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51份)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弱电解质的电离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弱电解质的电离
一、单选题
1.(2023·广东·高三专题练习)常温下,用0.1000 mol/L的盐酸滴定20.00 mL未知浓度的一元碱BOH溶液。溶液中,pH、B+的分布系数δ随滴加盐酸体积VHCl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B+的分布系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OH的电离常数Kb=1.0× 10-6
B.滴定时,可以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
C.滴定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 n c(BOH)
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具有较强还原性,其溶于水生成的氢硫酸是一种弱酸[、]。用溶液吸收得X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溶液的温度,一定能提高的吸收率
B.25℃时,若X溶液中,则
C.向X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硝酸,反应生成气体,其主要成分为
D.[]能与发生反应:
3.(2023春·云南玉溪·高三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考期中)常温下,向20mL0.1mol/L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Na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点表示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10-3mol/L
B.由a点到b点时,的比值不变
C.c点表示CH3COOH和NaOH恰好反应完全
D.d点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
4.(2023秋·广东深圳·高三红岭中学校考期末)等体积的两种一元酸“酸1”和“酸2”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1”比“酸2”的酸性弱
B.“酸2”的浓度为0.01
C.“酸2”的Ka的数量级约为
D.滴定“酸1”和“酸2”均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5.(2022秋·宁夏银川·高三宁夏育才中学校考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ClO是具有强氧化性的一元弱酸
B.二氧化硅虽然能与氢氧化钠、氢氟酸反应,但它不是两性氧化物
C.84消毒液可以和洁厕灵同时使用,以增强消毒效果
D.新制氯水能将FeCl2氧化成FeCl3,是因为其含有Cl2
6.(2023秋·重庆·高三校联考期末)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0.1溶液中加入水,溶液中增大
B.0.1的溶液中,
C.向盐酸中加入固体,当溶液呈中性时,
D.向、的混合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固体,溶液中不变
7.(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时,改变甲酸与丙酸溶液的,溶液中分子的物质的量分数随之改变[已知],与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弱酸增大是通过向弱酸中加入固体实现的,则图中M、N两点对应溶液中的相等
B.对于甲酸和丙酸,当时,溶液都为酸性
C.等浓度的和两种溶液的:前者>后者
D.将的溶液与的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8.(2023秋·贵州贵阳·高三统考期末)在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要使电离平衡左移且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通入HCl气体 B.加入NaOH(s)
C.加蒸馏水 D.降低温度
9.(2023春·河南洛阳·高三洛宁县第一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2022年3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天宫课堂”授课活动。其中太空“冰雪实验”演示了过饱和醋酸钠溶液的结晶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醋酸使溶液,此时溶液中:
B.常温下,醋酸钠溶液的pH>7,故醋酸钠溶液是强电解质
C.醋酸钠溶液中:
D.该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不可以促进醋酸钠晶体析出
10.(2023秋·广东·高三校联考期末)食醋是常见的食品调味剂,某酿造食醋的标签如图所示(除乙酸和水外,忽略其他杂质的影响),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产品名称:酿造食醋
配料:饮用水、高粱、麸皮
大曲(豌豆、大麦)、食用盐
总酸度(计乙酸):
A.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乙酸 B.1 L该食醋中含个醋酸分子
C.常温下,该食醋的 D.该食醋中存在
11.(2023秋·广东·高三校联考期末)是一种易溶有机碱,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MCl。常温下,将稀释体积为,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1mL1mol/L的MOH溶液稀释至,溶液
B.MOH是弱碱,电离常数
C.MOH溶液稀释过程中,和均逐渐增大
D.MCl溶液中存在
二、多选题
12.(2023春·山东青岛·高三专题练习)草酸()是一种二元弱酸。常温下,向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混合溶液中[为或]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线II表示随溶液pH的变化,且
B.pH=1.22的溶液中:
C.当pH=4.19时,溶液中
D.已知:25℃时,的电离常数为,则溶液呈碱性
13.(2023秋·山东潍坊·高三统考期末)均苯三甲酸(,用表示)水溶液存在如下平衡:,向溶液中加入或时(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中各含T微粒的分布系数随溶液pH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用滴定至恰好生成,可选酚酞指示剂
B.M点,
C.的溶液中:
D.25℃时的电离平衡常数,则与不能大量共存
14.(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常温下,起始时体积均为、浓度均为的溶液和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所得溶液与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溶液稀释后的体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约为
B.当两溶液稀释至时,溶液中
C.中和等体积、等的两种酸溶液所用: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和溶液中,离子总数前者大于后者
三、非选择题
15.(2021秋·浙江湖州·高三校联考期中)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
(2)请判断下列反应不能成立的是_______
A.
