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届高三化学一轮专题练习--沉淀溶解平衡第1页
    2024届高三化学一轮专题练习--沉淀溶解平衡第2页
    2024届高三化学一轮专题练习--沉淀溶解平衡第3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高三化学一轮专题练习--沉淀溶解平衡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化学一轮专题练习--沉淀溶解平衡,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沉淀溶解平衡
    一、单选题
    1.(2023·全国·模拟预测)已知常温下FeS、PbS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FeS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B.将饱和FeS、PbS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
    C.常温下,向b点溶液中加入,可得到c点溶液
    D.d点没有FeS沉淀生成
    2.(2023·浙江宁波·统考二模)向工业废水中加入硫化物可以获得CuS、FeS纳米粒子[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S固体不能用于去除工业废水中的
    B.向和混合溶液中加入溶液,当两种沉淀共存时,
    C.向CuS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CuS的溶解平衡逆向移动,滤液中一定存在
    D.已知溶液中,可判断CuS易溶于稀盐酸
    3.(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一种废催化剂(含V2O5、V2O4、V2O3和杂质Fe2O3、SiO2等)的处理流程如图所示。已知工序①得到的溶液的主要成分是[VO(C2O4)2]2-、[Fe(C2O4)2]2-和H2C2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固体A的主要成分是SiO2
    B.含[Fe(C2O4)2]2-的溶液中存在[Fe(C2O4)2]2-FeC2O4+C2O K1=10-1.8,FeC2O4Fe2++C2O K2=10-3.0,若c(C2O)=0.10mol•L-1,则=102.8
    C.在实验室中进行工序①要用到普通漏斗,进行浓缩要用到蒸发皿
    D.加入足量双氧水生成V2O5·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VO(C2O4)2]2-=V2O5·H2O↓+2C2O
    4.(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列各实验的操作、现象及结论有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过量Cl2通入淀粉-碘化钾溶液中
    溶液颜色最终未变蓝
    不能说明氯气不能氧化I-
    B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无水乙醇,再加入浓硫酸,放入碎瓷片后加热至170℃,产生的气体先通过足量NaOH溶液,再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
    C
    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2CrO4溶液
    出现棕红色沉淀
    Ksp(Ag2CrO4)<Ksp(AgCl)
    D
    甲试管中加入KMnO4溶液,再滴入浓盐酸;乙试管中加入K2MnO4溶液和NaOH溶液,再通入氯气
    甲试管中产生黄绿色气体,乙试管中溶液变为紫红色
    物质氧化性的强弱与pH有关

    A.A B.B C.C D.D
    5.(2023·全国·高三统考专题练习)某元素M的氢氧化物M(OH)3(s)在水中的溶解反应为M(OH)3(s)M3+(aq)+3OH-(aq)、M(OH)3(s)+OH-(aq)M(OH)(aq),25℃时,lgc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c为M3+或M(OH)的浓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①代表lgc(M3+)与pH的关系
    B.M(OH)3的Ksp为1×10-33.5
    C.4.5≤pH≤9.3时,体系中元素M主要以M(OH)3(s)形式存在
    D.M(OH)与M3+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
    6.(2023·天津和平·耀华中学校考一模)难溶物可溶于盐酸。常温下,用调节浊液的,测得在不同条件下,体系中(X为或与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代表与的变化曲线
    B.a、c两点的溶液中均存在
    C.的数量级为
    D.c点的溶液中存在
    7.(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常温下,用0.11 mol·L-1 NaOH溶液滴定40 mL 0. 025 mol· L-1 CuSO4和0. 025 mol·L-1 MgCl2的混合溶液(含有少量抑制金属离子水解的硫酸),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Cu(OH)2和Mg(OH)2的Ksp分别为2.2×10-20、5.6 ×10-12,当c(X2+)≤10-5mol·L-1时认为X2+沉淀完全,lg22=1.34,1g56=1.7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段主要发生反应:H+ +OH-=H2O
    B.c点时,溶液的pH=6.67
    C.能通过调节pH分离Cu2+和Mg2+
    D.d~e段生成的沉淀为Cu(OH)2
    8.(2023·天津·校联考一模)室温下:、、、,实验室进行多组实验测定某些酸、碱、盐性质,相关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
    测定溶液的约为8
    2
    测定与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
    3
    向溶液中通入少量的,测得降低
    4
    向溶液中加入等体积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下列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实验1溶液中存在:
    B.实验2所得混合溶液中存在:
    C.实验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D.实验4所得上层清液中的
    9.(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一模)一种吸收SO2再经氧化得到硫酸盐的过程如图所示。室温下,用0.1mol·L-1NaOH溶液吸收SO2,通入SO2所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和H2O挥发可忽略,溶液中含硫物种的浓度c总=c(H2SO3) +c()+c()。室温下,H2SO3的电离常数分别为Ka1 =1.4×10-2、Ka2=6.0×10-8;Ksp (BaSO4)=1×10-1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SO2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B.“吸收”过程中,溶液中c总=0.1 mol·L-1时溶液呈酸性
    C.“吸收”后得到的溶液pH=5,则“氧化”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2=2+2H+
    D.将“氧化”所得溶液用0.1 mol·L-1的NaOH溶液调节至pH=7,再与0.1 mol·L-1的B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最终溶液中c( )=2×10-9 mol· L-1
    10.(2023·浙江·模拟预测)分离废水中的和,对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已知: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时,该离子沉淀完全。25℃时,的电离常数,,有关物质的如下表:
    物质













