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6.诗词五首同步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27027/0-16923712485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6.诗词五首同步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27027/0-169237124855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6.诗词五首同步练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27027/0-169237124857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6.诗词五首同步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6.诗词五首同步练习,共6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6.诗词五首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下列对陶渊明《饮酒(其五)》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此诗是诗人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抒情小诗,其中“心远”二字指诗人心中远离草庐。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情怀。C.“山气日夕佳”一句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承上句,点名南山的暮景,引出下句的飞鸟结伴归林。D.此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质朴的美。2.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题目。【甲】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乙】从军行(其五)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①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注释】①洮(táo)河:水名,在今甘肃,流入黄河。对以上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中颈联写被围孤城的戍边将士寒夜突围,奇袭敌军的情景。一个“临”字,刻画出边地将士突围的威猛气势和必胜信念。 一个“重”字把寒冷描摹得好似有斤两可称,气氛低沉。B.【乙】诗中“大漠风尘日色昏”的“日色昏”指天色已晚,体现战斗的艰苦,烘托了悲壮的气氛。C.两首诗歌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甲】诗颔联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点染,用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乙】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D.两首诗都是边塞诗。【甲】诗颂扬了战士的战斗意识和誓死报国的决心。【乙】诗描写戍边将士听到前方捷报时欣喜的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3.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甲】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对两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B.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C.两首诗都写到了作者的“泪”,诗人的眼泪都是因为看到国家沦丧,百姓离散,到处一片衰朽景象,内心无比伤痛悲愤而伤心垂泪,都是伤心之泪。D.《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诗,两首诗都能表达诗人的爱国之情。4.选出对李清照的《渔家傲》赏析有误的一项(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A.首二句用“接”“连”把天幕、云涛、晓雾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转”“舞”则将词人在风浪中的感受传递出来。B.“我报路长嗟日暮”中“报”字和上片中的“问”字相呼应,“嗟”字传达出词人对日暮途远的叹息。C.“学诗谩有惊人句”流露出词人对空有才情却无人能会意的哀怨和慨叹自己身逢乱世却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D.词的下片后三句,表达词人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在现实社会大展宏图,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决心。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赤壁》——杜牧——唐朝——咏史怀古B.《饮酒》——陶渊明——东晋——山水田园C.《渔家傲》——李清照——宋代——托物言志D.《雁门太守行》——李贺——唐朝——边塞诗 二、基础知识综合6.下列划线诗句都含有典故,请为各诗句选择合适的选项。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②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③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④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A.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B.希望自己能被朝廷委以重任。C.既暗示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D.含蓄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及对美好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三、诗歌鉴赏7.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从居住的草庐写起,反思自己归田后的生活状况:虽身居闹市,但门庭冷落,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以“心远”二字回答了“无车马喧”的原因,反映了诗人超凡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空灵之美。句中“见”字,写出了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与全诗营造的闲远散淡的风格吻合。D.“此中有真意”中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之“景”和悠然自得之“情”;“真意”与“但使愿无违”的“愿”指的都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一)雁门太守行①黑云压城城欲摧,②甲光向日金鳞开。③角声满天秋色里,④塞上燕脂凝夜紫。⑤半卷红旗临易水,⑥霜重鼓寒声不起。⑦报君黄金台上意,⑧提携玉龙为君死。8.下面对《雁门太守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①②句描绘了敌人率大军压境,仿佛黑云般滚滚而来,军情十分紧急;然云缝中射下日光,照在守城将士的铁甲上,金光闪闪,将士们严阵以待。B.第③④句分别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表现了战斗的惨烈:鼓角争鸣,杀声干云,战场上血流成河,一缕紫色的阴影弥漫在夜空里,显得异常悲壮。C.第⑤⑥句写将士们乘夜奔袭,行军神速,天气寒冷,霜重鼓寒不闻声,更显气氛的悲壮。D.第⑦⑧句用典故,抒写了赤胆忠诚的将士们誓死保家卫国的大无畏之情,感人至深。9.古诗讲究炼字炼句,用字凝练是诗歌的特点。请赏析“霜重鼓寒声不起”的“重”字的妙处。 四、综合性学习10.综合性学习。古诗词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班级开展了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活动。(1)欣赏画面,根据画意写出古诗。
(2)你是否感受到天下儿女体念母爱的心声?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你以后打算怎么做? 参考答案:1.A2.B3.C4.D5.C6. C A D B7.A8.B 9.“重”形容天气奇寒,夜里霜结得很厚,导致战鼓都擂不响了。面对艰苦的行军环境,援兵却不惧严寒,英勇无畏。 10.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示例:经常帮妈妈做家务;以后要更加努力学习,尽力让母亲少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