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1. 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少,作用大,分泌异常会引起某些疾病。食用加碘食盐可以防治的疾病是( )
A. 侏儒症 B. 糖尿病 C. 巨人症 D. 地方性甲状腺肿
2. 排汗和排尿是人体排泄的两种方式,汗液与尿液都含有的成分是( )
A. 水、无机盐、二氧化碳 B. 水、尿素、二氧化碳
C. 水、无机盐、葡萄糖 D. 水、无机盐、尿素
3. 如图所示,关于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 将①②号试管置于37℃左右的温水中,以模拟口腔内的温度
B. 充分搅拌属于化学性消化
C. 滴加碘液后,①②号试管内液体都不变蓝
D. 结论是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4.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判断毛细血管的依据是( )
A. 管壁较厚 B. 管中红细胞成单行通过
C. 血液流向心脏 D. 管腔较大
5. 如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示意图,其演示的是( )
A. 吸气过程,此时膈肌收缩,胸廓扩大 B. 吸气过程,此时膈肌收缩,胸廓缩小
C. 呼气过程,此时膈肌舒张,胸廓扩大 D. 呼气过程,此时膈肌舒张,胸廓缩小
6. 下列叙述与小肠吸收功能无适应关系的是( )
A.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长5~6米 B. 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且有绒毛
C. 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很薄 D. 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和消化酶
7. 小明意外受伤,急需输血,他是A型血,但是医院暂时没有A型血,所以医生给小明缓慢输入少量的某种血型的血液进行急救,输入血液的血型是( )
A. B型 B. AB型 C. O型 D. 以上都可以
8. 下列有关呼吸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液流经肺泡后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B. 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有清洁、温暖、湿润的作用
C. 外界气体进入肺的路线:鼻腔→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D. 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气体交换,这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9. 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物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1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
B. 出现炎症时,2的数量会增加
C. 3的数量过少,则伤口会流血不止
D. 若仅以血细胞作为亲子鉴定的材料,可以选用1或2或3
10. 如图所示的是进入和离开身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该器官是( )
A. 脑 B. 肾 C. 小肠 D. 肺
11.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正处于青春年华的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健康成长。我们提倡的生活方式是( )
A. 只吃流动摊点上的垃圾食品 B. 要求父母购买手机,方便上网
C. 生活中不与父母交流,自己的事自己解决 D.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
12. 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 缺乏维生素C——贫血 B. 缺乏含钙的无机盐——患佝偻病
C. 缺乏含铁的无机盐——大脖子病 D. 缺乏维生素A——患骨质疏松症
13. 下列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是( )
A. 吃到梅子,分泌唾液 B. 看到梅子,分泌唾液
C. 谈到梅子,分泌唾液 D. 闻到梅子,分泌唾液
14. 下列选项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5. 古人云“食不言,寝不语”,如果吃饭时说笑,容易导致( )
A. 食物堵塞咽部 B. 空气进入食道 C. 会厌软骨盖喉口 D. 食物进入气管
16. 小红切水果时不小心划破手指而流血,妈妈提醒她最近伤口不能接触水,否则容易引起感染。可见完好的皮肤对人体有保护作用,这属于( )
A. 免疫的第一道防线 B. 免疫的第二道防线 C. 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D. 特异性免疫
17. 人喝醉酒时,会表现出呼吸急促,走路不稳,语无伦次,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 )
A. 脑干、小脑、大脑 B. 小脑、大脑、脑干 C. 小脑、脑干、大脑 D. 大脑、小脑、脑干
18. 某人体检时,发现尿液中蛋白质和红细胞指标异常,推测他身体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A. 膀胱 B. 输尿管 C. 肾小管 D. 肾小球
19. 青少年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学习时间紧,可以边走路边看书 B. 坚持做眼保健操可以保护视力
C. 晶状体凸度过小会引起近视 D. 近视可以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20. 安全用药要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药物作用适当选择药物的品种。以下不属于安全用药的是( )
A. 按照医嘱服用药物 B. 服用药物前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
C. 过期药物不能再服用 D. 为了让病情快点好起来,可以加大用药量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
21.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疟疾是人被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抗疟药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资料二: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间接接触以及患者咽喉分泌物等飞沫传播。
(1)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对疟疾患者注射青蒿素进行治疗属于 ______ 。与贫血症、白化病等疾病相比,疟疾和手足口病所具有的特性是 ______ 。
(2)小明同学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后,只获得对手足口病病毒的免疫力,而对麻疹病毒 ______ (填“有”或“无”)免疫力,这体现了抗原和抗体的结合具有 ______ 性。从免疫的角度看,接种的手足口病疫苗属于 ______ (填“抗体”或“抗原”)。
(3)有的人食用鱼、虾等食物,会引起腹泻或皮肤奇痒等现象。这可能是免疫功能过强造成的,在免疫学上称为 ______ .