    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与废水混合,生成的沉淀成分为、
    B.25℃时,反应达到平衡,则溶液中
    C.25℃时,用溶液调节废水的pH至8.0,能沉淀完全
    D.将溶液逐滴加入浓度均为的和混合溶液中,当完全沉淀生成时,
    11.(2023·湖南衡阳·校联考二模)以闪锌矿(主要成分为,还含铁等元素)、软锰矿(主要成分为,还含铁等元素)为原料联合生产锌和高纯度二氧化锰的一种工艺的主要流程如下:

    其中滤渣2以沉淀为主,在溶液为2.5~3.5时生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渣1含S单质
    B.生产流程中,不宜用代替空气
    C.生成滤渣2的离子方程式为
    D.产品在电解池的阳极生成
    12.(2023春·浙江宁波·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是一种难溶电解质。常温下,用盐酸调节浊液的pH,测得在不同pH条件下,体系中与(X为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随着盐酸的加入,不断溶解
    B.表示随的变化曲线
    C.
    D.
    13.(2023春·山西忻州·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四水合磷酸锌[,难溶于水]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绿色环保防锈颜料。实验室以锌灰(含Zn、ZnO、PbO、CuO、FeO、、等)为原料制备的流程如下:

    已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渣工的主要成分是
    B.步骤I中,调节溶液的pH约为5后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若试剂a为ZnS,反应的
    D.为提高锌元素的利用率,可将分离出四水合磷酸锌的母液收集、循环使用
    14.(2023春·重庆沙坪坝·高三重庆一中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对应结论不匹配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固体中加入盐酸,有黄绿色气体生成
    HCl既体现还原性又体现酸性
    B
    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再加固体,无明显现象。
    与KSCN的反应具有不可逆性
    C
    向溶液中通入气体有黑色沉淀生成
    结合的能力:
    D
    相同条件下Na分别与水和无水乙醇反应,前者产生气体的速率更快
    结合的能力:

    A.A B.B C.C D.D
    15.(2023春·湖南长沙·高三湖南师大附中校考期中)向的溶液中逐滴滴加等浓度的NaOH溶液,所得溶液中、、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a所示;向的草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等浓度的溶液,形成的与变化如图b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已知)

    A.向的溶液中逐滴滴加等浓度的溶液,所得溶液中、、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与图a相同
    B.的溶液的
    C.向草酸钠溶液中加入等体积溶液后,溶液中为
    D.图b中当溶液时,

