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 Word版含解析,2课时打包) 教案 3 次下载
- 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原子核的构成 ( Word版含解析,2课时打包) 教案 3 次下载
- 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物质的量浓度 ( 含解析,2课时打包) 教案 3 次下载
- 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专题3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从海水中提取镁 ( Word版含解析,2课时打包) 教案 1 次下载
- 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专题3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 ( Word版含解析,2课时打包) 教案 2 次下载
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物质的检验 ( Word版含解析,2课时打包)
展开专题2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第2节 物质的检验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
本节教材位于专题二第一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化学研究中,人们经常根据某些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特征现象和特征条件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物质检验知识,但不够系统化,需进一步总结和提炼。本节课选择Cl-、SO42-、CO32-、NH4+等常见离子作为检验对象,复习总结初中化学知识,学习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介绍现代分析测试方法,从而让学生了解物质检验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认识到物质检验过程中防止干扰的设计、多种物质检验方案的设计及操作技能。
教学目标:1.学会Cl-、SO42-、CO32-、NH4+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能用焰色反应法、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2、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象分析等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核心素养:通过学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主动交流。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学习知识,设计实验,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能发现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建立化学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观点
掌握常见离子检验的实验方法和技能;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方案
学生复习初中已学的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预习本课内容;教师准备本节需要的多媒体课件和实验仪器。
【引入】在开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之前,同学们先来看一个图片,并思考:警察如何查酒驾?利用什么原理?
【投影】酒中的乙醇分子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k2Cr2O7)变为绿色的硫酸铬[Cr2(SO4)3]
【引入】为了确定物质的组成,通常需要对物质进行检验。可以根据不同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某些特征反应对物质进行检验。例如:通过纤维灼烧是否有烧焦羽毛气味,确定是否为蛋白质纤维等。常用离子检验方法有气体法、沉淀法、显色法。
【演示实验】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 NH4Cl溶液和(NH4)2SO4溶液,再各加入2ml的NaOH溶液,加热试管,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观察试纸颜色变化
【学生活动】加热溶液后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刺激性气味气体
【设疑】NH4+的检验时需要哪些试剂或用品?有什么现象产生?
【讲解】试剂和用品:NaOH溶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现象:加热溶液后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原理: NH4Cl+NaOH=NaCl+H2O+NH3⇡
【过渡】我们常见的试纸都有哪些?
【讲解】我们常见的试纸:
PH试纸检验液体PH时不能先润湿;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物质变蓝;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性物质变红;淀粉试纸遇碘单质变蓝,注意这些试纸检验气体前都要先润湿。
【演示实验】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NH4Cl溶液和KCl溶液,再各滴加几滴AgNO3溶液和
稀硝酸,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活动】加溶液中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产生
【讲解】Cl-试剂和用品:AgNO3溶液、稀硝酸
现象:溶液中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产生
原理:NH4Cl+AgNO3= NH4NO3+AgCl
【演示实验】取样品溶液,先加入稀HCl,没有明显现象,然后再加入BaCl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活动】有白色沉淀产生
【讲解】取样品溶液,先加入稀HCl,没有明显现象,然后再加入BaCl2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该试样中含有SO42- 。
【设疑】如果先加BaCl2溶液再加稀盐酸结论正确吗?为什么?稀盐酸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活动】排除Ag+、 CO32-、 SO32-的干扰
【设疑】已知:SO32-能被硝酸氧化为SO42-。能否用硝酸代替盐酸?能否用硝酸钡代替氯化钡?
【学生活动】不能
【小结】SO42-检验方法:先加入稀HCl,没有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证明该试样中含有SO42- 。
【过渡】思考:如何鉴别K+、Na+?请阅读教材结合实验4回答
【讲解】焰色反应 定义: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
【实验演示】(1)取一根铂丝(或光洁无锈的铁丝)在稀盐酸中清洗一下,然后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
(2)蘸取试样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
(3)用稀盐酸洗净铂丝,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
简记为:洗、烧、蘸、烧(观)、洗
钠:黄色火焰 钾: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看到紫色火焰
【讲解】注意: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
每次实验前和实验后都应洗净铂丝,洗涤铂丝的试剂:稀盐酸
判断铂丝是否洗净的方法:火焰烧至无色
注意观察钾元素焰色的方法: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并不是所有金属灼烧都会有焰色,如铂、铁灼烧火焰无色
【拓展视野】了解仪器分析法
用元素分析仪测定:物质中是否含C、H、O、N、S等元素;用红外光谱仪来确定:物质中是否含有某些有机基团;用原子吸收光谱确定:物质中是否含有哪些金属元素
【过渡】我们知道,化学实验是探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主要方法。阅读课本的“观察思考”的实验,并完成表格。总结铝的性质与变化:
【讲解】1、常温下,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因此铝制品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4Al+3O2=2Al2O3
2、铝的熔点低于氧化铝。
3.与盐酸反应(铝片溶解,生成无色无味气体)2Al+6HCl = 2AlCl3+3H2 ↑
4.与NaOH反应(铝片溶解,生成无色无味气体)2Al+2NaOH+2H2O=2NaAlO2+3H2↑
【过渡】我们知道实验设计步骤: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同时注意设置单一变量,选择适宜的条件、试剂和仪器,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数据,归纳结论。探究双氧水分解实验,总结影响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原理是什么?
【学生活动】1、加催化剂,双氧水分解速率加快;
2、温度越高,双氧水分解速率越快;
3、双氧水浓度越大,双氧水分解速率越快;
【课堂小结】
Cl-、SO42-、CO32-、NH4+等离子检验及焰色反应
【练习】
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B. 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一定含有SO42-
C.某无色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硝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含Cl-
本节课内容较多,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需要学生多对知识进行了解和记忆,并及时做练习进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