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五四学制)初中语文 七年级上册 2 济南的冬天 同步练习(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25446/0-169235307201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五四学制)初中语文 七年级上册 2 济南的冬天 同步练习(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25446/0-169235307206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五四学制)初中语文 七年级上册 2 济南的冬天 同步练习(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25446/0-169235307208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同步练习】人教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七上+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2018)2 济南的冬天精品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2018)2 济南的冬天精品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对联是传统文化中,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济南(jì) 安适(shì) 害羞(xiū) B.着落(zhá) 幻想(huàn) 水藻(zǎ)
C.暖和(hu) 宽敞(chang) 肌肤(fū) D.伦敦(dūn) 刮风(guā) 摇蓝(lán)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晴朗无云)
B.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娇柔而秀美)
C.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清澈透明)
D.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温柔深情)
3.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刚刚下过一场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
②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
③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④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斑斓,令人目眩
A.②①④③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慈善”一词本是“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的意思。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济南的冬天以人的情感,表达了人们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
B.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镶”字形象地呈现出白色的山尖连接着蓝天,就像是一道银边围在蓝天边缘的景观。)
C.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太秀气”突出了小山的不大气,流露出作者对小山的嫌弃。)
D.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两个“卧”字,既与前边的“暖和安适地睡着”相照应,又传神地写出了小村庄小雪后的姿态,烘托出一种恬静安逸的气氛。)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著名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B.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老舍的代表作。
C.《济南的冬天》一文,重点写了冬天里人们的活动。
D.《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作者抓住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绘了济南冬天特有的动人图景。
能力提升
6.对联是传统文化中
很有趣味的语言形式,尾字讲求平仄,上下联讲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似或相反。有同学拟写了描绘鸭绿江风光的上联“风轻一江拂碧水”,请选出作为其下联最恰当的一项( )
A.雨歇千鸥伴彩云 B.一轮红日染朝霞 C.雨奇两岸笼烟雾 D.碧波千顷浮翠岛
7.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野渡无人舟自横”这句诗正如一幅意味丰富的中国画,似在暗示着某种深刻的人生哲理。
B.“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一项由中国航天人创造的奇迹,是“中国创造”的一张名片。
C.那些在每个工作日都盼着星期五到来的年轻人,把自己戏称为“现代鲁滨逊”。
D.生活没有解药,但止疼片很多,比如阅读、美食、电影、运动、旅行等。
8.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3分)
看 雪
赵丽宏
①年初,在北京,正好遇上一场大雪。
②雪是无声地降落的。那天傍晚天色灰暗,也没有大风呼啸,以为只是个平平常常的阴天。第二天一早醒来,发现窗外亮得异常,原来外面的世界已经严严实实地被耀眼的白雪覆盖了。从近处屋顶上的积雪看,这一夜降雪约有三四寸厚。而此刻,雪已经停了。离我的窗户最近的一根电线上居然也积了雪,雪窄窄地薄薄地垒上去,厚度居然超出电线本身的四五倍,所以看起来那根电线就像是一条长长的雪带。凭空徒添这许多负担的电线在风中紧张地颤抖着,显得不堪重负,真担心它马上就会绷断……
③这是怎样的一夜大雪?那些飘飘洒洒的轻盈的雪花在夜空中飞舞时,当是何等壮观!
假如集合这地面上的所有积雪,大概能堆成一座巍峨的雪山了吧。有什么能比大自然玄妙的造化和神奇的力量更使人惊叹呢!
④雪的世界是奇妙的。在一片茫茫的白色云中,城市原有的层次都淡化了、消失了,一切都仿佛融化在晶莹的白色之中。下雪之前的世界究竟是何种颜色?现在竟然想不真切了,人真是健忘。
⑤然而,这雪景似乎不宜久看,看久了眼睛便会有一种被刺痛的感觉。也许,人的眼睛天生是喜欢丰富的颜色的吧。白色,曾经被很多人偏爱,因为它拥有很多美好的属性,譬如纯洁,譬如宁静,譬如清高,等等。但是大多数人喜欢白色,恐怕只是喜欢一束白色的小花、一朵白色的云、一方白色的丝巾、一条白色的连衣裙……要是白到铺天盖地,那就消受不起了。眼前这无边无际的雪景,便是极生动的一例。
⑥茫茫的白色世界有一些鲜亮的色彩开始蠕动。几辆汽车像笨拙的甲虫爬上了马路,行人也三三两两地走上了街头。车和人经过的地方,清晰地留下痕迹。车辆和脚印毫不留情地撕开了雪地神秘的面纱——积雪原来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厚,车辙和脚印中显露出大地原有的色彩。晶莹寒冷的雪只是表象罢了。
⑦一群孩子走到楼前的雪地上,又是滚雪球,又是打雪仗,尖尖的嗓音和雪团一起飞来飞去,弄得一片喧闹。最后他们的目标一致起来——堆雪人。极有耐心地用手捧,用脚刮,一个矮而胖的雪人居然歪歪斜斜地出现在孩子们面前。雪人周围的雪黯淡了、消失了,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清除了他们这方小小天地里的积雪。他们又奔着喊着跑去开拓他们的新疆域了,把雪人孤零零地丢在那里……
⑧两只麻雀突然从窗前掠过,它们在空中盘旋着,嘴里发出焦灼的呼唤,似乎在寻找一个落脚的地方。也许,是积雪使它们熟悉的天地改变了模样,它们迷路了。我以为两只麻雀不可能在我窗前停留,想不到它们找到了一个我未曾预料到的落脚点——窗前的那根电线。一只麻雀先是从下而上掠过电线,翅膀只是轻轻地一拍,电线上的积雪便扑扑地落下一段,另一只麻雀也如法炮制,又拍下一段雪,然后再一先一后停落在电线上。它们轻松地抖着羽毛,不时又嘴对嘴轻声地低语着,像是互相倾吐着什么隐秘,再不把那曾使它们惊惶迷惑的雪世界放在眼里。那根曾经被积雪覆盖的电线在它们的脚下有节奏地颤动着,积雪在不断地往下掉,往下掉……大雪忙忙碌碌经营了一夜的伪装,只十几秒钟便被两只小麻雀瓦解了……
⑨窗外寒风呼啸,积雪大概不会一下便消融,但雪后的世界已不是清一色的白了,我心里的春意也正在浓起来。只要有美丽的生命在,谁能阻挡春天呢!
