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重点中学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重点中学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第1页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重点中学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第2页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重点中学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第3页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重点中学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重点中学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重点中学高一(下)期末
    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 如图表示孟德尔杂交实验过程操作及理论解释,下列选项描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①和②的操作不能同时进行,②操作后要对A植株花进行套袋处理
    B. 图乙揭示减数分裂过程中,随同源染色体1、2的分离,等位基因D、d分别进入雌雄配子中
    C. 图丙可以解释为何测交后代两种性状比为1:1
    D. 孟德尔采用山柳菊做实验失败的原因之一是花小
    2. 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型种类及比例是(  )
    A. 3种,12:3:1 B. 3种,10:3:3
    C. 4种,9:3:3:1 D. 2种,13:3
    3.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F1产生4个配子,YR:yr:Yr:yR比例为1:1:1:1
    B. 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C. F2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yr的比例为1:1
    D.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可以随机组合
    4. 某个动物(2n=4)的生殖器官中存在如图所示的三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B. 甲、乙、丙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C. 一个细胞可能经历丙→乙→甲的过程 D. 甲、乙细胞每条染色体仅有1个DNA
    5. 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相对含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c段细胞只能进行DNA的复制,不能进行基因的表达
    B.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体现在de段
    C. 纺锤体出现在fg段
    D. Ⅱ和Ⅲ的生理过程保证了后代具有多样性和更强的适应能力
    6. 如果发现一个动物细胞中出现了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是体细胞的两倍
    B. 这种组织可能来自肝脏
    C. 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与母细胞保持一致
    D. 此细胞的染色体上具有染色单体
    7.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异常现象及其可能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基因型为AaXBY的个体产生了一个不含A、a基因的XBXB型配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分离都异常
    B.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了AB、Ab、ab、aB,4种配子——可能是四分体时期发生了染色体互换
    C. 基因型为AaXBXb的个体产生了一个aXBXB型配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异常
    D.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只产生了2种配子——减数分裂正常
    8. 如图表示的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有关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B. 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 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都能表达
    D. 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
    9. 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在暗红眼♀×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在朱红眼♀×暗红眼♂的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
    B. 正、反交的F1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AXa
    C. 正、反交亲本雌果蝇均为纯合子
    D. 正、反交的F2中,朱红眼雄果蝇的比例不相同
    10. 如图为四个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的遗传方式完全一样
    B. 丁中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女儿,正常的概率为18
    C. 乙中若父亲携带致病基因,则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 丙中的父亲不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11. 关于“噬细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 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 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 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2. 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萨顿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B. 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许多个基因
    D.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
    13. 下列有关表观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组成相同的同卵双胞胎所具有的微小差异可能与表观遗传有关
    B. 表观遗传没有改变基因中的碱基序列,其表型的变化不会遗传给子代
    C. 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也可能出现表观遗传现象
