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学制)】 生物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提升训练 (word版 含答案)
展开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一、单选题
1.戴口罩可减少尘埃的吸入。吸入的尘埃到达肺前,没有经过( ).
A.鼻 B.咽 C.支气管 D.食道
2.既是气体的通道也是食物的通道的是( )
A.口腔 B.咽 C.喉 D.食道
3.肺具有与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特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肺泡小、数量多,总面积大 B.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C.肺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 D.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后氧气减少
4.图为人体呼吸系统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③④⑤组成呼吸道 B.呼吸运动实现了⑥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C.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② D.痰形成的主要部位是③
5.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呼吸道和消化道共有的器官是咽
B.有的人边吃饭边说笑,食物会误入肺,引起剧烈咳嗽
C.痰中含有细菌、病毒等,会随空气、尘埃进入呼吸道
D.呼吸道可以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清洁、温暖、湿润
6.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d代表的气体是不相同的
B.气体c代表氧气,气体d代表二氧化碳
C.与血管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二氧化碳
D.肺泡与血管乙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
7.下列关于饮食与健康问题的处理方式及原因解释,错误的是
A.牙龈出血应多吃水果蔬菜——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A
B.胆囊炎患者不能吃油腻性大的食物——胆汁能促进脂肪乳化
C.对胃有刺激的药物装在用淀粉制作的胶囊中服用——胃不消化淀粉
D.食不言——吃饭时说笑,会厌软骨来不及遮住喉口,食物有可能进入气管
8.在疫情防控期间,外出时配戴口罩,防止说话时喷出飞沫;吐痰时要用纸巾捂住口鼻。这是因为飞沫和痰液中都含有细菌和病毒等物质。那么痰是来自下列哪个器官( )
A.气管、支气管 B.鼻
C.口腔 D.咽
9.当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取图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其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此时被救助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膈顶部下降 胸腔容积扩大 肺内气压变小
B.膈顶部下降 胸腔容积缩小 肺内气压变小
C.膈顶部上升 胸腔容积缩小 肺内气压变大
D.膈顶部上升 胸腔容积扩大 肺内气压变大
10.呼吸是细胞生物的基本特征。人体通过呼吸系统完成呼吸。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⑥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B.外界空气进入⑥的顺序是①②③④⑤
C.吞咽时,若食物误入②会引起剧烈咳嗽
D.尘肺的形成,说明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11.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
B.乙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
C.甲图演示呼气,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D.乙图演示呼气,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12.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的人边吃饭边说笑,食物会误入肺,引起剧烈咳嗽
B.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呼吸道和消化道共有的器官是咽
C.痰中含有细菌、病毒等,会随空气、尘埃进入呼吸道
D.呼吸道可以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清洁、温暖、湿润
13.安德维尔呼吸法,俗称“478呼吸睡眠法”,可帮助身体放松,不仅有助于睡眠,还能缓解焦虑。具体步骤为:步骤一慢慢用鼻子吸气4秒;步骤二憋气7秒;步骤三嘴唇微开吐气8秒,下列对此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进行步骤一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气体入肺
B.进行步骤二时:肋间肌和膈肌均保持收缩状态
C.进行步骤三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气体出肺
D.吸气过程中,气体依次经过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泡
14.图甲图表示人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曲线AB段的变化中,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增大
B.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小变大
C.B点是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体全部排出体外
D.C点是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15.图甲表示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曲线BC段是呼气过程
B.图甲中,B点时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
C.图乙中,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
D.图乙中,c表示气体进入肺,此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二、填空题
16.如图为模拟肺部呼吸运动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B、D分别模拟人体的______。
(2)用手向下拉D,B就会______,这个过程模拟的是_____过程。此时人体膈肌处于________状态。
17.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肺由许多____组成(表面积大);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__________;肺泡壁和__________壁都很薄,由__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_________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18.下图表示人体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图中的d代表的是_____,c代表的是_____,人体内气体的交换是通过气体的_____作用完成的。
19.呼吸系统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