B.
C.
D.
(3)焦炉煤气中一般含有和气体,工厂在真空条件下,使用溶液吸收煤气中的和气体,实现脱硫脱氰。请根据上述数据,尝试从理论上推测同为的溶液和混合后,最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16.(2022春·西藏拉萨·高三校考开学考试)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用实验确定某酸HA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且改变条件平衡发生移动。实验方案如图:
甲:取纯度相同,质量、大小相等的锌粒于两支试管中,同时加入0.1 mol∙L−1的HA、HCl溶液各10mL,按图装好,观察现象。
乙:①用pH计测定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HA和HCl溶液的pH;
②再取0.1 mol∙L−1的HA和HCl溶液各2滴(1滴约为mL)分别稀释至100mL,再用pH计测其pH变化。
(1)乙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理由是:测得0.1 mol∙L−1的HA溶pH____1(填“>”、“”“pH(酸1),所以“酸1”比“酸2”的酸性强,A错误;
B.“酸2”为弱酸,c(H+)=0.01mol•L-1,则酸2的起始浓度比0.01mol•L-1大得多,B错误;
C.“酸2”滴定一半时,c(酸2)=c(酸2的酸根离子),此时溶液pH介于4~5之间,所以Ka的数量级约为10-5,C正确;
D.滴定终点时,“酸2”的pH与酚酞的变色范围接近或重叠,可用酚酞作指示剂,D错误;
故选C。
5.C
【详解】A.次氯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所以次氯酸是具有强氧化性的不稳定的一元弱酸,故A正确;
B.两性氧化物是既能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强碱反应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所以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氢氟酸反应不能说明二氧化硅是两性氧化物,故B正确;
C.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次氯酸钠与洁厕灵的主要成分盐酸能反应生成氯化钠、氯气和水,所以84消毒液可以和洁厕灵同时使用不能增强消毒效果,故C错误;
D.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淡黄绿色的新制氯水中含有的氯气能将氯化亚铁溶液氧化为氯化铁,故D正确;
故选C。
6.D
【详解】A.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向0.1H溶液中加入水,溶液中不变,故A错误;
B.根据质子守恒,0.1的溶液中,,故B错误;
C.向盐酸中加入固体,根据电荷守恒,当溶液呈中性时,,故C错误;
D.向、的混合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固体,溶液中=,所以不变,故D正确;
选D。
7.B
【详解】A.两溶液的起始浓度均为,M、N两点相等,则,根据电荷守恒,M点,,同理,N点,,M点和N点,,但两点不同,不同,不同,故不相同,A错误;
B.当时,,,根据图示可知,此时两溶液均为酸性,B正确;
C.根据M点知,时,,则,根据N点知,时,,则,等浓度的和两种溶液中,的水解程度大于,故溶液:,C错误;
D.的电离常数为,的水解常数,则的电离程度大于的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故溶液中,D错误;
故答案为:B。
8.B
【详解】A.通入HCl气体消耗OH-,c(OH-) 浓度减小,电离平衡正向移动,A不符合题意;
B.加入NaOH(s),c(OH-) 增大,电离平衡逆向移动,B符合题意;
C.加蒸馏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但c(OH-) 浓度减小,C不符合题意;
D.电离是吸热的,降低温度,平衡左移,c(OH-) 浓度减小,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A
【详解】A.因为pH=7知,根据电荷守恒,所以,A正确;
B.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醋酸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常温下,醋酸钠溶液的pH>7,醋酸钠属于盐,在水中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其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
C.根据质子守恒,C错误;
