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3.1物体的内能(作业)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物理上学期同步精品课堂(沪科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13.1物体的内能(原卷版).docx
    • 解析
      13.1物体的内能(解析版).docx
    13.1物体的内能(原卷版)第1页
    13.1物体的内能(原卷版)第2页
    13.1物体的内能(原卷版)第3页
    13.1物体的内能(解析版)第1页
    13.1物体的内能(解析版)第2页
    13.1物体的内能(解析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精品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精品习题,文件包含131物体的内能原卷版docx、131物体的内能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13.1物体的内能一、单选题1.关于机械能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能大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大 B.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 D.内能与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答案】B【解析】A.机械能和内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机械能大的物体,其内能不一定大,故A错误;B.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故B正确;C.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一定具有内能,故C错误;D.机械能和内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故D错误。故选B2.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eqId644a7a82d8e238066fc4590deb7ebda1的冰块没有内能B.物体内能大小与温度无关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D.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答案】D【解析】A.因为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eqId644a7a82d8e238066fc4590deb7ebda1的冰具有内能,故A错误;B.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故B错误;C.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转移,故C错误;D.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汤勺从汤中吸热,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故D正确。故选D3.下列关于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晒太阳使身体变暖,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B.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C.内能多的物体温度一定高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温度可能不变【答案】D【解析】A.晒太阳使身体变暖,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故A错误;B.热量总是自发地由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而内能大物体温度不一定高,故B错误;C.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均有关,故内能多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故C错误;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温度可能不变,例如冰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变大,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故D正确。故选D4.两个物体发生热传递,必须有不同的(  )A.热量 B.温度 C.质量 D.高度【答案】B【解析】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上是热量从高温物体(或部分)转移到低温物体(或部分)的过程,当两个物体(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的温度相等时,热传递停止,不再发生热传递,所以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的温度不同,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5.下列事例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 热水袋暖手 B 玩滑梯,臀部发热C 钻木取火 D 压缩空气【答案】A【解析】A.热水袋暖手,手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大物体的内能的;BC.钻木取火和玩滑梯时,都是克服摩擦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D.压缩空气点燃硝化棉,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来点燃硝化棉;由此可知,A选项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它三项不同,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6.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B.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锯条的温度升高D.人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答案】B【解析】A.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B.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汽油和空气混合物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B正确;C.用锯条锯木板,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锯条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锯条和木板的内能,故C错误;D.热量是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故D错误。故选B7.一块冰正在熔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能增加,因为一定吸收了热量 B.内能不变,因为温度不变C.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 D.因为温度保持在0℃,所以内能为0【答案】C【解析】AC.