22.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肥胖的情况日趋严重。如图分别是“平衡膳食宝塔”和人体食物消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身体发胖,一方面与缺少运动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摄入的糖类和脂肪过多。图甲“平衡膳食宝塔”中的食用油富含 ______ 。同学们正处于青少年生长发育阶段,每天应该多吃图甲中的 ______ (填标号)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富含的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原料。
(2)图乙是淀粉、蛋白质、脂肪三类营养物质的消化曲线。曲线 ______ (Ⅰ或Ⅱ或Ⅲ)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由曲线可以看出,三类营养物质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图中[D] ______ 。
(3)“复合多酶片”是治疗消化不良的常用药。说明书注明成分为每片含脂肪酶3.3mg和蛋白酶10mg。该药品相当于 ______ (填“肠液”或“唾液”)的作用。
(4)某同学为自己的中考午餐设计了含有“米饭、鸡蛋、牛肉、鱼”的食谱。从合理营养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该食谱还应补充图甲中的 ______ (填标号)类食物。
23. 福州市中小学积极践行“阳光体育“活动,朝气蓬勃的校园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如图甲为某中学正在举行的足球比赛,如图乙、丙、丁分别为人体眼球、耳、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开赛时,运动员听到哨声就开始发球,其听觉感受器位于图丙的 ______ (填序号)中。
(2)守门员看到足球向自己飞来时,足球反射的光线经过图乙中[③] ______ 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 ______ 形成视觉。
(3)当看到自己班级的球队进球时,你会欢呼雀跃,此时你的大脑皮层会特别兴奋,促使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使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 ______ 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4)若图丁表示的是小明被针扎后迅速缩回的反射弧示意图,请用图丁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其神经传导途径: ______ ,从反射类型来看,该反射属于 ______ 反射。
24.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已成为人们难忘的共同回忆。世界各地运动员齐聚五环旗下,相互尊重、彼此激励、突破极限,完美演绎了“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在比赛中运动员身体的各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请据图回答问题:(图中序号①~⑦表示结构,字母表示生理过程)
(1)组委会为运动员准备了营养配餐,以适合不同运动员的口味和营养需求。食物中的淀粉在消化道中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A是 ______ ,随血液首先进入心脏的 ______ (填序号)。
(2)运动员经过激烈的比赛,呼吸急促以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共穿过 ______ 层细胞,此时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 ______ 血。
(3)运动员组织细胞产生的部分代谢废物进入肾脏以后,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 ______ 和 ______ (填序号)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5.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酒精对玻璃拉拉鱼(一种身体近乎透明的小鱼)的心率否有影响”,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该兴趣小组作出的假设是:酒精对玻璃拉拉鱼的心率有影响。
实验步骤如下:a.选取大小相同且干净的小鱼缸6个并编号,依次加入等量的清水、浓度为5%、10%、15%、20%、25%的酒精溶液。
b.每个小鱼缸中放入3条大小相近且生长状况良好的玻璃拉拉鱼,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观察并记录玻璃拉拉鱼的心率。
c.重复以上实验三次,取平均值,结果如下表:
实验编号
1
2
3
4
5
6
酒精浓度
0(清水)
5%
10%
15%
20%
25%
心率(次/分)
204
192
168
120
84
36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变量是 ______ ,设置1号实验组的目的是为了形成 ______ 。
(2)重复实验三次,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______ 。
(3)实验现象:该兴趣小组通过观察发现随着酒精浓度的升高玻璃拉拉鱼的心率 ______ 。
(4)该兴趣小组通过实验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5)由此推论,酒精也会影响人的健康。那么,作为中学生的你能不能饮酒?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体内长期缺碘就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甲状腺的发育,就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海带、紫菜等海产藻类中含碘丰富,常吃可预防大脖子病。目前国家为了预防大脖子病,在缺碘地区强制推广加碘食盐,能方便而有效的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
故选:D。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时会导致人体患相应的疾病。
关键点: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缺碘易得大脖子病。
2.【答案】D
【解析】解: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汗液与尿液都含有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
故选:D。
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
掌握排泄的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A
【解析】解:A、将①②号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是为了与口腔内温度保持一致,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在此温度下活性最强,正确。
B、充分搅拌属于物理性消化,错误。
C、①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了,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②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错误。
D、结论是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错误。
故选:A。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3)消化酶的特性:一、专一性:一种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种特定的底物二、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无机催化剂要高三、酶有个最适温度(或者范围)。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能促进淀粉的消化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4.【答案】B
