数据情况可得出结果.
【详解】
由题意得,
,,, ,…
可以推出,,,…,数列的规律为
===…==2,
===…==,
===…==4,
因为相邻3个数之积为2,所以将这列数每3个分成一组,根据可知6组数之积为64,则n=18时,满足题意;
由规律可得,,,∴,∴前16个数之积也是64;
由规律可得,,,,,
∴,故前23个数之积也是64;
综上,所以答案为18或16或23.
14.用表示,例1995!=,那么的个位数字是_____________.
【答案】3
【分析】
先分别求出,,,,,的值,再归纳类推出规律,由此即可得.
【详解】
,
,
,
,
,
,
由此可知,的个位数字都是0(其中,且为整数),
则的个位数字与的个位数字相同,
因为,其个位数字是3,
所以的个位数字是3,
故答案为:3.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乘法的应用,正确发现运算的规律是解题关键.
15.若四个互不相同的正整数,,,满足,则的值为_________
【答案】20.
【分析】
根据题意确定出a,b,c,d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求出值.
【详解】
解:∵四个互不相同的正整数a,b,c,d,
∴(5﹣a)、(5﹣b)、(5﹣c)、(5﹣d)也为四个互不相同的整数,
∵4=(-1)×1×(-2)×2,只有这一种情况
∴可设,5﹣a=1,5﹣b=﹣1,5﹣c=2,5﹣d=﹣2,
解得:a=4,b=6,c=3,d=7,
则a+b+c+d=20,
故答案为:20.
【点睛】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把4拆成四个不同整数的积是解本题的关键.
16.绝对值不大于2001的所有整数的积为_______;绝对值不大于7且大于4的非负整数的和为________.
【答案】0 18
【分析】
根据绝对值的性质,任何数同0相乘都等于0,以及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进行解答.
【详解】
解:∵0的绝对值等于0小于2001,∴绝对值不大于2001的所有整数的积为0;
∵绝对值不大于7且大于4的非负整数有7,6,5,
∴7+6+5=18
∴绝对值不大于7且大于4的非负整数的和为18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有理数的加法、乘法法则,熟练掌握绝对值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要注意特殊值0.
三、解答题
17.观察下列等式=1﹣,=﹣,=﹣,将以上三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1﹣+﹣+﹣=1﹣=.
(1)猜想并写出 ;
(2)+++…+= ;
(3)探究并计算:;
(4)计算:.
【答案】(1);(2);(3);(4).
【分析】
(1)观察已知等式,进行归纳类推即可得;
(2)根据(1)中的猜想进行计算即可得;
(3)先根据乘法分配律提取,再参照(2)进行计算即可得;
(4)先根据乘法分配律提取,再参照(2)进行计算即可得.
【详解】
(1),
,
,
归纳类推得:,
故答案为:;
(2),
,
,
,
故答案为:;
(3),
,
,
,
,
;
(4),
,
,
,
,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乘法与加减法的规律性问题,依据题意,正确归纳类推出一般规律是解题关键.
18.利用运算律作简便运算,写出计算结果.
⑴
⑵
【答案】(1)-11,(2)
【解析】
试题分析:
(1)利用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将小数部分相同的数结合在一起,再根据加法法则计算即可;
(2)利用分配律计算.
解:(1)
=
=-3-8
=-11;
(2)
=
=
=.
19.(小卷《第一章综合复习》改编)若点、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则、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即.
利用数轴回答下列问题:
(1)①.数轴上表示2和5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数轴上表示和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_______.
②.若表示一个有理数,且,则_______.
③.当时,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实数、、满足,且,求的最小值.
【答案】(1)①3,;②4;③的最大值是,最小值是;(2)
【分析】
(1)①直接利用距离公式即可得答案;
②表示x与2之间的距离,表示x与-2之间的距离,画出数轴即可得出两者距离之和为4;
③将等式变形为,可理解为x与1的距离,x与-2的距离,y与3的距离,y与-4的距离,四个距离之和为10,画出数轴,易得x,y的取值范围,即可求出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根据条件找到a,b,c,-c四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表示x到a,x到b,x到-c的距离之和,画出数轴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1)①数轴上表示2和5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数轴上表示和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
故答案为3,;
②,在数轴上表示x如图所示,
表示x与2之间的距离,表示x与-2之间的距离
∴
故答案为:4;
③∵
∴
如图所示,
当时,
最小值为,
∴
当时,
最小值为
∵
∴x满足,y满足
∴的最大值是,最小值是
(2)∵,且
∴a,b,c,-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表示x到a,x到b,x到-c的距离之和
∴当时
取得最小值为
【点睛】
本题考查数轴上点之间的距离问题,将绝对值理解为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较大,考查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
20.学习了有理数乘法运算后,吴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一道题的解法:
计算:39× (-12)
解:39× (-12)
= (40-)×(-12)
=40×(-12)-×(-12)
=-480+
=-479
请你灵活运用吴老师的解题方法计算:49÷ (-)
【答案】.
【分析】
首先把49分成,把除法化为乘法,然后应用乘法分配律,求出算式的值即可.