一块冰正在熔化,其内能一定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A错误,C正确;B.冰是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是需要不断吸热,所以内能一定增加,故B错误;D.任何物体都有内能,冰水混合物的内能不为零,故D错误。故选C8.一杯80℃的热水,放在26℃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温度降至26℃,部分热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关于这个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杯中水的质量保持不变 B.水温降至26℃后不再汽化C.热水分子动能保持不变 D.杯中热水的内能减少了【答案】D【解析】A.部分热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所以杯中水的质量减小,故A错误;B.部分热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是一种蒸发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所以水温降至26℃后仍在汽化,故B错误;C.热水温度从80℃降至26℃,温度降低,分子热运动减慢,所以热水分子动能减小,故C错误;D.热水温度从80℃降至26℃,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故D正确。故选D9.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仅在两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一定减少,低温物体内能一定增加B.某一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增加,其内能就一定会增加C.温度低于0 ℃的物体一定不具有内能D.当物体内能增加时,物体的温度就一定会上升【答案】A【解析】A.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传递方向是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因此一定是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故A正确;B.动能和势能增加,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增加,但内能不一定会增加,故B错误;C.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不论温度高低,故C错误;D.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不一定上升,比如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A10.如图是比较不同材料保温性能实验时,保温材料内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从图像中所获取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第120min时两材料与测温物质的热传递将停止B.材料的保温性能比材料的要好C.实验时的室温约为80℃D.材料的导热性能比材料的要好【答案】A【解析】AC.第120min时两材料的温度变为20℃,然后不再降低,表明与室温相同,与测温物质的热传递将停止,故A正确,C错误;BD.材料的温度下降的快,表明的导热性能好,保温性能差,故B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11.分子因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叫___ ; 由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叫分子势能.物体内所有以上两种能量的总和叫做物体的 ________,它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答案】     分子动能     内能     焦耳【解析】[1]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分子动能.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叫做热运动;[2]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具有分子势能.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就是物体的内能.[3]内能的单位与功、能量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12.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________.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________(填正确错误)的.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________.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________;放出热量,内能________;吸收或放出的________越多,它的内能改变越大.【答案】     热量     错误     焦耳     增大     减小     热量【解析】[1][2]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用吸收放出来描述,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3]热量和其他能量的单位一样,都是焦耳;[4][5][6]在热传递过程中,低温物体的内能增加,叫做吸收了热量,高温物体的内能减小,叫做放出了热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改变越大.13.在物理学中,有热量、内能、温度等含义,请写出下面几种情形中字的含义:1)这盆水很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体吸热升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摩擦生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温度     热量     内能【解析】1)水很热表示的是水的温度较高;(2)物体吸热指的是热量;(3)摩擦生热指的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热指内能.14.在生活中我们要勤洗手,用洗手液洗手时会闻到一股香味,这是_______现象;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在56℃的环境中30分钟就可以被灭活,所以我们对于日常生活中使用毛巾、餐具等要进行高温消毒,这是利用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答案】     扩散     热传递【解析】【分析】[1]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用洗手液吸收时,洗手液中的气味分子会在空气中做无规则地运动,所以我们的鼻子能够闻到味道,这是扩散现象。[2]我们可以通过做功和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在对物体进行高温消毒时,是将热量传递给了物体,所以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15.