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电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735392/0-169251631249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电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735392/0-169251631300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电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735392/0-169251631305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73份)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电源
展开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电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电源
一、单选题
1.(2023春·安徽亳州·高三亳州二中校考期中)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较高,且产物是H2O,无污染,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下列有关氢氧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氢气的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B.外电路中每有0.4mol电子发生转移,该实验中就会有6.72L的气体被消耗
C.碱性电解液中阳离子向通入氢气的方向移动
D.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2.(2023春·四川成都·高三校联考期中)高电压水系锌-有机混合液流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Cl-通过阴膜向正极区迁移
B.放电时,负极区溶液的pH减小
C.充电时,Zn与外接直流电源负极相连
D.充电时,阳极电极反应式为FQH2-2e-=FQ+2H+
3.(2023春·陕西榆林·高三校联考期中)某微生物燃料电池可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有机物以代表)和高浓度硝酸根废水的净化,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净化污水时,中间室中向左室移动
B.每消耗2mol ,发生迁移的为12mol
C.理论上生成的体积大于(同温同压下)
D.转为过程中会向溶液中释放
4.(2023春·广东肇庆·高三校联考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所示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图2所示反应为吸热反应
C.锌锰干电池中,锌筒作正极 D.蓄电池放电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5.(2023秋·云南大理·高三统考期末)LiPON薄膜锂离子电池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如图为其工作示意图,薄膜只允许通过,放电时移动方向如图中所示,电池反应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极电极电势高于极
B.LiPON薄膜在充放电过程中质量发生变化
C.放电时极发生的反应为
D.导电介质可以是溶液
6.(2023·全国·高三统考专题练习)我国科学家设计的“海泥电池”,既可用于深海水下仪器的电源补给,又有利于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其中微生物代谢产物显酸性,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电极的电势高于B电极
B.质子从海底沉积层通过交接面向海水层移动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2O-4e-+H2O=CO2+4H+
D.海水和海泥作为电解质的一部分,富含盐分,导电性高,有利于输出电能
7.(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一种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放电时电池反应可表示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放电时,Y极发生还原反应
C.充电时,X极电极反应式为
D.充电时,每转移1mol ,Y极质量减少23g
8.(2023·北京海淀·统考二模)我国科学家合成首例可控单分子电子开关器件。该分子在紫外光照射下关环(电路接通),在可见光照射下开环(电路断开),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墨烯可以导电
B.单分子开关经紫外光照射形成了极性键
C.水解反应可使单分子开关与石墨烯片断分离
D.紫外光照射后,单分子开关体系内的电子具有流动性,故可以导电
9.(2023春·河北邢台·高三统考期中)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通入的一极为正极
B.图乙:锌锰干电池属于一次电池
C.图乙:在使用锌锰干电池的过程中,被还原
D.图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10.(2023春·湖北黄冈·高三校联考期中)2022年10月31日,梦天实验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即将在轨组装完成,空间站内能量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与氢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相同
B.水电解系统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该过程中的△H>0
C.燃料电池系统内部H2与O2剧烈燃烧,释放大量的热量
D.水电解系统和燃料电池系统工作时均发生了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11.(2023·陕西汉中·统考二模)LiFePO4电池是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其工作原理为LiFePO4+6C Li1-xFePO4+LixC6充放电时,Li+在正极材料上嵌入或脱嵌,随之在石墨中发生了LixC6的生成与解离。利用LiFePO4电池可将雾霾中的NO、SO2转化为硫酸铵,其回收利用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正极移动