    D. 表观遗传现象体现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14.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该病是由一系列基因突变导致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一旦发生突变,癌症就会发生
    B. 远离诱变因素,基因突变就不会发生
    C. 基因突变一般不会导致其数量发生改变
    D. 防治结肠癌的根本方法是剔除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15. 经过诱变处理后,基因A发生了如图所示基因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肽链A1形成的原因最可能是基因A中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
    B. 肽链A2形成的原因一定是基因A中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
    C. 肽链A3形成的原因一定是基因A中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
    D. 三种肽链的形成体现出基因突变具有随机发生的特点
    16. 人类遗传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调查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可选青少年型糖尿病患者家庭进行调查
    B. 基因检测能精确地诊断遗传病的病因,带致病基因的个体一定患遗传病
    C. 白化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即由一个致病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D. 禁止近亲结婚、进行遗传咨询等方法可以降低患遗传病的几率
    17. 骡是马(2n=64)和驴(2n=62)杂交产生的,具有力量大、耐力强,健壮等优点,其中公驴和母马所生为马骡,反之为驴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母马和公驴能够杂交产生后代说明马和驴之间无生殖隔离
    B. 骡的力量大、耐力强等优点体现了杂种优势
    C. 马和驴杂交后代会形成61+XX和61+XY两种受精卵,分别发育成雌雄骡
    D. 骡在自然状态下,因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难以产生可育生殖细胞
    18. 大量的证据证实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越早形成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
    B. 人和鱼发育早期都出现鰓裂和尾,属于胚胎学的证据
    C. 人和黑猩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相同,属于细胞水平的证据
    D. 鲸的鳍与猫的前肢骨骼的结构相似,属于比较解剖学的证据
    19. 经调查发现,某地区菜青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菜青虫使用农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使用农药导致菜青虫发生抗药性变异
    B. 菜青虫抗药性的增强是不断发生耐药性变异的结果
    C. 菜青虫不断变异是造成菜青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
    D. 通过选择导致菜青虫抗药性不断积累
    20. 19世纪末,挪威为了保护雷鸟,曾大力捕杀雷鸟的天敌——猛禽和兽类,结果不仅没有保护好雷鸟,反而引起了球虫病和其他疾病的蔓延,致使雷鸟大量死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不同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都是通过两者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B. 雷鸟和天敌之间存在双向选择的依赖关系,可维持数量上的动态平衡
    C. 捕食者吃掉的大多是传播疾病的老弱病残的雷鸟,有利于种群的发展
    D. 雷鸟与天敌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是协同进化的一种类型
    21. 下列有关单倍体、二倍体及多倍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一定可获得二倍体
    B. 单倍体的体细胞可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
    C. 三倍体西瓜杂交产生的后代都能结果并形成种子
    D. 多倍体植株常常是茎秆粗壮、果实和种子较大且都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个体
    22.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低温和秋水仙素处理都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 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固定细胞形态
    C. 根尖经解离处理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
    D. 用高倍镜寻找并确认某个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后,直接观察
    23. 如图表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据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①②过程表示的含义分别是转录、翻译,X1和X2都代表mRNA
    B. 镰状细胞贫血致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1发生改变
    C. 若不考虑自发突变,可通过提高酪氨酸酶活性减少白发的产生
    D. 图中体现了镰状细胞贫血是由基因1和2共同控制的
    24. 已知正常女性的体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中只有一条在遗传上有活性,另一条X染色体在遗传上无活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率约为1:25000。下列关于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低于在女性中的 B. 患该病的夫妇所生的女儿一定患病
    C. 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发病程度相似 D. 该发病率的数据源于患病家系的统计
    25. 科学家利用果蝇进行生物进化实验:将基因型为Aa的果蝇随机均分至甲、乙两培养箱,除饲喂食物不同外其他条件一致。培养至15代时,甲箱中果蝇基因型频率为:AA=56%,Aa=32%,aa=12%,乙箱中果蝇基因型频率为:AA=25%,Aa=50%,aa=25%.然后分别从甲、乙两培养箱中随机选取等量的果蝇混合于丙培养箱中,并置于与甲箱相同的培养条件下继续培养若干代。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乙两箱果蝇如果继续培养,甲箱中果蝇基AA因型频率会上升,乙箱中果蝇基AA因型频率保持不变
    B. 饲喂食物的不同使甲、乙两箱中的果蝇产生了不同变异
    C. 丙箱中的果蝇基因A的初始基因频率低于50%
    D. 丙箱中的果蝇培养若干代后,基因a的频率将上升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已知某高等植物的叶缘(深裂、浅裂)和叶形(心形、条形)两对相对性状,其中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另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B、b和D、d表示)。其中B、b位于2号染色体上,D、d位于8号染色体上。取一株深裂心形叶植株与一株纯合浅裂条形叶植株进行杂交,F1为深裂心形叶植株与浅裂心形叶植株。让F1中深裂心形叶植株自交,所得F2共有960株,其中深裂心形叶360株、深裂条形叶280株、浅裂心形叶180株、浅裂条形叶140株。回答下列问题:
    (1)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是 ______ ,依据是 ______ 。
    (2)A、a ______ (填“是”或“否”)位于2号染色体上,原因是 ______ 。
    (3)F2植株中深裂与浅裂的性状分离比不为3:1.且已测知F2中深裂植株全为杂合子,对此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______ 。
    (4)若对F1中深裂心形叶植株测交,则后代中的表型比例为 ______ 。
    (5)F2中共有 ______ 种基因型,若令F1中的深裂心形叶植株与浅裂心形叶植株随机交配,其子代浅裂心形叶个体占 ______ 。
    27. 回答下列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关的问题:
    (1)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如图是实验的部分步骤:

    写出上述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
    第一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如何实现对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的标记?请简要说明步骤:______。
    第二步:用35S标记噬菌体与 ______的大肠杆菌混合。
    第三步:一定时间后,搅拌,离心。
    (2)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不含有放射性。而实验最终结果显示,上清液有一定的放射性,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比理论值 ______。
    ①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②从理论上讲,上清液的放射性应该为0,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过程中,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增高,其原因是 ______。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中去,将会产生误差,理由是 ______。
    (3)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需要 ______。
    A.细菌的DNA及其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及其氨基酸
    C.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D.细菌的DNA及其噬菌体的氨基酸
    (4)上述实验中,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DNA,理由是 ______。
    28. 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较为复杂,有关信息如图。图2中的甘、天、色,丙表示甘氨酸、天冬氨酸、色氨酸和丙氨酸;图3为中心法则图解,a~e为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为 ______ 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 。由图1判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 ______ (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
    (2)图2过程是以 ______ 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过程。图2中,决定丙氨酸的密码子是 ______ 。
    (3)(本小题请用图3中字母回答)图1所示过程为图3中的 ______ 过程。在图3的各生理过程中,T2噬菌体在宿主细胞内可发生的是 ______ ;在正常动植物细胞内不存在图3中的 ______ 过程。
    (4)已知胰岛素由两条多肽链共51个氨基酸组成,指导其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应含碱 ______ 个。
    29. 假设小麦的低产基因用A表示,高产基因用a表示;抗病基因用B表示,不抗病基因用b表示,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如图是利用低产抗病小麦(AABB)及高产不抗病小麦(aabb)两个品种,通过多种育种方式培育出高产抗病小麦(aaBB)新品种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
    (1)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高产搞病水麦(aaBB)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 ______ ,原理是 ______ (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2)经过⑥过程的育种方法叫做 ______ 。除利用X射线等物理因素处理生物一定能获得高产抗病小麦(aaBB)新品种,因为这种变异是 ______ (定向的、不定向的)。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图甲①过程要在花粉成熟前,②过程要在花粉成熟后,因此这两个操作不能同时进行,②操作后要对母本套袋处理,防止外来花粉干扰,A正确;
    B、图乙揭示了减数分裂过程中,伴随同源染色体1、2的分离,等位基因D、d也随之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但是同一种类型的配子,即都是雌配子或都是雄配子,B错误;
    C、图丙可以解释为何测交后代两种性状比为1:1,C正确;
    D、孟德尔采用山柳菊做实验失败的原因之一是花小,D正确。
    故选:B。
    分析图甲:①表示去雄,②表示人工异花传粉。
    分析图乙:等位基因D和d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分析图丙:测交实验。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人工异花授粉的过程;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采用的方法,掌握各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2.【答案】A 
    【解析】解: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后代W_Y_:W_yy:wwY_:wwyy=9:3:3:1,由于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所以W_Y_和W_yy均表现为白色,wwY_表现为黄色,wwyy为绿色,即白色:黄色:绿色=12:3:1。
    故选:A。
    先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计算出正常情况下WwYy的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即W       Y       :W       yy:wwY       :wwyy=9:3:3:1,再将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为白色的条件代入,得到具体条件下的表现型种类.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准确推断子代的表现型种类.

