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14-2023)2024年高考物理突破145分第一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
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讲义:第七章 第1讲 机械振动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讲义:第七章 第1讲 机械振动,共7页。
【A级——夯实基础】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摆钟走得快了必须调短摆长,才可能使其走时准确B.挑水时为了防止水从桶中荡出,可以加快或减慢走路的频率C.在连续均匀的海浪冲击下,停在海面的小船上下振动,是受迫振动D.部队要便步通过桥梁,是为了防止桥梁发生共振而坍塌解析:摆钟走得快了,说明摆的周期变短,需要增大单摆的周期,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 可知,必须增大摆长,才可能使其走得准确,故A错误;挑水的人由于行走,使扁担和水桶上下振动,当水桶和扁担的固有频率等于人迈步的频率时,发生共振,水桶中的水荡出,挑水时为了防止水从水桶中荡出,可以加快或减慢走路的频率,故B正确;停在海面的小船上下振动,是受迫振动,故C正确;部队经过桥梁时,如果士兵行走的频率和桥梁的固有频率相等,则会发生共振,为了防止桥梁发生共振而坍塌,士兵要便步通过桥梁,故D正确。答案:A2.(2021·江苏卷)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盘边缘有一钉子B,在水平光线下,圆盘的转轴A和钉子B在右侧墙壁上形成影子O和P,以O为原点在竖直方向上建立x坐标系。t=0时从图示位置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圆盘,角速度为ω,则P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 )
A.x=R sin (ωt-) B.x=R sin (ωt+)C.x=2R cos (ωt-) D.x=2R sin (ωt+)解析:由题图可知t=0时P点的位移为正的最大,即为R;t=时质点P的位移为负的最大,即为-R,则质点P的振幅为A=R,C、D错误;将上述两时刻以及相对应的位移代入A、B选项可知,A错误,B正确。答案:B3.某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A,周期为T,则质点在时间内的最大路程是( )A.1.5A B.AC.0.5A D.0.2A解析:质点振动速度越大,在时间内的振动路程越大,已知质点在平衡位置处速度最大,所以质点在平衡位置上下方各振动时间时路程最大,l=2A·sin =A,故B正确,A、C、D错误。答案:B4.
一个单摆在地面上做受迫振动,其共振曲线(振幅A与驱动力频率f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单摆的固有周期为2 sB.此单摆的摆长约为1 mC.若摆长增大,单摆的固有频率增大D.若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左移动解析:由共振曲线知此单摆的固有频率为0.5 Hz,固有周期为2 s;再由T=2π得此单摆的摆长约为1 m;若摆长增大,单摆的固有周期增大,固有频率减小,则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左移动,故选项A、B、D正确,C错误。答案:C5.如图所示,光滑直杆上弹簧连接的小球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以O点为原点,选择由O指向B为正方向,建立Ox坐标轴。小球经过B点时开始计时,经过0.5 s首次到达A点,则小球在第一个周期内的振动图像为 ( )
解析:小球经过B点时开始计时,即t=0时小球的位移为正向最大,经过0.5 s首次到达A点,位移为负向最大,则周期为T=1 s,故A项图像正确。答案:A6.如图甲所示,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振子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2 s时,振子在O点右侧6 cm处B.t=0.8 s时,振子的速度方向向左C.t=0.4 s和t=1.2 s时,振子的加速度完全相同D.t=0.4 s到t=0.8 s的时间内,振子的速度逐渐减小解析:在0~0.4 s内,振子做变减速运动,不是匀速运动,所以t=0.2 s时,振子不在O点右侧6 cm处,故A错误;由图乙知,t=0.8 s时,图像的斜率为负,说明振子的速度为负,即振子的速度方向向左,故B正确;t=0.4 s和 t=1.2 s时,振子的位移方向相反,由a=-知加速度方向相反,故C错误;t=0.4 s到 t=0.8 s的时间内,振子的位移减小,正向平衡位置靠近,速度逐渐增大,故D错误。答案:B7.
