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各地区2022-2023上学期九年级期末科学试题高频考点分类汇编-08酸的化学性质、酸碱指示剂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727625/0-169240252374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各地区2022-2023上学期九年级期末科学试题高频考点分类汇编-08酸的化学性质、酸碱指示剂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727625/0-169240252377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各地区2022-2023上学期九年级期末科学试题高频考点分类汇编-08酸的化学性质、酸碱指示剂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727625/0-169240252379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各地区2022-2023上学期九年级期末科学试题高频考点分类汇编-08酸的化学性质、酸碱指示剂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各地区2022-2023上学期九年级期末科学试题高频考点分类汇编-08酸的化学性质、酸碱指示剂,共12页。
浙江省各地区2022-2023上学期九年级期末科学试题高频考点分类汇编-08酸的化学性质、酸碱指示剂一.选择题(共7小题)1.(2022秋•拱墅区期末)下列物质的转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aCO3→CaCl2 B.Fe→FeSO4 C.NaOH→NaCl D.Ba(NO3)2→BaSO42.(2022秋•上城区期末)小金在学习了硫酸的化学性质后,初步归纳出它与不同“类别”的物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则X可以是( )A.无色酚酞 B.Fe C.NaOH D.某些活泼金属3.(2022秋•上城区期末)逆向推理是科学学习中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的逆向推理正确的是( )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 B.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C.从主动脉离开心脏的是动脉血,所以动脉血液中流动的一定是动脉血 D.使用杠杆可以省力,所以能省力的简单机械一定是杠杆4.(2022秋•西湖区期末)下列物质的转化中,不能通过加酸一步实现的是( )A.Ag→AgCl B.Zn→ZnSO4 C.CaCO3→CO2 D.Ba(OH)2→BaSO45.(2022秋•西湖区期末)一定温度下,向含有适量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加稀盐酸,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M点时溶液呈红色 B.N点时溶液pH最小 C.该化学反应放热 D.P点时溶液呈酸性6.(2022秋•杭州期末)稀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时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到氢氧化铜中 B.n点表示氢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n点与m点对应的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相等 D.n点与m点对应的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相同7.(2022秋•滨江区期末)在①氧化铜、②金属铁、③氢氧化铜、④氯化钡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稀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填空题(共3小题)8.(2022秋•西湖区期末)在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金属镁至反应完全,反应的微观模型如图所示。(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图中的“
”“〇”“
”表示溶液中由溶质电离产生的不同离子,则“
”表示 。(填写离子符号)
9.(2022秋•杭州期末)某同学在实验室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所用的试剂如图所示。实验后把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1)废液呈无色,说明废液显 性。(2)写出废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 。
10.(2022秋•杭州期末)火力发电产生的主要废气污染物是SO2,企业通常用碱液吸收进行脱S处理,常用碱液NaOH溶液效果比较好,但成本略高。回答问题:(1)
S和
S的中子个数相差 个。(2)SO2气体通入碱池NaOH溶液前后,碱池中溶液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选填“①”“②”或“③”)。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11.(2022秋•滨江区期末)小滨利用图示装置和药品验证可溶性碱的性质。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资料:碳酸肘遇水会出现蓝色沉淀物)。(1)验证可溶性碱能与酸反应。打开活塞a,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入稀盐酸。Ba(OH)2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2)验证可溶性碱能与CO2反应。完成(1)后,打开活塞b,向锥形瓶中滴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立即关闭活塞b。然后 (填实验操作)观察到 现象可证明NaOH与CO2发生反应。(3)验证可溶性碱能与盐溶液反应。完成(2)后,装置乙中锥形瓶内的溶液呈红色,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的CuSO4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据上述实验现象能否验证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判断并说明理由 。
12.(2022秋•拱墅区期末)为了证明Ca(OH)2溶液与稀盐酸、NaOH溶液与CO2能发生化学反应。小乐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和如下实验步骤:步骤1:打开活塞 ①,逐滴滴加稀盐酸直至过量后关闭活塞①;同时打开K1,鼓入N2(起搅拌作用,使反应充分进行)。步骤2:关闭K1,打开活塞②,将足量NaOH溶液注入锥形瓶后立即关闭活塞②。步骤3:一段时间后,打开K2。(1)在步骤1中,能证明Ca(OH)2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2)在步骤3中,观察到的现象为:A中溶液倒吸进入B,B中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呈红色。仅凭“A中溶液倒吸进入B”这一现象,能否证明NaOH溶液与CO2发生化学反应。判断并说明理由 ;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