    3.【答案】C 
    【解析】解:A、F1个体能产生YR、yr、Yr、yR4种(不是4个)配子,比例为1:1:1:1,A错误;
    B、由于雄配子多于雌配子,因此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数量比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少,B错误;
    C、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为Y_R_(1YYRR、2YYRr:2YyRR、4YyRr):Y_rr(1YYrr、2Yyrr):yyR_(1yyRR、2yyRr):yyrr=9:3:3:1,故F2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216×12+416×14+216×12=316,yr=416×14+216×12+216×12=316,因此基因型为Yr、yr的比例为1:1,C正确;
    D、基因的自由组合是指F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错误。
    故选:C。
    两对相对性状的黄色圆粒豌豆实验中,亲本是纯合黄色圆粒(YYRR)和绿色皱粒(yyrr),F1是黄色圆粒豌豆(YyRr),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F1能产生4种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F2为Y_R_:Y_rr:yyR_:yyrr=9:3:3:1。
    本题以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为背景,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过程,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结合减数分裂的过程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4.【答案】D 
    【解析】解:A、根据丙图可判断该动物为雄性,所以甲细胞只能为次级精母细胞,A错误;
    B、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乙和丙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
    C、一个细胞可能经历乙→丙→甲的过程,C错误;
    D、甲、乙细胞中着丝粒已分裂,所以每条染色体仅有1个DNA,D正确。
    故选:D。
    分析甲图: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已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分析乙图: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已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分析丙图: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为初级精母细胞。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

    5.【答案】D 
    【解析】解:A、图中Ⅰ阶段,细胞分裂前后的核DNA相对含量一样,属于有丝分裂,ac段显示核DNA相对含量加倍,是有丝分裂前的间期,间期不仅有DNA的复制,还有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就是基因的表达,所以ac段能进行基因的表达,A错误;
    B、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独立地遗传给后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在减数分裂I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体现在减数分裂Ⅰ的后期,即gh段,B错误;
    C、fg段是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此时还未形成纺锤体,C错误;
    D、图中Ⅱ阶段,细胞分裂后的核DNA相对含量只有细胞分裂前的一半,Ⅱ代表减数分裂;核DNA相对含量只有正常体细胞的一半的细胞,在进行Ⅲ阶段lm过程后,核DNA相对含量恢复到了正常体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据此推测,Ⅲ阶段是受精阶段,lm过程是受精作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后代具有多样性和更强的适应能力,D正确。
    故选:D。
    1、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在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成为染色体,核仁解体、核膜消失,形成纺锤体;在有丝分裂中期,纺锤丝附在着丝点两侧,牵引着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在有丝分裂后期,每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在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仁、核膜重新出现,成为两个子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是亲代细胞的染色体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保持了亲代与子代细胞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2、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I的主要特征: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以发生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减数分裂Ⅱ的主要特征: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3、受精作用是指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从而保证了遗传的稳定和物种的稳定。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分裂、受精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6.【答案】D 
    【解析】解:A、染色体两两配对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征,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体细胞相同,DNA分子数是体细胞的两倍,A错误;
    B、染色体两两配对是联会,是减数分裂的特征,肝脏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B错误;
    C、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比母细胞减数一半,C错误;
    D、联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出现的,染色体经过了复制,含有染色单体,D正确。
    故选:D。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1)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2)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3)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4)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紧扣题干中“两两配对”一词进行准确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7.【答案】C 
    【解析】解:A、基因型为AaXBY的个体产生了一个不含A、a基因的配子,可能是由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A和a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X染色体没有分离引起的,A正确;
    B、正常情况下,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可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AB和ab或Ab和aB,若产生了4种类型的配子,原因可能是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B正确;
    C、配子中含XBXB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含B基因的X染色体分离异常,C错误;
    D、正常情况下,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可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AB和ab或Ab和aB,D正确。
