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四文言文阅读考点2正确理解古代文化知识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四文言文阅读考点2正确理解古代文化知识课件,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帮,常见官职变动词语简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命题特点 本考点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科举考试、古代教育、古代职官、姻亲制度、礼仪风俗、姓名称谓、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等。古代文化知识题常见的设误方式 1.范围不清。如2015年全国卷Ⅰ第5题D项解释“太子”时,说“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封建时代只有“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才能称为“太子”,而君主的“其他儿子”则不能称为“太子”。 2.概念不清。如2018年全国卷Ⅲ第11题C项解释“尹”时,说“是知府
的简称”,“尹”是官的通称,“知府”指明清时府一级的行政长官。两者不是同一概念。 3.张冠李戴。如2016年全国卷Ⅲ第5题A项解释“礼部”时,说掌管“土地、户籍等职事”,掌管土地、户籍等职事的应是户部。 4.以今推古。如解释“胡床”时,说成“古代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睡具”,而“胡床”在古代是一种卧具或坐具。 5.列举错误。如选项说古代盛酒器皿很多,列举了“尊、壶、爵、角、觥、釜”,其中“釜”指的是煮炖食物用的炊具。
6.多义误判。古代的一些词语一般有多个含义,考生如果只知其一,就容易出现错误。如“迁”,作为官职调动的专用词,既指晋升或调动官职,又指贬谪、放逐。关键技法识记古代文化知识的三种方法 1.分类串记法。对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和课文中出现的古代文化知识进行分类梳理,并进行精准高效的记忆,才能做好古代文化知识题。考生可以按照古代文化知识的种类进行梳理记忆,分类一般包括科举、
礼仪、官职等。 2.区分易混法。古代文化知识中常有一些易混的知识点,考生在记忆时可以将相似或相近的古代文化知识单独列出,对比记忆,如“谥号”“庙号”“年号”等。 3.表格记忆法。将某些具有关联性的古代文化知识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在识记时会更加系统、清晰、高效。如下面的“常见官职变动词语简表”。
解答古代文化知识题的方法 1.根据积累,排除明显的错误。古代文化知识题的四个选项中,通常会有一个错误选项,考生通过分析选项的表述,根据平时积累的知识来判断正误。如“吏部”可以根据历史所学的中国古代的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等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2.分析推断,最终确定答案。对一些不好判断的古代文化知识,考生可以通过联系教材、分析语境和拆分词语来判断选项是否正确,具体方法如下: ①联系教材,注意知识的迁移。从近几年的考情看,高考考查的古代文化
知识大多与教材有关,有的直接在课文中出现过,考生要对课文中出现过的古代文化知识准确识记。做题时遇到不好判断的知识,可以回想一下其是否在课文中出现过,看看其在选文中的意义是否与在课文中的意义相同。如“视事”,联系《张衡传》中的“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可知,“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 ②分析语境,判断选项解说正误。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要注重把握具体语境,从相关背景、语句意思等来判断选项所给词语的解释是否符合语境,上下文的意思是否贯通。
③拆分词语,把握词语的整体意思。虽然选项所给词语的意思未必就是构成这个词语的各个语素意思的叠加,但考生可从这个词语中各个语素的意思初步判断该词语整体的意思。如“黜陟”,联系“罢黜”一词,“黜”应指降职;结合“陟罚臧否”一词,“陟”应指升职,由此可初步判断“黜陟”指官吏降免或升迁。典例[2021全国甲卷,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阅读文本见【考点帮】考点1 典例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四文言文阅读考点3概括分析文本内容课件,共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四文言文阅读考点1文言文断句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四文言文阅读考点4文言文翻译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