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73份)
2024届高三化学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化学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
一、单选题
1.(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草酸()是二元弱酸。某小组做如下两组实验:
实验I:往溶液中滴加溶液。
实验Ⅱ:往溶液中滴加溶液。
[已知:的电离常数,溶液混合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I可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指示反应终点
B.实验I中时,存在
C.实验Ⅱ中发生反应
D.实验Ⅱ中时,溶液中
2.(2023春·重庆渝中·高三重庆巴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室温时,通过实验探究溶液的性质,操作及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
实验操作及现象
1
测定溶液的pH,测得溶液pHa点,D正确。
故选D。
10.B
【详解】A.加入5滴0.1 mol·L−1 NaCl溶液反应后AgNO3溶液仍过量,再加0.1 mol·L−1 KI溶液产生的黄色沉淀,不能说明是白色沉淀转化而来,因此无法证明Ksp(AgCl) > Ksp(AgI),故A错误;
B.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只改变了铜离子和铁离子,滴入FeCl3溶液的试管中产生气泡速率更快,则证明Fe3+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好于Cu2+,故B正确;
C.向加了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适量蒸馏水,溶液中OH−被稀释,溶液红色变浅,故C错误;
D.向铁粉与稀硝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铁氰化钾溶液,溶液中出现带有特征蓝色的沉淀,只能说明溶液中含有Fe2+,但无法确认溶液中是否含有Fe3+,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1.B
【详解】A.加淀粉溶液是检验碘单质,而不能检验食盐中的碘元素,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A不符合题意;
B.用pH计测同浓度的溶液和NaClO溶液的pH,根据越弱越水解原理,可以比较和HClO的酸性强弱,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B符合题意;
C.盐酸和氨水生成强酸弱碱盐,应该使用甲基橙做指示剂,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C不符合题意;
D.过氧化钠能和盐酸溶液反应生成氧气,故不能检验是否变质,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B
【分析】本题关键是求丙酸浓度,代入x点和y点数据计算:,,解得:。进而计算,。
【详解】A.依题意,时缓冲能力最强,即y点溶液,pH为4.75,A项正确;
B.由上分析y点为反应一半的点,即得到c=0.2mol/L,B项错误;
C.y点溶液中,电荷守恒式有,溶液呈酸性,c(R−)>c(Na+)>c(H+)>c(OH−),C项正确;
D.的电离常数大于丙酸,故较小,故曲线位于图中曲线下方,D项正确;
故选B。
13.BC
【分析】由电离常数可知,亚硫酸氢根离子的水解常数,说明亚硫酸氢根离子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亚硫酸氢钠溶液呈酸性。
【详解】A.“吸收”过程中,溶液中,则说明溶液中还有未消耗的,故溶液呈碱性,故A错误;
B.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若“吸收”所得溶液,溶液中主要含硫的微粒为,电离大于水解,所以,所以;故B正确;
C.Na2SO3显碱性,NaHSO3显酸性,当若“吸收”所得溶液的pH约为6时,溶液中主要含硫的微粒为,则“氧化”时主要发生的反应为,故C正确;
D.“氧化”所得溶液用0.1mol•L−1的NaOH溶液调节至pH=7,则溶质只有Na2SO4,根据钠元素守恒,Na2SO4浓度为0.05mol/L,与0.1mol•L−1的B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生成BaSO4沉淀后,溶液中,最终溶液中,故D错误;