    故选:C。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能根据分裂结果推测异常的原因,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8.【答案】D 
    【解析】解:A、由题图可知,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不是等位基因,A错误;
    B、由题图可知,控制朱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不遵循分离定律,B错误;
    C、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精细地调控生物的性状,因此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不一定都能表达,C错误;
    D、由题图可知,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D正确。
    故选:D。
    1、由题图可知,一条染色体上含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等位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判断。

    9.【答案】D 
    【解析】本试验中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说明控制眼色的这对基因在X染色体上。“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说明暗红眼为显性。由此把双亲和子代的基因型求出各个选项即可。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和伴性遗传,对于此类考题,需掌握确定基因位置的依据和方法。对于XY型性别决定生物,确定基因位置的方法:(1)在已知显隐性的情况下,利用雌性隐性个体和雄性显性个体交配来判断;(2)在不知显隐性的情况下,利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来判断。
    【解答】
    A、本实验中正交和反交的实验结果不同,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不在常染色体上,A正确;
    B、根据分析暗红眼为显性,正交实验中纯种暗红眼♀(XAXA)×纯种朱红眼♂(XaY)得到的F1只有暗红眼:XAXa、XAY,其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反交实验中纯种朱红眼♀(XaXa)×纯种暗红眼♂(XAY)得到的F1雌性为暗红眼(XAXa),雄性为朱红眼(XaY),B正确;
    C、由B项可知,正、反交亲本雌果蝇均为纯合子,C正确;
    D、正交的F1只有暗红眼:XAXa、XAY,其F2中朱红眼雄果蝇的比例为14;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XAXa),雄性为朱红眼(XaY),其F2中朱红眼雄果蝇的比例也是14,D错误。
    故选D。

    10.【答案】C 
    【解析】解:A、甲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伴X隐性遗传,甲和乙的遗传方式不一定相同,A错误;
    B、家系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Aa,若再生一个女儿(已经知道是女儿了,不需要再乘以性别的概率)是正常的几率是14,B错误;
    C、家系乙中若父亲携带致病基因,无论伴X或伴Y,均应患病,故该遗传病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C正确;
    D、如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父亲可能携带致病基因,D错误。
    故选:C。
    分析系谱图:
    甲中双亲正常,但有一个患病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乙种双亲正常,但有一个患病儿子,为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丙的遗传方式不能确定,但女患者的儿子正常,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丁中双亲均患病,但他们有一个正常的女儿,即“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说明该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应用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遗传方式的判断及相关概率的计算,对于此类试题,关键是能够根据系谱图准确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判断口诀为:“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11.【答案】C 
    【解析】解:A、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因此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病毒,A错误;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保温一段时间,但是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导致子代噬菌体释放,B错误;
    C、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经过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C正确;
    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C。
    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2.【答案】D 
    【解析】解:A、萨顿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A正确;
    B、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果蝇的眼色遗传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B正确;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许多个基因,C正确;
    D、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是相同基因,通过间期DNA复制而来,D错误。
    故选:D。
    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萨顿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之后摩尔根等人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本题考查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等位基因和同源染色体的概念,明确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探索历程,掌握萨顿和摩尔根采用的方法及得出的结论。

    13.【答案】B 
    【解析】解:A、同卵双胞胎之间的基因组成相同,因此他们之间的微小差异可能与表观遗传有关,A正确;
    B、表观遗传没有改变基因中的碱基序列,其表型的变化会遗传给子代,B错误;
    C、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会影响基因的表达,也可能出现表观遗传现象,C正确;
    D、表观遗传中,一种基因型可以具有不同的表现型,体现了基因与性状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D正确。
    故选:B。
    生物的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现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基因中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的结果。
    本题结合表观遗传的现象,考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表观遗传的概念和特点,识记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能够根据选项综合分析判断,难度中等。

    14.【答案】C 
    【解析】解:A、癌症是一系列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A错误;
    B、基因突变的原因包括内因(生物内部因素)和外因(外界诱发因素),因此在没有外界诱发因素的作用下,生物也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B错误;
    C、基因突变一般不会导致其数量发生改变,C正确;
