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3 第一章 发酵工程 重点突破练(一)(word版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718679/0-169232381988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3 第一章 发酵工程 重点突破练(一)(word版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718679/0-169232381993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3 第一章 发酵工程 重点突破练(一)(word版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718679/0-169232381997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苏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课件PPT+教案+重点专练+章末测试
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3 第一章 发酵工程 重点突破练(一)(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3 第一章 发酵工程 重点突破练(一)(word版含解析),共15页。
第一章 发酵工程 重点突破练(一)题组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1.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无菌操作,现代生物学实验中的许多方面也要进行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请分析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①煮沸消毒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一部分芽孢 ②接种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③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要将容器和葡萄进行灭菌 ④培养基要进行湿热灭菌 ⑤加入培养基中的指示剂或染色剂不需要灭菌A.①② B.②④C.②⑤ D.③⑤2.如图为纯培养酵母菌的一个操作环节,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操作步骤是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B.除第一次划线外,以后的每一次划线的起点是上一次划线的末端C.图中酵母菌密度最小的是5处D.该接种方法适用于酵母菌的计数3.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后需要将试管口通过火焰,挑取菌种后需要马上塞上棉塞C.培养皿盖打开后将带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即可D.待接种环冷却后再伸入菌液中挑取菌种4.处理垃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用微生物对其进行降解,下图表示筛选高效降解淀粉菌种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多选)( )
A.图中培养基应以淀粉为唯一碳源,将菌液接种到培养基应使用平板划线法B.菌落①与②周围透明圈的大小不同原因可能是两个菌群对稀碘液分解能力不同C.若菌落①与②分属细菌与真菌,则二者结构上最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实验结束后,为防止造成环境污染,使用过的培养基应灭菌处理后再倒掉题组二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5.某种细菌菌株需要亮氨酸才能生长,但此菌株对链霉素敏感。实验者用诱变剂处理此菌株,想筛选出表格中细菌菌株类型,则配制相应选择培养基类型正确的是( )选项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的菌株筛选出抗链霉素的菌株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且抗链霉素的菌株AL+ S+L- S-L+ S-BL- S-L+ S+L- S+CL- S+L+ S+L- S-DL+ S-L- S-L+ S+ 注:L代表亮氨酸,S代表链霉素;“+”代表加入,“-”代表不加入。6.下列有关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土壤中微生物进行计数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同稀释倍数的样液至少涂布三个平板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B.将不同稀释度下计算的菌落数求平均值得到较为准确的菌落数C.本实验需要设置一个接种等体积无菌水的对照组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D.土壤中真菌的数量比细菌的数量少,所以真菌的稀释倍数要比细菌小7.将没有吃完的西瓜盖上保鲜膜后放入冰箱,是很多人日常储藏西瓜的办法。有人认为盖上保鲜膜储藏的西瓜中细菌种类和数目反而比没用保鲜膜的多。某生物研究小组针对上述说法进行探究,他们将盖保鲜膜保存了三天的西瓜的瓜瓤制备成浸出液,再将浸出液接种到培养基平板上进行观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培养基可不加碳源是因为接种的浸出液中含糖B.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C.只需要设置未接种瓜瓤浸出液的空白平板作对照D.培养一段时间后应统计培养基上的菌落的种类和数量8.漆酶属于木质降解酶类,在环境修复、农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如图是分离、纯化和保存漆酶菌株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多选)( )
