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上册 第22章 相似形单元测试卷(标准难度)(含答案)
展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F是AD上的点,AF=2FD,直线BF交AC于点E,交CD的延长线于点G,则BEEG的值为( )
A. 12B. 13C. 23D. 34
如图,已知△ABC.
(1)以点A为圆心,以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AC于点M,交AB于点N.
(2)分别以M,N为圆心,以大于12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BAC的内部相交于点P.
(3)作射线AP交BC于点D.
(4)分别以A,D为圆心,以大于12AD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G,H两点.
(5)作直线GH,交AC,AB分别于点E,F.
依据以上作图,若AF=2,CE=3,BD=32,则CD的长是( )
A. 910B. 1C. 94D. 4
如图,AD//BC,∠D=90°,AD=3,BC=4,DC=6,若在边DC上有点P,使△PAD与△PBC相似,则这样的点P有( )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如图,在△ABC中,点D在BC上一点,下列条件中,能使△ABC与△DAC相似的是( )
A. ∠BAD=∠CB. ∠BAC=∠BDA
C. AB2=BD⋅BCD. AC2=CD⋅CB
如图,在▱ABCD中,延长AD至点E,使AD=2DE,连接BE交CD于点F,交AC于点G,则CGAG的值是( )
A. 23B. 13C. 12D. 34
如图,在△ABC中,EF//BC,AEEB=23,四边形BCFE的面积为21,则△ABC的面积是( )
A. 913
B. 25
C. 35
D. 63
将一张以AB为边的矩形纸片,先沿一条直线剪掉一个直角三角形,在剩下的纸片中,再沿一条直线剪掉一个直角三角形(剪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剩下的是如图所示的四边形纸片ABCD,其中∠A=90°,AB=9,BC=7,CD=6,AD=2,则剪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不可能是( )
A. 252B. 454C. 10D. 354
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4,0)、(2,−3),△AB′O′是△ABO关于点A的位似图形,且Oˈ的坐标为(−2,0),则点Bˈ的坐标为( )
(1,−5)B. (32,−5)
(1,−92)D. (32,−92)
《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特别是书中的孙悟空嫉恶如仇斩妖除魔大快人心.在一次降妖过程中,孙悟空念动咒语将一片树叶放大后射向妖魔.假如这个过程可以看成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次无旋转的变换,设变化前树叶尖部点A坐标为(a,b),在咒语中变化后得到对应点A′为(300a+200,300b−100).则变化后树叶的面积变为原来的( )
A. 300倍B. 3000倍C. 9000倍D. 90000倍
如图,在台球桌上,一球被击打后,从点A出发,沿AP方向运动,撞击至点P后,沿PC方向运动,撞击至点C后,再沿CF方向运动,撞击至点F.若AB=0.6m,BP=0.9m,CE=0.3m,则EF的长为( )
A. 0.6mB. 0.45mC. 0.2mD. 0.1m
下面是嘉嘉在实践课题“相似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中的一篇报告,其中指示牌AB,CD的高度被墨迹污染了.
被污染的数字为( )
A. 1.4B. 1.5C. 1.6D. 1.8
图1是装了液体的高脚杯示意图(数据如图),用去一部分液体后如图2所示,此时液面AB=( )
A. 1cmB. 2cmC. 3cmD. 4cm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
如图,在△ABC中,∠A=30°,∠B=90°,D为AB中点,E在线段AC上,ADAB=DEBC,则AEAC=______.
如图,BC平分∠ABD,AB=9,BD=25,当BC= 时,△ABC∽△CBD.
如图,已知点D、E分别在△ABC边AB、AC上,DE//BC,BD=2AD,那么S△DEB:S△EBC= .
如图,为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小东用长为3.2m的竹竿做测量工具.移动竹竿,使竹竿、旗杆顶端的影子恰好落在地面的同一点,此时,竹竿与这一点相距8m,与旗杆相距22m,则旗杆的高为______m.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72.分)
如果有一条直线经过三角形的某个顶点,将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则称该直线为三角形的“自相似分割线”.如图,在△ABC中,AB=AC=1,∠BAC=108°,点D在边BC上,连接AD,若BDDC=k(k<1).
(1)在图中求作AD,使得AD是△ABC的自相似分割线;
(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在(1)的条件下,求k的值.
如图①,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AC上的点,DE // BC.
(1)若AB=6,AC=5,AD=4,求CE的长.
(2)连接BE,作DF // BE交AC于点F,如图②,求证:AE2=AF⋅AC.
如图,AB⋅AE=AD⋅AC,且∠1=∠2,求证:△ABC∽△ADE.