    D、所有正常细胞都含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因此防治结肠癌的根本方法不是剔除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D错误。
    故选:C。
    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2、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可分为三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例如,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等。
    3、癌细胞是指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细胞癌变的原因包括外因和内因,外因是各种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细胞癌变的原因,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不大。

    15.【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类型及意义等知识,明确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最易发生于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即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导致体细胞发生突变)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导致生殖细胞发生突变)。
    2、基因突变的特征:
    (1)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
    (2)变异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
    (3)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4)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
    【解答】
    A、肽链不变,形成的原因最可能是基因A中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mRNA长度以及翻译出来肽链的长度和之前一样,A正确;
    B、肽链缩短,需要根据基因中碱基对增添或缺失后,转录出的mRNA中终止密码子延后出现还是提前出现来定,B错误;
    C、肽链延长或缩短,需要根据基因中碱基对增添或缺失后,转录出的mRNA中终止密码子延后出现还是提前出现来定,C错误;
    D、三种肽链的形成体现出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D错误。
    故选:A。  
    16.【答案】D 
    【解析】解:A、青少年型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调查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不能选青少年型糖尿病患者家庭进行调查,A错误;
    B、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患遗传病,如隐性遗传病,B错误;
    C、白化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即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C错误;
    D、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适龄生育、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方法可以降低患遗传病的几率,D正确。
    故选:D。
    1、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
    (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2、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
    (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3、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监测和预防人类遗传病的措施;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识记调查人类遗传病的调查对象及调查范围,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7.【答案】AD 
    【解析】解:A、马和驴杂交后代骡子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紊乱,不能形成生殖细胞,所以高度不育。生殖隔离是指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产生出可育后代。故马和驴之间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
    B、骡的力量大、耐力强等优点体现了杂种优势,B正确;
    C、马产生的配子为31+X或Y;驴产生的配子为30+X或Y,马和驴杂交后代会形成61+XX和61+XY两种受精卵,分别发育成雌雄骡,C正确;
    D、骡子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
    故选:AD。
    1、物种和种群的概念
    (1)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2)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种群。
    2、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的真正界限。生殖隔离有三种情况:不能杂交;杂交不活;活而不育
    本题考查了物种的概念、对生殖隔离概念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

    18.【答案】C 
    【解析】解:A、越早形成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A正确;
    B、人和鱼发育早期都出现鰓裂和尾,属于胚胎学的证据,B正确;
    C、人和黑猩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相同,属于分子水平的证据,C错误;
    D、鲸的鳍与猫的前肢骨骼的结构相似,属于比较解剖学的证据,D正确。
    故选:C。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1)化石证据: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
    (2)比较解剖学证据: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这些具有共同祖先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其结构适应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因而产生形态上的差异。
    (3)胚胎学证据:①人和鱼的胚胎在发育早期都出现鳃裂和尾;②人和其它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
    (4)细胞水平的证据:①细胞有许多共同特征,如有能进行代谢、生长和增殖的细胞;②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5)分子水平的证据: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证据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几种生物进化的证据进行仔细辨别。

    19.【答案】D 
    【解析】解:A、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抗药性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该变异在菜青虫种群中本来就存在农药只是起到了选择作用,A错误;
    B、菜青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选择的结果,B错误;
    C、农药起选择作用,连续多年对菜青虫使用农药是造成菜青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C错误。
    D、通过选择导致菜青虫抗药性不断积累,D正确;
    故选:D。
    变异与选择无关,变异发生在自然选择之前,先有了各种类型的变异,才能自然选择出最适于环境的变异。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20.【答案】A 
    【解析】解:A、不同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是通过两者之间的生存斗争以及种间互助实现的,A错误;