浙江省各地区2022-2023上学期九年级期末科学试题高频考点分类汇编-08酸的化学性质、酸碱指示剂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1.(2022秋•拱墅区期末)下列物质的转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aCO3→CaCl2 B.Fe→FeSO4 C.NaOH→NaCl D.Ba(NO3)2→BaSO4【答案】A【解答】解:A、碳酸钙是难溶于水的盐,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故选项符合题意。B、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加入硫酸铜也能一步实现,故选项不合题意。C、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该反应加入氯化镁也能一步实现,故选项不合题意。D、硝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该反应加入硫酸钠也能一步实现,故选项不合题意。故选:A。2.(2022秋•上城区期末)小金在学习了硫酸的化学性质后,初步归纳出它与不同“类别”的物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则X可以是( )A.无色酚酞 B.Fe C.NaOH D.某些活泼金属【答案】D【解答】解:酸能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反应,故选:D。3.(2022秋•上城区期末)逆向推理是科学学习中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的逆向推理正确的是( )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 B.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C.从主动脉离开心脏的是动脉血,所以动脉血液中流动的一定是动脉血 D.使用杠杆可以省力,所以能省力的简单机械一定是杠杆【答案】A【解答】解: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故A正确;B、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但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等,故B错误;C、从主动脉离开心脏的是动脉血,但动脉血液中流动的不一定是动脉血,如肺动脉中流动的是静脉血,故C错误;D、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但能省力的简单机械不一定是杠杆,如斜面也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故D错误。故选:A。4.(2022秋•西湖区期末)下列物质的转化中,不能通过加酸一步实现的是( )A.Ag→AgCl B.Zn→ZnSO4 C.CaCO3→CO2 D.Ba(OH)2→BaSO4【答案】A【解答】解:A、银不能和稀盐酸反应,即银不能和酸反应生成氯化银,不能通过加酸一步实现,故A符合题意。B、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能通过加酸一步实现,故B不符合题意。C、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能通过加酸一步实现,故C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钡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能通过加酸一步实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5.(2022秋•西湖区期末)一定温度下,向含有适量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加稀盐酸,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M点时溶液呈红色 B.N点时溶液pH最小 C.该化学反应放热 D.P点时溶液呈酸性【答案】B【解答】解:A、M点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B、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从M至N的过程中温度升高,至N点温度最高,说明此时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的pH=7,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显酸性,溶液的pH小于7,N点时溶液pH不是最小的,故选项说法错误。C、从M至N的过程中温度升高,说明该化学反应放热,故选项说法正确。D、至N点温度最高,说明此时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的pH=7,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显酸性,则P点溶液显酸性,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6.(2022秋•杭州期末)稀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时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到氢氧化铜中 B.n点表示氢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n点与m点对应的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相等 D.n点与m点对应的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相同【答案】D【解答】解:A、将稀盐酸逐渐加入到氢氧化铜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随着反应进行,溶液质量增大,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稀盐酸,溶液质量增大,但是增大幅度变小,该选项正确。B、n点表示氢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该选项正确。C、n点与m点对应的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相等,是因为n点时氢氧化铜完全反应,该选项正确。D、n点与m点对应的溶液中阴离子种类相同,都是氯离子,该选项不正确。故选:D。7.(2022秋•滨江区期末)在①氧化铜、②金属铁、③氢氧化铜、④氯化钡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稀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答】解:①氧化铁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体现酸的通性,故正确;②金属锌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体现酸的通性,故正确;③氢氧化铜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体现酸的通性,故正确;④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与盐酸不反应,不能表现酸的通性,故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共3小题)8.(2022秋•西湖区期末)在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金属镁至反应完全,反应的微观模型如图所示。(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H2SO4=MgSO4+H2↑ 。(2)图中的“
”“〇”“
”表示溶液中由溶质电离产生的不同离子,则“
”表示 Mg2+ 。(填写离子符号)
【答案】(1)Mg+H2SO4=MgSO4+H2↑;(2)Mg2+。【解答】解:(1)在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金属镁至反应完全,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SO4=MgSO4+H2↑。(2)图中的“
”“〇”“
”表示溶液中由溶质电离产生的不同离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溶液中有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后溶液中有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则“
