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统编版(五四学制)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 23 愚公移山 同步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五四学制)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 23 愚公移山 同步练习(含答案)第1页
    统编版(五四学制)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 23 愚公移山 同步练习(含答案)第2页
    统编版(五四学制)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 23 愚公移山 同步练习(含答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2018)23 愚公移山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2018)23 愚公移山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课文原句填空,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3 愚公移山基础过关1.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课文原句填空。(1)愚公移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愚公移山的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愚公移山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愚公认为人定胜天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寒暑易节,始一反      置土石B.河曲智叟笑而之曰      有剩骨C.汝心之                不可D.惧其不              待君久不至,3.“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汉阴”等。请分别写出下列城市所处的位置。(1)江(长江)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衡(衡山)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华(华山)阴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列子·汤问》,是古代传记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脍炙人口,愚公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B.文章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运用抑扬结合的手法增强了讽刺的效果。C.“荷担者三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从人力之少、运输工具之简陋等方面表现了移山的艰难,突出愚公移山的毅力和决心。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愿望,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能力提升5.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8分)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箕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妻有遗男,始,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妻弱子。虽我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选自《列子·汤问》)(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河曲智叟笑而之曰        B.汝心之                  国不以山溪之险C.操蛇之神              菊之爱,陶后鲜有D.吾与汝毕力平            则不能治性(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甚矣,汝之惠!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故事交代太行、王屋二山的占地面积、高度,体现了愚公移山面临的巨大困难。B.文章写妻子和智叟都嘲笑并且阻止愚公,是为了反衬出愚公移山的坚定决心。C.文章以“智叟”来称呼鼠目寸光、自以为是的老头,反差强烈,极具讽刺意味。D.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16分)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注]   ①治:修建。②颠踬:跌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寝:停止。(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凿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家人有止之者曰”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本在冀州      B.丈夫冠也      C.亲戚畔      D.往女家(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焉?(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公善之,欲行。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回忆学过的《愚公移山》,完成问题。(4分)①说说愚公和本文中的鲁公的不同。(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读了这两篇文章,你有什么启发?(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相信你一定为愚公坚定不移的信念与精神所感动。(1)你的妹妹对这个故事也非常感兴趣,让你将这个故事讲述给她听,你会这样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0字左右)(2)歌曲《愚公移山》这样唱道:“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任意选择一个加点词语,结合课文,跟妹妹解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基础过关1.答案   (1)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2)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3)叩石垦   运于渤海之尾(4)子子孙孙无穷   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解析   可根据题干中的“原因”“目标”“方式”“理由”等关键词,确定应填语句。2.C   A.语气词/哪里。B.阻止/仅,只。C.都是“顽固”的意思。D.停止/已经。3.答案   (1)在长江南面(2)在河北面   (3)在衡山南面   (4)在华山北面解析   古代以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以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4.C   A.“传记”错,应为寓言。B.“抑扬结合”错,应为“对比”。D.“宣传了封建迷信思想”错,《愚公移山》反映了当时人们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作者是以神话的形式给予肯定。能力提升5.答案   (1)C(2)①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②你也太不聪明了!(3)B解析   (1)A.阻止/仅,只。B.顽固/巩固。C.都是“听说”的意思。D.险峻的大山/轻薄。(2)①重点词:易(更替)、节(季节)、反(同“返”,往返)。②重点词:甚(严重)、惠(同“慧”,聪明)。该句为倒装句,翻译时要调整语序。(3)愚公妻子没有嘲笑、阻止愚公。6.答案   (1)①想要   ②放置   ③有人   ④听从(2)C(3)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4)①鲁公认为(这个意见)很好,想(按照他的方法)去做。②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能。(5)①愚公信念坚定,不畏艰难;鲁公优柔寡断,遇难而退。②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标,有决心,有毅力。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坚持到底就会成功,否则将一事无成。解析   (1)①②可用类比推导的方法分析词语含义。①根据“方欲行”可推知“欲”为“想要”之意。②根据“且焉置土石”可推知“置”为“放置”之意。③句意:有人说。或,有人。④句意:鲁公听从了他的话。从,听从。(2)例句中“之”为代词,他。A.结构助词,的。B.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代词,他。D.动词,到,往。(3)“之”作代词,一般用于句尾,可据此断句。(4)①重点词语:善(认为……好)、行(做)。②重点词语:动(使……受到震撼)、忍(使……坚忍起来)、性(性格)、曾(同“增”,增加)。(5)①愚公、鲁公是对照鲜明的两个人物,可以用相对的词语回答。如“信念坚定”“优柔寡断”“不畏艰难”“遇难而退”等。②根据①中得出的愚公与鲁公的不同回答即可。[参考译文]鲁公修建园子,想要凿一个池子,他的父亲说:“没有地方放土。”鲁公于是停下来了。有人说:“土可以堆成山。”鲁公认为(这个意见)很好,想(按照他的方法)施行。他的妻子说:“你不怕孩子们跌倒吗?”鲁公又停了下来。(又)有人说:“修条小路通到园子里,设个栅栏围着它,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鲁公听从了他的话,又想(按照这个人的办法)施行。家里又有人阻止他说:“园子修好了,必定要添加仆人(打理),(给仆人住的)下房没有了,很值得考虑。”鲁公犹豫不决,(修园这件)事情又停下来了。7.答案   (1)(示例)愚公将近九十岁了,两座大山挡住了他家进出的通道,他决心搬走它们。他率领子孙三人开始敲石、挖土。一个叫智叟的老头笑他自不量力。愚公说:“我有儿子,儿子还有儿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又何必担心挖不平呢?”他的精神感动了天帝,天帝命夸氏的两个儿子搬走了这两座大山。(2)答题思路:选择“奇闻”可以围绕愚公移山的神话结尾或愚公的做法来解说;选择“笑谈”可以围绕智叟对愚公的态度来解说;选择“开路”可以围绕愚公移山的过程、愚公移山的目的来解说;选择“感叹”可以围绕挖山不止的顽强意志、排除非议的坚定信心来解说。解析   (1)把书面语转换为口头语;要交代清楚人物(“愚公”“智叟”等)、起因(出入之)、经过(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结果(帝感其诚,命夸氏二子负二山),做到条理清楚,表达连贯。(2)“奇闻”重在讲出神奇色彩;“笑谈”重在讲出反派的滑稽;“开路”重在讲出目的、过程;“感叹”重在讲出精神。           

    相关试卷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2018)23 愚公移山优秀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2018)23 愚公移山优秀随堂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2018)20* 蝉精品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2018)20* 蝉精品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班级准备出一期特刊,宣传谷爱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上册(2018)第六单元23 愚公移山精品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2018)第六单元23 愚公移山精品同步测试题,共7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