(有删改)
(1)本文题目是“看雪”,但在文中“雪”却没有被赞美,作者的用意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是怎样描写雪后景观的?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品味第⑧段画线句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3分)
它们轻松地抖着羽毛,不时又嘴对嘴轻声地低语着,像是互相倾吐着什么隐秘,再不把那曾使它们惊惶迷惑的雪世界放在眼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章最后一句话“只要有美丽的生命在,谁能阻挡春天呢!”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下面是济南泉水节的标志图,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其构成与含义。(注:标志的三个旋涡状图案颜色:上为蓝色,左下为绿色,右下为粉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过关
1.C A.济jǐ。B.着zhuó。D.蓝→篮。
2.D “温晴”在这里是“温暖晴朗”的意思。
3.A 通读句子后可知,该语段写的是阳光照耀下的古镇的雪景。②句中的“已经”照应横线前面的“还没有来得及”,故②句应为第一句。①句紧接着写了阳光照耀下古镇的积雪。④句承接①句中的“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分别写了路边、屋脊、树梢、河边石阶上的积雪。③句中的“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照应了④句。故正确排序为:
②①④③。
4.C “太秀气”突出了小山的秀美小巧,流露出作者对小山的热爱之情。
5.C 《济南的冬天》一文,重点写了济南冬天的山和水,而非人们的活动。
能力提升
6.A 对联尾字讲求平仄,一般来说,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据此可排除C、D两项;对联讲求词性相同,上联第一个字“风”为名词,B项第一个字“一”为数词,词性不同,排除B项。故选A。
7.C A.把诗句比作中国画。B.把“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比作一张名片。C.没有运用比喻修辞。D.把“阅读、美食、电影、运动、旅行”比作止疼片。
8.答案 (1)雪在文中的作用是衬托。作者写雪是为了衬托那些暂时被雪掩盖的生命。
(2)作者先描写被雪掩盖的外面的世界,然后描写雪后的汽车、行人、孩子、麻雀。这样由静到动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雪只是暂时掩盖了一切,但生命的活动最终会突破雪的覆盖,展现出生机。
(3)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麻雀由先前找不到落脚点的惊惶迷惑,到现在安稳落脚的轻松愉悦的心情变化,表现了作者对麻雀的喜爱之情。
(4)生命是最值得赞美的,只要有生命存在,寒冬终将过去,充满希望的春天很快就会到来。
解析 (1)结合第⑥段的“晶莹寒冷的雪只是表象罢了”,第⑨段的“只要有美丽的生命在,谁能阻挡春天呢”,以及对雪后汽车、行人、孩子、麻雀的描写可知,作者写“雪”是为了写生命,用雪衬托那些暂时被雪掩盖的生命。
(2)本文构思巧妙,第②—④段是对雪后景象的描绘,描写的是静景;第⑥-⑧段是对雪后汽车、行人、孩子、麻雀的描写,描写的是动景,这样由静到动地描写雪后景观,生动地表现了雪只是暂时掩盖了生命,但生命的活动最终会突破雪的覆盖,展现出生机。
(3)由“低语着”“像是互相倾吐着什么隐秘”“再不把那曾使它们惊惶迷惑的雪世界放在眼里”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麻雀当作人来写,赋予麻雀以人的行为。“再不把那曾使它们惊惶迷惑的雪世界放在眼里”写出了麻雀找到窗前的那根电线作为落脚点之后一改之前的惊惶迷惑,心情变得轻松愉悦,表达作者对麻雀的喜爱之情。
(4)联系全文,“美丽的生命”是指作者看到的在楼前雪地上玩耍的孩子和落脚在电线上的麻雀,“谁能阻挡春天呢”是指孩子和麻雀以他(它)们所焕发出的鲜活的生命力使雪的世界丰富而美丽。作者因雪中鲜活的生命力而受到感染,感到温暖和浓浓的春意,只要有生命存在,寒冬终将过去,春天就很快会来临,表达了作者对美丽的生命和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的赞美。
9.答案 (示例)济南泉水节的标志运用传统水纹组合而成草书“泉”字;三个相互交融的旋涡代表的是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类似手印纹的效果代表济南人的纯朴和诚信,充满人文色彩;水墨效果彰显泉城的文化气质之美;颜色上运用蓝、绿、粉,分别代表泉城的蓝天、绿柳和荷花。标志整体立意独特,形式上富有延展性,深刻传达了美丽泉城的文化内涵。
解析 仔细观察该标志,明确其构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发挥联想,领悟各要素蕴含的深刻含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2018)6 散步精品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阅读短文《示爱》,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2018)21*女娲造人精品课后测评,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属于反问句的一项是,下列关于神话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阅读下面这则神话,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2018)第六单元20 天上的街市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