【解析】解: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
故选:B。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
注意:毛细血管与物质交换相适应的特点。
5.【答案】D
【解析】解: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因此,图中膈肌顶部回升,图表示呼气过程。
故选:D。
此题考查膈肌的收缩和舒张与呼吸运动的关系。
吸气和呼气的实现,都是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肺内与外界存在气压差。
6.【答案】D
【解析】解:A.小肠很长,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长约5—6米,与吸收功能有关,A不符合题意。
B.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了小肠吸收的面积,与吸收功能有关,B不符合题意。
C.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吸收功能有关,C不符合题意。
D.小肠内含有多种消化液和消化酶,只与消化有关,与吸收无关,D符合题意。
故选:D。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肝脏、胰腺、胃腺、肠腺、唾液腺等。
解答此题要掌握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7.【答案】C
【解析】解:由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医院暂时没有A型血,在下列供血中,小明可以少量输入的血液是O型血。
故选:C。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
虽然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首选的原则是输同型血。
8.【答案】C
【解析】解:A、血液流经肺泡后,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正确
B、呼吸道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正确。
C、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所以,氧气从外界到肺路线: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错误。
D、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气体交换,体现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点,正确。
故选:C。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A、视野中,呈两面凹圆饼状的是1红细胞,其中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A正确。
B、白细胞具有保护和防御,吞噬病菌的作用,若此人有炎症,则图中2的数量应比正常多,B正确。
C、人体受伤流血时,3血小板能促进止血并加速凝血,3的数量过少,则伤口会流血不止,C正确。
D、成熟的1红细胞和3血小板没有细胞核,不能作为亲子鉴定的材料,D错误。
故选:D。
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图中1是红细胞、2白细胞、3血小板、4血浆。
掌握血液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由图可知该组织处的物质交换的特点是进入该器官的氧气少,离开时多,进入的二氧化碳多,离开时少,进入的葡萄糖多,离开时少;尿素持平。
A、在脑部,由于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氧气进入时多离开时少,二氧化碳进入时少离开时多。
B、在肾脏,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了尿液。尿素进入时的多离开时应减少。
C、在小肠,由于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葡萄糖进入时少离开时增多。
D、在肺部,由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氧气进入时少离开时多,二氧化碳进入时多离开时少。综上所述:A、B、C选项均不符合题意,只有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分析图形解答。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属中档题。
11.【答案】D
【解析】解:A、只吃流动摊点上的垃圾食品,会有营养不良和食物中毒风险,不属于提倡的生活方式,A错误。
B、购买手机,方便上网,既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又影响学习和视力,不属于提倡的生活方式,B错误。
C、青少年思想发育不成熟,生活经验少,在生活中应多与父母沟通,所以“生活中不与父母交流,自己的事自己解决”不属于提倡的生活方式,C错误。
D、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可以加强新陈代谢,有利健康,属于提倡的生活方式,D正确。
故选:D。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行为习惯,如果有利于增进身心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掌握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B
【解析】解:A、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A错误。
B、缺乏含钙的无机盐儿童易患佝偻病,成人易患骨质疏松症,B正确。
C、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缺乏含铁的无机盐易患缺铁性贫血,C错误。
D、维生素A缺乏会患夜盲症,D错误。
故选:B。
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等,无机盐主要有含钙、铁、碘等的无机盐,维生素及无机盐在人体的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一旦缺乏就会患相应的疾病。
掌握各类维生素及无机盐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C
【解析】解:条件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那么人类通过语言中枢建立条件反射,动物是不可能建立的如对牛弹琴。人类的条件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文字、符号、特征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如谈论梅子时分泌唾液,听故事感到的流泪等。吃梅子分泌唾液、看到梅子分泌唾液、闻到梅子的气味分泌唾液,都是有具体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人和动物共有)。
故选:C。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解答时可以从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有语言中枢的参与的反射。
14.【答案】B
【解析】解: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故选:B。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掌握血液、血浆、血细胞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D
【解析】解: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呼吸时,会厌软骨像抬起的盖子,使空气畅通无阻。有的人边吃饭边说笑,在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食物进入气管,就会引起剧烈的咳嗽。
