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说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说课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情景导入,探究一违法无小事,合作探究,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法不可违,课堂小结,当堂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2月15日,兰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依法公开宣判兰新铁路甘青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兼兰州铁路局副局长史某某受贿案,对被告人史某某以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100万元;扣押在案的赃款赃物,判决依法没收,上缴国库,不足部分,继续追缴。
小勤家里生活比较困难,要强的他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减轻家里的负担。看到捡废品能赚钱,小勤决定试试。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准备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工地保安发现后,把他送到了派出所。
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
因为捡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去卖等同于偷东西,是违法的行为。
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这样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那就是了解法律,树立法律意识,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做违反法律的事。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行为规范。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场景一:是违法行为,违反了我国的民法典,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上述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场景二:是违法行为,违反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扰乱了公共场所秩序,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场景三:是违法行为,违反了我国刑法规定,损害了国家的财产安全,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犯罪)
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又可以分为哪几种?
从“承担的法律责任”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无论哪种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探究二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谎报险情制造混乱行为,是指行为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需要,明知没有发生险情,而故意编造实际不存在的危险情况,向有关部门报告,以此引起社会混乱、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的行为。这里所说的险情是指水灾、火灾、车祸、地震、塌方、匪警、疫情等危急情形。比如为了寻开心,无事拨打匪警、火警电话,造成警车、消防车徒劳奔忙,干扰这些部门正常工作秩序,甚至影响正常出警和抢险。这种行为无论是否达到目的,均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要受到治安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盗窃、损毁或者擅自移动铁路设施、设备、机车车辆配件或者安全标志的。(二)在铁路线路上放置障碍物,或者故意向列车投掷物品的。(三)在铁路线路、桥梁、涵洞处挖掘坑穴、采石取沙的。(四)在铁路线路上私设道口或者平交过道的。
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根据你的经验,上述行为违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侵犯了他人的合法财产权,卖方不履行合同,给买方造成财产上的损失,卖方的信誉度降低,影响双方继续进行合作。我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照相馆侵犯了对方的肖像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出版社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应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这三则事例都属于侵犯公民权利的民事违法行为。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材料一 11岁的女孩小陈,在某超市内,因被怀疑偷了2个发夹、3颗糖,被超市员工绑到超市门前的电线杆上,挂着写有“小偷”字样的牌子示众。为此,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超市老板及两名员工赔偿小陈医疗费及精神抚慰金2万多元。
材料二 2023年2月3日19时许,一名男子饮酒后回家,因未带钥匙无法进入家门又联系不到自己家人,于是多次拨打110报警电话,并恶意辱骂接警人员。期间,接警员多次耐心询问其报警内容,提醒他注意表达方式,但该男子仍假借报警为由,先后三次虚构自己所处位置,连续9次恶意拨打110报警电话,派出所了解情况后立即对该案受理治安案件调查,并依法对该男子给予行政拘留15日的治安处罚。
材料一中超市员工的行为和材料二中男子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有什么危害?
材料一 —— 超市员工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材料二 —— 池某朋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危害: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
危害:影响了“110”接警工作正常秩序,且损害了接警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和公安机关形象。
从上述两则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①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③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身边的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
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1、因个人信息被泄露,不少人都有过被传销、诈骗电话骚扰的经历。为此,新刑法修正案增加了违规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最高可判刑7年的内容。这体现了( )A.公民享有知识产权B.我国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C.公民享有政治权利D.国家对保护公民隐私负有全责
2、下列关于违法行为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B、应被逮捕判刑的行为才是违法行为C、只有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才是违法行为D、 只要有了违法的思想就是违法行为
3、按照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可以分为( )①民事违法行为②一般违法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④行政违法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维护秩序备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合作探究,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相关链接,课堂小结,当堂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合理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当堂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网络改变世界课文内容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合作探究,网络聊天沟通,网络学习,网络追剧,网络看新闻,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不良信息,利用网络犯罪,沉迷网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