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大同市平城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大同市平城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问答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大同市平城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科幻片《流浪地球》,讲述了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人类暂时转入地下城生活,用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流浪地球》中导致人类决定飞离太阳系自救的最主要因素是( )A.太阳急速衰老膨胀,使地球表面温度太高B.寻找宇宙其它星球上的文明,并与之汇合C.没有了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光照D.人类无节制排放温室气体引发了极端天气2、在电影里有这么一个情节,地球大气被木星吸走一部分,地球有可能撞向木星,除了这些危险,在靠近木星时以下哪个也是地球可能面临的( )A.被小行星等星际物质撞击B.大气的削弱作用减弱,白天地表温度越来越低C.木星受地球引力作用,远离轨道,撞向地球D.地球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气温日较差越来越小天文学家研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3、“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4、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可能没有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该行星( )A.距离恒星太近 B.大气层太薄 C.距离太阳太远 D.水域面积大织女星被称为“夏夜的女王”,是夏季夜空著名的亮星,它距地球约25.3光年(银河系半径约为5万光年)。据此回答下列小题。5、织女星是( )A.行星 B.恒星 C.星云 D.彗星6、织女星所属的天体系统是( )A.行星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星系象限仪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双子座流星雨并称北半球三大流星雨,每年都会准时赴约。2015年1月5日象限仪流星雨极大,但由于遭遇满月月光的整夜影响,几乎所有的流星都被淹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7、流星现象的产生是由于( )A.流星体本身发光发热B.流星反射太阳光而发光C.流星体同地球大气层发生摩擦而燃烧发光D.流星体实质上是小的恒星8、如果有流星残体落到地面,则( )A.该残体为自然天体 B.该残体为陨星C.该残体为人造天体 D.该残体为流星体9、绝大部分流星体在到达地面以前都在大气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A.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B.避免了地球上的生物遭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C.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10、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分布在( )A.类地行星与巨行星之间 B.巨行星与远日行星之间C.火星轨道与金星轨道之间 D.木星轨道与土星轨道之间11、下图所示的天体系统与河外星系同级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就是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的能量B.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氢气的燃烧C.太阳辐射能量是由核聚变反应过程中释放的巨大能量D.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13、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②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③地势高,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④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好,光照时间长A.①③ B.①② C.④③ D.②④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太阳的主要成分是( )A.氢和氧 B.氢和氦 C.氧和氮 D.氢和氮15、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A.
B.
C.
D.
16、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 )A.紫外光区 B.可见光区 C.红外光区 D.不可见光区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 )①损害航天器、扰乱卫星导航信号、冲击电网等②地球大气的根本热源③扰动地球磁场和大气层,产生磁暴、极光等现象④为生命活动、水、大气运动提供能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地球上的极光是太阳风被磁场捕获,轰击大气层,使大气电离产生的发光现象。金星是我们观测到的除日、月之外的最亮天体,金星大气层比地球大气层浓密,导致只有少量的太阳辐射能到达金星地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黑子、耀斑、太阳风分别发生在太阳( )A.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B.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C.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D.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19、金星上没有极光现象,其最合理的解释是( )A.距太阳远 B.质量小 C.太阳风无法到达 D.没有磁场20、关于金星亮度大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身能够发光 B.大气反射作用强C.大气逆辐射强 D.地面反射作用强太阳能光热电站(如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四川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2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成语“蜀犬吠日”是指四川盆地的狗不常见太阳,看到太阳后就觉得奇怪,就要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对于“蜀犬吠日”这种现象解释最合理的是( )A.四川气候湿润,地形封闭,云雨天气多,对太阳的辐射削弱作用强B.四川盆地纬度低,光照时间短C.四川盆地海拔低,距离太阳遥远,得到的太阳辐射少D.四川盆地地势低,周围的山地高原遮挡了较多的太阳辐射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光波段B.“蜀犬”看到的太阳实际是太阳的光球层C.太阳能量主要来自内部核裂变D.地球上绝大多数能源都来自太阳能,比如风能、核能和化石能源读地壳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5、图中a、b、C分别为( )A.上地幔、硅镁层、硅铝层 B.硅铝层、上地幔、硅镁层C.硅镁层、硅铝层、上地幔 D.硅铝层、硅镁层、上地幔26、a、b两层相比( )A.a层密度较小 B.a层铁和镁比重较大C.b层在大洋地区缺失 D.b层铝的成分相对较多27、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大的是( )A.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 C.东北平原 D.太行山地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8年09月28日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据此,回答下列小题。28、地震发生时,当地居民的感觉是(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29、此次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外核30、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31、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次地震,只有一个烈度B.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震级C.地震波是震源释放的能量波D.从观测点到(如地震台)震源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根据所学地球圈层结构知识,回答下面小题。32、岩石圈是指( )A.整个地壳 B.地壳和软流层上部C.地壳和上地幔上部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33、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是( )A.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 D.生物圈二、问答题34、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和自身条件分别是什么?35、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分别是什么?三、综合读图题3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1)地震波:E__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连续界面:A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地震波在经过B界面时传播速度分别有什么变化?