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用火点燃,则擦燃是用______的方式使火柴燃烧,用火点燃是用______的方式使火柴燃烧,使用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答案】     做功     热传递【解析】[1]擦燃是用利用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是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2]用火点燃是用是利用火焰的温度将热量传递给火柴,故是热传递。16.仔细观察图中甲、乙、丙三杯水,其中________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小华小心地在乙杯和丙杯中滴入两滴墨水,他看到________杯中的墨水扩散较快,这个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答案】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解析】[1]由图可知,甲和丙杯中水的温度高于乙杯,且丙杯中水的质量大于甲杯,因为物体的质量越大、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所以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2][3]由于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则小华小心地在乙杯和丙杯中滴入两滴墨水,他会看到丙杯中的墨水扩散较快.17.如图所示,在用塞子密封的瓶子内装有少量的水,用打气筒往瓶内打气,瓶塞跳起来之前,瓶内空气的内能______(选填增加减少不变),当瓶塞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______,形成的原因是瓶内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答案】     增加     白雾     液化【解析】【分析】[1]用打气筒往瓶内打气,对瓶内气体做功,故空气的内能增加。[2]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加快水汽化,增大水蒸气的浓度,瓶内气体对外做功,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故在瓶口出现了白雾。[3] 形成的原因是瓶内水蒸气变为小水珠,故是液化。18.把一个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上,里面放一些乙醚,用塞子塞紧,拿一根绳子在管外绕几圈并迅速地来回拉绳子,将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关于这一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或者转移有如下关系,请完成填空:拉动的绳子具有_______能,通过做功使金属管的______能增加,金属管通过热传递使乙醚的内能增加,乙醚通过______使金属管的塞子______能增加而弹出。【答案】     机械         做功     机械【解析】【分析】[1][2]绳子在管外绕几圈并迅速地来回拉绳子,则绳子具有机械能,此时绳子对金属管做功,使其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拉动绳子的机械能转化为金属管的内能。[3][4]因为铁管和乙醚有温度差,所以铁管会把热量传递给乙醚,使乙醚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最终乙醚气体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将塞子冲出。三、作图题19.在晶体熔化实验中对烧杯内0℃的海波进行加热,一段时间后当海波温度达到eqId0c46a2428f0fc6e85727d82879ee7291时开始熔化,直至刚好全部变为液体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请你在答题卡的坐标中画出:从开始加热到刚完全熔化,海波的内能随温度变化关系的大致图像。(忽略加热过程中海波质量的变化) 【答案】【解析】【分析】任何物体都有内能,所以海波在0℃时具有内能(即内能不为0),海波在熔化前,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内能变大,海波是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48℃不变,但内能变大,则海波的内能随温度变化关系的大致图象如下。20.如图所示,将装有90℃热牛奶的奶瓶放入20℃的水中,15min后,水和牛奶的温度均为40℃,试在图乙中分别画出容器中水的温度和奶瓶中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答案】【解析】已知原来水温为20℃,热奶的温度为90℃,当把热奶的奶瓶放入温水中时,热量会从热奶传递给温水中,热奶的温度缓慢下降,温水的温度缓慢上升,15min后它们的温度相同,即水和牛奶的温度均为40℃,二者的温度不再变化,如下图所示:四、实验题21.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在图中,a杯中水量较少,bcd 的水量相同,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 (1)______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______(2)______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______【答案】     d     见解析     ab     见解析【解析】(1)[1][2]物体的内能与质量和温度有关,质量越大,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所以d杯中水的内能最大。(2)[3][4]内能与质量和温度都有关,b杯水比a杯水的质量大,但是温度比a杯水低,没有控制变量,不便比较,所以ab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22.在探究某物质熔化规律时,小芳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加热时间/min01234567891011物质温度/℃404244464848484848505356 1)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该物质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非晶体2)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__℃3)温度为42℃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选填)态;4)在第4min至第8min的过程中,该物质的内能___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答案】     晶体     48          增加【解析】[1][2]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有熔点是晶体,熔点为48℃[3]在没有达到熔点温度时,物质处于固态。[4]熔化过程中,物体仍在吸收热量,内能变大。23.晓松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气压式喷雾器和数字式温度计验证做功与物体内能变化关系(如图)喷雾器中装一定量的水。 1)先安装好器材,关闭喷雾器的阀门,用数字温度计测出喷雾器内空气的温度,如图(a),手压活塞快速打气,如图(b)。实验现象:___________,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___2)然后,打开喷嘴处的阀门,迅速放出喷雾器内的气体,如图(c)实验现象数字式温度计示数变小,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___c)瓶与(b)瓶比较,水的 ___________(选填分子动能或分子势能)变 ___________(选填)。