如图,在△ABC中,AB=4cm,BC=8cm,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点B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边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那么经几秒后,点P、B、Q构成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如图,在△ABC与△A′B′C′中,点D、D′分别在边BC、B′C′上,且△ACD∽△A′C′D′,若______,则△ABD∽△A′B′D′.
请从①BDCD=B′D′C′D′;②ABCD=A′B′C′D′;③∠BAD=∠B′A′D′这3个选项中选择一个作为条件(写序号),并加以证明.
如图,已知△ABC.
(1)尺规作图:作平行四边形ABC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在(1)所作的平行四边形ABCD中,连接BD,交AC于点O.
①若∠BAC=90°,AB=8,AC=12,求BD的长;
②过点O作直线EF与边AD,BC分别交于点E,F,设四边形EDCF的面积为
S1,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S2,求S1:S2的值.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图中△ABC是格点三角形,点A、B、C的坐标分别是(−3,−1),(−2,−3),(0,−2).
(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
(2)以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ABC放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A2B2C2,画出△A2B2C2;
(3)△ABC内有一点P(a,b),直接写出经过(2)位似变换后P的对应点P1的坐标________________.
阳光明媚的一天实践课上,亮亮准备用所学知识测量教学楼前一座假山AB的高度,如图,亮亮在地面上的点F处,眼睛贴地观察,看到假山顶端A、教学楼顶端C在一条直线上.此时他起身在F处站直,发现自己的影子末端和教学楼的影子末端恰好重合于点G处,测得FG=2米,亮亮的身高EF为1.6米.假山的底部B处因有花园围栏,无法到达,但经询问和进行部分测量后得知,BF=9米,点D、B、F、G在一条直线上,CD⊥DG,AB⊥DG,EF⊥DG,已知教学楼CD的高度为16米,请你求出假山的高度AB.
如图,在相对的两栋楼中间有一堵墙,甲、乙两人分别在这两栋楼内观察这堵墙,视线如图 ①所示.根据实际情况画出平面图形如图 ②(CD⊥DF,AB⊥DF,EF⊥DF),甲从点C可以看到点G处,乙从点E可以看到点D处,B是DF的中点,墙AB高5.5m,DF=100m,BG=10m,求甲、乙两人的观测点到地面的距离之差.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由AF=2DF,可以假设DF=k,则AF=2k,AD=3k,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AB//CD,AD=BC=3k,
∴AEEC=AFBC=23,
∴BEEG=AEEC=23
故选:C.
由AF=2DF,可以假设DF=k,则AF=2k,AD=3k,证明AB=AF=2k,DF=DG=k,再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即可解决问题.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答案】C
【解析】解:由作法得AD平分∠BAC,EF垂直平分AD,
∴∠EAD=∠FAD,EA=ED,FA=FD,
∵EA=ED,
∴∠EAD=∠EDA,
∴∠FAD=∠EDA,
∴DE//AF,
同理可得AE//DF,
∴四边形AEDF为平行四边形,
而EA=ED,
∴四边形AEDF为菱形,
∴AE=AF=2,
∵DE//AB,
∴CDDB=CEEA,即CD32=32,
∴CD=94.
故选:C.
利用作法得AD平分∠BAC,EF垂直平分AD,所以∠EAD=∠FAD,EA=ED,FA=FD,再证明四边形AEDF为菱形得到AE=AF=2,然后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计算CD的长.
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也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3.【答案】A
【解析】解:∵∠D=90°.AD//BC,
∴∠C=180°−∠D=90°,
∴∠D=∠C=90°.
设DP的长为x,则CP长为6−x.
若AB边上存在P点,使△PAD与△PBC相似,那么分两种情况:
①若△APD∽△BPC,则DP:CP=AD:BC,
即x:(6−x)=3:4,
解得:x=187
②若△APD∽△PBC,则DP:BC=AD:PC,
即x:4=3:(6−x),
整理得:x2−6x+12=0,
∵△<0,
这种情形不存在,
∴满足条件的点P的个数是1个,
故选:A.
根据已知分两种情况△PAD∽△PBC或△APD∽△PBC来进行分析,求得PD的长,从而确定P存在的个数.
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依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列出关于x的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选项A、B、C的条件无法判断△ABC与△DAC相似.
正确答案是D.理由如下:
∵AC2=CD⋅CB,
∴ACCD=CBAC,
∵∠C=∠C,
∴△ABC∽△DAC(两边成比例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故选:D.
根据两边成比例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即可判断.
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基础题,中考常考题型.