    二、非选择题
    16.(2021春·四川达州·高三四川省大竹中学校考期中)Ⅰ.已知25℃时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数据如下表所示: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1)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四种溶液:a.CH3COONa   b.NaHCO3 c.NaClO   d.Na2CO3,pH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___(用编号填写)。
    (2)写出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25℃时,将mmol/L的醋酸与nmol/L氢氧化钠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恰好显中性,用m、n表示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常温下,0.1mol/L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变大的是___________。
    A.c(H+)
    B.
    C.
    D.c(OH-)·c(H+)
    E.
    Ⅱ.已知在25℃,AgX、AgY、AgZ均难溶于水,且Ksp(AgX)=1.8×10-10,Ksp(AgY)=1.0×10-12,Ksp(AgZ)=8.7×10-17。
    (1)若向AgY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gX固体,则c(Y-)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25℃时,若取0.188g的AgY(相对分子质量188)固体放入100mL水中(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溶液中Y-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3)由上述Ksp判断,在上述2的体系中,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实现AgY向AgZ的转化,简述理由:___________。
    17.(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常温下,用0.100mol•L-1的NH4SCN标准溶液滴定25.00mL未知浓度的AgNO3溶液,以NH4Fe(SO4)2•12H2O为指示剂,测得溶液中pSCN=-lgc(SCN)、pAg=‒lgc(Ag+)随加入NH4SCN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已知:,Ksp(Ag2CrO4)=1.0×10-12,Ksp(Ag2SO4)=1.4×10-5,Ksp(Ag2CO3)=8×10-12.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终点的现象:_______。
    (2)该温度下AgSCN溶度积常数Ksp=_______。
    (3)为防止指示剂失效,溶液应维持____(填“酸性”或“碱性”,),若用K2CrO4做指示剂,应控制其浓度不超过___。(假设c(Ag+)≤10-5mol·L-1,完全沉淀)
    (4)当加入15.00mLNH4SCN溶液时,悬浊液中生成少量的Ag2SO4,则此时溶液中c()=___。
    (5)滴定终点,再加入10mL0.005mol·L-1的Na2CO3溶液,__(填“有”或“无”,)沉淀生成。
    18.(2020秋·河北石家庄·高三石家庄二中校考期中)铁、铜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I.FeCl3是常用的金属蚀刻剂和净水剂。
    (1) FeCl3净水的原理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及语言表示)。
    (2)FeCl3在溶液中分三步水解:
    Fe3++H2OFe(OH)2++H+         K1
    Fe(OH)2++H2O +H+   K2
    +H2OFe(OH)3+H+     K3
    以上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1、K2、K3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3)配制FeCl3溶液时,常将FeCl3晶体溶于浓盐酸中,使用时加蒸馏水稀释至指定浓度。
    某同学误将FeCl3直接放入自来水(含有Mg2+、Ca2+、、Cl-等杂质离子)中,看到红褐色沉淀和大量气泡,试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II. CuCl2 常用作电镀添加剂、催化剂及饲料添加剂。
    (4)①25℃时Fe(OH)2、Fe(OH)3、Cu(OH)2的Ksp如表格所示,计算当溶液中Fe2+、Cu2+离子浓度均为0.1 mol/L时,Fe(OH)2沉淀完全及Cu(OH)2开始沉淀时的pH值(已知lg2=0.3)
    分子式
    Ksp
    开始沉淀时的pH值
    沉淀完全时的pH值
    Fe(OH)2
    4.0×10-17
    6.3
    a= _____
    Fe(OH)3
    2.79×10-39
    1.5
    2.8
    Cu(OH)2
    1.6×10-20
    b= _____
    6.6
    ②在CuCl2溶液中含有少量FeCl2杂质时 ___________ (填“能"、“不能”)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来除去,理由是___________。
    ③为了除去CuCl2溶液中含有的少量FeCl2,可以用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一种即可) 将FeCl2氧化为FeCl3,然后通过加入___________(填化学式,出一种即可)调控溶液pH值,使___________ <pH<___________,将FeCl3转化为Fe(OH)3除去。
    19.(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1的5种溶液pH如表:
    溶质
    Na2CO3
    NaHCO3
    Na2SO3
    NaHSO3
    NaClO
    pH
    11.6
    9.7
    10.0
    4.0
    10.3
    请由表中数据回答:
    (1)NaClO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侯氏制碱中,使NH4Cl从母液中析出的措施不包括_______(选填编号)。
    A.冷却         B.加入食盐细颗粒        C.通入CO2 D.通入NH3
    (2)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酸性溶液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时有I2析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若有25.4g I2生成,则转移电子数是_______个。

