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湖北省恩施高中2024年高考物理考前预测原创题库(21~25)题参考答案、详细解析和易错提醒

    湖北省恩施高中2024年高考物理考前预测原创题库(21~25)题参考答案、详细解析和易错提醒第1页
    湖北省恩施高中2024年高考物理考前预测原创题库(21~25)题参考答案、详细解析和易错提醒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北省恩施高中2024年高考物理考前预测原创题库(21~25)题参考答案、详细解析和易错提醒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恩施高中2024年高考物理考前预测原创题库(21~25)题参考答案、详细解析和易错提醒,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1所示,长度为4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原创题库之一(21~25题)湖北省恩施高中   21在做探究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时,某同学认为课本上提供的方案——增加橡皮筋的根数——实际上是通过增加力的倍数,从而增加功的倍数。该同学设想,由功的计算式W=FLcosα可知,保持力不变,增加力作用的距离也可以增加功的倍数。据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取一平整的长木板倾斜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将一光电门(与电脑连接)固定于长木板下端的a点;在长木板上标出到光电门间距分别为x=L2L3L4L5L....的位置点bcdef....    将带有很窄挡光片的小车分别从bcdef...点由静止释放,利用光电门测定小车通过a点的速度v=v1v2v3v4v5...2008121714472978_2    然后按课本方案通过作xv的关系图象,寻找xv的关系,进而得出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1)本方案中是否需要平衡摩擦力?          (填需要不需要  2)该同学根据上述方案做了实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x/cm15.0030.0045.0060.0075.00v/m·s-10.640.891.101.271.42请你自行确定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和标度,在右图所示坐标纸中画出xv的关系图象:  3)由上图可以得出本实验的最终结论是:                                          【答案】1)不需要2)如右图3)合力的功正比于物体速度平方的变化量,即:或者【解析】(1)实验目的是探究功和速度变化的倍数关系,因此只需要算出功的倍数即可,即只要合力恒定,就可由本实验方案确定功的倍数,本题中合力就是mgsinθ和摩擦力的合力,因此不需要平衡摩擦;2)我们都熟悉动能定理,因此本实验探究是在已预知结果的情况下的“假探究”,我们只需要在表格上再添加一行并算出对应值,然后描点连线即可;3由图可知,速度的平方与位移成正比,即速度平方的的变化量与合力的功成正比。【命题意图】考察功的计算、动能定理、倍增法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易错提醒】注意,计算、描点要仔细,标度要均匀、要使图线布满几乎整个坐标纸连线应是过原点的直线第(3)小题注意不要写成【参考文献】陈恩谱老师《物理原来可以这样学》“功的概念的辨析”一文。 22、水平浅色传送带正以v0=0.2m/s的速度匀速运动,现将一煤块(可视为质点)轻轻的放上传送带,经过Δt=0.1s,传送带即以a=2m/s2加速度开始加速,当传送带速度达到v=1.2m/s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传送带不再滑动.已知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煤块放上传送带后经过Δt,煤块获得的速度; 2黑色痕迹的长度.【答案】(10.1m/s;(20.37m【解析】1设煤块的加速度为a1,则由牛顿第二定律,有则经过Δt=0.1s后,煤块获得的速度v1=a1Δt=0.1m/sv0=0.2m/s2a1=1m/s2a=2m/s2故可知传送带加速阶段,煤块不会加速到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因此,煤块一直加速到v=1.2m/s才与传送带相对静止,设煤块加速全过程位移为x1,则有全过程,煤块运动时间为t,有  v=a1t则传送带全过程为位移为 其中,传送带加速运动时间为  则划痕长度为联立解得【命题意图】考察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图象法处理多个物体相对滑动问题【易错提醒】受传送带复杂运动所误导,对煤块的运动过程分析不清;划痕概念不清,参考系乱选。本题图象法分析更简单明了。【参考文献】陈恩谱老师《物理原来可以这样学》“叠加题问题的分析技巧”一文。 23、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气缸A和容积为VB=3.6L容器B由一容积可忽略不计的长细管经阀门C相联.气缸A内有一活塞D,它可以无摩擦地在气缸内滑动,A放在温度恒为T1=300K、压强为p0=1.0×105Pa的大气中,B浸在T2=400K的恒温槽内,B的器壁导热性能良好.开始时C是关闭的,A内装有温度为T1=300K、体积为VA=2.4L的气体,B内没有气体.