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表明人类飞离太阳系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地球表面温度太高,而是宇宙环境遭到毁灭性的的破坏,没有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光照是导致人类决定飞离太阳系自救的最主要原因,A错误,C正确;寻找宇宙其它星球上的文明,并与之汇合以及人类活动与人类决定飞离太阳系无关,D错误。故选C。2、答案:A解析:火星和木星之间存在小行星带,地球靠近木星时,可能会被小行星撞击,A正确。地球大气被木星吸走一部分,大气的削弱作用仍然存在,且没有大气的消弱作用白天地表温度越来越高,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夜晚地表温度越来越低,气温日较差越来越大,BD错误。木星体积质量较大,很难受地球引力作用,远离轨道,C错误。故选A。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距地球仅40光年”可知,该行星不可能在地月系(地月距离约38万千米)或太阳系(太阳系半径约1光年)内,C、D错误。由所学知识可知,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故该行星属于银河系,B正确。4、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该行星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在于离恒星太近,温度过高,A正确。5、答案:B解析:织女星被称为“夏夜的女王”,是夏季夜空著名的亮星,根据天体分类,织女星为类似于太阳的恒星,B.正确。故选B。6、答案:C解析:由题可知,织女星距地球约25.3光年,银河系半径约为5万光年,所以织女星为太阳系之外,银河系之内的一颗恒星,属于银河系,C正确,AB错误。星系为天体系统的统称,不能表示所属的天体系统,D错误。故选C。7、答案:C解析:流星体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D错误;恒星能自身发光,流星体本身不发光,也不能反射太阳光发光,AB错误;流星现象是流星体经过大气层时剧烈摩擦燃烧形成的光迹,C正确。故选C。8、答案:B解析:大部分流星体会在大气层中燃烧殆尽,极少数会坠落地表称之为陨星,其还可分为陨铁、陨石、石和铁的混合体三类,故答案B正确。故选B。9、答案:C解析:绝大部分流星体在到达地面以前都在大气中燃烧掉了,燃烧产生的热量相对于整个地球来说,可以忽略不计,对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影响极小,A错误。流星体燃烧不会减少紫外线,因此与避免了地球上的生物遭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无关,B错误。流星体在到达地面前在大气中燃烧掉,会减少流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使地球上生物生存的环境不遭受破坏,C正确。流星体燃烧与地球表面昼夜温差变化无关,D错误。故选C。10、答案:A解析: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火星属于类地行星,木星属于巨行星。故选:A。11、答案:A解析: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的①所示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可知银河系的级别与河外星系的级别是相同的,A正确,BCD错误。故选A项。12、答案:B解析:太阳辐射就是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的能量,叙述正确,A不符合题意;太阳内部没有氧,太阳内部的氢不可能燃烧,叙述错误,B符合题意。太阳内部具有极高温度和压力,四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氮原子核发生质量亏损而产生的巨大能量,因此太阳辐射能量是由核聚变反应过程中释放的巨大能量,叙述正确,C不符合题意。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水体运动提供能量,叙述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B。13、答案:D解析:两地纬度相同,太阳高度角相同,①错。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②对。地势高,这点高度相对日地距离可以忽略,离太阳近不是太阳辐射强的原因,③错。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好,海拔高处比海拔低处光照时间长,④对。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14、答案:B解析: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它几乎是热等离子体与磁场交织着的一个理想球体。从组成来看,现在太阳质量的大约四分之三是氢,剩下的几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少于2%。据此判断B正确,故选B。15、答案:D解析: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行进中的赛车用的汽油及煤球炉燃烧的煤炭都是地质历史时期储存下来的太阳能,而地热发电站的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故选D。16、答案:B解析:太阳辐射是由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组成的,其能量最集中的部分位于可见光区,波长较短的紫外光区和波长较长的红外光区及其他不可见光区能量都比较少。故选B。17、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据此判断①③;正确;地球大气的根本热源和为生命活动、水、大气运动提供能量属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②④错误。故选C。18、答案:D解析:太阳活动包括光球层上的黑子、色球层上的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上的太阳风。故选D。19、答案:D解析:地球上的极光是太阳风被磁场捕获,轰击大气层,使大气电离产生的发光现象。金星距太阳近,太阳风能到达,质量小不是影响因素。没有磁场无法吸引带电粒子高速靠近金星,故选D。20、答案:B解析:金星为行星自身不能够发光,A错误。金星大气层比地球大气层浓密,导致只有少量的太阳辐射能到达金星地表,大气反射作用强,大气逆辐射、地面反射作用弱。故选B。21、答案:B解析:太阳能光热电站,是利用太阳能来发电,应分布在太阳能丰富地区。