”表示镁离子,离子符号为:Mg2+。故答案为:(1)Mg+H2SO4=MgSO4+H2↑;(2)Mg2+。9.(2022秋•杭州期末)某同学在实验室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所用的试剂如图所示。实验后把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1)废液呈无色,说明废液显 酸性或中 性。(2)写出废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 CaCl2、NaCl 。
【答案】(1)酸性或中。(2)CaCl2、NaCl。【解答】解:(1)废液呈无色,说明废液显酸性或中性。故答案为:酸性或中。(2)废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氯化钙和氯化钠。故答案为:CaCl2、NaCl。10.(2022秋•杭州期末)火力发电产生的主要废气污染物是SO2,企业通常用碱液吸收进行脱S处理,常用碱液NaOH溶液效果比较好,但成本略高。回答问题:(1)
S和
S的中子个数相差 2 个。(2)SO2气体通入碱池NaOH溶液前后,碱池中溶液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② (选填“①”“②”或“③”)。
【答案】(1)2;(2)②。【解答】解:(1)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质量数,左下角的数字表示质子数,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它们的质子数相同,则中子个数相差34﹣32=2个;(2)SO2气体通入碱池NaOH溶液,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碱池中溶液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②。故答案为:(1)2;(2)②。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11.(2022秋•滨江区期末)小滨利用图示装置和药品验证可溶性碱的性质。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资料:碳酸肘遇水会出现蓝色沉淀物)。(1)验证可溶性碱能与酸反应。打开活塞a,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入稀盐酸。Ba(OH)2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2)验证可溶性碱能与CO2反应。完成(1)后,打开活塞b,向锥形瓶中滴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立即关闭活塞b。然后 打开弹簧夹 (填实验操作)观察到 装置甲中的液体进入装置乙,且乙装置内产生白色沉淀 现象可证明NaOH与CO2发生反应。(3)验证可溶性碱能与盐溶液反应。完成(2)后,装置乙中锥形瓶内的溶液呈红色,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的CuSO4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据上述实验现象能否验证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判断并说明理由 不能,因为碳酸钠也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碳酸铜沉淀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氢氧化钡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氢氧化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2)乙装置内的二氧化碳与加入的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造成装置内的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装置甲的液体进入装置乙,甲装置溶液中的氯化钡与装置乙溶液中的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3)完成(2)后,装置乙中锥形瓶内的溶液呈红色,水溶液显碱性,因为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乙装置内中的碳酸钠也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碳酸铜沉淀和硫酸钠,所以上述实验现象不能验证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故答案为:(1)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2)打开弹簧夹;装置甲中的液体进入装置乙,且乙装置内产生白色沉淀;(3)不能,因为碳酸钠也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碳酸铜沉淀。12.(2022秋•拱墅区期末)为了证明Ca(OH)2溶液与稀盐酸、NaOH溶液与CO2能发生化学反应。小乐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和如下实验步骤:步骤1:打开活塞 ①,逐滴滴加稀盐酸直至过量后关闭活塞①;同时打开K1,鼓入N2(起搅拌作用,使反应充分进行)。步骤2:关闭K1,打开活塞②,将足量NaOH溶液注入锥形瓶后立即关闭活塞②。步骤3:一段时间后,打开K2。(1)在步骤1中,能证明Ca(OH)2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A中酚酞试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2)在步骤3中,观察到的现象为:A中溶液倒吸进入B,B中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呈红色。仅凭“A中溶液倒吸进入B”这一现象,能否证明NaOH溶液与CO2发生化学反应。判断并说明理由 不能,也有可能是CO2溶解于NaOH溶液的水中,导致气压减小,A中溶液倒吸进入B ;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CaCl2+Na2CO3═2NaCl+CaCO3↓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开始时,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酚酞显示红色,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随着盐酸的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锥形瓶中溶液红色逐渐褪去变为无色;能证明Ca(OH)2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A中酚酞试液由红色变成无色。(2)观察到的现象为:A中溶液倒吸进入B,B中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呈红色。仅凭“A中溶液倒吸进入B”这一现象,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CO2发生化学反应,因为有可能是CO2溶解于NaOH溶液的水中,导致气压减小,A中溶液倒吸进入B;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2NaCl+CaCO3↓。故答案为:(1)A中酚酞试液由红色变成无色。(2)不能,也有可能是CO2溶解于NaOH溶液的水中,导致气压减小,A中溶液倒吸进入B;CaCl2+Na2CO3═2NaCl+CaCO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各地区2022-2023上学期九年级期末科学试题高频考点分类汇编-12电功、电功率、电能,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4 机械能同步测试题,共19页。
这是一份浙江省各地区2022-2023上学期九年级期末科学试题高频考点分类汇编-10功、功率的计算,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