    B、雷鸟和天敌之间存在双向选择的依赖关系,可维持数量上的动态平衡,B正确;
    C、捕食者吃掉的大多是传播疾病的老弱病残的雷鸟,让健康的个体得以生存,有利于种群的发展,C正确;
    D、雷鸟与天敌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是协同进化的一种类型,协同进化还包括生物与环境的关系,D正确。
    故选:A。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21.【答案】ACD 
    【解析】解:A、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但单倍体生物细胞内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因此利用秋水仙素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培育出的植株不一定是二倍体,A错误;
    B、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都是单倍体,若个体含有6个以上的染色体组,则由其形成的单倍体体细胞可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B正确;
    C、三倍体西瓜减数分裂时,往往形成染色体数不是染色体组整数倍的不可育配子,难以结果并形成种子,C错误;
    D、三倍体也属于多倍体,但由于其联会紊乱,故没有种子,D错误。
    故选:ACD。
    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1)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叫单倍体。单倍体含有的染色体组数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至多个。
    (2)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如含两个染色体组就叫二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就叫三倍体,以此类推。体细胞中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体。
    本题考查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答案】CD 
    【解析】解:A、低温和秋水仙素处理都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均能诱导染色体加倍,A正确;
    B、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固定细胞形态,B正确;
    C、根尖经解离处理后用清水冲洗,C错误;
    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时,应该先用低倍镜寻找,然后再转换高倍镜,D错误。
    故选:CD。
    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1、将洋葱在冰箱冷藏室放置一周,取出后进行室温培养,待长出不定根,再放进冷藏室48-72小时;
    2、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0.5-1cm,放入卡诺氏固定液浸泡0.5-1h,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中冲洗2次;
    3、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4、先用低倍镜寻找染色体形态较好的分裂象,确认某个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后,再用高倍镜观察。
    本题考查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23.【答案】B 
    【解析】解:A、图中①②过程的产物分别是mRNA和蛋白质,表示的含义分别是转录、翻译,其中X1和X2都代表RNA(包括mRNA、rRNA、tRNA),A错误;
    B、镰状细胞贫血致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1中一对碱基发生改变,导致基因突变,B正确;
    C、若不考虑自发突变,可通过提高酪氨酸酶活性增加黑色素的合成,C错误;
    D、图中体现了镰状细胞贫血是由基因1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白发是由基因2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D错误。
    故选:B。
    1、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二是基因通过控制某些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
    2、分析题图:①表示转录,②表示翻译,③表示血红蛋白结构异常导致镰刀状红细胞,④表示血红蛋白组成正常红细胞,⑤表示催化作用。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两种方式,掌握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条件等基础知识,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4.【答案】AB 
    【解析】解:AB、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低于女性,患病父亲所生的女儿一定患病,AB正确;
    C、抗维生素D佝偻病女性患者可能有两个XD基因,而男性患者有一个XD基因,故二者的患病程度不同,C错误;
    D、该发病率的数据源于人群中随机调查的统计,D错误。
    故选:AB。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相关基因用D、d表示),其特点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世代相传;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女性正常个体的儿子和父亲都正常。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5.【答案】BCD 
    【解析】解:A、甲、乙两箱果蝇最初的基因频率相等,且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培养至15代时甲箱果蝇的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为72%(56%+32%×12=72%),乙箱中果蝇群体的A基因频率依然为50%(25%+50%×12=50%),故甲、乙两箱果蝇如果继续培养,甲箱中果蝇基AA因型频率会上升,乙箱中果蝇基AA因型频率保持不变,A正确;
    B、饲喂食物的不同对甲、乙两箱中的果蝇进行了选择,并未诱导变异的产生,B错误;
    C、丙箱中的果蝇群体中基因A的初始基因频率为(72%+50% )×12=61%,显然高于50%,C正确;
    D、根据甲箱果蝇群体的进化方向(A的基因频率增加)可推测,在饲喂甲箱所喂食物的前提下,丙箱中的果蝇培养若干代后,基因A 的频率将上升,D错误。
    故选:BCD。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进化的实质,掌握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能结合所学知识正确判断各选项。

    26.【答案】叶形  F1深裂心形叶植株自交所得的F2中,心形叶:条形=9:7  否  据F2表现型及比例可知叶缘与叶形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故A、a与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控制深裂的基因纯合致死  3:1:3:1  18 2780 
    【解析】解:(1)F2中,深裂:浅裂=(360+280):(180+140)=2:1,心形:条形=(360+180):(280+140)=9:7,这为 9:3:3:1的变式,故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F1深裂心形叶植株自交,所得F2共有深裂心形叶、深裂条形叶、浅裂心形叶、浅裂条形叶4种表型,叶缘和叶形发生了性状的重新组合,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说明控制叶缘和叶形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故A、a与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3)由题可知,叶缘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故F1为杂合子,而F2中深裂:浅裂=2:1,理论上应为3:1,可推测深裂显性纯合致死。
    (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深裂的基因型为Aa,浅裂的基因型为aa,心形叶的基因型为B_D_,条形叶的基因型为bbD_、B_dd、bbdd,那F1深裂心形叶的基因型为AaBbDd,进行测交实验:AaBbDd×aabbdd,后代中叶缘深裂:浅裂=1:1,心形:条形=1:3,后代表型比例为二者比值的乘积,为1:3:1:3(顺序可调)。