呼吸道由________组成,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_____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位;____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有的器官;_____是发声的器官。
呼吸道的作用:使气体______(呼吸道都有_____做支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_____。不过,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能力是______的。
____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三、综合题
20.如图为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过程a、b是通过人体的_______实现的,过程c、d是通过______________实现的。
(2)血管丙流动的是______________。(选“动脉血”或“静脉血")
(3)通过c过程,血液中的_______气体进入肺泡。
(4)血管甲、乙、丙中,管壁最薄、弹性最小、管内血流速度最慢的是_______。
21.图甲、图乙模拟的是呼吸运动情况,图丙表示呼吸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中,D模拟的是___________。图乙表示___________(填“吸气”或“呼气”)。当处于图甲状态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处于__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状态,从而使胸腔容积变小。
(2)图丙中的[③]与___________组成呼吸系统。
(3)[④]是___________,它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空气中的氧气将穿过___________层细胞进入血液。E→F血液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___(填“动脉血→静脉血”或“静脉血→动脉血”)。
四、实验探究题
22.今年初,我国部分城市连续出现雾霾天气,PM2.5指数偏高。"PM2.5"M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能穿过鼻腔进入肺部,甚至渗进血液,危害人体健康。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有关,某中学的同学分小组,在不同的时段对马路边的空气进行了采样,数据记录如表:
| 车流量最少-清晨 | 车流量大-上午 | 车流量小-中午 | 车流量最大-下班时段 |
第一组 | 19 | 89 | 43 | 97 |
第二组 | 22 | 83 | 38 | 98 |
第三组 | 20 | 86 | 41 | 99 |
(1)在该探究中,这些同学应该将___________作为变量,而其他条件都相同,为了实验的严谨,取值时应取其___________值。
(2)将上述统计结果进行处理后,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越___________ 。
(3)2014年3月,在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大气污染防治上要"下大力、出真招、见实效""的讲话,目的是消除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为此我国主要城市都开始了PM2.5的检测工作,以下有关PM2.5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能通过肺泡进入循环系统
B.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
C.是诱发多种消化道疾病的主要原因
D.它的产生与车、船尾气等有密切关系
(4)PM2.5入肺时,膈肌处于___________状态。
(5)烟草燃烧时,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二手烟"是室内颗粒物最主要的来源。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请你设计—条标语配合宣传: 。
五、资料分析题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同呼吸,共命运。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快速卷席世界各地,新冠肺炎是一种传染速度很快的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以及密切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该病毒传染性极强,是呼吸道病毒,主要侵犯呼吸系统,通过呼吸道飞沫近距离接触进行传播。一般人与人之间距离一米以内,即有被感染的可能性,如果距离较远,一般传不上,同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大便中也检测出冠状病毒,但这不是传染的主要途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一般会出现发热、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的表现,严重者会出现呼吸衰竭,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外出时需要做好自我防护工作,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勤消毒,不去人多的密集场所。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上报、及时检验、及时治疗。
(1)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当人们不小心吸入含有新型冠状病毒的空气时,该病毒会通过__________到达肺部,进而引发新冠肺炎。
(2)某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后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的表现,这说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会影响肺泡与血液之间的___________。
(3)呼吸道飞沫传播是新型冠状病毒快速传播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日常生活中人们随地吐痰会造成疾病的传播,那么痰形成的部位是__________。
(4)我们要保持环境干净整洁、空气新鲜,是因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__________。因此,我们要关注自身呼吸系统的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预防新冠肺炎?(至少写出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B
3.D
4.D
5.B
6.B
7.A
8.A
9.C
10.C
11.C
12.A
13.D
14.D
15.D
16. 肺、膈或膈肌 扩大或(变大、扩张) 吸气 收缩
17. 肺泡 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 一 肺泡
18. 氧 二氧化碳 扩散
19. 呼吸道 肺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鼻 咽 喉 顺畅通过 骨或软骨 清洁、温暖、湿润 有限 肺
20.(1) 呼吸运动 气体扩散
(2)动脉血
(3)二氧化碳
(4)血管乙
21.(1) 膈肌 吸气 舒张
(2)呼吸道
(3) 肺泡 2
静脉血→动脉血
22.(1) 车流量##采样时段 平均值
(2)大##浓
(3)C
(4)收缩
(5)为了您和他人的身体健康,禁止吸烟(或禁止吸烟拒绝毒品等,符合题意即可)
23. 呼吸道 气体交换 气管和支气管 有限的 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勤消毒,不去人多的密集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