故选:D。
食物由口腔经咽再进入食道,吸入鼻腔的空气经过咽再进入气管。可见,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
理解掌握会厌软骨的作用。
16.【答案】A
【解析】解: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来抵抗抗原。因此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故选:A。
人体的三道防线是:
组成
功能
类型
第一道
皮肤和黏膜
阻挡和杀灭病原体,清扫异物
非特异
性免疫
第二道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 和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第三道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
特异性
免疫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
17.【答案】A
【解析】解:语无伦次与语言中枢有关,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故语无伦次与大脑有关;小脑有维持平衡、协调运动的功能,走路不稳即与小脑的麻醉有关;呼吸急促与呼吸中枢有关,呼吸中枢位于脑干,故呼吸急促与脑干有关;
故选:A。
维持平衡、协调运动是小脑的功能,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则依赖于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脑干中有呼吸中枢。
本题考查了人脑的高级功能,正确区分脑的各部分的功能以及受损时的症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答案】D
【解析】解:尿液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成分除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外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和尿酸等物质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又回到了血液循环系统,剩余的水、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在肾小管末端形成尿液。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说明可能是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发生了病变,通透性增大。蛋白质和血细胞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蛋白质和血细胞,故在尿液中发现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血细胞。
故选:D。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尿的形成过程。
19.【答案】B
【解析】解:A、不可以边走路边看书,否则容易造成近视,A错误。
B、长期坚持做眼保健操,使眼睛得到休息,可以有效的预防近视,B正确。
C、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C错误。
D、近视眼成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D错误。
故选:B。
(1)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五不看,有效地预防了近视眼的发生。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读书写字时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33cm左右;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五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近视眼成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2)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
本题主要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及眼的保健。
20.【答案】D
【解析】解:A、按照医嘱服用药物,是尊重生命的表现,A正确。
B、用药时要阅读药品使用说明,即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等内容,B正确。
C、家庭过期药品属于“国家危险废物”,不能再服用,C正确。
D、用药要针对不同的病情,适当选用,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D错误。
故选:D。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注意:处方药的使用要遵医嘱,非处方药的使用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服用。
21.【答案】控制传染源 传染性和流行性 无 特异(专一) 抗原 过敏
【解析】解:(1)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用青蒿素对疟疾患者进行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疟疾和手足口病都属于传染病,因此,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的特点。
(2)小明同学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后,只能获得对手足口病病毒的免疫力,而对麻疹病毒无免疫力,原因是一种抗体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不起作用,这体现了抗原和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专一)性。抗原是指能够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异物、疫苗等。从免疫的角度看,接种的手足口病疫苗属于抗原,通过接种疫苗而获得相应的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
(3)免疫具有防御、自我稳定和免疫监视的功能。防御功能过强,会导致过敏反应。如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休克;有的人吃了鱼、虾后,浑身很快起了一片片荨麻疹,瘙痒难忍。防御功能过低或缺乏,则容易发生反复感染。当自我稳定功能异常时,免疫系统会对正常的自身细胞发生反应,出现自身免疫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监视功能缺乏或过低,容易导致肿瘤的形成。因此,有的人食用鱼、虾等食物,会引起腹泻或皮肤奇痒等现象。这可能是免疫功能过强造成的,在免疫学上称为过敏。
故答案为:(1)控制传染源;传染性和流行性;
(2)无;特异(专一);抗原;
(3)过敏。
(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因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2)抗原是指能够刺激人体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异物、疫苗等;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由此产生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掌握传染病的特点和预防措施以及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脂肪 ③④ Ⅰ 小肠 肠液 ②
【解析】解:(1)能量摄入和能量支出不平衡是导致个体超重肥胖的直接原因。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肥胖主要是摄入了过多的营养物质后形成的脂肪在皮下和内脏间堆积起来的结果。图甲“平衡膳食宝塔”中的食用油富含脂肪。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大。图中③肉蛋类和④奶和奶制品含都有丰富的蛋白质,因此青少年每天应该多吃图甲中的③④类食物。