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B正确。其他三地位于季风区,降水多,阴天多,太阳辐射相对较少,A、C、D错误。故选B。22、答案:C解析:太阳能电站的使用,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变暖的效应减弱,不会提升地表温度,A错误。发电站不会干扰电子导航,B错误。光热电站是依靠光能集聚产生的热能制造出蒸气,利用蒸气推动发电机运转,强光、高热能可能会误伤途经的飞鸟,C正确。光热电站产品是电能,不能直接提高作物产量,D错误,故选C。23、答案:A解析:影响太阳辐射多少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拔因素和天气状况,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加上地形封闭,云雨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故A符合题意,BCD错。故选A。24、答案:B解析: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故A错。太阳大气层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蜀犬”看到的是光球层,故B符合题意。太阳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故C错。核能来源于地球内部,故D错。故选B。25、答案:D解析:图中a层位于地壳上部,不连续分布,在大洋地壳中缺失,应为硅铝层;硅铝层之下为硅镁层,即b层;地壳之下是地幔。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26、答案:A解析:由上题可知,a层为硅铝层,主要成分以硅、铝为主,密度小,位于硅镁层之上,大洋地区可能缺失;b层为硅镁层,主要成分以硅、镁为主,密度大,分布具有连续性。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7、答案:B解析: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厚度不均,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大陆地壳中,海拔越高,地壳越厚。四个选项中,青藏高原海拔最高,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属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因此地壳厚度最大。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8、答案:D解析:考查地震波的特点。纵波传播速度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故地震发生时,当地居民的感觉是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D项正确。29、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震源深度10千米,说明此次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故A项正确。30、答案:A解析:考查地震波的特点。横波传播速度较慢,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地震发生后先出现上下颠簸后出现左右摇晃,故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A项正确。31、答案:C解析:一次地震,根据距离震源远近的不同,其烈度是不一样的,故A错误;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故B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震波就是震源附近的岩石圈内部释放的能量波,故C正确;从地表到震源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故D错误。故选C。32、答案:D解析:岩石圈是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包括地壳的全部和软流层之上的地幔部分(上地幔顶部),只有D表述准确。故选D。33、答案:D解析:生物圈包含在水圈的全部、大气圈的底部和岩石圈的上部,物质循环快,是地球表层最为活跃的圈层。故选D。34、答案:外部条件: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①太阳的稳定——提供光和热;②安全的行星际空间——轨道共面同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自身条件:温度——①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为15℃;大气——②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生物的作用对大气成份的改造;液态水——③结晶水汽化原始的大洋解析:略。35、答案: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太阳辐射是维持地表温度,初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我们日常生产生活能量的主要来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地球的气候;影响地球的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影响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太阳风轰击地球高层大气,在地球高纬地区上空形成极光。解析:略。36、答案:(1)横波;纵波(2)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3)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解析: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大同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 由图示可知, 图中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大同市平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大同平城中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山西省大同市平城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山西省大同市平城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