A.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是分离产漆酶菌株的首选样品B.筛选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漆酶的底物,通过菌落特征挑出产漆酶的菌落C.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再通过划线进一步计数D.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可在常温下长期保存菌株题组三 传统发酵技术9.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代谢类型也不同B.在变酸的果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C.温度对酵母菌进行的酒精发酵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进行的醋酸发酵影响不大D.为了提高果酒的制作效果,可以适当加入葡萄糖和酵母菌10.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下列相关措施正确的是( )A.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营造无氧环境,以利于发酵B.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打开瓶盖一次,放出CO2C.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 ℃,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 ℃D.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以利于醋酸菌的代谢11.利用卷心菜发酵制作泡菜过程中,乳酸菌、酵母菌细胞数量(相对值)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和乳酸菌均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发酵初期乳酸菌具有明显的菌种优势C.发酵初期pH下降主要由乳酸菌代谢引起D.发酵中期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进行增殖12.苹果营养丰富,苹果酒和苹果醋具有延缓衰老的功效,深受人们的喜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苹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变大B.苹果酒和苹果醋发酵过程需要的温度和主要菌种均不相同C.产品口味与菌种纯度、发酵时间、原料含糖量等都有关系D.家庭制作苹果酒和苹果醋,发酵之前应对苹果进行消毒处理
13.黑枸杞具有治疗心热病及心脏病、降低胆固醇、兴奋大脑神经、增强免疫功能等效果。请回答下列关于利用黑枸杞制作果酒和果醋的问题:
(1)制作果酒时可选用图1的装置,为适当提高果酒的生产速率,进气口应________________;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是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酵母菌应使用________(功能)培养基,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分析,黑枸杞果汁能够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水、无机盐和__________。黑枸杞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检验。(3)图2乙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该菌种,常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氧气充足时,该菌可以将酒精分解成__________。14.苯酚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中,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小明同学准备依据下图操作步骤,从处理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酚降解高效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酚降解菌富集培养基含有蛋白胨、K2HPO4、MgSO4、苯酚和水,其中可作为碳源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采集到的样品接种培养,苯酚用量应随转接次数增加而逐渐________,以达到富集酚降解菌的目的。若上图平板中菌落过于密集,应进一步________,以便于菌落计数与分离。制备平板培养基时除了需要水、营养物质外,还必须添加________。(3)下图为平板划线法示意图,在图中________(填图中序号)区域更易获得单菌落。
(4)采用比色测定法(使用苯酚显色剂)检测降解后的废水中苯酚残留量。先制作系列浓度梯度并进行显色反应,下表中1~5 号比色管的苯酚浓度应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管号123456苯酚浓度(mg·L-1) 1 如果废水为50 mg/L苯酚溶液,降解后约有21% 的苯酚残留,则需将残留液稀释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5 ②10 ③20)倍后,再进行比色。15.酵母的蛋白质含量可达自身干重的一半,可作为饲料蛋白的来源。有些酵母可以利用工业废甲醇作为碳源进行培养,这样既可减少污染又可降低生产成本。研究人员拟从土壤样品中分离该类酵母,并进行大量培养。下图所示为操作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培养基时,按照培养基配方准确称量各组分,将其溶解、定容后,调节培养基的________,及时对培养基进行分装,并进行____________灭菌。(2)取步骤②中不同梯度的稀释液加入标记好的无菌培养皿中,在步骤③中将温度约______________(填“25 ℃”“50 ℃”或“80 ℃”)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混匀,冷凝后倒置培养。(3)挑取分离平板中长出的单菌落,按步骤④所示进行划线。下列叙述合理的有____________。a.为保证无菌操作,接种针、接种环使用前都必须灭菌b.划线时应避免划破培养基表面,以免不能形成正常菌落c.挑取菌落时,应挑取多个菌落,分别测定酵母细胞中甲醇的含量d.可以通过逐步提高培养基中甲醇的浓度,获得甲醇高耐受株(4)步骤⑤中,为使酵母数量迅速增加,培养过程中需保证充足的营养和________供应。为监测酵母的活细胞密度,经等体积台盼蓝染液染色,理论上应统计________色细胞的个数。 答案与解析第一章 发酵工程 重点突破练(一)