(2)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部分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可见,曲线Ⅰ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经过小肠消化液中各种酶的作用,食物中的淀粉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最终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由曲线可以看出,三类营养物质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图中D小肠。
(3)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含有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小肠内有肠腺,能够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可见,“复合多酶片”每片含脂肪酶3.3mg和蛋白酶10mg,该药品相当于肠液的作用。
(4)某同学为自己中考午餐设计的食谱中,“米饭提供糖类,鸡蛋、牛肉、鱼提供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因此,从合理营养的角度分析,该食谱还应补充图甲中的②果蔬类食物。
故答案为:
(1)脂肪;③④
(2)Ⅰ;小肠
(3)肠液
(4)②
1、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各种营养素的量要合适,与身体的需要要保持平衡。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
2、图乙中,横坐标表示各段消化道,其中A是口腔,B是咽和食道,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曲线Ⅰ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曲线Ⅱ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曲线Ⅲ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营养物质的种类和作用、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小肠的结构和功能、合理营养等知识点。
23.【答案】② 晶状体 视觉中枢 神经 a→b→c→d→e 简单(非条件)
【解析】解:(1)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②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2)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③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⑥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3)人在激动的情况下,神经系统会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有力,以应对紧张情况。这些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协调配合完成的。
(4)“缩手反射”活动的反射途径: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缩手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其中枢在脊髓,因此属于简单(非条件)反射。
故答案为:
(1)②
(2)晶状体;视觉中枢
(3)神经
(4)a→b→c→d→e;简单(非条件)
观图可知:图乙中①虹膜,②角膜,③晶状体,④巩膜,⑤脉络膜,⑥视网膜;图丙中①半规管,②耳蜗,③鼓膜;图丁中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
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我们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
24.【答案】吸收 ② 2 动脉 ⑥ ⑦
【解析】解:(1)食物中的淀粉在消化系统内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经过A吸收过程进入循环系统。葡萄糖通过小肠的吸收作用进入小肠周围的毛细血管→小肠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网→组织细胞。所以,葡萄糖分子由循环系统运输,首先进入心脏的②右心房。
(2)从外界到肺泡内的气体氧气浓度高于肺泡毛细血管内的氧气浓度,毛细血管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故氧气由肺泡扩散到毛细血管中去,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中去这样血液由肺动脉送来的含氧少、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变成了肺静脉运走的含氧多二氧化碳少的动脉血了。因此,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需要穿过2层细胞,此时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3)尿的形成要经过⑥肾小球和⑤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⑦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故答案为:
(1)吸收;②
(2)2;动脉
(3)⑥;⑦
图中,A是吸收;①左心房,②右心房,③左心室,④右心室;⑤肾小囊,⑥肾小球(具有过滤作用),⑦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
本题考查了营养物质的吸收、血液循环、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尿的形成过程等相关知识,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5.【答案】酒精浓度 对照 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下降 酒精对玻璃拉拉鱼的心率有抑制作用 不能
【解析】解:(1)表中的1号其对照作用,实验变量是酒精浓度。
(2)因为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该实验三次,取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3)(4)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当酒精的体积分数分别是:5%、10%、15%、20%、25%,对应的水蚤心率分别是192、168、120、84、36.表明随着酒精体积分数的增加,玻璃拉拉鱼的心率逐渐下降,酒精对玻璃拉拉鱼的心率有抑制作用。
(5)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健康,且饮酒越多对人危害越大,因此中学生不能饮酒。
故答案为:
(1)酒精浓度;对照
(2)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3)下降
(4)酒精对玻璃拉拉鱼的心率有抑制作用
(5)不能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当酒精的体积分数分别是:5%、10%、15%、20%、25%,对应的水蚤心率分别是192、168、120、84、36。表明随着酒精体积分数的增加,水蚤心率逐渐下降,直至死亡。解答时可以从不同浓度的酒精对水蚤心跳的影响和探究实验的环节要求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学生接受图表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卷,文件包含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卷docx、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