D.过饱和醋酸钠溶液处于亚稳态,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可以促进醋酸钠晶体析出,形成饱和溶液,D错误;
故答案选A。
10.D
【详解】A.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A项错误;
B.根据标签中总酸度,1 L该食醋含有60 g醋酸,物质的量浓度为,醋酸是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由于部分电离,1 L该食醋中醋酸分子的数目小于,B项错误;
C.由于只有部分醋酸电离,,,C项错误;
D.由电荷守恒可知,食醋中存在,D项正确;
故选D。
11.C
【详解】A.稀释溶液不会改变溶液酸碱性,溶液pH一定大于7,选项A错误;
B.根据稀释10倍,溶液pH变化小于1可判断是一种弱碱,由图可知溶液,,电离常数,选项B错误;
C.稀释过程中,溶液pH减小,增大,减小,增大,根据电离常数表达式可得,不变,减小,故增大,选项C正确;
D.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因为为弱碱,溶液呈酸性,即,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12.AB
【分析】草酸()是一种二元弱酸,第一步电离电离平衡常数大于第二步电离平衡常数,=0时,,,pH=1.22和pH=4.19,则曲线I是,曲线II是。
【详解】A.根据前面分析直线II表示随溶液pH的变化,pH=4.19,,故A正确;
B.pH=1.22的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得到,溶液呈酸性,因此有,故B正确;
C.当pH=4.19时,,则有,,,,则溶液中,故C错误;
D.已知:25℃时,的电离常数为,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小于草酸氢根的电离平衡常数,根据“谁强显谁性”即谁相对强,显谁的性质,则溶液呈酸性,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B。
13.AC
【详解】A.的水解常数==,的电离常数为,的电离大于水解,溶液显酸性,应选甲基橙作指示剂,故A错误;
B.由图可知M点时,,=,,故B正确;
C.的溶液中:钠离子浓度最大,由A中分析已知的电离大于水解,则,故C错误;
D.的电离平衡常数,的电离常数为,则酸性:>,则与能发生反应生成HCN,不能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AC。
14.BD
【详解】A.由图示可知,的溶液pH=2, ,故A正确;
B.当两溶液稀释至时,HB溶液中H+的浓度大于HA,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故B错误;
C.由图示可知,的HB溶液pH=0,HB是强酸,HA是弱酸,pH相等的两种酸,HA的浓度大于HB,等体积、等的两种酸溶液,n(HA)>n(HB),中和等体积、等的两种酸溶液所用:,故C正确;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和溶液中, Na+数目相等,根据电荷守恒, ,NaA呈碱性,NaA溶液中H+浓度小于NaB溶液,所以NaB溶液中阳离子总数大于NaA,所以离子总数NaB溶液大于NaA,故D错误;
选BD。
15.(1)CH3COOH>H2CO3>HClO>HCN
(2)A
(3)HCN+CO=HCO+CN-
【解析】(1)
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性越强,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H3COOH>H2CO3>HClO>HCN;
(2)
A.酸性H2CO3>HClO>HCO,根据强酸制弱酸, ,故A不成立;
B.酸性CH3COOH>H2CO3,根据强酸制弱酸,,故B成立;
C.酸性HCl>H2CO3>HClO,根据强酸制弱酸,,故C成立;
D.酸性HCl>CH3COOH,根据强酸制弱酸,,故D成立;
选A。
(3)
酸性H2CO3>HCN>HCO,根据强酸制弱酸,的溶液和混合后生成KCN和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N+CO=HCO+CN-。
16.(1) > B
(2) ② A D
【详解】(1)乙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理由是:若HA是强酸,则全部电离,氢离子浓度为0.1 mol∙L−1,pH为1,当测得0.1 mol∙L−1的HA溶pH>1,说明氢离子浓度小于0.1 mol∙L−1,则说明HA为弱电解质;甲方案中,加入酸后,试管上方的气球鼓起慢说明同浓度的两种酸中HA的氢离子浓度小于盐酸中的氢离子浓度,则HA为弱电解质;故答案为:>;B。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第②步,加水稀释,测pH值,能证明改变条件弱电解质平衡发生移动;故答案为:②。