    参考答案:
    1.A
    【详解】A.由题意可得,除去Pb2+的反应方程式为,,由图中信息可求出,,故,即该反应进行得很彻底,可用FeS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A项正确;
    B.由于,故等体积混合后,FeS溶液不饱和,即,B项错误;
    C.加入后,平衡向右移动,减小,但增大,故不可能得到c点溶液,C项错误;
    D.d点是FeS的过饱和溶液,会有FeS沉淀生成,D项错误。
    故选A。
    2.C
    【详解】A.根据可知,FeS固体能用于去除工业废水中的,故A错误;
    B.向和混合溶液中加入溶液,当两种沉淀共存时,,故B错误;
    C.CuS存在溶解平衡,向CuS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铜离子浓度增大,因此CuS的溶解平衡逆向移动,根据溶度积常数得到滤液中一定存在,故C正确;
    D.若要溶解,则,平衡常数很小,反应几乎不能发生,可判断CuS难溶于稀盐酸,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3.D
    【分析】废催化剂中加入草酸溶液,、、和转化为和,不反应。加入足量双氧水,过滤得到固体和,加入稀NaOH溶液,过滤,转化为留在滤液中,作为滤渣被分离出去。
    【详解】A.向废催化剂中加入草酸溶液,草酸溶液与不反应,固体A的主要成分是,A项正确;
    B.,,则,B项正确;
    C.在实验室中过滤要用到普通漏斗,浓缩溶液要用到蒸发皿,C项正确;
    D.加入足量双氧水将转化为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项错误;
    故选D。
    4.C
    【详解】A.氯气氧化KI生成碘单质,但是过量氯气会将碘单质氧化为KIO3,故溶液不变蓝,不能说明氯气不能氧化I-,故A正确;
    B.无水乙醇中加入浓硫酸,放入碎瓷片后加热至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可能浓硫酸氧化乙醇生成二氧化硫且乙醇易挥发,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硫和乙醇,再通过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证明有乙烯生成,发生了消去反应,故B正确;
    C.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2CrO4溶液,如果Na2CrO4溶液浓度很大,则AgCl沉淀可转换为Ag2CrO4沉淀,即条件不明确,不能通过沉淀的转化判断出Ksp的大小,故C错误;
    D.甲试管中加入KMnO4溶液,再滴入浓盐酸,生成黄绿色气体,可得氧化性KMnO4>Cl2;乙试管中加入K2MnO4溶液和NaOH溶液,再通入氯气,溶液变为紫红色,可得氧化性Cl2>KMnO4,故氧化性与溶液的pH有关,故D正确;
    答案C。
    5.D
    【详解】A.随着pH的增大,增大,则减小,增大,即减小,增大,因此曲线①代表与pH的关系,曲线②代表与pH的关系,A正确;
    B.由题给图像可知,pH=4.5时,,则的,B正确;
    C.由题图可知,4.5≤pH≤9.3|时,和均小于等于,体系中元素M主要以形式存在,C正确;
    D.含的溶液显碱性,含的溶液显酸性,与在溶液中因发生互相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共存,D错误;
    故答案为:D。
    6.B
    【详解】A.设HF的电离平衡常数Ka,,随增大,F-浓度增大,难溶于水,F-浓度越大,的浓度越小,所以代表与的变化曲线,L2代表与的变化曲线,故A错误;
    B.溶液中Sr、F两种元素均有SrF2提供,根据物料守恒,a、c两点的溶液中均存在,故B正确;
    C.根据图像可知,=1时,=,的数量级为,故C错误;
    D.根据电荷守恒,,c点,溶液呈酸性,所以,故D错误;
    选B。
    7.D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b段主要发生硫酸与NaOH的反应,b~c段主要发生Cu2+与OH-的反应,d~e段主要发生Mg2+与OH-的反应。
    【详解】A.CuSO4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含有少量抑制金属离子水解的硫酸,滴加NaOH时,首先与硫酸发生反应,所以a~b段主要发生反应:H+ +OH-=H2O,A正确;
    B.c点时,溶液中的Cu2+完全沉淀,此时c(Cu2+)=1.0×10-5 mol∙L-1,则c(OH-)=mol∙L-1=mol∙L-1,pOH=8-=7.34,溶液的pH=14-7.34=6.67,B正确;
    C.b~c段主要发生Cu2+与OH-的反应,d~e段主要发生Mg2+与OH-的反应,两段曲线溶液的pH相差较大,则能通过调节pH分离Cu2+和Mg2+,C正确;
    D.因为Ksp[Cu(OH)2]=2.2×10-20、Ksp[Mg(OH)2]=5.6 ×10-12 ,所以d~e段生成的沉淀为Mg(OH)2,D错误;
    故选D。
    8.D
