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考点1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考点1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向1 鉴赏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诗歌中所描写的人物形象,即主人公形象;一种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往往就是作者的形象。鉴赏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涉及对人物形象或性格特征的概括、人物心理状态的分析、人物形象作用的分析、人物形象描写手法的概括和分析等。必备知识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续表
关键技法把握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1.审清题干,找准形象。首先,审清题干要求,看题干是要求分析主人公形象,还是作者形象。2.知人论世,总体把握。根据诗歌标题、注释及平时积累的作者作品常识,思考作品的写作背景或与作者有关的其他方面的信息,如政治主张、所处时代特征、常见写作风格等,总体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性格、心态、情感等。3.抓住关键,深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包括外貌仪表、性格品质等,要抓住诗歌中有关人物描写的诗(词)句(如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
语言、心理等),以及反映人物品格志趣的诗(词)句。4.关注环境,理解形象。关注环境描写,特别是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环境或者大的社会环境等,这些对人物形象会有陪衬、烘托的作用。5.结合形象,明确效果。结合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人物形象的意义,明确塑造该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鉴赏古代诗歌人物形象的步骤1.概括形象。即明确写出人物形象的特点,如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清高脱俗等。
2.分析文本。即结合诗(词)句具体分析形象特征的体现。3.指明作用。即指出该人物形象的意义或寄寓的情感。【答题模板】 这首诗(词)形象生动地塑造了一个(群)( )的形象。诗歌通过( )(如语言、手法、内容等),抒发(或“体现”“表现”等)了作者( )的情感(或“态度”“情操”等)。
角度1 作者形象典例1[2017全国卷Ⅱ,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子由使契丹苏 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 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答案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6分)
解析 先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分析的是诗人的性格。再知人论世,由注释①和②可知,苏辙在京城,苏轼在杭州,两人相隔千里。从题目可知,此诗为送别诗。然后具体分析,首联点题,写兄弟二人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而且苏辙此去,虽为远别,但只是暂时分离。“那因远适更沾巾”巧妙化用王勃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明一向乐观旷达的诗人不会因兄弟出使远方而作儿女之态。白话诗歌 我们隔着云海遥遥相望,见不到面已经多年了,哪会因这次远行而添悲伤呢?你应该不辞远道骑马的辛劳,冒着风雪到那里去,让骄傲的胡人见识见识不可多得的人才。你置身沙漠要时常回头望望自己的国家,思恋湖山时做梦也要梦到杭州的湖光山色。要是单于问起你的家世来,你可别把自己说成是中原的第一流人物呀!
角度2 主人公形象典例2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白 帝【注】杜 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 此诗写于诗人寓居夔州期间,这期间诗人还创作了《秋兴八首》《登高》等作品。
诗歌尾联中的寡妇是怎样的形象?她在诗歌中有何作用?
答案 形象:诗中的寡妇是一位孤苦无依、生活艰辛、命运悲苦、历经战乱、深受压迫的妇女形象。作用:①反映了百姓生活的艰辛;②揭露了官府残酷剥削百姓的黑暗现实;③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解析 第一步,审题。该题有两问,考生需要先概括寡妇的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再具体分析人物的作用。第二步,具体分析。第一问,由尾联“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等描写,可以概括出寡妇孤苦无依、生活艰辛、受尽盘剥的形象。第二问,分析寡妇的作用,要将其置于战乱这一社会背景之下。“千家今有百家存”,社会凄凉萧索、满目疮痍。她的丈夫或许死于战乱,其生活之困苦、心境之悲凉不言而喻,她不仅没有得到社会的同情与救助,还要面对官府严苛的赋税,尽管她苦苦地诉说哀求,还是被搜刮殆尽。这反映了百姓生活的艰辛、官府的残酷无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官府不体恤民情的暴行的批判和对苦难百姓的同情。
白话诗歌 团团乌云涌出白帝城门,白帝城下立刻暴雨倾盆。高涨的江水和陡峭的峡口似雷霆般相斗,古木苍藤遮蔽群山,天昏地暗。出征的马不如从事农耕的马走得轻逸,战火后的城邑千家只有百家尚存。家中余下的寡妇被横征暴敛得一贫如洗,那哀哀的哭声来自秋原何处的荒村?