5.【答案】A
【解析】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B//CD,
∴△DEF∽△ABE,
∴DFAB=DEAE,
∵AD=2DE,
∴DFAB=DEDE+2DE=13,
∵AB=CD,
∴DFAB=DFCD=13,
∴FC=2DF,
∵AB//CD,
∴△GFC∽△GBA,
∴CGAG=FCAB=2DF3DF=23,
故选:A.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CD//AB,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答即可.
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关键是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答.
6.【答案】B
【解析】解:∵EF//BC,
∴△AEF∽△ABC,
∴S△AEFS△ABC=(AEAB)2=(AEAE+EB)2=425,
∴S△AEF=425S△ABC.
∵S四边形BCFE=S△ABC−S△AEF=21,即2125S△ABC=21,
∴S△ABC=25.
故选:B.
由EF//BC可得出△AEF∽△ABC,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S△AEF=425S△ABC,结合S四边形BCFE=21即可得出关于S△ABC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找出S四边形BCFE=2125S△ABC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A
【解析】解:如右图1所示,
由已知可得,△DFE∽△ECB,
则DFEC=FECB=DEEB,
设DF=x,CE=y,
则xy=97=6+y2+x,
解得x=274y=214,
∴DE=CD+CE=6+214=454,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EB=DF+AD=274+2=354,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如图2所示,
由已知可得,△DCF∽△FEB,
则DCFE=CFEB=DFFB,
设FC=m,FD=n,
则69=mn+2=nm+7,
解得m=8n=10,
∴FD=10,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BF=FC+BC=8+6=14,
故选:A.
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讨论的方法,求出剪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然后即可判断哪个选项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分类讨论的方法解答.
8.【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位似变换的概念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或共线,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
过点B作BE⊥x轴于点E,B′作B′F⊥x轴于点F,根据位似变换的性质得到ABAB′=AOAO′=23,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比例式,计算即可.
【解答】
解:过点B作BE⊥x轴于点E,过B′作B′F⊥x轴于点F,
则BE//B′F,
由题意得,OE=EA=2,BE=3,
∵点A、B的坐标分别为(4,0)、(2,−3),△AB′O′是△ABO关于的A的位似图形,且O′的坐标为(−2,0),
∴OB//O′B′,
∴ABAB′=AOAO′=46=23,
∵BE//B′F,
∴△AEB∽△AFB′,
∴AEAF=BEB′F=ABAB′=23,即2AF=3B′F=23,
解得,AF=3,B′F=92,
∴OF=1,
则点B′的坐标为(1,−92),
故选:C.
9.【答案】D
【解析】
【分析】
树叶端点A变为A′,可拆分为两次变换所得,第一次是位似变换,第二次是平移变换.平移变换可决定树叶最终的位置,而面积只与位似变换有关,所以只需考虑位似变换即可得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几何变换类型,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对应点的坐标判断出其几何变换类型.
【解答】
解:由点A(a,b)经过变换后得到的对应点为A′为(300a+200,300b−100)知,
此树叶所作的变换是位似变换和平移变换,变换的位似比为1:300,
则原树叶的面积与变换后的树叶的面积比为1:3002,
故选D.
10.【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根据题意求出△ABP∽△CEF,由ABCE=BPEF即可求出EF的长度.
【解答】
解:由题意知,
∠APB=∠CPD,
∠CPD+∠PCD=90°,
∠APB+∠BAP=90°
∴∠BAP=∠PCD,
∵∠PCD=∠FCE,
∴∠BAP=∠FCE
∵∠B=∠E=90°,
∴△ABP∽△CEF,
∴ABCE=BPEF,
即,
∴EF=0.45m,
1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的有关知识,由题意可知,AB//CD//OE,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得到ABOE=AMMO,CDOE=CNON,根据AB=CD得到AMOM=CNON,设OC=xm,进而得到38+x=1.51.5+x,求出x,进而求出AB即可.
【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AB//CD//OE,
∴△ABM∽△OEM,△CDN∽△OEN,
∴ABOE=AMMO,CDOE=CNON,
∵AB=CD,
∴AMOM=CNON,
设OC=xm,则38+x=1.51.5+x,
∴x=5,
∴AB7.8=313.
∴AB=1.8m.
12.【答案】C
【解析】解:如图:过O作OM⊥CD,垂足为M,过O作ON⊥AB,垂足为N,
∵CD//AB,
∴△CDO∽ABO,即相似比为CDAB,
∴CDAB=OMON,
∵OM=15−7=8,ON=11−7=4,
∴CDAB=OMON=6AB=84,
∴AB=3,
故选:C.
高脚杯前后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即可得出结果.