B.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式为: Li1-xFePO4 + xLi++ xe—= LiFePO4
C.转化为硫酸铵时,M与b相接,N与a相接
D.该装置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在C处补充适量H2SO4
12.(2023·湖北·高三统考专题练习)双极膜是阴、阳复合膜,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阴、阳膜复合层间的解离成和,作为和离子源。利用双极膜制取NaOH和,产品室1的产品是NaOH,其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产品室1的产品是NaO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为铅蓄电池的正极,电子由b极流出经装置流入a极
B.膜1为阴离子交换膜,膜2为阳离子交换膜
C.电极Ⅱ的电极反应式为
D.若要制60g NaOH,理论上铅蓄电池的负极增重72g
13.(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一种成本低、稳定性好的全碱性多硫化物---空气液流二次电池工作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连接负载时,电极A为正极
B.连接负载时,阳极区的电极反应式为2 - 2e- =
C.连接电源时,电路中每通过2 NA个电子,生成NaOH的质量为80 g
D.膜a为阴离子交换膜,膜b为阳离子交换膜
二、多选题
14.(2023·山东聊城·校联考三模)近日,电子科技大学孙威教授用弱酸性的醋酸锌[,简写为]水溶液作为锌-空气电池的电解液,探索了碱式醋酸锌水合物[,简写为ZHA]可逆生成与分解的新型反应机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子从电极经电解液流向多孔网电极
B.充电时,多孔网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放电时的电池总反应为
D.放电时,电极电势低,充电时,电极电势也低
三、非选择题
15.(2023春·广东东莞·高三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校联考期中)I.有下列各组微粒或物质,请按要求填空(填字母):
A.富勒烯和石墨烯 B.D和T C.CH3CH2CH2CH3和 D.和 E.CH3CH2CH2CH3和
(1)______组中两种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______组中两种物质属于同系物;______组中两种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______组中两种物质互为同位素;______组中是同种物质。
II.现有A、B、C三种烃,其球棍模型如图:
(2)等质量的以上物质完全燃烧时耗去O2的量最多的是______。(填字母)
(3)将1molA和适量的Cl2混合后光照,充分反应后生成的CH3Cl、CH2Cl2、CHCl3、CCl4四种有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4,则参加反应的Cl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4)用上述烃C设计成碱性条件下的燃料电池,如图所示,a、b均为惰性电极:
①使用时,氧气从_______口通入(填“A”或“B”)。
②电池工作时,OH-移向_______电极(填“a”或“b”)。
③当电池转移8mol电子时,至少消耗氧气_______g。
④a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16.(2023春·吉林长春·高三长春外国语学校校考期中)燃料电池是利用燃料与氧气反应从而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1)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A为生物燃料电池的______(填“正”或“负”)极。
②正极反应式为______。
③放电过程中,H+向______极区迁移(填“A”或“B”)。
④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氧气,理论上生成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体积是______,通过外电路的电子是_____mol。
(2)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有毒,世界各国每年均有不少人因一氧化碳中毒而失去生命。一种一氧化碳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装置中电解质为氧化钇—氧化钠,其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中自由移动。传感器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尾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越高。
①工作时,O2-电极______移动(填“a”或“b”)。
②电子在外电路中通过传感器的流动方向是______(填“由a向b”或“由b向a”)。
17.(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钌基配合物光敏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工作时的反应为2RuII*+I=2RuIII+3I-,装置如图。该电池负极材料为_______,负极对应的产物为_______;正极材料为_______,正极对应的产物为_______,正极反应式:_______。
18.(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填空。
(1)将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可达到低碳排放的目的。下图是通过人工光合作用,以CO2和H2O为原料制备HCOOH和O2的原理示意图。
①电极b为_______极。
②电极b上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
(2)浓差电池中的电动势是由于电池中存在浓度差而产生的。某浓差电池的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从浓缩海水中提取LiCl的同时又获得了电能。