故答案选BC。
【点睛】本题考查二氧化硫的性质,侧重考查学生物质之间的转化、电离平衡和Ksp计算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14.(1)6
(2) HS-、S2−、H+ OH-
(3)减小
(4)B
(5) H2S+OH-=HS-+H2O c(HS-) >c(OH-) >c(S2−)
【详解】(1)饱和 H2S 溶液中存在H2S、HS-、S2−、H+、OH-、H2O共6种微粒;故答案为:6。
(2)关闭 c 口,若容器中活塞由 a 压到 b 位置,则H2S 溶液中,H2S(aq)物质的量浓度增大,第一步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第二步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因此HS-、S2−、H+离子浓度增大,而OH-离子浓度减小;故答案为:HS-、S2−、H+;OH-。
(3)在压强不变时,由 c 处通入一定量N2,顶盖将向上移动,H2S(aq)物质的量浓度减小,第一步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因此溶液中 H+浓度将变小;故答案为:减小。
(4)若从 c 处通入 SO2 气体充分反应,并达到饱和,先是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沉淀和水,因此氢离子浓度减小,后来二氧化硫溶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由于亚硫酸的酸性大于硫化氢的酸性,因此溶液中 H+浓度将增大到某值;故答案为:B。
(5)将等浓度等体积的氢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由于硫化氢是二元弱酸,因此两者反应生成硫氢化钠,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2S+OH-=HS-+H2O,HS-水解是微弱的且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因此氢氧根浓度大于硫离子浓度,则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次序为c(HS-) >c(OH-) >c(S2−);故答案为:H2S+OH-=HS-+H2O;c(HS-) >c(OH-) >c(S2−)。
15.(1)<
(2)<
(3)H2SO4H++,H++SO
(4)ClOˉ+CO2+H2O=HClO+HCO
(5)2.2×10−8
【详解】(1)酸根阴离子对应的酸越弱,其结合氢离子能力越强,因此浓度相同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结合H+的能力:<;故答案为:<。
(2)次氯酸钠中次氯酸根水解程度大于醋酸钠中醋酸根的水解程度,相同浓度,水解程度越大,其碱性越强,pH越大,25℃时,pH相同的NaClO和两种溶液,说明水解生成的氢氧根浓度相等,水解程度越大,说明盐的浓度越小,因此<;故答案为:<。。
(3)硫酸在水溶液中是强酸,在冰醋酸中部分电离,则应该用可逆符号,一步一步的电离,其硫酸在冰醋酸中的电离方程式H2SO4H++,H++SO;故答案为:H2SO4H++,H++SO。
(4)由于酸性:碳酸>次氯酸>碳酸氢根,则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的气体,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Oˉ+CO2+H2O=HClO+HCO;故答案为:ClOˉ+CO2+H2O=HClO+HCO。
(5)25℃时,的水解平衡常数;故答案为:2.2×10−8。
16. NH+H2O⇌NH3•H2O+H+ CH3COO-+H2O⇌CH3COOH+OH- CO+H2O⇌HCO+OH-;HCO+H2O⇌H2CO3+OH- S2-+H2O⇌HS-+OH-;HS-+H2O⇌H2S+OH- Fe3++3H2O⇌Fe(OH)3+3H+ Cu2++2H2O⇌Cu(OH)2+2H+
【详解】NH4Cl电离出NH,NH与水中的结合成弱电解质NH3•H2O,同时生成氢离子,水解方程式为:NH+H2O⇌NH3•H2O+H+;
CH3COONa电离出CH3COO-,CH3COO-+与水中的结合成弱电解质CH3COOH,同时生成,水解方程式为:CH3COO-+H2O⇌CH3COOH+OH-;
Na2CO3电离出CO,CO与水中的结合成HCO,同时生成,水解方程式为:CO+H2O⇌HCO+OH-,生成的HCO继续与水中的结合成H2CO3,水解方程式:HCO+H2O⇌H2CO3+OH-;
Na2S电离出S2-,S2-与水中的结合成HS-,同时生成,水解方程式为:S2-+H2O⇌HS-+OH-;生成的HS-继续与水中的结合成H2S,水解方程式:HS-+H2O⇌H2S+OH-;
