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76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__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湘教版
展开课时作业76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
日前,习总书记强调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下图为我国贫困县分布与生态脆弱区关系图。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贫困县与生态脆弱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东部经济地带没有贫困县
B.生态脆弱区人口分布稀少
C.生态脆弱区自然条件恶劣
D.生态脆弱区易连片出现贫困县
2.关于我国生态脆弱区,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主要是过度放牧导致生态脆弱
B.乙地退耕还林是改善生态脆弱的重要手段
C.丙地地表水短缺是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
D.全球气候变化对丁地生态没有影响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荒漠化土地类型与成因构成图(单位:万平方千米)。据此完成3~4题。
3.该省区所在地是( )
A.青藏高原B.西北地区
C.东北地区D.黄土高原
4.关于该省区土地荒漠化成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海拔高,气温日较差大,冻融严重
B.春夏升温快,蒸发强,盐碱化严重
C.以平原为主,风力强劲,风蚀严重
D.夏季多暴雨,黄土疏松,水蚀严重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沙尘暴是由表层土壤的风蚀引起的,华北地区深受沙尘暴影响,其粉尘主要来源于山西、陕西、宁夏和内蒙古地区,历史上我国农牧交错带也在此区域移动,其生态环境对季风降雨带的移动非常敏感。通过对比过去两千年沙尘暴记录、粉尘源区人口数量以及夏季风降水量,可以揭示两千年来华北沙尘暴的变化规律。图1为华北地区沙尘暴记录与粉尘源区人口数量和夏季风降水量变化的比较图,图2为汉至明朝粉尘源区农牧交错带空间分布变化图。
(1)请从自然地理角度说明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较脆弱的表现。(6分)
(2)简述从秦到清朝中期华北地区沙尘暴强度与夏季风强度的关系,并作出合理解释。(6分)
(3)目前,我国农牧交错带的实际北界比历史时期的北界位置明显偏北,请分析其原因。(6分)
课时作业76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
1~2.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在渤海湾的西北附近有贫困县存在,该区域属于东部经济地带,故A项错误;读图可知,在浙江和江西等区域有一定量的生态脆弱区的分布,该区域的人口并不稀少,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浙江和江西等区域的生态脆弱区的自然条件还是比较优越的,故C项错误;读我国贫困县分布与生态脆弱区关系图可知,生态脆弱区的贫困县的数量往往比较多,因此可知,生态脆弱区易连片出现贫困县,故D项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东北平原的农耕地带,该区域的生态脆弱主要是由于过度农垦导致的,故A项错误;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乙区域多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大,且该区域降水比较多,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因此可知,乙地退耕还林进行水土保持是改善生态脆弱的重要手段,故B项正确;读图可知,丙地区位于我国西南,该区域喀斯特地貌广布,石漠化比较严重,严重的石漠化是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丁地区气候干旱,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得丁区域蒸发加剧,荒漠化等生态问题更加严重,故D项错误。
答案:1.D 2.B
3~4.解析:第3题,图示信息表明,该省区荒漠化成因以风蚀作用为主,水蚀作用比重较小,说明当地气候干旱,风力强劲,与我国西北地区的特征相似,因此该省区所在地应是西北地区,B符合题意。图中显示,当地荒漠化成因中冻融作用占比很小,而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冻融作用频繁,排除A。东北地区和黄土高原以半湿润区为主,降水集中,水蚀作用明显,且耕地比重大,草地比重小,与图示信息不符,排除C、D。第4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省区位于西北地区。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海拔不高,冻融作用主要不是海拔高所致,主要是气温变化大而导致,A错误。西北地区气候大陆性强,春夏升温快,蒸发强,在相对低平地区,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容易导致盐碱化,B正确。西北地区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不是以平原为主,C错误。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水汽少,全年降水稀少,且黄土分布较少,因此夏季多暴雨、黄土疏松,不是当地水蚀严重的原因,D错误。
答案:3.B 4.B
5.解析:第(1)题,农牧交错带是地理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降水季节变率大,土质松散,易被侵蚀,土地沙漠化较严重,区域环境承载量较小。第(2)题,从秦到清朝中期华北地区沙尘暴强度与夏季风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因为夏季风强弱导致农牧交错带的北进或者南移;夏季风增强时,农牧交错带北进,农耕区扩大;农作物产量提高,人口迅速增加,粮食需求量增加;进一步开垦草原草地,林草植被遭到破坏,沙源区面积扩大,华北地区沙尘暴活动强度增大,次数增多。第(3)题,现在农牧交错带不再是边境地带;人口增长较快,粮食需求量增大,生产技术的提高,使得农牧交错带北移。
答案:(1)地处我国地理过渡地带,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区域环境承载量较小,易受人类活动破坏;地表物质松散(或黄土土质疏松),易被侵蚀;植被覆盖率低,植物生长缓慢;降水变率大,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西北部气候干旱多大风,风力侵蚀强,土地沙化严重。
(2)正相关(或变化基本一致)。夏季风强弱导致农牧交错带的北进或者南移;农牧交错带往往是中原王朝与西北游牧民族的边境地带,生态系统不稳定,环境承载量较小;夏季风增强时,农牧交错带北进,农耕区扩大;农作物产量提高,人口迅速增加,粮食需求量增加;进一步开垦草原草地,林草植被遭到破坏,沙源区面积扩大,华北地区沙尘暴活动强度增大,次数增多。
(3)国家统一,疆域扩大,农牧交错带不再是边境地带;人口增长迅速,对粮食需求量加大,水利工程的修建和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导致农耕区面积扩大,北界位置北移;农牧交错带的区域治理和生态保护取得成效,生态环境改善,华北地区沙尘暴强度减弱。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区域发展第四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a href="/dl/tb_c400446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章 区域发展第四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课后复习题</a>,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国沙漠化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A、B两地水土流失的危害都包括,贵州省属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区域发展第四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区域发展第四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综合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38讲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 这是一份第38讲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