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解本题的关键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3.【答案】12
【解析】解:∵D为AB中点,
∴ADAB=12.
当DE//BC时,ADAB=DEBC=AEAC=12.
故答案是:12.
利用平行线截线段成比例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成比例.
14.【答案】15
【解析】 ∵BC平分∠ABD,
∴∠ABC=∠CBD,
∵当ABCB=BCBD时,△ABC∽ △CBD,
∴9BC=BC25,∴BC=−15(舍),BC=15.
15.【答案】13
【解析】解:∵BD=2AD,
∴AD:AB=1:3,
∵DE//BC,
∴△ADE∽△ABC,
∴ADAB=DEBC,
∴DE:BC=1:3.
∵△DBE和△EBC的高相同,设这个高为ℎ,
∴S△DBE:S△EBC=12DE⋅ℎ12BC⋅ℎ=DEBC=13,
故答案为:13.
根据BD=2AD,求出AD:AB的值,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得DE:BC,最后再根据面积之比即可求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找准对应线段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12
【解析】解:因为BE//CD,所以△AEB∽△ADC,
于是AEAD=BECD,即88+22=3.2CD,解得:CD=12m.
旗杆的高为12m.
易证△AEB∽△ADC,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本题只要是把实际问题抽象到相似三角形中,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列出方程,通过解方程即可求出旗杆的高度.
17.【答案】解:(1)如图,线段AD即为所求;
(2)设BD=x.
∵AB=AC,∠BAC=108°,
∴∠B=∠C=36°,
由作图可知DB=DA,
∴∠B=∠BAD=36°,
∴∠CAD=∠CDA=72°,
∴CA=CD=1,
∵∠B=∠B,∠BAD=∠C,
∴△BAD∽△BCA,
∴ABBC=BDAB,
∴1x+1=x1,
∴x2+x−1=0,
∴x=−1+52或−1−52,
经检验:x=−1+52是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BD=5−12,
∴k=BDCD=5−12.
【解析】(1)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连接AD即可;
(2)设BD=x.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构建方程求解即可.
本题考查作图−相似变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式方程等知识,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8.【答案】(1)解:如图 ①,∵DE//BC,
∴ADAB=AEAC,即46=AE5,
∴AE=103,
∴CE=AC−AE=5−103=53;
(2)证明:如图 ②,
∵DF//BE,
∴AFAE=ADAB,
∵DE//BC,
∴ADAB=AEAC,
∴AFAE=AEAC,
∴AE2=AF⋅AC.
【解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1)如图 ①,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到46=AE5,则利用比例性质可计算出AE的长,然后计算AC−AE即可;
(2)由DF//BE得到AFAE=ADAB,由DE//BC得到ADAB=AEAC,利用等量代换得AFAE=AEAC,然后利用比例的性质可得到结论.
19.【答案】证明:∵AB⋅AE=AD⋅AC,
∴ABAD=ACAE.
又∵∠1=∠2,
∴∠2+∠BAE=∠1+∠BAE,即∠BAC=∠DAE,
∴△ABC∽△AED.
【解析】由已知条件得到:∠BAC=∠DAE,ABAD=ACAE.则由“两边及夹角法”证得结论.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平行线法: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三边法: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两边及其夹角法: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4)两角法: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0.【答案】解: ①设经过ts后,△PBQ∽△ABC,
根据已知条件,可得AP=t,BQ=2t.
∵△PBQ∽△ABC,∴PBAB=BQBC,∴4−t4=2t8,解得t=2;
②设经过ts后,△PBQ∽△CBA.
∵△PBQ∽△CBA,∴PBBC=BQAB,
∴4−t8=2t4,解得t=0.8.
故经过0.8s或2s后,△PBQ与△ABC相似.
【解析】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利用分类思想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分两种情况讨论,可得PBAB=BQBC,或PBBC=BQAB,可求t的值.
21.【答案】③
【解析】解:③.
理由如下:∵△ACD∽△A′C′D′,
∴∠ADC=∠A′D′C′,
∴∠ADB=∠A′D′B′,
∵∠BAD=∠B′A′D′,∠ADC=∠B+∠BAD,∠A′D′C′=∠B′+∠B′A′D′,
∴∠B=∠B′,
∴△ABD∽△A′B′D′.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证明.