考向2 鉴赏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中具有特定内涵的物象。既指古代诗歌中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如松、竹、梅等,也指被作者临时赋予某种特殊意义或某种人格精神的事物。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主要要求考生通过分析事物的特点,探求它所象征的人格特征和作者的心境,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关键技法把握物象寓意,体会思想情感1.熟记古代诗歌中常见的物象及其寓意。如梅象征坚强高洁、坚韧不拔等品质,从王安石《梅花》、陆游《卜算子·咏梅》中都可看出梅的象征意义。当然,有些物象表达的意思不固定,考生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2.分析物象的特征。考生要抓住诗歌中描写物象特征的词语或诗(词)句,包括形态、色泽等,以及描写物象所用词语或诗(词)句的感情色彩,由表及里,把物象的内在品质及精神挖掘出来。 3.分析物象的作用。一般从营造意境、表情达意、衬托人物、线索、照应等角度来思考物象的作用。4.分析物象蕴含的情感。结合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从人与物一体的角度体会事物形象象征的某种操守或表达的某种情感。【答题模板】 这首诗(词)中的( )具有( )的特点,作者借此形象表达(或“抒发”)了( )的情感(或“追求”)。
典例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咏 山 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样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案 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自己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解析 先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然后由表及里,挖掘物象的内在品质及精神。三、四两句从广阔的立体空间着笔,生动地描绘出山泉的澄澈与灵动,第二句中的“不知名”和最后两句中的“恬淡”“无人见”“长自清”等,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最后结合山泉的形象来把握诗人的情感。山泉的形象就是诗人自己,表现了诗人恬淡清高、飘逸出俗、任性自然的情怀。白话诗歌 山中有一股泉水,向别人询问这股泉水叫什么名字,却没有人知道。天空倒映在水面上,整个水面的颜色和天空的颜色是一样的,泉水从高高的山崖上飞流直下如雨声作响。这股泉水自高山流出,涨满了一条条山涧,分出的支流也注满了一个个小池塘。这股泉水的清静和淡泊没有人看见,但不论怎样,这股泉水年复一年依旧那么清澈。
考向3 鉴赏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既有承载主观感情的单个景物形象(意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成的意境。必备知识意象与意境 意象:寓“意”之“象”,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诗歌意象是“情”与“景”的交融,“心”与“物”的呼应,作者将主观情思寄托于客观事物,将抽象的感情寄托于具体的物象,使之成为情景交融的可感可触的艺术形象。
意境:一般来说,意境就是作品中由多个意象组成的、浸染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生活画面,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与客观事物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通过“孤帆远影”、水天漫漫,透露出友人离去后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作者对友人真挚深沉的情感。由于“意境”一词较为复杂,故在高考中常用“氛围”(偏重于外部环境)、“心境”(侧重于内心世界)、“境界”(外部与内部的融合)等词来替代它。
古代诗歌中的情景关系
续表
关键技法分析景物,体会情感1.分析景物形象,描摹图景。考生应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景物,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诗歌,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述画面时可采用“描绘了一幅+……(修饰语)+画面”的格式,比如“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的江南乡村初春生活的画面”。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常见的表示氛围特点的词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概括的词语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根据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从景与情的关系的角度分析二者的内在联系。答题时不仅要说明作者表达了什么情感,还要答出情感产生的原因。【答题模板】 这首诗(词)描写了( )的景象,构成了一幅( )的画面,营造了( )的氛围,从而抒发(或“体现”“表现”等)了作者(或“主人公”)( )的情感(或“态度”“情操”等)。
典例4 [2016全国卷Ⅰ,6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金陵望汉江李 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 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答案 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6分)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考点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帮,3抒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考点2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考点4分析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观点态度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