①X为_______极,Y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Y极生成1 mol Cl2时,_______mol Li+移向_______(填“X”或“Y”)极。
(3)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已知某种甲醇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酸性,示意图如下:
①该电池中外电路电子的流动方向为_______(填“从A到B”或“从B到A”)。
②A电极附近甲醇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
参考答案:
1.D
【分析】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通入氢气的电极为电源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通入氧气的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电子是从负极流向正极,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据此判断。
【详解】A.氢氧燃料电池中,氢气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
B.气体所处的状态不确定,无法计算气体的体积,故B错误;
C.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通入氧气的电极移动,故C错误;
D.氧气易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通入氧气的电极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D正确;
故选:D。
2.A
【详解】A.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放电时,Cl-不会向正极区迁移,A错误;
B.放电时,负极区锌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溶液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pH减小,B正确;
C.充电时,Zn做阴极,与外接直流电源负极相连,C正确;
D.充电时,阳极的FQH2失去电子反应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QH2-2e-=FQ+2H+,D正确;
故选A。
3.B
【分析】左室中:失电子产生CO2,C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为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右室为正极,得电子产生N2,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电极反应式为;
【详解】A.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即Cl-向左室移动,选项A正确;
B.根据可知,消耗2mol的同时,消耗12molH+,即有10mol负电荷多余,需要10mol来补充,所以发生转移的为10mol,选项B不正确;
C.使得失电子守恒,则有6CO2~2.4N2,生成6molCO2的同时生成2.4molN2,n(CO2)> n(N2),所以V(CO2)> V(N2),选项C正确;
D.转为过程中电极反应为,有H+产生,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4.D
【详解】A.图1没有形成闭合电路,所示装置不能构成原电池,不能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
B.图2所示,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
C.锌锰干电池中,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锌筒作负极,故C错误;
D.蓄电池放电时,有电子转移,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选D。
5.C
【分析】放电时由Li+移动方向可知,a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xSi-xe-=xLi++Si,b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Li1-xCoO2+xe-+xLi+=LiCoO2,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根据分析,放电时a极为负极,b极为正极,则a极电极电势低于b极,A错误;
B.LiPON薄膜在充放电过程中仅仅起到传导Li+的作用,并未参与电极反应,故其质量不发生变化,B错误;
C.根据分析,b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Li1-xCoO2+xe-+xLi+=LiCoO2,C正确;
D.由于2Li+2H2O=2LiOH+H2↑,故导电介质c中不能有水,则不可为Li2SO4溶液,D错误;
故选C。
6.C
【分析】由图可知,A极物质由氧气转化为水,化合价降低,所以A极是正极,B极是负极,据此解答。
【详解】A.由分析可知,A极是正极,B极是负极,正极的电势高于负极电势,所以A电极的电势高于B电极,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A极是正极,B极是负极,质子带正电荷,放电时向正极移动,所以质子从海底沉积层通过交接面向海水层移动,故B正确;
C.在微生物作用下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CO2和HS-,并不是在负极的电极反应,负极上HS-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硫单质,电极反应式为:HS--2e-=S↓+H+,故C错误;
D.海水和海泥作为电解质一部分,富含盐分,可增强水的导电性,有利于电池电能的输出,故D正确;
故选C。
7.C
【分析】由图可知,放电时,X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钠离子作用下Na1−xFePO4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aFePO4,电极反应式为Na1−xFePO4+xe—+xNa+=NaFePO4,Y电极为负极,NaxC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钠离子和碳,电极反应式为NaxC—xe—=xNa++C,充电时,X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做阳极,Y电极做阴极。