打开阀门C,使气体由A流入B,等到活塞D停止移动一段时间后,求以下两种情况下气体的体积和压强:i)气缸A、活塞D和细管都是绝热的;ii)A器壁导热性能良好,且恒温温度调高为500K 【答案】i)3.6L8.89×104Paii)3.84L1.0×105Pa【解析】解析:i)活塞D最终停止移动时没有靠在气缸A左壁上,此时气体温度为T2=400K,压强设为p,体积为V1,则对活塞,由平衡条件,有www.ziyuanku.com        …………①解得www.ziyuanku.com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      www.ziyuanku.com      …………②①②联立,解得V1=3.2LVB=3.6L,由此可知活塞D最终停止移动时靠在了气缸A左壁上,则此时气体体积为VB=3.6L                                                                                                  设此时气体压强为p1,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      www.ziyuanku.com        …………③解得p1=8.89×104Pa         ii)活塞D最终停止移动时靠在气缸A左壁上,此时气体温度为www.ziyuanku.com,压强设为p2,体积为VB,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www.ziyuanku.com     …………④解得p2=1.11×105Pap0=1.0×105Pa,由此可知活塞D最终停止移动时没有靠在气缸A左壁上,则此时气体压强为p=1.0×105Pa                                                                      设此时气体体积为V2,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www.ziyuanku.com   …………⑤解得V2=3.84L         【命题意图】考察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混合气体状态方程,以及多种可能的分析判断能力【易错提醒】一方面是混合气体的状态方程不熟悉,另一方面是不知道存在多种可能,或者随便假定某种状态进行计算,算出来不合理就无所适从。【参考文献】陈恩谱老师《物理原来可以这样学》“混合气体的状态方程和典型题型”一文。 24、如图1所示,长度为4L、内壁光滑且两端封口的细玻璃管水平静止放置,一段长度为L的水银柱将管内密封的理想气体分隔成长度为2LL的两部分ab若使环境温度缓慢升高,试分析判断水银柱是否左右移动,若移动,是向左还是向右移动;若将玻璃管缓慢顺时针旋转至竖直位置(如图2所示),然后再使环境温度缓慢升高,试分析判断升温过程中,水银柱向上移动还是向下移动,以及水银柱是否能够恢复到原来在玻璃管中的位置(如虚线所示) 【答案】不左右移动;②向上移动,但不能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解析】①玻璃管水平放置时,有平衡条件易知,ab两部分气体的压强总是相等的;设原来气体的压强为p1,后来气体的压强为p2,后来a气柱长度为l1b气柱的长度为l2,则有:   两方程联立可知,,故知水银柱不左右移动;  ②当玻璃管竖直放置时,有:,即有:  设升温前后ab两部分气柱的长度保持不变(水银柱位置不变),升温前后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则有   b部分气体压强增加要多一些,故水银柱向上移动。设水银柱能上升至原来的位置,则有:       解得:,与相矛盾,故水银柱不可能上升至原来的位置。  【命题意图】考察平衡条件 气体实验定律,用水银柱将两部分气体分隔开来,要求学生分别对两部分气体列状态方程,对水银柱列平衡方程,联立求解,并要求学生灵活假设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析,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易错提醒】无法进行合理的假设,因此可能进行最一般的分析,导致计算量大,无法在有限时间内有效的得出结果。【参考文献】陈恩谱老师《物理原来可以这样学》“高中热学中多研究对象问题的处理技巧”及“高中物理中的微元法”一文。 25、在弹性绳左右两端垂直绳轻摇一下,产生两个振动方向、振幅和波长都相同的正弦形孤波t=0时刻两孤波传播至如图所示位置,已知左侧孤波向右传播速度大小为v1=1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0时刻坐标在x=2m处的质点,t=2s时刻运动到了OB、右侧孤波向左传播的速度大小v2,与v1大小一定相等Ct=25s时刻,O点处质点的速度方向向上Dt=3s时刻,O点处质点的速度方向向下Et=25~35s内,x=±05m处的质点一直保持静止【答案】BDE【解析】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中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的传播而迁移,故A错;在同一介质中,同一种波的传播速度相同,故B正确;t=2.5s时刻,两个孤波的“波峰”这种振动状态传至O点,因此,O点位移向上达到最大,速度为0,故C错;t=0时刻坐标在x=-3mx=+3m处的质点都处于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其振动形式在t=3s时刻传至O点,此时O点处质点的速度方向向下,故D选项正确;t=2.5~3.5s内,两个孤波在x=±0.5m处引起的振动位移、速度都正好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这段时间内,这两处的质点保持静止,即E正确。【命题意图】考察对波的形成与传播、波速、波的独立传播与叠加原理的理解,并借助这个模型,了解驻波的形成机制。【易错提醒】对波的形成和传播缺乏正确理解,导致无法作答;不进行认真的作图分析,凭感觉答题。【参考文献】赵凯华《新概念高中物理读本 第三册》  欢迎关注“恩谱谈物理”微信公众号IMG_256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恩施高中2024年高考物理考前预测原创题库(11~20)题参考答案、详细解析和易错提醒:

    这是一份湖北省恩施高中2024年高考物理考前预测原创题库(11~20)题参考答案、详细解析和易错提醒,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是一种荡秋千的方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恩施高中2024年高考物理考前预测老师原创题库一 前10题详细解析和易错提醒:

    这是一份湖北省恩施高中2024年高考物理考前预测老师原创题库一 前10题详细解析和易错提醒,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两根平行直圆棒M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