A.NaA固体(可完全溶于水),c(A-)增大,平衡逆向移动,HA电离程度减小,c(H+)减小;B.1 mol∙L−1NaOH溶液,c(OH-)消耗HA电离出的H+,c(H+)减小,平衡正向移动,HA电离程度增大;C.1 mol∙L−1H2SO4,c(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HA电离程度减小,c(A-)减小;D.2 mol∙L−1HA,HA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c(H+)和c(A-)都增大,HA的电离程度减小。
①根据前面分析,使HA的电离程度和c(H+)都减小,c(A-)增大,可在0.1 mol∙L−1的HA溶液中,选择加入A试剂;故答案为:A。
②根据前面分析,使HA的电离程度减小,c(H+)和c(A-)都增大,可在0.1 mol∙L−1的HA溶液中,选择加入D试剂;故答案为:D。
17.(1) < >
(2)CO>CN->HCO>F-
(3)HF>H2CO3>HCN>HCO
(4)CN-+H2O+CO2=HCN+HCO
【解析】(1)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HF的电离常数大,故c(H+):H2CO3c(CO);
(2)
电离常数越小,其电离出阴离子结合氢离子的能力越强,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HCO、CO、F-、CN-结合质子能力:CO>CN->HCO>F-;
(3)
对于弱酸来说,电离常数越大,其酸性越强,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H2CO3、HCO、HF、HCN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F>H2CO3>HCN>HCO;
(4)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碳酸的一级电离常数大于HCN的电离常数,碳酸的二级电离常数小于HCN的电离常数,则将足量的二氧化碳通入到NaCN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CN-+H2O+CO2=HCN+HCO。
18.(1)此时加水为零,醋酸没有电离,以醋酸分子的形式存在
(2)cab
(3) c c
(4)D
【分析】醋酸为弱电解质,随着醋酸溶液的不断稀释,醋酸浓度不断减小,醋酸的电离程度不断增大,但总的来说,醋酸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不断减小。若为冰醋酸,稀释过程中存在离子浓度增大的一个阶段。
(1)
“O”点时,没有加水,只存在醋酸分子,没有发生电离,不产生离子,则导电能力为O的理由是:此时加水为零,醋酸没有电离,以醋酸分子的形式存在。答案为:此时加水为零,醋酸没有电离,以醋酸分子的形式存在;
(2)
a、b、c三点溶液中,导电能力越强,离子浓度越大,则表明c(H+)越大。由图中信息,可确定c(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ab。答案为:cab;
(3)
a、b、c三点中,随着水的不断加入,醋酸浓度不断减小,醋酸电离程度不断增大,则醋酸电离程度最大的是c;醋酸电离产生的c(H+)越小,水的电离程度越大,由图中信息可知,c点时溶液的导电能力最弱,c(H+)最小,则水的电离程度最大,故选c。答案为:c;c;
(4)
①加入盐酸,醋酸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CH3COO-)减小,溶液的c(H+)增大,①不符合题意;
②加入冰醋酸,醋酸的浓度增大,电离程度减小,则c(CH3COO-)提高,溶液的c(H+)提高,②不符合题意;
③加入固体KOH,与醋酸反应,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CH3COO-)提高,溶液的c(H+)减小,③符合题意;
④加水稀释,醋酸浓度减小,c(CH3COO-)减小,溶液的c(H+)减小,④不符合题意;
⑤加入固体CH3COONa,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c(CH3COO-)提高,溶液的c(H+)减小,⑤符合题意;
⑥加入Zn粒,与H+反应,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CH3COO-)提高,溶液的c(H+)减小,⑥符合题意;
通过以上分析,③⑤⑥正确;
故选D。答案为:D。
【点睛】在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固体,虽然平衡逆向移动,但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氢离子浓度减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弱电解质的电离,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