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振动的频率为4 HzB.在10 s内质点经过的路程为18 cmC.第5 s末,质点的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D.t=1.5 s和t=4.5 s两时刻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都是 cm解析:由题图可知,质点振动的周期为T=4 s,故频率f==0.25 Hz,选项A错误;在10 s内质点振动了2.5个周期,经过的路程是2.5×4A=20 cm,选项B错误;第5 s末,质点处于正向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选项C错误;由题图可得振动方程为x=2sin t cm,将t=1.5 s和t=4.5 s代入振动方程得x= cm,选项D正确。答案:D8.如图甲所示,一单摆做小角度摆动,从某次摆球由左向右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对于这个单摆的振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摆的摆长约为1.0 mB.单摆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为x=8sin (10πt)cmC.从t=0.5 s到t=1.0 s的过程中,摆球的重力势能逐渐增大D.从t=1.0 s到t=1.5 s的过程中,摆球所受回复力逐渐减小解析:由题图乙可知单摆的周期T=2 s,振幅A=8 cm,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代入数据可得l≈1.0 m,选项A正确;由ω=可得ω=π rad/s,则单摆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为x=Asin ωt=8sin πt cm,选项B错误;从t=0.5 s到t=1.0 s的过程中,摆球从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重力势能减小,选项C错误;从t=1.0 s 到t=1.5 s的过程中,摆球的位移增大,回复力增大,选项D错误。答案:A【B级——能力提升】
9.(2022·山东日照联考)如图所示,将一只轻弹簧上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下端连接物体A,A下面再用棉线挂一物体B,A、B质量相等,g为当地重力加速度。烧断棉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烧断棉线瞬间,物体A的加速度为0B.烧断棉线之后,物体A向上先加速后减速C.烧断棉线之后,物体A在运动中机械能守恒D.当弹簧恢复原长时,物体A的速度最大解析:棉线烧断前,将A、B看作一个整体,弹簧的弹力为F=2mg,烧断棉线瞬间弹簧来不及恢复形变,对物体A的弹力仍为2mg,方向向上,物体A还受竖直向下的重力mg,故A的加速度为aA==g,方向向上,A错误;烧断棉线后,物体A在弹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弹力先大于重力,后小于重力,所以物体A向上先加速后减速,B正确;烧断棉线后,A还受弹簧弹力作用,故A的机械能不守恒,不过A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错误;烧断棉线后,A在重力和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做简谐运动,在最低点回复力F=2mg-mg=mg,方向向上,根据对称性可知,在最高点回复力应为F′=mg,方向向下,即mg-F弹=mg,解得F弹=0,故在最高点,速度为零时,弹簧弹力为零,即弹簧恢复原长,D错误。答案:B10.一振子沿x轴做简谐运动,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t=0时振子的位移为-0.1 m,t=1 s 时位移为0.1 m,则( )A.若振幅为0.1 m,振子的周期可能为 sB.若振幅为0.1 m,振子的周期可能为 sC.若振幅为0.2 m,振子的周期可能为4 sD.若振幅为0.2 m,振子的周期可能为6 s解析:若振幅为0.1 m,则(n+)T=1 s,其中n=0,1,2,…,当n=0时,T=2 s;当n=1时,T= s;当n=2时,T= s,故A、B错误。若振幅为0.2 m,振动分4种情况讨论:
第①种情况,设振动方程为x=A sin (ωt+φ),t=0时,-=Asin φ,解得φ=-,所以由P点到O点用时至少为,由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知,由P点到Q点用时至少为,即(n+)T=1 s,其中n=0,1,2,…,当n=0时,T=6 s,当n=1时,T= s;第②③种情况,由P点到Q点用时至少为,周期最大为2 s;第④种情况,周期一定小于2 s,故C错误,D正确。答案:D11.有一弹簧振子在水平方向上的B、C之间做简谐运动,已知B、C间的距离为20 cm,振子在2 s内完成了10次全振动。若从某时刻振子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t=0),经过周期振子有正向最大加速度。(1)求振子的振幅和周期;(2)在图中作出该振子的位移—时间图像;
(3)写出振子的振动方程。解析:(1)振幅A=10 cm,T= s=0.2 s。(2)振子在周期时具有正的最大加速度,故有负向最大位移,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3)设振动方程为y=Asin (ωt+φ)当t=0时,y=0,则sin φ=0得φ=0或φ=π,当再过较短时间,y为负值,所以φ=π所以振动方程为y=10sin (10πt+π) cm。答案:(1)10 cm 0.2 s (2)图见解析(3)y=10sin (10πt+π) cm12.如图甲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用劲度系数k=10 N/m的轻弹簧将木板连在竖直墙上,开始时弹簧处于原长。一质量m=1 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木板左端以初速度v0=2 m/s滑上长木板,最终恰好停在长木板的右端。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绘制出物块和木板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A为物块的v-t图线,B为木板的v-t图线且为正弦函数图线。周期T=2 s,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根据图中所给信息,求:
(1)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木板做简谐运动的振幅;(3)t=时木板的动能;(4)从开始到t=系统产生的热量Q。解析:(1)由题图乙可以知道物块做匀减速运动,由图像得物块的加速度为a=,对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联立得μ==0.1。 (2)木板由0时刻到时刻的位移大小等于弹簧的伸长量大小,也为振幅A,在时刻木板的加速度为零,则有kA=μmg,计算得出A==0.1 m。(3)对木板应用动能定理得Ek=μmgA-kA2=0.05 J。(4)从开始到时刻木板的位移大小xB=2A=0.2 m,由题图乙可知时刻物块的速度为v1=1 m/s,物块位移xA=×=1.5 m,产生热量Q=μmg(xA-xB)=1.3 J。答案:(1)0.1 (2)0.1 m (3)0.05 J (4)1.3 J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7章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第1讲 机械振动 (含解析),文件包含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同步精品讲义153串联和并联原卷版doc、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同步精品讲义153串联和并联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讲义:第七章 第2讲 机械波,共7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4章 第1讲 机械振动(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简谐运动,简谐运动的公式和图象,受迫振动和共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