【详解】A.由分析可知,放电时,该装置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电池,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Y电极为负极,NaxC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钠离子和碳,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充电时,X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做阳极,电极反应式为NaFePO4—xe—=Na1−xFePO4+xNa+,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充电时,Y电极做阴极,电极反应式为xNa++C+xe—=NaxC,则每转移1mol电子,Y极质量增加23g,故D错误;
故选C。
8.B
【详解】A.石墨每层中碳原子存在多个碳原子共用电子形成的π键,电子可以在层内移动,故石墨烯可以导电,A正确;
B.单分子开关经紫外光照射形成了碳碳键,属于非极性键,B错误;
C.由图可知,单分子开关与石墨烯片断之间通过酰胺键相连,故通过水解反应可使单分子开关与石墨烯片断分离,C正确;
D.紫外光照射后,单分子开关体系内有共轭的结构,体系内的电子具有流动性,故可以导电,D正确;
故答案为:B。
9.D
【详解】A.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在电极为正极,故A正确;
B.锌锰干电池不能充电操作,属于一次电池,故B正确;
C.在使用锌锰干电池的过程中,得到电子被还原,故C正确;
D.铅蓄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故D错误;
故选D。
10.B
【详解】A.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光能转化为电能,氢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两者工作原理不相同,故A错误;
B.水电解系统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该过程是吸热反应即△H>0,故B正确;
C.燃料电池系统内部H2与O2没有剧烈燃烧,在两个电极分别失去电子和的带电子发生反应,有一部分化学能变为热量,更多的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
D.燃料电池系统工作时发生了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水电解系统是强有力的氧化还原手段,不一定是自发的氧化还原,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1.D
【分析】由图可知,左侧装置为LiFePO4电池,M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LixC6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锂离子和碳,电极反应式为LixC6— xe—= xLi++6C,N电极为正极,锂离子作用下Li1-xFePO4 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LiFePO4,电极反应式为Li1-xFePO4 + xLi++ xe—= LiFePO4;右侧装置为电解池,将雾霾中的一氧化氮、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铵时,与负极M电极相接的b电极为阴极,酸性条件下一氧化氮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铵根离子和水,电极反应式为NO+ 5e—+6H+=NH+H2O,与正极N电极相接的a电极为阳极,水分子作用下二氧化硫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电极反应式为SO2—2e—+H2O =SO+4H+,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为5SO2+NO+8H2O (NH4)2SO4+ 4H2SO4,所以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在C处补充适量氨水。
【详解】A.LiFePO4电池放电时,电池内部阳离子锂离子向正极移动,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电池工作时,N电极为正极,锂离子作用下Li1-xFePO4 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LiFePO4,电极反应式为Li1-xFePO4 + xLi++ xe—= LiFePO4,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将雾霾中的一氧化氮、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铵时,与负极M电极相接的b电极为阴极,与正极N电极相接的a电极为阳极,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为5SO2+NO+8H2O (NH4)2SO4+ 4H2SO4,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在C处补充适量氨水将生成的硫酸转化为硫酸铵,故D错误;
故选D。
12.D
【分析】已知产品室1的产品是NaOH,说明原料室中往左移动,电极Ⅰ是阴极,a为铅蓄电池的负极,b为铅蓄电池的正极,膜1为阳离子交换膜,H2PO向右移动到产品室2中,膜2为阴离子交换膜,双极膜向左解离生成氢离子,从而得到磷酸,解离生成的氢氧根离子向右移动到电极Ⅱ(阳极)区,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为铅蓄电池的负极,电子由a极流出经装置流入b极,A错误;
B.结合上述分析可知,膜1为阴离子交换膜,膜2为阳离子交换膜,B错误;
C.电极Ⅱ为阳极,水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C错误;
D.铅蓄电池的负极反应为:,当转移2mol电子时,负极增加1mol 的质量,即96g,生成的60g NaOH,即为1.5mol,转移的也是1.5mol,电路中转移1.5mol电子,负极增重的质量为72g,故D正确;
故选D。
13.B
【分析】该电池为碱性多硫化物---空气液流二次电池,所以放电时通入空气的一极为正极,即电极B为正极,电极A为负极,充电时电极B为阳极,电极A为阴极。
【详解】A.连接负载时为原电池,电极B为正极,A错误;
B.连接负载时为原电池,电极A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为阳极区,电极反应为2 - 2e- = ,B正确;
C.连接电源时为电解池,电极B反应为4OH--4e-=O2+2H2O,电极A反应为+ 2e- =2,不产生NaOH,C错误;
