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22.4图形的位似变换(第2课时) 教案
展开第22章 相似形
22.4 图形的位似变换
第2课时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位似变换
教学目标
1.会用图形的坐标的变化来表示图形的位似变换.
2.掌握把一个图形按一定大小比例放大或缩小后,点的坐标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熟练地在坐标系中根据坐标的变化规律作出位似图形.
难点:理解位似图形的坐标变换规律.
教学过程
探究新知
【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B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O(0,0),A(3,0),B(2,3).
(1)将点O,A,B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乘2,得到三个点,以这三个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B位似吗?如果位似,指出位似中心和相似比.
结论:位似,位似中心为原点O,相似比为1∶2.
(2)如果将点O,A,B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乘-2,请作出变化后的图形.
【总结】学生尝试,老师引导归纳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一个多边形每个顶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乘同一个数k(k≠0),所对应的图形与原图形位似,位似中心是坐标原点,它们的相似比为|k|.
例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O(0,0),
A(6,0),B(3,6),C(-3,3),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画出四边形OABC的位似图形,使它与四边形OABC的相似比是2∶3.
画法一:如图所示,将四边形OABC各顶点的坐标都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O(0,0),A′(4,0),B′(2,4),C′(-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顺次连接OA′,A′B′,B′C′,C′O.得到的图形即为所求作的位似图形.
画法二:如图所示,将四边形OABC各顶点的坐标都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O(0,0),A″(-4,0),B″(-2,-4),C″(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顺次连接OA″,A″B″,B″C″,C″O.得到的图形即为所求作的图形.
【结论】一般情况下,若没有限定象限,画已知图形关于某点的位似图形有2个.
例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3),
B(2,1),C(6,2),以R(0,-1)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2,将△ABC放大,求放大后对应点的坐标.
解:A,B,C对应点的坐标分别为(4,7),(4,3),(12,5)或(-4,-9),(-4,-5),(-12,-7).
课堂练习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6,4),B(4,-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把△ABO缩小,则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 )
A.(3,2) B.(12,8)或(-12,8)
C.(12,8) D.(3,2)或(-3,-2)
2.如图,已知△OAB与△OA′B′是相似比为1∶2的位似图形,点O为位似中心,若△OAB内一点P(x,y)与△OA′B′内一点P′是一对对应点,则P′的坐标是 .
3.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1),B(-2,-4),C(-6,-5),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将△ABC缩小,位似比为1∶2,则点B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
4. 如图,四边形ABCD的坐标分别为A(-6,6),B(-8,2),C(-4,0),D(-2,4),画出它的一个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的位似图形.
5.如图,△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2),B(4,-5),C(5,-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这个三角形放大为原来的2倍,求放大后的图形的顶点坐标.
参考答案
1.D 2.(-2x,-2y) 3. (-1,-2)或(1,2)
4.解:答案不唯一,如图,四边形A1B1C1D1和四边形A2B2C2D2均符合题意.
5.解:A′(4,-4),B′(8,-10),C′(10,-4),或A″(-4,4),B″(-8,10),C″(-10,4).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教材第99页习题22.4 T3
板书设计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似变换
性质
画图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22.4 图形的位似变换一等奖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上册22.4 图形的位似变换一等奖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
初中数学沪科版九年级上册22.4 图形的位似变换获奖第1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九年级上册22.4 图形的位似变换获奖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
沪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22.4图形的位似变换(第1课时) 教案: 这是一份沪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22.4图形的位似变换(第1课时) 教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