题组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1.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无菌操作,现代生物学实验中的许多方面也要进行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请分析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①煮沸消毒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一部分芽孢 ②接种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③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要将容器和葡萄进行灭菌 ④培养基要进行湿热灭菌 ⑤加入培养基中的指示剂或染色剂不需要灭菌A.①② B.②④C.②⑤ D.③⑤答案 D解析 需进行灭菌的有器皿、培养基、添加剂(指示剂或染色剂)等;家庭制作葡萄酒时所利用的微生物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故不能对葡萄进行灭菌;培养基灭菌常用湿热灭菌法。故③⑤操作错误。2.如图为纯培养酵母菌的一个操作环节,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操作步骤是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B.除第一次划线外,以后的每一次划线的起点是上一次划线的末端C.图中酵母菌密度最小的是5处D.该接种方法适用于酵母菌的计数答案 D解析 题图中所示的纯培养酵母菌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该方法要求连续划线多次,直到最后一次划线的末端酵母菌呈单个存在,所以该方法仅用于纯化酵母菌但不适用于酵母菌的计数。3.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后需要将试管口通过火焰,挑取菌种后需要马上塞上棉塞C.培养皿盖打开后将带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即可D.待接种环冷却后再伸入菌液中挑取菌种答案 D解析 平板划线过程中,接种环在每次划线之前和之后均需要灼烧灭菌,A错误;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将试管口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还需通过火焰灭菌,再塞上棉塞,B错误;将带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灼烧接种环,冷却后从第一次划线末端开始作第二次划线,重复上述过程,完成三、四、五次划线,注意不要将最后一次的划线与第一次的划线相连,C错误;接种环在每次划线之前和之后均需要灼烧灭菌,用已冷却的接种环挑取菌种,D正确。4.(2021·山东省招远第一中学高二月考)处理垃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用微生物对其进行降解,下图表示筛选高效降解淀粉菌种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多选)( )
A.图中培养基应以淀粉为唯一碳源,将菌液接种到培养基应使用平板划线法B.菌落①与②周围透明圈的大小不同原因可能是两个菌群对稀碘液分解能力不同C.若菌落①与②分属细菌与真菌,则二者结构上最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实验结束后,为防止造成环境污染,使用过的培养基应灭菌处理后再倒掉答案 AB解析 筛选高效降解淀粉的菌种,则选择培养基中的碳源应为淀粉,根据图示可知,图中菌株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目的是使菌落分布较均匀,然后放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A错误;高效降解淀粉的菌种可以产生淀粉酶将培养基中的淀粉水解,因此可以用稀碘液鉴定培养基中淀粉的分解情况,菌落形成后加入稀碘液染色,比较菌落周围透明圈的大小。产生的淀粉酶活性越高,淀粉分解量越多,培养基中筛选菌落周围透明圈越大,因此图中菌落①与菌落②周围透明圈的大小不同,说明分泌的淀粉酶活性不同,B错误;①②分别属于真菌和细菌,真菌属于真核生物,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只有拟核,C正确;实验结束后,对使用过的培养基要灭菌处理后再倒掉,以防止杂菌污染环境,D正确。题组二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5.某种细菌菌株需要亮氨酸才能生长,但此菌株对链霉素敏感。实验者用诱变剂处理此菌株,想筛选出表格中细菌菌株类型,则配制相应选择培养基类型正确的是( )选项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的菌株筛选出抗链霉素的菌株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且抗链霉素的菌株AL+ S+L- S-L+ S-BL- S-L+ S+L- S+CL- S+L+ S+L- S-DL+ S-L- S-L+ S+ 注:L代表亮氨酸,S代表链霉素;“+”代表加入,“-”代表不加入。答案 B解析 筛选不需要亮氨酸的菌株时培养基中不需要添加亮氨酸;筛选抗链霉素的菌株时需要向培养基中添加链霉素;筛选不需要亮氨酸且抗链霉素的菌株时需要向培养基中添加链霉素,但不添加亮氨酸,B正确。6.下列有关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土壤中微生物进行计数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同稀释倍数的样液至少涂布三个平板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B.将不同稀释度下计算的菌落数求平均值得到较为准确的菌落数C.本实验需要设置一个接种等体积无菌水的对照组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D.土壤中真菌的数量比细菌的数量少,所以真菌的稀释倍数要比细菌小答案 B解析 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取同一稀释度下、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B错误。7.将没有吃完的西瓜盖上保鲜膜后放入冰箱,是很多人日常储藏西瓜的办法。有人认为盖上保鲜膜储藏的西瓜中细菌种类和数目反而比没用保鲜膜的多。某生物研究小组针对上述说法进行探究,他们将盖保鲜膜保存了三天的西瓜的瓜瓤制备成浸出液,再将浸出液接种到培养基平板上进行观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培养基可不加碳源是因为接种的浸出液中含糖B.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C.只需要设置未接种瓜瓤浸出液的空白平板作对照D.培养一段时间后应统计培养基上的菌落的种类和数量答案 D解析 浸出液虽然含有糖类,但接种是取少量的浸出液,因此培养基上糖含量少,培养基中要加入碳源,A错误;欲对微生物进行计数,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因为稀释涂布平板法能使单菌落分离,便于计数,而平板划线法不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B错误;探究盖上保鲜膜储藏的西瓜中细菌的种类和数目是否比没用保鲜膜的多,除了需要设置未接种瓜瓤浸出液的空白平板作对照外,还需要设置接种没用保鲜膜盖上的瓜瓤浸出液的平板作对照,C错误;由题意可推知,该实验的因变量是菌落的种类和数量,所以培养一段时间后应统计培养基上的菌落的种类和数量,D正确。8.漆酶属于木质降解酶类,在环境修复、农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如图是分离、纯化和保存漆酶菌株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多选)( )