【详解】
解:49÷ (-)=
=-400+ =
故答案是:.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要熟练掌握,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注意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21.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某市采用价格调控手段以达到节水的目的.如图所示是该市自来水收费价格见价目表.
(1)填空:若该户居民2月份用水4m3,则应收水费 元;
(2)若该户居民3月份用水am3(其中6<a<10),则应收水费多少元?(用a的整式表示并化简)
(3)若该户居民4,5月份共用水15m3(5月份用水量超过了4月份),设4月份用水xm3,求该户居民4,5月份共交水费多少元?(用x的整式表示并化简)
【答案】(1)12;(2)(5a﹣12);
(3)①当4月份得用水量少于5m3时,4、5月份共交水费为(﹣6x+83)元;
②当4月份用水量不低于5m3,但不超过6m3时,则4、5月份交的水费为(﹣2x+63)元;
③当4月份用水量超过6m3,但少于7.5m3时,则4、5月份交的水费为51元.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收费标准,求出水费即可,
(2)根据a的范围6<a<10,分段计费,未超出6 m3部分费用为:3×6=18元,超出6 m3的部分水费为:(a﹣6) ×5=(5a﹣30)元,则一共为: 18+(5a﹣30)= (5a﹣12)元,
(3)根据5月份用水量超过了4月份,得到4月份用水量少于7.5 m3,分三种情况:
①4月份用水量少于5 m3,但5月份用水量超过10 m3,
②4月份用水量不低于5 m3,但不超过6 m3,5月份用水量不少于9 m3,但不超过10m3,
③4月份用水量超过6m3,但少于7.5 m3,5月份用水量超过7.5 m3,但少于9 m3,
按照以上三种情况分别计算水费即可.
试题解析:(1)根据题意得:3×4=12(元),
(2)根据题意得:5(a﹣6)﹢6×3=(5a﹣12)(元),
(3)由5月份用水量超过了4月份,得到4月份用水量少于7.5m3,
①当4月份得用水量少于5m3时,5月份用水量超过10m3,
则4,5月份共交水费为3x+9(15﹣x﹣10)+4×5+ 6×3=(﹣6x+83)(元),
②当4月份用水量不低于5m3,但不超过6m3时,5月份用水量不少于9m3,但不超过10m3,
则4,5月份交的水费为3x+5(15﹣x﹣6)+6×3=(﹣2x+63)(元),
③当4月份用水量超过6m3,但少于7.5m3时,5月份用水量超过7.5m3但少于9m3,则4,5月份交的水费为5(x﹣6)+6×3 + 5(15﹣x﹣6)+6×3=51(元).
22.有张写着不同数字的卡片:
,,,,,,如果从中任意抽取张.
使这张卡片上的数字的积最小,应该如何抽?积又是多少?
使这张卡片上的数字的积最大,应该如何抽?积又是多少?
【答案】(1) 抽数据、、,最小值-80;(2)抽数据;;,最大值120
【分析】
(1)根据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可得应该抽取抽数据-8、5、2;
(2) 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可得抽数据-8、-3、5.
【详解】
解:抽数据、、;
;
抽数据;;,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关键是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
23.如果、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且,求式子的值?
【答案】-9
【分析】
根据、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可知:a+b=0,cd=1;根据,可知,,根据可知,m、n异号,分两种情况进行计算即可完成.
【详解】
、互为相反数,则a+b=0;、互为倒数,则cd=1,
,,则
因为
所以,m、n异号,
当m=2,n=-1时,原式=
当m=-2,n=1时,原式=
故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的意义,绝对值的概念以及有理数混合运算,属于综合题,难度较大,难点在于m、n的值的确定,熟练掌握各个知识点是解题关键.
24.三个有理数a、b、c满足abc>0,求++的值.
【答案】3或
【分析】
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分几种情况解答即可.
【详解】
解:,
,,都是正数或两个为负数,
当,,都是正数,即,,时,
则:;
,,有一个为正数,另两个为负数时,不妨设,,,
则;
综上所述,++的值为3或.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意义、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能不重不漏的分类,会确定字母的范围和字母的值是关键.
25.用简便方法计算
(1)
(2)
【答案】(1) ;(2)
【分析】
(1)将化为,式中的除法化为乘法,可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2)先计算原式的倒数,先把除法化为乘法,再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对计算的结果再次计算倒数即可.
【详解】
解:(1)原式=
=
=
=.
(2)因为原式的倒数为:
=
=
=-10.
故原式=.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1)中能将化为是解题关键;(2)中先计算原式的倒数,计算的结果再次计算倒数.
26..
【答案】-20
【解析】
试题分析:利用乘法分配律和乘法法则计算即可.
试题解析:
=
=
=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是解题关键,注意计算时的符号变化.
初中数学第2章 有理数的运算2.3 有理数的乘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第2章 有理数的运算2.3 有理数的乘法复习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浙教版第2章 有理数的运算2.3 有理数的乘法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第2章 有理数的运算2.3 有理数的乘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 有理数的运算2.3 有理数的乘法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 有理数的运算2.3 有理数的乘法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