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解:(1)如图1所示,
▱ABCD即为所求;
(2)①如图2,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12,
∴BD=2BO,AO=12AC=12×12=6,
∵∠BAC=90°,AB=8,
∴BO=AB2+AO2=82+62=10,
∴BD=2BO=2×10=20;
②如图3,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D=CB,
∵BD=DB,
∴△ABD≌△CDB(SSS),
∴S△ABD=S△CDB,
∴S△BCDS四边形ABCD=12,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BO=DO,
∴∠OED=∠OFB,∠ODE=∠OBF,
∴△OED≌△OFB(AAS),
∴S△OED=S△OFB,
∴S四边形EDCF=S△OED+S四边形ODCF=S△OBF+S四边形ODCF=S△BCD,
∴S四边形EDCFS平行四边形ABCD=12,
∴S1:S2=12.
【解析】(1)分别以A、C为圆心,BC、AB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连接AD、DC,即可得到平行四边形ABCD;
(2)①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BD=2BO,AO=12AC=12×12=6,由勾股定理得出BO=10,即可求出BD=20;
②先证明△ABD≌△CDB,得出S△ABD=S△CDB,即可得出S△BCDS四边形ABCD=12,再证明△OED≌△OFB,得出S△OED=S△OFB,得出S四边形EDCF=S△OED+S四边形ODCF=S△OBF+S四边形ODCF=S△BCD,进而得出S四边形EDCFS平行四边形ABCD=12,即可得出S1:S2=12.
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基本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3.【答案】解:(1)如图:△A1B1C1即为所求;
(2)如图:△A2B2C2即为所求;
(3)(−2a,−2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作图−位似变换:画位似图形的一般步骤为:先确定位似中心;再分别连接并延长位似中心和能代表原图的关键点;接着根据位似比,确定能代表所作的位似图形的关键点;然后顺次连接上述各点,得到放大或缩小的图形.也考查了轴对称变换.
(1)利用网格特点和轴对称的性质画出点A1、B1、C1,从而得到△A1B1C1;
(2)根据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对应点坐标A2、B2、C2顺次连接即可;
(3)根据点A2、B2、C2的坐标变化规律,进而得出旋转变换后P的对应点P1的坐标.
【解答】
解:(1),(2)见答案;
(3)∵点A、B、C的坐标分别是(−3,−1)、(−2,−3)、(0,−2),
点A2、B2、C2的坐标分别是(6,2)、(4,6)、(0,4),
∴△ABC内有一点P(a,b),经过(2)旋转变换后P的对应点P1的坐标为;(−2a,−2b).
24.【答案】解:∵CD⊥DG,EF⊥DG,
∴EF//CD,
∴△GEF∽△GCD,
∴EFCD=GFGD,即1.616=2DB+9+2,
解得BD=9.
∵CD⊥DG,AB⊥DG,
∴AB//CD,
∴△FAB∽△FCD,
∴ABCD=FBFD,即AB16=99+9,
解得AB=8,
∴假山的高度AB为8米.
【解析】依据△GEF∽△GCD,可得EFCD=GFGD,进而得出BD=9米.再根据△FAB∽△FCD,可得ABCD=FBFD,进而得出假山的高度AB为8米.
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测量不能到达顶部的物体的高度,通常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和“在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的比相等”的原理解决.
25.【答案】解:由题意可知∠ABG=∠CDG=90°,
又∵∠AGD是公共角,
∴△ABG∽△CDG,
∴ABCD=BGDG,
∵DF=100m,B是DF的中点,
∴BD=BF=50m.
∵AB=5.5m,BG=10m,
∴5.5CD=1050+10′
∴CD=33m.
又∵∠ABD=∠EFD=90∘,∠EDF为公共角
∴△ADB∽△EDF
∴ABEF=DBDF=12,
∴EF=2AB=11m.
∴CD−EF=22m.
∴甲、乙两人的观测点到地面的距离之差约为22m.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首先证明△ABG∽△CDG,则可得ABCD=BGDG,由B是DF的中点,可得BF=DF=50m,则5.5CD=1050+10,由此即可求出CD的长,同理可求得EF的长,然后作差即可.
课题
测量广场上景观灯的高度
测量示意图
说明:OE⊥OC,点O,C,A在同一水平线上,竖立在地面上的指示牌AB,CD高度相同,均为m,两指示牌相距5 m,影长CN,AM分别为1.5 m,3 m.
……
……
结论
景观灯的高度为7.8 m.
沪科版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数学卷(标准难度)(含答案): 这是一份沪科版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数学卷(标准难度)(含答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上册 期中测试卷(标准难度)(含答案): 这是一份沪科版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上册 期中测试卷(标准难度)(含答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2章;考试时间,则其中一定成立的个数是,【答案】C,【答案】B,【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第22章 相似形单元测试卷(标准难度)(含答案): 这是一份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第22章 相似形单元测试卷(标准难度)(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