D.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为O2+2H2O+4e-=4OH-;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反应为2 - 2e- = ;正极区氢氧根离子向左侧运动,离子交换膜b为阴离子交换膜;负极区钠离子向右侧运动,离子交换膜a为阳离子交换膜,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4.CD
【详解】A.放电时,锌电极失电子作负极,电子从从电极经导线流向多孔网电极,A错误;
B.充电时,多孔Cu网电极氢氧根离子失电子生成氧气和水,电极反应式为,B错误;
C.放电时锌失电子,氧气得电子,与醋酸锌溶液反应生成碱式醋酸锌水合物,电池总反应为,C正确;
D.放电时,锌电极作负极,电极电势低;充电时,锌作阴极,电极电势低,D正确;
答案选CD。
15.(1) A C E B D
(2)A
(3)3
(4) B a 64 CH3CH3-14e-+18OH-=2CO+12H2O
【详解】(1)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石墨烯、富勒烯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选A;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故选C;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故选E;组中两种物质互为同位素是D和T,均为氢元素,但中子数不同,故选B;组中是同种物质是D,均为二氯乙烷,故选B;故答案为:A;C;E;B;D;
(2)A为CH4,B为C2H4可简化为CH2,C为CH3CH3,可简化为CH3,三者C原子个数相同,CH4中H原子数目最多,则等质量的以上物质完全燃烧时耗去O2的量最多的是CH4,故选A;故答案为:A;
(3)1molA即1molCH4,将1mol甲烷和适量的Cl2混合后光照,设CH3Cl的物质的量为amol,由C元素守恒可得amol+2amol+3amol+4amol=1mol,解得a=0.1mol,CH3Cl、CH2Cl2、CHCl3、CCl4四种有机产物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1mol、0.2mol、0.3mol、0.4mol,则参加反应的Cl2的物质的量为0.1mol×1+0.2mol×2+0.3mol×3+0.4mol×4=3mol,故答案为:3;
(4)由题干知C为CH3CH3,燃料电池中电子的移动方向可知,a电极为负极,A口通入燃料,b电极为正极,B口通入空气,电池内部阴离子流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故空气从B口通入,溶液中OH-移向负极a电极,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根据电子守恒可知,当电路中通过8mol电子时,n(O2)==2mol,理论上消耗标况下的氧气的质量为:2mol×32g/mol=64g,a极为负极通入燃料C为CH3CH3,电极反应式为:;
故答案为:B;a;64;。
16.(1) 正 O2+4H++4e-=2H2O A 22.4L 4
(2) a 由a向b
【详解】(1)①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燃料为负极,氧化剂为正极,则A为生物燃料电池的正极;故答案为:正。
②该燃料电池传递氢离子,则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故答案为:O2+4H++4e-=2H2O。
③放电过程中,根据“同性相吸”,则H+向正极即A极区迁移;故答案为:A。
④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氧气,转移4mol电子,1mol葡萄糖变为二氧化碳转移24mol电子,生成6mol二氧化碳,则理论上生成二氧化碳1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通过外电路的电子是4mol;故答案为:22.4L;4。
(2)①根据图中信息CO为燃料,作负极,空气中氧气是氧化剂,作正极,根据“同性相吸”,因此工作时,O2-电极负极即a移动;故答案为:a。
②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移向正极,因此电子在外电路中通过传感器的流动方向是a向b;故答案为:a向b。
17. 透明导电玻璃 RuIII 镀导电玻璃
【详解】根据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可得钌基配合物光敏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工作时电池的负极为透明导电玻璃,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RuII*-2e-= 2RuIII,故负极对应产物为RuIII;正极为镀导电玻璃,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正极产物为。
18.(1) 正 CO2+2e-+2H+=HCOOH
(2) 正 2Cl- -2e-=Cl2↑ 2 X
(3) 从A到B CH3OH+H2O-6e-=CO2↑+6H+
【详解】(1)①根据图示可知:在电极b上CO2得到电子被还原产生HCOOH,所以b电极为正极;
②在电极b上CO2得到电子被还原产生HCOOH,则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2+2e-+2H+=HCOOH;
(2)①根据图示可知:在X电极上H+得到电子被还原产生H2,故电极X为正极;Y电极上Cl-失去电子被氧化产生Cl2,故Y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 -2e-=Cl2↑;
②在电极Y上Cl-失去电子被氧化产生Cl2,Y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 -2e-=Cl2↑,每反应产生1 mol Cl2,反应过程中转移2 mol电子,阳极反应消耗2 mol Cl-,则根据电荷守恒可知会有2 mol Li+向X电极移动;
(3)①根据图示可知:在A电极上甲醇失去电子被氧化产生CO2,同时产生H+,故A电极作为电池的负极,所以该电池外电路电子的流动方向为从电极A通过外电路流向电极B;
②在A电极附近,甲醇失去电子被被氧化产生CO2,同时产生H+,故A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H3OH+H2O-6e-=CO2↑+6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电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电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电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