    (5)F1深裂心形叶的基因型为AaBbDd,进行自交实验,求F2的基因型,每对等位基因可分开来看。Aa×Aa后代基因型有Aa、aa2种(AA纯合致死),Bb×Bb后代基因型有BB、Bb、bb 3种,Dd×Dd后代基因型有DD、Dd、dd3种,则F 2共有基因型2×3×3=18种;F 1深裂心形叶的基因型为AaBbDd,F1浅裂心形叶的基因型为aaBbDd,且二者比值为1:1,二者随机交配,求子代浅裂心形叶(aaB_D_)个体所占比值,可用配子法求解,已知A概率为14,a为34,B为概率为12,b为14,C概率为14,c为14,则aa=34×34=916,AA纯合致死,则aa/(Aa+aa)=916÷15=35,B_D_所占后代比值=34×34=916,aaB_D_所占比值为35×916=2780。
    故答案为:
    (1)叶形     F1深裂心形叶植株自交所得的F2中,心形叶:条形=9:7
    (2)否     据F2表现型及比例可知叶缘与叶形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故A、a与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3)控制深裂的基因纯合致死
    (4)3:1:3:1
    (5)18    2780
    由题可知,心形叶与心形叶杂交,后代全为心形叶,则心形叶为显性性状,条形叶为隐性性状。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深裂为显性性状,浅裂为隐性性状。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27.【答案】先将大肠杆菌置于含35S标记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再用噬菌体侵染已标记的大肠杆菌  没有标记过  低  同位素标记法  噬菌体增殖后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  未侵入的噬菌体会使上清液中具有放射性  C  DNA和蛋白质中均有N元素 
    【解析】解:(1)第一步:由于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用含35S标记的培养基直接,所以要先将大肠杆菌置于含35S标记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再用噬菌体侵染已标记的大肠杆菌.
    第二步:用35S标记噬菌体与没有标记过的大肠杆菌混合。
    第三步:一定时间后,搅拌,离心。
    (2)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不含有放射性,而实验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液的上层,也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比理论值低.
    ①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该方法称为同位素标记法.
    ②如果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时间过长,则噬菌体增殖后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导致上清液的放射性增高.如果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中去,则在离心时,未侵入的噬菌体会使上清液中具有放射性.
    (3)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以噬菌体的DNA为模板,细菌的氨基酸为原料,在细菌的核糖体中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4)由于DNA和蛋白质中均有N元素,所以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DNA.
    故答案为:
    (1)第一步:先将大肠杆菌置于含35S标记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再用噬菌体侵染已标记的大肠杆菌
    第二步:没有标记过
    (2)低
    ①同位素标记法
    ②a.噬菌体增殖后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 b.未侵入的噬菌体会使上清液中具有放射性
    (3)C
    (4)DNA和蛋白质中均有N元素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8.【答案】原核  边转录边翻译  从右到左  mRNA  GCA  b,e  a,b,e  c,d  306 
    【解析】解析:(1)由题意可知,图1表示边转录边翻译过程,是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从图1中翻译过程的核糖体上多肽链的长短可判断,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到左。
    (2)图2是翻译过程,该过程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过程。密码子位于mRNA上,因此图2中,决定丙氨酸的密码子是GCA。
    (3)图1为转录和翻译过程,对应图3中的b、e过程。T2噬菌体为DNA病毒,能在宿主细胞中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即a、b、e过程。c、d过程只发生在被某些RNA病毒侵染的细胞中,在正常动植物细胞内不存在。
    (4)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已知胰岛素由两条多肽链共51个氨基酸组成,若不考虑终止密码子,指导其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应含碱基51×6=306(个)。
    故答案为:
    (1)原核;边转录边翻译;从右到左
    (2)mRNA;GCA
    (3)b,e;a,b,e;c,d
    (4)306
    1、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这是所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在某些病毒中的RNA自我复制(如烟草花叶病毒等)和在某些病毒中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的过程(某些致癌病毒)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和发展。
    2、图示为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图1中转录和翻译同时发生在同一空间内,表示原核细胞中基因的表达。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概念、过程、条件和结果等基础知识,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或物质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9.【答案】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诱变育种  不定向的 
    【解析】解:(1)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高产抗病小麦(aaBB)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2)经过⑥过程的育种方法叫做诱变育种,除利用X射线等物理因素处理生物外,还可以利用亚硝酸等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因而在进行诱变处理时需要增加处理的材料。
    故答案为:
    (1)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2)诱变育种     不定向
    题图分析:①②③是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①④⑤是单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⑥是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
    本题考查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某校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某校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宁夏银川市贺兰重点中学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宁夏银川市贺兰重点中学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宁夏银川市贺兰重点中学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宁夏银川市贺兰重点中学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