3)(a)、(b)、(c)三瓶中的水内能最大的是 ___________瓶。【答案】     数字式温度计示数变大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分子动能        b【解析】1[1][2]手压活塞,对壶内气体做功,观察到数字式温度计示数变大,由此可知气体温度上升,即气体内能增大,所以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2[3][4][5]如图(c),他打开喷嘴处的阀门,迅速放出喷雾器内的气体,观察到数字式温度计示数变小,由此可知气体温度降低,即气体内能减少,所以气体对外做功,内能会减小;同图(b)比较,水温度降低,水分子动能变小。3[6]比较三图,(b)图水温度最高,水的内能最大。24.小明用除颜色不同外,其他都相同的黑白两张纸分别将两个相同的瓶子包起来,再将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瓶中,然后将两个瓶子放在太阳光下,过一段时间后,小明用温度计测量了两瓶中水的温度,发现包有黑纸的瓶中水的温度升高的较多。请回答下列问题:1)黑纸的吸热性能比白纸的要 _____(选填);2)两瓶中的水是通过 _____(选填做功热传递)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的;3)如图,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有少量乙醚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使瓶内气体内能增加的方式与上述阳光加热水改变内能的方式 _____(选填相同不相同)。【答案】         热传递     不相同【解析】1[1]将两个瓶子放在太阳光下,过一段时间后,用温度计测量了两瓶中水的温度,发现包有黑纸的瓶中水的温度升高得较多,说明包有黑纸的瓶中水吸收的热量多,即黑纸的吸热性能比白纸的要好。2[2]两瓶中的水从阳光中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的。3[3]当用力把活塞迅速按下时,活塞对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棉花就燃烧起来,使瓶内气体内能增加的方式与上述阳光加热水改变内能的方式不相同。五、综合题25.热传导热传递是指热力学过程中改变系统状态的方式之一,另一种方式为做功.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着温度差,就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辐射.如图所示,用凡士林在金属棒上粘几根火柴,然后用酒精灯给金属棒的A端加热.可以看到,离A端最近的火柴先掉下,然后其它几根火柴依次掉下,离A端越远的火柴掉下得越迟.这表明,热是从金属棒温度高的一端沿着金属棒传到温度低的一端.这种现象就是热传导现象.热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低的部分,叫做传导.各种物质都能够传导热,但是不同物质传导热的本领不同.善于传导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善于传导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瓷、木头、棉花等都是热的不良导体.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着__________差,就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2)热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低的部分,叫做__________3)把钢勺和瓷勺同时放在热汤里面,钢勺柄很快就烫手,瓷勺柄很久也不烫手.这是因为_______【答案】     温度     传导     钢是热的良导体,瓷是热的不良导体【解析】(1)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在热传递过程中能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一直继续到温度相等时为止.(2)由材料可知,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辐射.热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低的部分,叫做传导;(3)钢是热的良导体,善于传导热,瓷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传导热,所以把钢勺和瓷勺同时放在热汤里面,钢勺柄很快就烫手,瓷勺柄很久也不烫手.点睛:本题属于材料题,认真阅读材料,根据热的不良导体和热的良导体的定义分析,不难回答.2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一条创下多项世界之最的神奇的天路青藏铁路,这条突破生命禁区、穿越戈壁昆仑、翻越唐古拉山的神奇铁路,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克服了世界级困难的高原铁路。在建设中运动了很多的科技知识,如图甲是青藏铁路通过千年冻土区的照片,照片中插在路基两旁的一排碗口粗细的金属管是热管(还有一部分埋在路基下面),这是为了解决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而采取的其中一种方法。热管是两端封闭的金属管(如图乙是管内物质物态变化的示意图),管内装有液体(液氨),其上方一端处在温度较低的地方,下方一端处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当它的下方一端受热时,里面的液体会吸收热量变成蒸汽蒸汽跑到温度低的上方一端时放热又变成液体,液体通过重力作用(或其他途径)又回到受热的下方一端,如此循环往复,热管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根据上述内容回答:1)热管里面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______ ______ 2)当热管制冷时,上方一端的温度 ______ (选填高于低于等于)下方一端的温度。此时,热管把从高温处吸收的 ______ 搬到低温处放出,当上方的温度和下方的温度相同时,热管 ______ (选填开始停止制冷【答案】     汽化     液化     低于     热量     停止【解析】(1)[1][2]根据短文知道当它的下方一端受热时,里面的液体会吸收热量变成蒸汽蒸汽跑到温度低的上方一端时放热又变成液体,说明热管里面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和液化;(2)[3][4]当热管制冷时,上方一端的温度低于下方一端的温度时,热管把从高温处吸收的热量搬到低温处放出;[5]由于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所以,当上方的温度和下方的温度相同时,热管停止制冷 
     

    相关试卷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优秀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优秀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123汽化与液化原卷版docx、123汽化与液化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精品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精品当堂检测题,文件包含122熔化与凝固原卷版docx、122熔化与凝固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精品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精品课后测评,文件包含121温度与温度计原卷版docx、121温度与温度计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