FeCl3电离出Fe3+,Fe3+与水中的结合成弱电解质Fe(OH)3,同时生成氢离子,水解方程式为:Fe3++3H2O⇌Fe(OH)3+3H+;
CuCl2电离出Cu2+,Cu2+与水中的结合成弱电解质Cu(OH)2,同时生成氢离子,水解方程式为:Cu2++2H2O⇌Cu(OH)2+2H+;
故答案为:NH+H2O⇌NH3•H2O+H+;CH3COO-+H2O⇌CH3COOH+OH-;CO+H2O⇌HCO+OH-、HCO+H2O⇌H2CO3+OH-;S2-+H2O⇌HS-+OH-、HS-+H2O⇌H2S+OH-;Fe3++3H2O⇌Fe(OH)3+3H+;Cu2++2H2O⇌Cu(OH)2+2H+;
17.(1)6.0×10-45
(2)8.5
(3)
(4)HNO2>HCN
(5)
(6)
【详解】(1)当有Ag2S沉淀生成时,溶液中=6.0×10-45。
(2)常温下,某工业废水中c(Pb2+)=10-2mol/L,溶液中的Pb2+开始沉淀时,溶液中c(OH-)=,溶液中c(H+)=mol/L=1×10-7mol/L,pH=-lg(1×10-7)=7,为了除去Pb2+,Pb2+离子浓度应小于1.0×10-5 mol/L,溶液中c(OH-)=mol/L,溶液中c(H+)=mol/L=1×10-8.5mol/L,pH=-lg(1×10-8.5)=8.5,则为了除去Pb2+应调节溶液pH>8.5。
(3)浓度相同的H3PO4与NaOH溶液按体积比2:3混合,则所得为等物质的量NaH2PO4与Na2HPO4的混合溶液,NaH2PO4与Na2HPO4既电离又水解,结合,可得元素质量守恒关系式为。
(4)由对应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分析:酸性HNO2 >HCN,pH相同的HNO2溶液和HCN溶液,物质的量浓度HNO2 <HCN,则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消耗酸的体积大小关系为HNO2>HCN。
(5)浓度均为0.1mol/L的HNO2与KOH溶液按体积比2:1混合,则混合后,得等物质的量的HNO2与KNO2混合溶液,Ka(HNO2)=6.0×10-4,KNO2的水解常数,则混合溶液呈酸性,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6)由对应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分析:酸性H2CO3 > HCN >,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反应生成HCN与NaHCO3,离子方程式:。
18.(1)③>①>②
(2) OH-+ H2C2O4=H2O+HC2O c(HC2O)>c(C2O)>c(H2C2O4) 2c(HC2O)+2c(H2C2O4)+2c(C2O) ⑤
(3)4.7×10-8
【详解】(1)电离平衡常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H3COOH>H2CO3>HCN>HCO,电离常数越大,酸的酸性越强,其盐溶液的水解程度越小,盐溶液的pH越小,则浓度均为0.1mol•L-1的①NaCN②CH3COONa③Na2CO3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①>②。
(2)①25℃时,用0.10mol•L-1KOH溶液滴定10.00mL0.10mol•L-1H2C2O4溶液,H2C2O4是二元弱酸,当V<10mL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 H2C2O4=H2O+HC2O;
②25℃时,用0.10mol•L-1KOH溶液滴定10.00mL0.10mol•L-1H2C2O4溶液,H2C2O4是二元弱酸,当V=10mL时,得到KHC2O4溶液,该溶液pHc(C2O)>c(H2C2O4);
③25℃时,用0.10mol•L-1KOH溶液滴定10.00mL0.10mol•L-1H2C2O4溶液,H2C2O4是二元弱酸,当V=20mL时,得到K2C2O4溶液,该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K+)=2c(HC2O)+2c(H2C2O4)+2c(C2O);
④H2C2O4的存在会抑制水的电离,而K2C2O4的存在会促进水的电离,所以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K2C2O4浓度最大的⑤。
(3)已知:Ksp(AgI)<Ksp(AgCl),所以先生成AgI,再生成AgCl,当出现AgCl沉淀时,c(Ag+)==1.8×10-9mol/L,得此时c(I-)==4.7×10-8mol/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