    【详解】A.根据电荷守恒可知,实验1溶液中存在,A错误;
    B.0.1mol/LHCN与0.05mol/LNaOH等体积混合,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aCN和HCN且两者物质的量相同,混合溶液pH>7,说明CN-水解程度大于HCN的电离程度,因此c(CN-)K2>K3 Fe3++3=Fe(OH)3↓+3CO2↑ 8.3 4.6 不能 Fe(OH)2沉淀完全及Cu(OH)2开始沉淀时的pH值太接近,很难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除去 H2O2 CuO或CuCO3或Cu2(OH)2CO3 2.8 4.6
    【详解】I.(1)Fe3+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可起到净水的作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 Fe(OH)3(胶体)+3H+;
    (2)第一步水解显酸性,水解生成的氢离子会抑制第二步水解,第一、 二步水解生成的氢离子会抑制第三步水解,K1、K2、K3由大到小的顺序是K1>K2>K3;
    (3)将FeCl3直接放入自来水(含有Mg2+、Ca2+、、Cl-等杂质离子)中,由于与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二氧化碳Fe3++3=Fe(OH)3↓+3CO2↑,故看到红褐色沉淀和大量气泡;
    II. (4)①当溶液中Fe2+沉淀完全时,c(Fe2+)10-5mol/L,Ksp[Fe(OH)2]= c(Fe2+)c2(OH-)=10-5mol/Lc2(OH-)=4.0×10-17,解得c(OH-)=2.0×10-6 mol/L,c(H+)=5.0×10-9 mol/L,pH=9- lg5=8.3,故a=8.3;
    Cu(OH)2开始沉淀时,Qc= Ksp[Cu(OH)2]= c(Cu 2+)c2(OH-)=0.1 mol/Lc2(OH-)=1.6×10-20,解得c(OH-)=4.0×10-10mol/L,c(H+)=2.5×10-5 mol/L,pH=5- lg2.5=4.6,故b=4.6;
    ②在CuCl2溶液中含有少量FeCl2杂质时不能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来除去,理由是Fe(OH)2沉淀完全及Cu(OH)2开始沉淀时的pH值太接近,很难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除去;
    ③CuCl2溶液中含有少量杂质FeCl2,加入氧化剂应不能引入杂质离子,为H2O2氧化亚铜离子为铁离子,加入CuO或CuCO3或Cu2(OH)2CO3调节溶液pH值,使2.8<pH<4.6,将FeCl3转化为Fe(OH)3除去,过滤得到氯化铜溶液。
    19. ClO- + H2O⇌HClO + OH- C NA
    【详解】(1)NaClO是强碱弱酸盐,溶液因次氯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离子方程式为ClO- + H2O   HClO + OH-。
    (2) A.冷却,可降低氯化铵的溶解度,能冷却结晶,A正确;
    B.加入食盐细颗粒,增大氯离子浓度,能促使氯化铵结晶,B正确;
    C.通入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溶液酸性增强,不与母液中其它成分反应,对氯化铵的析出无明显作用,C错误;
    D.通入NH3后生成一水合氨,与碳酸氢根反应产生铵根离子,增大铵根离子的浓度有利于氯化铵的析出来,D正确;
    故使NH4Cl从母液中析出的措施不包括C。
    (3)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酸性溶液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时有I2析出,则先发生,后发生 ,合并为 ,则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若有25.4g I2生成,碘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数目是NA个。

    相关试卷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沉淀溶解平衡: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沉淀溶解平衡,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沉淀溶解平衡: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沉淀溶解平衡,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沉淀溶解平衡: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沉淀溶解平衡,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