A.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是分离产漆酶菌株的首选样品B.筛选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漆酶的底物,通过菌落特征挑出产漆酶的菌落C.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再通过划线进一步计数D.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可在常温下长期保存菌株答案 ACD解析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但不一定含有产漆酶的菌株,可能分离不出产漆酶菌株,A错误;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再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不是计数,C错误;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质,不能在常温下保存,可在低温下长期保存菌株,D错误。题组三 传统发酵技术9.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代谢类型也不同B.在变酸的果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C.温度对酵母菌进行的酒精发酵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进行的醋酸发酵影响不大D.为了提高果酒的制作效果,可以适当加入葡萄糖和酵母菌答案 C解析 制作果酒的菌种是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制作果醋的菌种是醋酸菌,是好氧细菌,A正确;温度对酵母菌的酒精发酵和醋酸菌的醋酸发酵的影响都很大,C错误。10.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下列相关措施正确的是( )A.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营造无氧环境,以利于发酵B.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打开瓶盖一次,放出CO2C.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 ℃,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 ℃D.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以利于醋酸菌的代谢答案 D解析 为了防止发酵过程中发酵液溢出,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不能装满,要留大约1/3的空间,A错误;制葡萄酒时,因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同时,也会产生CO2,所以每隔一段时间要将瓶盖拧松一次,排出多余的CO2,但不能打开瓶盖,以防氧气和杂菌进入,B错误;制作果酒时要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 ℃,而制作果醋时要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 ℃,C错误;制作果醋的原理是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因此制作果醋时应适时通入空气(或氧气),D正确。11.利用卷心菜发酵制作泡菜过程中,乳酸菌、酵母菌细胞数量(相对值)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和乳酸菌均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发酵初期乳酸菌具有明显的菌种优势C.发酵初期pH下降主要由乳酸菌代谢引起D.发酵中期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进行增殖答案 A解析 乳酸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A错误;根据题图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细胞的数量变化可知,发酵初期乳酸菌远多于酵母菌,所以乳酸菌成为明显的优势菌种,B正确;结合题图分析,发酵初期,由于乳酸菌远多于酵母菌,其产生的乳酸会降低培养液的pH,C正确;由于整个发酵过程都是在无氧环境下进行的,在发酵中期,酵母菌明显增多,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进行增殖,D正确。12.(2021·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高二月考)苹果营养丰富,苹果酒和苹果醋具有延缓衰老的功效,深受人们的喜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苹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变大B.苹果酒和苹果醋发酵过程需要的温度和主要菌种均不相同C.产品口味与菌种纯度、发酵时间、原料含糖量等都有关系D.家庭制作苹果酒和苹果醋,发酵之前应对苹果进行消毒处理答案 BC解析 苹果酒发酵过程中,葡萄糖逐渐分解形成酒精,因此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A错误;苹果酒制作是酵母菌的发酵,苹果醋制作是醋酸菌发酵,二者最适生长温度不同,故苹果酒与苹果醋发酵过程需要的温度和主要菌种均不相同,B正确;产品口味与菌种纯度、发酵时间、原料含糖量等都有关系,故需控制好发酵条件,才能获得好的发酵产品,C正确;家庭制作苹果酒和苹果醋,发酵之前应对苹果进行冲洗、去枝梗和榨汁,但不需要进行消毒处理,D错误。故选BC。
13.黑枸杞具有治疗心热病及心脏病、降低胆固醇、兴奋大脑神经、增强免疫功能等效果。请回答下列关于利用黑枸杞制作果酒和果醋的问题:
(1)制作果酒时可选用图1的装置,为适当提高果酒的生产速率,进气口应________________;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是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酵母菌应使用________(功能)培养基,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分析,黑枸杞果汁能够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水、无机盐和__________。黑枸杞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检验。(3)图2乙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该菌种,常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氧气充足时,该菌可以将酒精分解成__________。答案 (1)先打开后关闭 既可以放气,又可避免污染 (2)选择 氮源、碳源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3)醋酸菌 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 醋酸解析 (1)制作果酒时为适当提高果酒的生产速率,进气口应先打开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利于繁殖,后关闭让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利于酒精发酵。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既可以放气,又可以防止污染。(2)若是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酵母菌应使用选择培养基。微生物生长的基本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果汁发酵后产生的酒精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进行检测。(3)醋酸发酵利用的菌种是醋酸菌。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当氧气充足时,醋酸菌将黑枸杞果酒中的酒精分解成醋酸。14.苯酚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中,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小明同学准备依据下图操作步骤,从处理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酚降解高效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酚降解菌富集培养基含有蛋白胨、K2HPO4、MgSO4、苯酚和水,其中可作为碳源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采集到的样品接种培养,苯酚用量应随转接次数增加而逐渐________,以达到富集酚降解菌的目的。若上图平板中菌落过于密集,应进一步________,以便于菌落计数与分离。制备平板培养基时除了需要水、营养物质外,还必须添加________。(3)下图为平板划线法示意图,在图中________(填图中序号)区域更易获得单菌落。
(4)采用比色测定法(使用苯酚显色剂)检测降解后的废水中苯酚残留量。先制作系列浓度梯度并进行显色反应,下表中1~5 号比色管的苯酚浓度应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管号123456苯酚浓度(mg·L-1) 1 如果废水为50 mg/L苯酚溶液,降解后约有21% 的苯酚残留,则需将残留液稀释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5 ②10 ③20)倍后,再进行比色。答案 (1)蛋白胨、苯酚 (2)增加 稀释涂布 凝固剂(琼脂) (3)③ (4)0、0.2、0.4、0.6、0.8 ③解析 (1)含碳有机物如蛋白胨、苯酚均可作为异养型细菌的碳源。(2)为达到富集苯酚降解菌的目的,培养过程中随转接次数增加,应逐渐提高苯酚用量。若平板中菌落过于密集,为便于分离计数,则应进一步稀释涂布;进行分离计数应制备固体培养基,故平板培养基中除需水、营养物质外,还需添加凝固剂(如琼脂)。(3)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时,在最后的划线区,菌种分散最充分,最易获得单菌落。(4)制作系列浓度梯度进行显色反应应设置无菌水作对照组(苯酚浓度为0),并设置等差密度梯度,故1~5苯酚浓度依次为0、0.2、0.4、0.6、0.8。若废水为50 mg/L苯酚溶液,降解后约有21%的苯酚残留,则残留液中苯酚浓度为10.5 mg/L,宜将其稀释20倍方可达到适宜比色管苯酚浓度。15.酵母的蛋白质含量可达自身干重的一半,可作为饲料蛋白的来源。有些酵母可以利用工业废甲醇作为碳源进行培养,这样既可减少污染又可降低生产成本。研究人员拟从土壤样品中分离该类酵母,并进行大量培养。下图所示为操作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培养基时,按照培养基配方准确称量各组分,将其溶解、定容后,调节培养基的________,及时对培养基进行分装,并进行____________灭菌。(2)取步骤②中不同梯度的稀释液加入标记好的无菌培养皿中,在步骤③中将温度约______________(填“25 ℃”“50 ℃”或“80 ℃”)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混匀,冷凝后倒置培养。(3)挑取分离平板中长出的单菌落,按步骤④所示进行划线。下列叙述合理的有____________。a.为保证无菌操作,接种针、接种环使用前都必须灭菌b.划线时应避免划破培养基表面,以免不能形成正常菌落c.挑取菌落时,应挑取多个菌落,分别测定酵母细胞中甲醇的含量d.可以通过逐步提高培养基中甲醇的浓度,获得甲醇高耐受株(4)步骤⑤中,为使酵母数量迅速增加,培养过程中需保证充足的营养和________供应。为监测酵母的活细胞密度,经等体积台盼蓝染液染色,理论上应统计________色细胞的个数。答案 (1)pH 湿热 (2)50 ℃ (3)a、b、d (4)氧气 无解析 (2)倒平板时的培养基温度约为50 ℃,冷凝后倒置培养。(3)平板划线时,接种针、接种环使用前和每次划线后都需要进行灼烧灭菌,以免造成杂菌污染,a正确;划线时不能划破培养基表面,否则不能形成正常菌落,b正确;挑取菌落时,应挑取多个不同的菌落,分别测定酵母细胞中蛋白质含量,c错误;逐步提高培养基中甲醇的浓度,能筛选出其中的耐受菌,获得甲醇高耐受菌株,d正确。(4)台盼蓝只染死细胞。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